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8889发布日期:2020-04-17 22: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精密按键微动开关的折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按键微动开关的外壳是裸露在外面的,按键的外壳通过折弯成型,折弯是将金属物料在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产生金属变形,合理设置折弯的操作步骤得到我们想要的形状;客户在生产开关类的包裹件时,开关的外壳是裸露在外的,生产这类产品的折弯机构在折弯过程中,始终与工件是滑动接触,折弯机构相对工件会滑动,因摩擦力的缘故,工件表面会出现划痕,作为产品的外观来说,是不合格的;现有折弯机构折弯完成后,在工件折弯处出现擦伤,因此需要一种折弯完成后,工件折弯处不出现损伤的折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折弯机构对工件进行折弯操作后,工件折弯处会有一定的损伤,采用滚轮与工件接触,工件通过柔性挤压的方式,折弯处不会出现损伤。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包括限位底座、与限位底座滑动连接的挤压块、与限位底座转动连接的若干个折弯臂、用于驱动挤压块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折弯臂一端与挤压块滚动连接,折弯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折弯轮,驱动组件驱动挤压块相对限位底座垂直上下移动,挤压块驱动折弯臂向限位底座的中心线摆动。

针对现有折弯机构进行折弯操作是通过快速挤压,折弯机构与工件表面是面滑动接触,采用的硬挤压的方式,这种方式折弯完成后,工件折弯处会出先损伤,因挤压过程中的滑动摩擦造成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使用时,驱动组件驱动挤压块相对限位底座垂直上下移动,挤压块驱动折弯臂向限位底座的中线摆动;折弯臂与限位底座转动连接,折弯臂能够绕着垂直折弯臂长度方向的轴线转动,折弯臂与限位底座转动连接的连接位置处于折弯臂的中间位置,折弯臂的两端可以绕着折弯臂的中间位置旋转;折弯臂与挤压块接触部分是折弯臂的一端,在挤压块垂直向下运动过程中,挤压块驱动折弯臂的一端沿着水平向外运动,因折弯臂与限位底座转动连接,折弯臂的另一端会沿着水平向内运动,即折弯轮会沿着水平向内运动,折弯轮会向水平内挤压,完成待折弯角的折弯动作;折弯轮与折弯臂是转动连接,折弯动作过程中,折弯轮在工件表面滚动,折弯臂与工件接触部分不会出现滑动摩擦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上开有与限位底座滑动连接的条形通孔,限位底座开有用于挤压块滑动的挤压滑槽,挤压块与限位底座通过销轴连接,销轴穿过条形通孔,销轴是固定在限位底座上,相对而言,销轴可以在条形通孔内滑动,销轴可以保证挤压块的滑动方向不变,防止折弯轮出现侧移,还可以通过销轴带动限位底座上下移动;条形通孔的长度可以决定折弯臂的工作行程,进而缩短生产时间。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底座、挤压块相连,为了避免挤压块与限位底座之间出现硬冲击,以及折弯过程中挤压力要缓慢施加,可以通过缓冲弹簧,避免挤压力全部加载到工件上,对工件造成损伤;初次之外,折弯完成后,还可通过缓冲弹簧将挤压块快速回弹,方便进行下一个待加工工件。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是平板结构,挤压块一端是尖角,且所述尖角的角度是15°~160°,为了更好的实现折弯效果,挤压块驱动折弯臂的一端向水平向外运动的过程中,要保持匀速,因此挤压块的一端是尖角,有效避免挤压臂一瞬间将将折弯动作完成,造成工件折弯处损坏;进一步的,尖角顶部可以圆弧曲线过渡。

优选的,所述折弯臂还包括折弯主体、安装在折弯主体上的折弯轴承,所述折弯轮、折弯轴承分别位于折弯主体的两端,所述折弯轴承与挤压体滚动接触,所述折弯轴承可以通过销轴与折弯主体连接,进一步的,折弯主体一端开有u型槽,折弯轴承位于u型槽内;折弯轮位于折弯主体另一端的两侧,折弯轮可以通过销轴和轴承与折弯主体转动连接;通过折弯轮与工件滚动接触,避免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折弯臂通过销轴与限位底座转动连接,折弯臂能够围绕销轴的轴线转动,折弯臂与销轴间隙配合,销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限位底座转动连接,销轴可以位于折弯臂的中间位置,折弯臂能够围绕销轴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与限位底座滑动连接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块、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的滑块、安装在滑块上的多个压块、用于限制限位底座滑动的下垫块,所述安装块、滑块均位于下垫块的顶面,所述滑块与压块围成滑槽,所述限位底座上开有滑轨、压槽,所述滑轨嵌入滑槽,压块嵌入压槽,限位底座能够相对滑块垂直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开有u型槽,压块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槽开口端的两侧,且压块遮挡u型槽部分,进而围成滑槽;通过滑动组件,限位底座可以在加工工件过程中垂直上下运动,限位底座可以承受极大的力度,本装置可以折弯厚度较厚的产品。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气缸输出轴通过销轴与挤压块顶部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压制块,所述压制块位于限位底座下方。

所述折弯臂的数量是2个,2个折弯臂分别分布在限位底座相互平行的两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解决了现有折弯机构对工件折弯后,会对工件折弯处造成损伤,对作为外观件的产品来说,影响巨大;本装置通过挤压块驱动折弯臂向限位底座的中心线摆动,折弯轮在折弯过程中,折弯轮与工件是滚动接触,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

2、本发明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通过设置滑动组件,限位底座可以垂直上下移动,限位底座可以承受极大的力度,本装置可以对厚度较厚的产品进行折弯;挤压块与限位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折弯过程中,工件被匀速挤压,工件不会受到突然冲击,挤压块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复位,提供生产节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折弯机构的轴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折弯机构无限位底座的轴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折弯机构无限位底座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限位底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限位底座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及对应零部件名称:1-限位底座,101-挤压滑槽,102-滑轨,103-压槽,2-挤压块,201-条形通孔,301-折弯主体,302-折弯轮,303-折弯轴承,401-安装块,402-滑块,403-压块,404-下垫块,405-滑槽,5-缓冲弹簧,6-压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按键生产的滚动折弯装置,包括限位底座1、与限位底座1滑动连接的挤压块2、与限位底座1转动连接的2个折弯臂、用于驱动挤压块2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折弯臂一端与挤压块2滚动连接,折弯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若干折弯轮302,驱动组件驱动挤压块2相对限位底座1垂直上下移动,挤压块2驱动折弯臂向限位底座1的中心线摆动。

本实施例中,2个折弯臂分布在限位底座1的相互平行的两侧,限位底座1底部端部开有一个u型通孔,折弯臂的一端位于u型通孔内,限位底座1顶部开有用于挤压块2滑动的滑槽201,所述滑槽201与u型通孔连通,折弯臂的一端朝向滑槽出口处;挤压块2的底部与折弯臂的一端滚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折弯臂通过销轴与限位底座1转动连接,折弯臂能够围绕销轴的轴线转动,销轴位于折弯臂的中间位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气缸输出轴通过销轴与挤压块2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2上开有与限位底座1滑动连接的条形通孔201,限位底座1开有用于挤压块2滑动的挤压滑槽101,挤压块2与限位底座1通过销轴连接,销轴穿过条形通孔201;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2是平板结构,挤压块2一端是尖角,所述尖角的角度是60°,尖角与折弯臂的一端滚动接触。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限定,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底座1、挤压块2相连,缓冲弹簧的数量是两个,挤压块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缓冲弹簧,且限位底座1上开有用于容纳缓冲弹簧的弹簧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臂包括折弯主体301、安装在折弯主体301上的折弯轴承303,所述折弯轮302、折弯轴承303分别位于折弯主体301的两端,所述折弯轴承303与挤压体2滚动接触,所述折弯轮302的的数量是2个,2个折弯轮302设置在折弯主体301另一端的两侧,折弯轮302与折弯主体301是转动连接;折弯主体301与折弯轴承303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开有u型凹槽,折弯轴承303位于u型凹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限位底座1滑动连接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块401、与安装块401固定连接的滑块402、安装在滑块1上的多个压块403、用于限制限位底座1滑动的下垫块404,所述安装块401、滑块402均位于下垫块404的顶面,所述滑块402与压块403围成滑槽405,所述限位底座1上开有滑轨102、压槽103,所述滑轨102嵌入滑槽405,压块403嵌入压槽103,限位底座1能够相对滑块402垂直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制块,所述压制块位于限位底座1下方,压制块处于2个折弯臂之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