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3689发布日期:2021-06-22 17:1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集装箱的箱板的制作结构中,两输送装置之间布置有一定位板,定位板直立且垂直于输送装置的传输方向。在需要将两板材进行对中时,先在两输送装置上分别放置一板材,手工操作两输送装置,使得两板材分别移动至与定位板的两表面相接触,完成两板材的初步定位,此时由于难以保证两板材达到对中状态,通常还需要通过人工再对两输送装置上的板材进行多次的位置调整,才能使得两板材的边沿相平行且两板材的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即两板材达到对中状态,以满足焊接的要求,集装箱的箱板的制作结构难以快速精准地实现两板材的对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以解决目前集装箱的箱板的制作结构难以快速精准地实现两板材的对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布置的两对中机构,每一对中机构包括底架、至少一支撑机架、至少一传输组件、至少一对中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机架安装于所述底架上;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输轮和升降机架,所述升降机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传输轮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架的顶面,用于将板材沿横向传输至夹持工位;每一所述对中调整组件包括沿纵向相对布置的两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支撑机架的外侧,两所述支架之间具有一对中位置,两所述支架能够沿纵向同步地向所述对中位置移动,使得两所述支架夹紧所述万向轴轴承上的板材,并使所述板材的横向中心线与所述对中位置重合,其中一所述对中机构的所述对中位置与另一所述对中机构的所述对中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所述对中机构的对中位置所在的直线沿横向延伸;夹持组件用以在传输所述板材时压制所述板材的顶面保持板材稳定,所述传输组件带动所述板材沿横向方向移动至焊接工位,使两所述对中机构传输的板材在所述焊接位置进行对齐焊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调整组件还包括对中齿轮和两齿条;对中齿轮能够进行转动,并位于所述对中位置上;两齿条沿横向间隔布置,两所述齿条均沿纵向延伸,两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对中齿轮的两侧,且均与所述对中齿轮相啮合,两所述齿条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调整组件还包括同步驱动气缸,所述同步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同步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以使两所述齿条同步地沿纵向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对中调整组件还包括两连接杆、滑块和对中滑轨;两连接杆每一所述齿条均通过一所述连接杆与一所述支架连接;滑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侧面上;对中滑轨沿纵向延伸,所述对中滑轨固定于所述底架上,并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滑块能够沿纵向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架至所述对中位置的距离相等,每一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多个对中靠山;多个对中靠山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多个所述对中靠山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所述对中靠山所在直线沿横向延伸,所述对中靠山用于接触板材的边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运料滑轨、滑动设于运料滑轨上的安装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能够压制板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运料滑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架下方,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驱动电机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架下方;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以驱使所述安装座沿所述运料滑轨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一所述对中机构中,所述支撑机架为三个,三所述支撑机架沿纵向间隔布置,三所述支撑机架分为一第一机架和两第二机架,两所述第二机架位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所述运料滑轨与所述第一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架包括三架体,三所述架体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万向球轴承设于所述架体的顶面;所述升降机架为两个,两所述升降机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升降机架均位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机架中,所述夹持臂位于相邻两所述架体之间,并能够伸出所述架体的顶面设置有万向球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至少一止挡组件,所述止挡组件包括沿纵向间隔布置的两止挡件,两所述止挡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二机架上;在一所述对中机构中,两所述第二机架均位于两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止挡件用于止挡板材沿纵向脱离所述对中机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一臂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二臂与所述第一臂转动连接;第三臂与所述第二臂转动连接,并用于抵接板材的顶面;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臂,以驱使所述第一臂相对于所述安装座上下转动;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以驱使所述第二臂相对于所述第一臂上下转动;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三臂,以驱使所述第三臂相对于所述第二臂上下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的顶板机架,所述顶板机架位于两所述对中机构的支撑机架之间,所述顶板机架包括机架主体、第一升降驱动气缸、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杆;机架主体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所述万向球轴承安装于所述机架主体的顶面上;第一升降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机架主体;第一导向管垂直设于所述底架上;第一导向杆与所述机架主体固定连接,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管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传输电机、传输齿轮、传动轴、传动齿轮和链条;传输电机与所述升降机架固定连接;传输齿轮固定于所述传输电机输出轴上;传动轴沿纵向延伸,并转动设于所述升降机架下方,所述传输轮固定于所述传动轴上;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传动轴上;链条套设于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传输齿轮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支撑机架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多个定位靠山和定位气缸;多个定位靠山,位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上,多个所述定位靠山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所述定位靠山所在直线沿纵向延伸;定位气缸位于所述定位靠山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定位靠山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定位靠山突出于所述传输轮的顶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多个对位靠山和对位气缸;多个对位靠山位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上,多个对位靠山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所述对位靠山所在直线沿纵向延伸;对位气缸位于两所述对中机构的所述支撑机架之间,并位于所述对位靠山的下方,所述对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对位靠山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述对位靠山突出于所述万向球轴承的顶面,以止挡板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架上的轴杆以及安装于所述轴杆上的防护轮;轴杆设于所述底架上,并沿纵向延伸,所述轴杆位于所述支撑机架的侧部,所述轴杆位于两对中机构的支撑机架之间,并位于所述支撑机架的上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气缸、机架本体、第二导向管和第二导向杆;第二升降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架上;机架本体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所述机架本体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机架本体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气缸的驱使下进行升降,所述传输轮突出于所述机架本体的顶面;第二导向管垂直设于所述底架上;第二导向杆与所述机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向管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架上的光电开关以及与光电开关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光电开关对应于所述夹持工位布置,以检测所述夹持工位上的板材是否到位;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传输组件、所述升降机架、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对中调整组件,以控制所述传输组件、所述升降机架、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对中调整组件工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初始状态下,传输轮的顶面高于升降机架的顶面。两对中机构的传输组件工作,将两板材分别移动至对应的夹持工位,传输组件停止工作。两对中机构的传输组件的升降机架下降,使得传输轮的顶面低于支撑机架的顶面,升降机架上的板材落在支撑机架的顶面,由支撑机架支撑板材。其中一对中机构的对中位置与另一对中机构的对中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各对中机构的两支架沿纵向同步地相互靠近而夹持板材,使板材的横向中心线与对中位置重合,实现两对中机构上板材在横向上的对中。即,在对中调整组件的作用下,两对中机构的板材的横向边沿相互平行,且两板材的横向中心线对齐。夹持组件工作,下压支撑机架上的板材,防止板材在高度方向发生偏移。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臂移动时带动板材沿横向方向移动至焊接工位,使两所述对中机构传输的板材在所述焊接位置进行对齐焊接。因此,本发明的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通过对中调整组件能够快速精准地实现了两板材的对中,并且在实现对中后,再通过夹持组件保持板材稳定,保证板材在后续的移动仍能保持对中状态,满足焊接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对中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对中装置的横向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对中装置的纵向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对中装置的底架的俯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对中装置的底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对中装置的夹持组件的仰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对中装置的夹持组件的横向侧视图;

图11为图8所示的对中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纵向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的夹持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底架;2、升降机架;21、机架本体;22、夹持工位;3、支撑机架;31、第一机架;311、架体;32、第二机架;33、万向球轴承;34、顶板机架;341、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42、机架主体;37、待焊接工位;4、传输组件;41、传输轮;42、传输电机;43、传输齿轮;44、链条;5、夹持组件;53、夹持臂;54、驱动电机;6、对中调整组件;61、支架;611、支架本体;612、对中靠山;62、对中齿轮;63、齿条;64、同步驱动气缸;65、连接杆;66、滑块;67、对中滑轨;68、对中位置;7、止挡组件;71、止挡件;81、定位靠山;82、定位气缸;83、对位靠山;84、对位气缸;9、防护组件;91、轴杆;92、防护轮;100、对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箱板的对中装置,用于快速精准地实现两板材的对位,满足焊接要求。

其中,请参照图1中的方向指示坐标,x轴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横向,y轴箭头指示的方向为纵向,z轴箭头指示的方向为竖向。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对中装置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布置的两对中机构100,且两对中机构100关于纵向中心线l对称。

每一对中机构100包括底架1、可升降地安装于底架1上的至少一传输组件4、至少一用以支撑板材的支撑机架3、用于将板材沿横向传输至夹持工位的夹持组件5以及设于底架1上的至少一对中调整组件6。

传输组件4包括传输轮41和升降机架2,升降机架2设置在底架1上,传输轮41设置在升降机架2的顶面。

支撑机架3和升降机架2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其可根据实际应用中,与板材的具体尺寸而定。

在一对中机构中,支撑机架3的数量与升降机架2的数量相差一个,且支撑机架3或升降机架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进一步地,支撑机架3的数量为奇数,支撑机架3至少为三个,多个支撑机架3沿纵向间隔布置,多个支撑机架3分为一第一机架31和至少两第二机架32,第二机架32位于第一机架31的两侧,第一机架31的一侧的第二机架32的数量与第一机架31的另一侧的第二机架32的数量相等。

当然,在上述支撑机架3与升降机架2的排布方式中,升降机架2的位置也可与支撑机架3的位置互换,即升降机架2的数量为奇数,支撑机架3的数量为偶数,此时,夹持组件5设于靠近底架中间位置的两支撑机架3上,也可实现板材的平稳传输。

请参阅图1至图7,具体地,支撑机架3为三个,升降机架2为两个。

支撑机架3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1的上,支撑机架3的顶面设有万向球轴承33。

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机架3的顶面边缘部上具有待焊接工位37(见图2中矩形虚线框),具体地,在横向方向上,待焊接工位37位于所在对中机构100的支撑机架3的靠近另一对中机构100的支撑机架3的边缘部上。

三支撑机架3沿纵向间隔布置,三支撑机架3分为一第一机架31和两第二机架32,两第二机架32位于第一机架31的两侧。

第一机架31包括三架体311,三架体311均可升降地安装在底架上。三架体311沿纵向间隔布置,万向球轴承33设于架体311的顶面上。当然,第一机架31的架体311也可采用两个,或三个以上,架体311之间沿纵向间隔布置即可。

对中机构还包括可升降地安装于底架上的顶板机架34,顶板机架34位于两对中机构的支撑机架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顶板机架34对应于待焊接工位。在一对中机构中,顶板机架34的数量与支撑机架3的数量相等,且顶板机架34一一对应于支撑机架3的端部。顶板机架34的宽度与对应的支撑机架3的宽度相等。

顶板机架34包括位于底架1上方的机架主体342、固定连接于底架1上的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41、垂直设于底架1上的第一导向管(未图示)以及滑动设于第一导向管中的第一导向杆(未图示)。

请参阅图3,第一导向杆与机架主体34固定连接。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41的输出端连接于机架主体34,对于发生变形的板材,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41驱使机架主体342上升,从而顶起待焊接工位上的板材,起到调节板材位置的作用,使得两对中机构上的板材的边沿位于同一高度上,利于焊接。机架主体34的顶面设有万向球轴承。

当然,也可采用第一导向管与机架主体34固定连接,而第一导向杆垂直固定于底架1上的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3,两升降机架2分别位于第一机架31的两侧,且每一升降机架2均位于第一机架31和第二机架32之间。

升降机架2包括位于底架1的上方的机架本体21、固定连接于底架1上的第二升降驱动气缸(未图示)、垂直设于底架1上的第二导向管(未图示)以及滑动设于第二导向管中的第二导向杆(未图示)。

机架本体21的顶面边缘部上具有夹持工位22(见图2中矩形虚线框),具体地,在横向方向上,夹持工位22位于所在对中机构100的机架本体21的远离另一对中机构100的机架本体21的顶面边缘部上,换言之,对中装置的两夹持工位22分别位于对中装置的横向上的相对两边缘部上。在一对中装置中,两夹持工位22沿横向间隔布置,且待焊接工位37位于两夹持工位22之间。

第二导向杆与机架本体21固定连接。第二升降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连接,以驱使机架本体21进行升降。

当然,也可采用第二导向管与机架本体21固定连接,而第二导向杆垂直固定于底架1上的结构。

传输组件4用于传输板材,传输轮41部分突出于机架本体21的顶面,传输轮41转动以将板材沿横向传输至夹持工位22。该传输轮41可以是辊轮。

进一步地,传输组件4还包括传输电机42、固定于传输电机42输出轴上的传输齿轮43、转动设于升降机架2下方的传动轴(未图示)、固定于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未图示)以及套设于传动齿轮和传输齿轮43上的链条44。

传动轴可转动连接于机架本体21。传动轴沿纵向延伸。传动轴为多个,多个传动轴沿横向间隔布置,多个传动轴相平行。

传输轮41固定于传动轴上,传输轮41的顶面接触板材。

传输电机42与机架本体21固定连接,并位于机架本体21下方。传输电机42工作,传输齿轮43转动,从而链条44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输轮41及传动轴同步转动,传输轮41传输板材。

夹持组件5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运料滑轨(未图示)、滑动设于运料滑轨上的安装座(未图示)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夹持臂53。

夹持臂53位于相邻两架体311之间,并能够伸出架体311上的万向球轴承33的顶面。夹持臂53能够向下动作,以压制万向球轴承33上的板材的顶面。可以理解的是,夹持臂53直立。

具体地,夹持臂53包括第一油缸(未图示)、第二油缸(未图示)、第三油缸(未图示)、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臂(未图示)、与第一臂转动连接的第二臂(未图示)以及与第二臂转动连接的第三臂(未图示)。

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第一臂、第二臂以及第三臂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均位于相邻两架体311之间。

第一油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和第一臂,以驱使所述第一臂相对于所述安装座上下转动。

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以驱使所述第二臂相对于所述第一臂上下转动。

第三油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臂和第三臂,以驱使所述第三臂相对于所述第二臂上下转动。第三臂用于向下抵接板材的顶面,以使板材在万向球轴承33上保持稳定。

夹持臂53采用三个油缸和三个臂可使得夹持臂的灵活度较高,当然,夹持臂53也可采用两个油缸和两个臂,即取消第三油缸和第三臂,也可实现夹持臂伸出架体顶面并向下压制板材,和收缩至架体顶面下方。或者,夹持臂也可采用一油缸和一臂,即取消第二油缸、第二臂、第三油缸和第三臂,此时由第一臂对板材进行压制。

运料滑轨沿横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第一机架31下方,换言之,运料滑轨位于第一机架31中,并与第一机架31固定连接。

安装座位于架体311中,并滑动连接于运料滑轨。安装座能够沿运料滑轨移动,以使夹持臂53带动所压制的板材沿横向方向移动至待焊接工位37。

夹持组件5还包括安装固定于第一机架31下方的驱动电机54以及与驱动电机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丝杆(未图示)。

驱动电机54与第一机架31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机架31中。丝杆沿横线延伸,并与安装座螺纹连接。在驱动电机54的驱动下,丝杆驱使安装座沿运料滑轨移动。

当然,驱动电机54和运料滑轨也可安装于底架1的顶面上,此时夹持臂53的工作范围及第一机架31的升降空间相适应即可,即夹持臂53仍能收缩至传输轮41顶面的下方,不影响传输组件4工作,并且夹持臂53能够伸出第一机架31的顶面以压制板材,以使板材在万向球轴承33上保持稳定。夹持臂53随安装座沿运料滑轨移动时,带动板材向x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8至图11,每一对中调整组件6包括沿纵向相对布置的两支架61。

支架61位于第二机架32的外侧,具体地,在一对中机构100中,三支撑机架3和两升降机架2均位于两支架61之间。

请参阅图1,两支架61之间具有一对中位置68,两支架61至对中位置68的距离相等,两支架61能够沿纵向同步地向对中位置68移动,使得两支架61夹紧待焊接工位37处的板材,并使该板材37的横向中心线(即沿x轴向的中心线)与对中位置重合。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对中机构100的对中位置68与另一对中机构100的对中位置68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对中机构100的对中位置68所在的直线沿横向延伸,由于板材呈矩形,因此在对中调整组件6的作用下,两支架61夹持于万向球轴承33上的板材的对应于横向的相对两边沿,两对中机构100的板材的对应于纵向的边沿相互平行,且两板材的横向中心线对齐,即板材的中心线沿横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中心线为单个板材的对称线。

请参阅图12,支架61包括支架本体611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611的顶部的多个对中靠山612。

多个对中靠山612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对中靠山612所在直线沿横向延伸,对中靠山612用于接触板材的边沿。

请参阅图1以及图8至图11,进一步地,对中调整组件6还包括位于对中位置68上的对中齿轮62以及沿横向间隔布置的两齿条63。

对中齿轮62可转动地安装于底架1上。

两齿条63均沿纵向延伸,两齿条63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且均与齿轮相啮合,两齿条63一一对应地与两支架61固定连接。

具体地,对中调整组件6还包括同步驱动气缸64,同步驱动气缸64安装于底架1上,同步驱动气缸64的输出端与其中一齿条63固定连接,以驱使所连接的齿条63沿纵向移动,进而与该齿条63相啮合的对中齿轮62转动,与对中齿轮62相啮合的另一齿条63沿纵向移动,由于两齿条63位于对中齿轮62的两侧,因此两齿条63同步地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

对中调整组件6还包括均沿纵向延伸的两连接杆65、固定于连接杆65的侧面上的滑块66以及沿纵向延伸的对中滑轨67。

每一齿条63均通过一连接杆65与一支架61连接。滑轨固定于底架1的顶面上,并与滑块66滑动配合,以使滑块66能够沿纵向移动,使得连接杆65的移动更为平稳,进而使得支架61的移动更为平稳,提高板材对中的精准度。

请参阅图1和图2,对中机构100还包括至少一止挡组件7,本实施例中,每一对中机构采用一止挡组件7。当然可以采用多个止挡组件7。

止挡组件7包括沿纵向间隔布置的两止挡件71,两止挡件71分别固定于两第二机架32的边缘部上。

在一对中机构100中,所有的升降机架2和支撑机架3均位于两止挡件71之间,两止挡件71的间距略大于板材的在纵向上的长度,两止挡件71用于止挡板材沿纵向脱离对中装置。

止挡件71包括止挡板,止挡板平行于横向,并直立,当板材偏离时,止挡板与板材接触,起到导向的作用。

对中机构100还包括定位气缸82以及与定位气缸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靠山81。

多个定位靠山81位于传输组件4的传输方向上,多个定位靠山81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定位靠山81所在直线沿纵向延伸。

定位气缸82的缸体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机架31中。

定位气缸82为多个,多个定位气缸82与多个定位靠山81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定位气缸82与夹持臂53沿纵向间隔布置。

定位气缸82位于定位靠山81的下方,定位气缸82的输出端与定位靠山81固定连接,以驱使定位靠山81突出于传输轮41的顶面,以止挡板材。当然,在传输组件4传输板材,进行进料或出料时,定位气缸82驱使定位靠山81收缩至传输轮41的顶面下方。

对中机构还包括对位气缸84以及对位气缸8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多个对位靠山83。

多个对位靠山83位于传输组件4的传输方向上。多个对位靠山83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对位靠山83所在直线沿纵向延伸。对位靠山83位于两对中机构的顶板机架34之间。

对位气缸84与底架1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撑机架3及升降机架2的外侧。对位气缸84为多个,多个对位气缸84与多个对位靠山83一一对应地连接。

对位气缸84位于对位靠山83的下方,对位气缸84的输出端与对位靠山83固定连接,以驱使定位靠山81突出于万向球轴承33的顶面,以止挡板材。当然,在传输组件4传输板材,进行进料或出料时,对位气缸84驱使对位靠山83收缩至传输轮41的顶面下方。

当然,对位气缸84也可与顶板机架34或升降机架2固定连接,使得对位靠山83仍具有超出万向球轴承33顶面和收缩至传输轮41顶面下方的作用即可。

对中机构100还包括防护组件9。在横向上,防护组件9位于一对中机构100的对位靠山83和另一对中机构100的对位靠山83之间。

具体地,防护组件9包括设于底架1的侧部上的轴杆91以及安装于轴杆91上的防护轮92。

轴杆91与底架1固定连接,并沿纵向延伸,轴杆91位于升降机架2的外侧,在对中装置中,两对中机构100的轴杆91均位于两对中机构100的对位靠山83之间。轴杆91位于支撑机架的顶面的上方。

防护轮92能够在轴杆91上转动。两对中机构100的防护轮92的顶面平齐。板材于防护轮92的下方通过。

防护组件9起到保护拼板焊机的作用,防止板材碰到拼板焊机的上托架。

对中机构100还包括安装于底架1上的光电开关(未图示)以及与光电开关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未图示)。

光电开关对应于夹持工位22布置,以检测夹持工位22上的板材是否到位。光电开关安装于底架1的边缘部上,并位于夹持工位22的下方,光电开关位于升降机架2的外侧。一对中机构100的光电开关为两个,两光电开关沿纵向间隔布置。

控制器与传输组件4、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5、第二升降驱动气缸、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驱动电机54、传输电机42、定位气缸82和对位气缸84电性连接,使得传输组件4、第一升降驱动气缸35、第二升降驱动气缸、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驱动电机54、传输电机42、定位气缸82和对位气缸84相互配合工作。

光电开关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若机架本体上的板材到达夹持工位22,则控制器驱使第二升降驱动气缸驱使机架本体下降,若机架本体上的板材未到达夹持工位22,则控制器驱使传输电机42工作,传输轮41转动,调整板材的位置,直至板材到位。

请参阅图1至图12,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两对中机构100的传输轮41的顶面相齐平,万向球轴承33的顶面位于传输轮的顶面的下方,夹持臂53收缩至万向球轴承33的下方,并位于支撑机架3的边缘部,对中调整组件6的两支架61的间距大于板材的在纵向上的长度,定位靠山81收缩至传输轮的下方,对位靠山83收缩至万向球轴承33的下方。

一板材放置在一对中机构100的传输轮41上,另一对中机构100的定位气缸82驱使定位靠山81突出传输轮41的顶面,两对中机构100的传输电机42工作,两对中机构100的传输轮41同向转动,板材从一对中机构100传输至另一对中机构100上,直至板材移动至该另一对中机构100的夹持工位22,板材与定位靠山81接触,该另一对中机构100的光电开关检测板材的是否到位。

当板材到位后,在未有板材的对中机构100上放置一板材,该对中机构100的传输电机42工作,该对中机构100的传输轮41转动,且传输轮41的转动方向与传输上一板材时的转动方向相同,并且在板材与该对中机构100的防护轮92有一定距离的时候,该对中机构100的定位气缸82驱使定位靠山81突出传输轮41的顶面,传输电机42驱使传输轮41反向转动,即传输轮41的转动方向与传输上一板材时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板材向远离防护轮92的方向移动至夹持工位22,该对中机构100的光电开关检测板材的是否到位。此时,两对中机构100的第二升降驱动气缸工作,驱使机架本体21下降,使得传输轮下降至万向球轴承33的顶面的下方,使得板材单独由万向球轴承33支撑。

各对中机构100的对中调整组件6同步驱动气缸64工作,对中调整组件6的两齿条63相向移动,对应的两支架61同步地相互靠近,两支架61沿纵向夹持板材,由于板材呈矩形,且其中一对中机构100的对中位置68与另一对中机构100的对中位置68位于同一直线上,两对中机构100的对中位置68所在直线沿横向延伸,因此在对中调整组件6的作用下,两板材的边沿相互平行,且两板材的横向中心线对齐。

两对中机构100的对位气缸84驱使对位靠山83突出万向球轴承33的顶面。两对中机构100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相互配合工作,使得第三臂向上伸出架体311的顶面,并下压万向球轴承33上的板材。驱动电机54驱使丝杆转动,安装座沿运料滑轨移动,从而夹持臂53带着板材在万向球轴承33上沿横向移动,并且定位靠山81推动板材,两对中机构100上的板材相互靠近。当两板材均移动至与各自对应的对位靠山83接触后,板材、安装座及驱动电机54停止工作,板材到达待焊接工位37。两对中机构100的对位气缸84驱使对位靠山83向下收缩,并调节驱动电机的脉冲宽度占比,以精确控制板材从待焊接工位37到焊接工位(即直线l所在的位置)。之后,板材在夹持组件5的驱动电机54的作用下,继续向x轴向移动,直至到达图2中直线l所在的焊接位置。如此,板材能够准确到达对应的焊接工位。对中装置快速精准地实现了两板材的对位,满足焊接要求,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生产效率较高。

待两板材焊接完成后,两板材焊接成一板体,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相互配合工作,使得第三臂上抬而离开板材,并收缩至万向球轴承33的下方。第二升降驱动气缸工作,驱使机架本体21上升,传输轮41随之上升,使得传输轮41的顶面移动至万向球轴承顶面和防护轮的底面之间,板材由传输轮41单独支撑。两对中机构100的传输电机42工作,两对中机构100的传输轮41同向转动,将焊接成型的板体输出。可以理解的是,对中装置进料的传输方向与出料的传输方向相反。

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对中调整组件可不采用同步驱动气缸,而采用电机,电机与底架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对中齿轮固定连接,以驱使对中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两齿条沿纵向同步地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对中调整组件可采用两直线型执行器分别与两支架连接,两直线型执行器均固定于底架的顶面上,直线型执行器的输出轴沿纵向延伸,也可实现两支架的同步靠近或远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