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侧壁铣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0909发布日期:2019-10-09 03:2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轴侧壁铣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转轴侧壁铣槽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牙刷来说,其所使用的转轴是非标的,具体为需要在转轴的侧壁进行铣槽,方可与电动牙刷的其他部件进行配合使用。而在现有技术中,却并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转轴的上料、铣槽和下料,这无疑会降低转轴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转轴侧壁铣槽装置,能够自动化完成对于转轴的上料、铣槽和下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轴侧壁铣槽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用于上料转轴的上料机构、用于对转轴进行铣槽的铣槽机构、用于带动转轴移动至所述铣槽机构的移送机构、用于把转轴固定至所述移送机构的固定机构以及用于把铣槽后的转轴推离所述移送机构的下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连通件、传输件以及推料机构,所述连通件用于连通所述振动盘和所述传输件所述移送机构和所述推料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件的两端,所述振动盘用于把转轴逐个排列后经所述连通件传输至所述传输件,所述推料机构用于把转轴自所述传输件推入所述移送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输件包括交叉设置的承托件和竖直件,所述竖直件竖直设置;所述竖直件设置有竖直槽,所述承托件设置有传输槽,所述竖直槽与所述传输槽连通,所述竖直件的底部装设于所述传输槽,所述竖直槽的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外接槽;

使用时,转轴自所述连通件传输至所述竖直槽进行堆叠后,由所述推料机构把位于最下方的转轴推入所述移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件以及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推料件设置于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推料件滑动设置于所述传输槽。

进一步的,所述移送机构包括移送座、用于夹紧转轴的夹紧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移送座升降的移送驱动机构,所述移送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移送座,所述移送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料机构连通的进料孔,所述移送座的前端设置有铣槽孔;所述铣槽机构伸入所述铣槽孔内用于转轴进行铣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持件和夹紧驱动机构,所述夹持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移送座内,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转轴;所述夹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以及固定驱动机构,所述固定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固定件用于穿过所述铣槽孔后把转轴推至所述夹紧机构;所述固定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夹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铣槽机构包括第一铣刀、第二铣刀、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铣刀位于所述移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铣刀位于所述第一铣刀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铣刀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铣刀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铣刀包括多个铣盘,相邻的两个铣盘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铣盘的外侧壁分布有n个铣齿,铣齿用于插入转轴内,n为大于0的自然数;

所述第二铣刀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铣件,铣件的长度与转轴所需铣出的铣槽长度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侧壁铣槽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控制阀以及喷液管,所述控制阀的输入端用于外接冷却液源,所述喷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喷液管的另一端指向所述铣槽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上料机构把转轴传输至移送机构,然后由固定机构把转轴固定至移送机构内,再由移送机构把转轴移送至铣槽机构进行铣槽,最后由下料机构把铣槽后的转轴推离移送机构,从而自动化完成转轴的上料、铣槽和下料工序,提升了铣槽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输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推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和移送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铣槽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铣刀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铣刀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铣刀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上料机构,3—铣槽机构,4—移送机构,5—固定机构,6—下料机构,7—冷却机构,21—振动盘,22—连通件,23—传输件,24—推料机构,31—第一铣刀,32—第二铣刀,33—第一驱动机构,34—第二驱动机构,41—移送座,42—夹紧机构,43—移送驱动机构,51—固定件,52—固定驱动机构,61—下料推件,62—下料驱动机构,71—控制阀,72—喷液管,231—承托件,232—竖直件,241—推料件,242—推料气缸,311—铣盘,312—铣齿,313—连接件,321—铣件,411—进料孔,412—铣槽孔,421—夹持件,422—夹紧驱动机构,2311—传输槽,2321—竖直槽,2322—外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轴侧壁铣槽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设置有铣槽机构3、用于上料转轴的上料机构2、用于带动转轴从上料机构2移动至所述铣槽机构3的移送机构4、用于把转轴固定至所述移送机构4的固定机构5以及用于把铣槽后的转轴推离所述移送机构4的下料机构6,所述铣槽机构3用于对转轴进行铣槽。

本发明通过上料机构2把转轴传输至移送机构4,然后由固定机构5把转轴固定至移送机构4内,再由移送机构4把转轴移送至铣槽机构3进行铣槽,最后由下料机构6把铣槽后的转轴推离移送机构4,从而自动化完成转轴的上料、铣槽和下料工序,提升了铣槽效率。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21、连通件22、传输件23以及推料机构24,所述连通件2用于连通所述振动盘21和所述传输件23,所述移送机构4和所述推料机构24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件23的两端。

所述振动盘21用于把转轴逐个排列后经所述连通件2传输至所述传输件23,所述推料机构24用于把转轴自所述传输件23推入所述移送机构4,从而让转轴逐个地进入移送机构4内,由移送机构4移送至铣槽机构3进行铣槽;待一个转轴铣槽完毕并由下料机构6推离移送机构4以后,移送机构4复位,然后由推料机构24把下一转轴推入移送机构4中。

具体的,所述传输件23包括交叉设置的承托件231和竖直件232,所述竖直件232竖直设置;所述竖直件232设置有竖直槽2321,所述承托件231设置有传输槽2311,所述竖直槽2321与所述传输槽2311连通,所述竖直件232的底部装设于所述传输槽2311,所述竖直槽2321的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外接槽2322;转轴自所述连通件2传输至所述竖直槽2321进行堆叠后,由所述推料机构24把位于最下方的转轴推入所述移送机构4。即转轴在振动盘21内排好队以后,被逐个传输至连通件2中,经由连通件2移动至竖直件232,然后最前方的转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承托件231,后续的转轴逐个于竖直件232的竖直槽2321内进行堆叠,从而便于推料机构24把单个转轴推入至移送机构4内。

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24包括推料件241以及推料气缸242,所述推料气缸242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推料件241设置于所述推料气缸242的活塞杆,所述推料件241滑动设置于所述传输槽2311,所述推料件241用于把转轴推入所述移送机构4。即本发明通过推料气缸242来推动推料件241沿着传输槽2311进行滑动,从而由推料件241插入外接槽2322内把位于竖直槽2321最底处的一个转轴推入至移送机构4内。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4包括移送座41、用于夹紧转轴的夹紧机构4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移送座41升降的移送驱动机构43,所述移送驱动机构43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夹紧机构42设置于所述移送座41,所述移送座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料机构2连通的进料孔411,所述移送座41的前端设置有铣槽孔412;所述铣槽机构3伸入所述铣槽孔412内用于对转轴进行铣槽;该铣槽机构3和下料机构6均优选为均位于上料机构2、移送机构4以及固定机构5的下方,从而有利于节省空间。在转轴进入移送座41以后,由固定机构5把转轴推入到夹紧机构42中,由夹紧机构42把该转轴进行夹紧,再由移送驱动机构43驱使移送座41下移至铣槽机构3进行铣槽,保证了转轴在铣槽时的稳定性,避免转轴在铣槽过程中被铣槽机构3所施加的作用下带动而发生偏转。具体的,该移送驱动机构43优选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42包括夹持件421和夹紧驱动机构422,所述夹持件421转动设置于所述移送座41内,所述夹持件421与所述移送座41的内壁配合用于夹紧转轴;所述夹紧驱动机构422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转动。即固定机构5在把转轴推至夹持件421与移送座41之间的位置以后,由夹紧驱动机构422驱使夹持件421转动从而与移送座41配合实现转轴的稳定夹取;当然,作为本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该夹持件421还可以由两个夹块组成,其中一个夹块固定在移送座41里面,另一个夹块相对于该其中一个夹块转动设置,而夹紧驱动机构422则是驱动该另一个夹块转动,从而也可以实现夹住转轴的效果。具体的,该夹紧驱动机构422优选为气缸。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件51以及固定驱动机构52,所述固定驱动机构52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固定件51用于穿过所述铣槽孔412后把转轴推至所述夹紧机构42;所述固定驱动机构52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件51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夹紧机构42。通过固定驱动机构52驱动固定件51插入铣槽孔412以后把转轴推入夹持件421的夹持位置中,从而保证夹持件421在夹紧驱动机构422的作用下能够稳定地夹持住转轴。具体的,该固定驱动机构52优选为气缸,且在移送座41内可设置有感应装置,例如压力传感器,用于在该感应装置感应到转轴被固定机构5推入以后控制夹紧驱动机构422进行夹持,从而避免了夹紧驱动机构422发生误动作。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铣槽机构3包括第一铣刀31、第二铣刀32、第一驱动机构33和第二驱动机构3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4均设置于所述机体1,所述第一铣刀31位于所述移送机构4的下方,所述第二铣刀32位于所述第一铣刀31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铣刀31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铣刀32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机驱动第一铣刀31转动对转轴进行预铣槽,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4驱动第二铣刀32转动对转轴进行正式铣槽,有利于提升铣槽动作的准度以及稳定性,保证了铣出的槽的质量。

具体的,所述第一铣刀31包括多个铣盘311,相邻的两个铣盘31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13,铣盘311的外侧壁间隔分布有n个铣齿312,铣齿312用于插入转轴内,n为大于0的自然数。即本发明在预铣槽时是先通过铣齿312把需要铣槽的位置铣出多条小槽,从而让第二铣刀32进行定位以便于准确铣槽。

具体的,所述第二铣刀32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铣件321,铣件321的长度与转轴所需铣出的铣槽长度相适应,通过铣件321在转轴处进行正式铣槽,从而铣出形状适合的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33和第二驱动机构34均为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

如图6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6包括下料推件61以及用于驱动下料推件61插把移送机构4的移送座41内的转轴推离移送座41的下料驱动机构62,该下料驱动机构62优选为气缸;移送座4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孔411,另一侧设置有推离孔(图中未标注,但是推离孔是与进料孔411正对设置的)。即在铣槽完毕以后,夹紧机构42松开转轴,由下料驱动机构62驱动下料推件61经过推离孔插入移送座41并把铣槽后的转轴从进料孔411推离移送座41,从而起到下料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控制阀71以及喷液管72,所述控制阀71的输入端用于外接冷却液源,所述喷液管72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7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喷液管72的另一端指向所述铣槽机构3,具体为喷液管72指向第一铣刀31和第二铣刀32。通过冷却机构7持续对第一铣刀31和第二铣刀32喷洒切削液,保证了多次切削以后第一铣刀31和第二铣刀32依然保持足够的硬度和低温,有效保证了铣槽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