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面调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6024发布日期:2020-01-03 11:1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面调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销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铣面调心机构。



背景技术:

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在精炼铜产量和储铜量所占比例均不高。其中铜管材是铜加工材品种之一,在空调、制冷、发电、输水管道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在铜管生产中,铸轧铜管生产线铸坯表面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氧化皮、拉痕以及小裂纹,这些缺陷最终会影响产品质量以及成材率,因此在铜管生产中需要通过旋转铣削的方法去除,现有铣削技术中,因为铣刀进口导套固定中心会受制造和安装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进口导套通常安装在密封罩上,密封罩刚性不够、定位不可靠、重复安装精度不够,在生产过程中密封罩会变形,最终会造成安装在密封罩上的进口导套中心偏移,铣刀进口导套和铣刀旋转中心不同心,而铸坯中心是由铣刀进口导套固定的,这就导致铸坯中心和铣刀旋转中心不同心,但是为了把铸坯表面的缺陷铣尽,使得铣削量加大而且铣削的不均匀,此外进口导套和铣刀距离过大也导致铸坯直径和铣后直径会造成铸坯中心偏移,所以设计一种铣面调心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铣面调心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铣面调心机构,具有铣面机头;所述铣面机头上安装有铣刀;所述铣面机头前端加设有密封罩和压盖;所述密封罩固定安装在铣面机头上,压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密封罩上;所述压盖和密封罩之间设有调整套和进口导套;所述调整套通过压盖端面固定在密封罩上,进口导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调整套上;所述压盖每个侧面设有一组调整螺丝,共8个调整螺丝;所述进口导套和铣刀轴向距离缩小为10mm。所述调整套径向留有调整余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密封罩是在原有密封罩的基础上,增加了强度,以及厚度,其材质为钢,其厚度由原来的6mm调整为20mm,可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变形,提高重复安装定位精度,为调整套和进口导套提供良好的固定基础,避免进口导套中心偏移。

(2)本实用新型调整套径向留有调整余量,通过调整压盖侧面的调整螺丝实现对进口导套径向中心的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铸坯铣削不均匀,可以根据铣削偏心量对相应位置处的调整螺丝进行调整,即可优化铣削不均匀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将进口导套和铣刀之间的轴向距离从原来的60mm缩小到10mm,此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由于铸坯直径和铣后直径的变化对偏心量的影响,综上方案实施后铣削量从原有6%降到3%,在产品质量提高的同时,成材率提高4%,每年可增产1500吨左右,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操作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铣面机头1、密封罩2、铣刀3、压盖4、调整套5、进口导套6、调整螺丝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种铣面调心机构,具有铣面机头1;所述铣面机头1上安装有铣刀3;所述铣面机头1前端加设有密封罩2和压盖4;所述密封罩2固定安装在铣面机头1上,压盖4通过螺丝固定在密封罩2上;密封罩2材质为钢,其厚度为20mm;所述压盖4和密封罩2之间设有调整套5和进口导套6;所述调整套5通过压盖4端面固定在密封罩2上,进口导套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调整套5上;所述压盖4每个侧面设有一组调整螺丝7,共8个调整螺丝7;所述进口导套5和铣刀3轴向距离缩小为10mm。所述调整套5径向留有调整余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铸坯进入进口导套6中,铣刀3对铸坯进行铣削,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铣削偏心量调整压盖4侧面的调整螺丝7实现对进口导套6径向中心的调整,调整过程中无需停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