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0384发布日期:2019-04-23 23:3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具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穿护套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套管作为汽车的拉索系统构建之一,主要应用于汽车门锁、换挡拉索、玻璃升降器、油箱及行李箱开启等机构部分,因为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和汽车内部的一些零件接触而产生摩擦,因而在套管外穿一定规格的护套,在增加套管的使用寿命的同时,可以避免在汽车内产生异响。

在对套管外穿护套的操作中,现有技术中人工需首先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护套的定位,然后手将护套逐一穿在套管上。此种操作存在以下不足:1、定位后,不同规格的多个护套穿装位置容易穿错;2、定位精度不准确,使得产品规格不一,此外不同人也存在误差;3、定位耗时长,且穿护套效率,每小时约穿护套约300根,生产效率低下。

因而,现有技术因全部人工生产仍存在着护套穿装规格不一、耗时长、效率慢和生产效率低下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穿护套装置,其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还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穿装错误现象的发生,且提升了生产精度,保证了穿装规格的统一;节约了生产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穿护套装置,包括模座、设置在模座上的护套槽和限位板;护套槽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护套槽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模座起到载体作用;护套槽用于安放护套,其形状与护套相匹配;护套槽数量根据操作习惯或需求等进行选择;限位板使套管穿制到位,确保护套定位准确,且保证了规格划一。

操作时,将不同规格的护套放入相应的护套槽中,避免了护套安装定位有误,之后将套管通过护套槽端口插入至限位板,取出穿好护套的产品即可,每小时穿装产量约900根,生产效率提高了20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还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穿装错误现象的发生,且提升了生产精度,保证了穿装规格的统一;节约了生产时间的同时,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200%。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护套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穿护套装置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护套装置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护套装置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穿护套装置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穿护套装置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座;2.护套槽;3.定位板;4.限位板;5.固定板;6.喇叭口;7.盖板;8.凹槽;9.导向块;10.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穿护套装置,包括模座1、设置在模座1上的护套槽2、定位板3和限位板4;护套槽2两端相通,且一端设有限位板4;护套槽2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定位板3穿插设在护套槽2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模座1起到支撑和载体作用;护套槽2用于安放护套,其形状与护套相匹配;护套槽2数量根据操作习惯或需求等进行选择,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个或6个,还可以是7至10个;限位板4使套管穿制到位,确保护套定位准确,且保证了规格划一。

操作时,将不同规格的护套放入相应的护套槽2中,避免了护套安装定位有误,之后将套管通过护套槽2端口插入至限位板,取出穿好护套的产品即可。

进一步地,因亚克力板质轻且便于加工,故使用3块10mm厚的亚克力板通过粘接剂粘接来作为模座1,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定位板3形状与护套槽2截面形状相匹配,其中部设有可供套管穿过的通孔;定位板3根据标准或需求进行定位设计,其作用主要是对护套进行安放固定,且可以使套管穿过;保证在进行穿装护套时不会移动,而套管则可通过定位板3穿入至穿护套中。通孔和护套槽2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护套槽2的深度等于穿护套的半径与套管直径的和,即通孔和护套槽2同心。此外,通孔和护套槽2优选光滑设置,能让套管平滑通过且套管无线痕,刮伤等外观不良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地,护套槽2数量为6个;如图1至图6所示,优选6个,可以手持,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护套槽2的尺寸和护套的尺寸相同;护套槽2的位置根据粘接产品穿护套的实际需求确定,用于护套的放置,若护套放置错误,长度偏长和外径大的护套不能放置到护套槽2,外径小的护套将会漏出装置,避免人为错误,能够防呆。防呆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即可直觉无误完成正确的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护套槽2开口一端底部设有固定板5。固定板5材质为30mm厚角钢,通过螺丝将固定板5和护套槽2开口一端的模座1底部紧固,固定板5的一面与模座1纵面相平,将该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穿护套作业,固定板5与工作台抵紧,能够固定装置的放置位置,让使用者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护套槽2开口为喇叭口6。喇叭口6角度不严格要求,且优选光滑,喇叭口6的深度需同护套槽2保持一致,喇叭口6让使用者放置套管容易,起导向作用,可快速穿护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模座1上,与护套槽2平行一侧铰接有一盖板7。在进行装穿护套时,盖板7需频繁开启、关闭,也使用质轻的亚克力板加工,盖板7关闭时需与模座1紧密接触,使护套不能滑出,起到抵紧护套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模座1与盖板7通过合页进行连接。合页可以翻转,使用2个或2个以上合页,位置不作特殊要求,一边固定在盖板7上,另一边固定在模座1上,可使盖板7自由开启、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护套槽2上还设有凹槽8,盖板7上设有与凹槽8形状相匹配的导向块9。导向块9与套管间隙小且与凹槽8相匹配,在穿护套的过程中,保证护套不能上下移动,且能够轻松穿入套管。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凹槽8与护套槽2方向相垂直;能够更好的在穿装过程中,保证穿护套不能上下移动而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