一种用于自动化锻压的直角锥齿轮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817发布日期:2019-07-06 12:4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化锻压的直角锥齿轮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锻压的直角锥齿轮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直齿锥齿轮热锻工艺一般采用开式段制造,其工艺大体为:坯料加热-粗锻-切边-精锻。自动化锻造技术能节省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设备多采用关节机械手完成,机械手夹持齿轮外圆,机械手夹持齿轮到下道工序,目前的设施中大多没有有轴向限位措施,这将会导致齿轮无法齿对齿放置在模具中,易产生折叠、切伤齿轮、缺肉等锻压缺陷,严重的情况齿轮未放置在模具型腔中还容易导致齿轮飞出,伤及模具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模具在切边时缺少周向限位措施易产生折叠、切上齿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锻压的直角锥齿轮切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自动化锻压的直角锥齿轮切边模具,包括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设置有切边模具、垫板、压圈、落料板和冲头,所述模座的上侧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工作槽内设置所述垫板,所述垫板上侧设置所述切边模具,所述切边模具上套设所述压圈,所述压圈销孔连接在所述模座上,所述切边模具的上侧设置所述冲头,所述模座的下端开设有落料腔,所述落料腔底部设置有落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模座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压圈通过定位销连接在模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切边模具下侧外缘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工作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切边模具为锥形结构。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圈和切边模定位工件,并且压圈通过圆周定位在模座上,切边模具与压圈之间通过锥度压紧定位,进而使得直齿锥齿轮进行周向的定位,避免产生折叠、切伤齿轮、缺肉等锻压缺陷。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用于直齿锥齿轮的锻压加工,通过设置的切边模具、垫板、压圈、落料板和冲头,通过压圈和切边模定位工件,并且压圈通过圆周定位在模座上,切边模具与压圈之间通过锥度压紧定位,进而使得直齿锥齿轮进行周向的定位,避免产生折叠、切伤齿轮、缺肉等锻压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通过压圈和切边模具压紧为一体锥面结构,提高整体的圆周方向的限位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销固定压圈的方式,并周向固定压圈,进而对压圈内的下凹模进行固定,提高直角锥齿轮的定位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起部在压圈和安装槽之间,使得压圈的凸起部卡合压圈和工作槽之间,进一步地提高压圈和下凹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圈和定位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切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落料板,2-落料腔,3-模座,4-垫板,5-切边模具,6-压圈,7-冲头,8-定位销,9-凸起部,10-直角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自动化锻压的直角锥齿轮10切边模具5,包括模座3,所述模座3上设置有切边模具5、垫板4、压圈6、落料板1和冲头7,所述模座3的上侧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工作槽内设置所述垫板4,所述垫板4上侧设置所述切边模具5,所述切边模具5上套设所述压圈6,所述压圈6销孔连接在所述模座3上,所述模座3上设置有定位销8,所述压圈6通过定位销8连接在模座3上,所述切边模具5的上侧设置所述冲头7,所述模座3的下端开设有落料腔2,所述落料腔2底部设置有落料板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圈6和切边模定位工件,并且压圈6通过圆周定位在模座3上,切边模具5与压圈6之间通过锥度压紧定位,进而使得直齿锥齿轮进行周向的定位,避免产生折叠、切伤齿轮、缺肉等锻压缺陷。

实施案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模座3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定位销8,所述切边模具5上套设有压圈6,所述压圈6通过定位销8连接在模座3上,通过周向固定压圈6,进而对压圈6内的切边模具5进行固定,提高直角锥齿轮10的定位性和稳定性。

实施案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切边模具5为锥形结构,所述切边模具5下侧外缘形成有凸起部9,所述凸起部9设置在工作槽内,所述凸起部9设置在压圈6和工作槽之间,使得切边模具5的凸起部9卡合压圈6和工作槽之间,进一步地提高切边模具5的稳定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