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压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233发布日期:2019-10-28 23:1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压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压扁机构。



背景技术:

折弯机由于结构较为简单,价格优惠,为较多生产车间所购买使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折弯机包括底座1、折弯下模2和折弯上模3,折弯上模3位于折弯下模2的上方并可上下移动;现有某些机构使用铝管时需要对铝管进行压扁加工,如冰箱用板管蒸发器制作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铝管进行压扁加工,多数企业为提升生产效率,需要购买专门的压扁模具和压扁装置,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而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将折弯机与压扁模具进行结合,通过在折弯机上安装压扁模具,折弯上模3下压时带动压扁模具将铝管进行压扁操作,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材压扁机构,旨在于在现有折弯机上安装压扁模具,进行管材压扁操作,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折弯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上方的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其还包括压扁上模和压扁下模;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插筋,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插筋;所述压扁下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折弯下模的顶部卡合连接、并可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滑架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上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折弯下模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上型腔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压扁段、上过渡段和上夹持段;所述上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扁段、所述上夹持段连接;竖直方向上,所述上压扁段低于所述上夹持段。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还设置有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上压扁段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压扁段背离所述上过渡段一侧;竖直方向上,所述上限位块的下表面低于所述上压扁段。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上过渡段自下至上朝向所述上夹持段倾斜。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上过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与所述上压扁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段与所述上夹持段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向下凹陷,所述第二圆弧段向上凹陷。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下型腔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压扁段、下过渡段和下夹持段;所述下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扁段、所述下夹持段连接;竖直方向上,所述下夹持段低于所述下压扁段。

所述管材压扁机构,其中,所述下夹持段的上表面沿所述压扁下模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具有间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折弯机上配合安装和拆卸所述压扁上模、所述压扁下模,使所述折弯机同时具有压扁管材的操作功能,用户无需单独花成本购买专门的压扁器械,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材压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扁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扁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压扁操作完成时,管材的第一状态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管材压扁操作完成时,管材的第二状态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折弯下模2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方的折弯上模3,如图4所示,所述折弯上模3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4,所述折弯上模3用于与所述折弯下模2配合,并可上下移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管材压扁机构还包括压扁上模5和压扁下模6;所述压扁上模5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7,所述压扁下模6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8,所述上型腔7与所述下型腔8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5用于与所述折弯上模3配合安装,所述压扁下模6用于与所述折弯下模2配合安装,将管材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启动所述折弯机后,所述折弯上模3带动所述压扁上模5下移,直至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压扁下模6配合,上下夹持管材,将管材压扁,并使管材上被压扁的部位的上表面形状与所述上型腔7相对应、管材上被压扁部位100的下表面形状与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

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利用所述折弯机直接进行管材压扁操作,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压扁上模5的顶部设置插筋9,将所述插筋9向上插入所述容纳槽4里,然后使用螺钉将所述容纳槽4的侧壁与所述插筋9锁附连接,完成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折弯上模3的装配;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压扁下模6的底部设置滑架10,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对应后,将所述滑架10从上向下压,直至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卡合连接,再使用螺钉穿过所述滑架10后与所述折弯下模2锁附连接,实现所述折弯下模2与所述压扁下模6的装配。进一步的,所述滑架10可沿所述折弯下模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因此可根据管材的实际长度,通过滑动所述滑架10,改变所述压扁下模6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的安装位置。

由于所述插筋9与所述容纳槽4插接配合,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卡合连接,使得所述插筋9相对于所述容纳槽4可拆卸、所述滑架10相对于所述折弯下模2可拆卸;从而使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折弯上模3的装配可拆卸、所述压扁下模6与所述折弯下模2的装配可拆卸。当需要进行管材压扁加工时,将所述压扁上模5和所述压扁下模6分别与所述折弯机进行装配,将管材上需要压扁的部位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并与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启动所述折弯机,所述折弯上模3带动所述压扁上模5下压,从而在所述压扁下模6的配合下,将管材上下挤压,得到被压扁的管材,且如图7和图8所示,管材上压扁部位100的形状与所述上型腔7、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当不需要进行管材压扁加工操作时,将所述插筋9从所述容纳槽4内卸下,将所述滑架10从所述折弯下模2上卸下,所述折弯机恢复正常折弯操作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折弯机上配合安装和拆卸所述压扁上模5、所述压扁下模6,使所述折弯机同时具有压扁管材的操作功能,用户无需单独花成本购买专门的压扁器械,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滑架10包括底板10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两侧的夹持板102,所述夹持板102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01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设置;两个夹持板102分别位于所述折弯下模2宽度方向的两侧,即所述折弯下模2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102之间,实现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的卡合连接。所述底板101用于承托所述压扁下模6,并沿所述折弯下模2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压扁下模6沿所述折弯下模2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实现所述压扁下模6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安装位置的调整;滑动所述滑架10,当所述滑架10移动至适合的位置时,使用螺钉将所述夹持板102与所述折弯下模2锁附连接,对所述压扁下模6在所述折弯下模2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所述容纳槽4沿所述折弯上模3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折弯上模3,以便于对所述插筋9在所述容纳槽4内的安装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较佳的实施例一,对长度较短的管材两个端部进行压扁操作时,若工作人员站立在所述折弯机的右侧,则将所述压扁上模5向右移动,使得管材的端部与所述压扁上模5接触时,管材的另一端可以超出所述折弯机,以便工作人员可以举持管材;所述压扁上模5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所述压扁上模5向上移动,使所述插筋9插入所述容纳槽4内,然后使用螺钉将所述插筋9与所述折弯上模3锁附定位连接;然后将所述滑架10向右移动,直至所述压扁下模6与所述压扁上模5相对应,使用螺钉将所述滑架10与所述折弯下模2锁附定位连接;将管材的端部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并与所述下型腔8相对应,开启所述折弯机,所述折弯下模2带动所述压扁上模5下压,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压扁下模6配合将管材的端部压扁,完成管材一端的压扁操作;对管材另一端进行压扁操作时,只需将管材两端对调,将未压扁一端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并启动所述折弯机,所述压扁上模5下压,最终完成管材两端压扁操作。

较佳的实施例二,对长度较长的管材两个端部进行压扁操作时,若工作人员站立在所述折弯机的右侧,则将所述压扁上模5和所述压扁下模6均向左移动,以适应管材的长度,使管材的一端放置到所述压扁下模6上时,另一端足够工作人员把持,又不会超出所述折弯机过多而占用过多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材压扁机构用于将管材压扁,并使压扁部位100成长方体形;如图5所示,所述上型腔7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上模5的底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压扁段71、上过渡段72和上夹持段73;所述上过渡段7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扁段71、所述上夹持段73连接;所述上压扁段71为平面,所述上压扁段71与管材压扁部位100相对应;所述上过渡段72与管材上压扁部位100与圆管之间的衔接处形状相配合;所述上夹持段73用于压紧管材上的圆管部位200,以在压扁操作时对圆管部位200进行定位,避免圆管部位200转动。

由于管材端部压扁后,被压扁部位100的厚度小于圆管部位200的厚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竖直方向上,所述上压扁段71低于所述上夹持段73,使得所述上压扁段71相对于所述上夹持段73向下突出,以便于在管材被压扁过程中所述上压扁段71始终能够接触管材,并对需压扁部位100施加压力。

所述上过渡段72自下至上朝向所述上夹持段73倾斜,具体的,所述上过渡段7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721和第二圆弧段722,所述第一圆弧段721与所述上压扁段71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段722与所述上夹持段73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721向下凹陷,所述第二圆弧段722向上凹陷;所述第一圆弧段721与所述上压扁段71的连接处低于所述第二圆弧段722与所述上夹持段73的连接处,使得所述上过渡段72成一定程度倾斜。所述上过渡段72用于对管材压扁部位100与圆管部位200衔接处进行定位成型,避免在压力作用下管材被拉伸,导致管材压扁部位100与圆管部位200衔接处成平面的现象。

所述上压扁段71、所述上过渡段72的宽度均等于所述压扁上模5的宽度,使得管材被压扁部位100变形时,所述上压扁段71和所述上过渡段72从宽度方向上不会对管材产生任何限位干涉,为管材提供足够的变形空间。

如图5所示,所述压扁上模5的底部还设置有上限位块12,所述上限位块12与所述上压扁段71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压扁段71背离所述上过渡段72一侧;竖直方向上,所述上限位块12的下表面低于所述上压扁段71,所述上限位块12用于对管材的端部进行限位,对管材压扁部位100的侧面进行定型,保证管材端部被压扁后,压扁部位100的侧面依旧是平面。

如图6所示,所述下型腔8包括位于所述压扁下模6的顶部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压扁段81、下过渡段82和下夹持段83;所述下过渡段8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扁段81、所述下夹持段83连接;竖直方向上,所述下夹持段83低于所述下压扁段81。所述压扁下模6的顶部还设置有下限位块13,所述下限位块13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下压扁段81的上表面;当所述压扁上模5与所述压扁下模6上下对应时,所述上压扁段71与所述下压扁段81上下对称、所述上过渡段72与所述下过渡段82上下对称、所述上夹持段73与所述下夹持段83上下对称,所述上限位块12与所述下限位块13上下对称。在所述压扁下模6上放置管材时,所述下限位块13用于对管材进行限位。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下夹持段83的上表面沿所述压扁下模6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挡板11,两个挡板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管材的圆管部位200,从而在进行压扁操作时对圆管部位200进行限位,避免圆管部位200转动偏移。小于所述上限位块12与所述下限位块13对应接触时,所述上夹持段73与所述下夹持段8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挡板11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以保证所述上限位块12能够与所述下限位块13完全接触。

沿所述折弯下模2的长度方向,所述上限位块12、所述上压扁段71、所述上过渡段72以及所述上夹持段73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压扁上模5的长度;当所述折弯上模3下压至所述上限位块12与所述下限位块13接触时,完成管材端部的压扁加工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压扁机构,其包括折弯机,所述折弯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折弯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下模上方的折弯上模,所述折弯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其还包括压扁上模和压扁下模;所述压扁上模的底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上型腔,所述压扁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与管材相配合的下型腔,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对应配合;所述压扁上模的顶部设置有插筋,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插筋;所述压扁下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与所述折弯下模的顶部卡合连接、并可沿所述折弯下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折弯机上配合安装和拆卸所述压扁上模、所述压扁下模,使所述折弯机同时具有压扁管材的操作功能,用户无需单独花成本购买专门的压扁器械,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