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9405发布日期:2020-04-14 20:0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瓦车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待加工轴瓦如图1所示,在车削加工前,轴瓦的下端面及内孔已经加工完成,轴瓦外圆的及左右端面则留有加工余量,内孔为φfh7,加工余量为2mm。加工后的轴瓦如图2所示,车削加工的主要内容为:车削r(-0.15,-0.2)外圆及两侧的a端面等。在车削加工的过程中,不但要求满足φfh7孔相对于基准位置度,还要满足下端面距r(-0.15,-0.2)外圆弧面顶端尺寸为(-0.15,-0.2)、φfh7孔中心距离左视图左、右侧面的距离都为(0,-0.05),加工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压紧轴瓦,便于对轴瓦进行加工,定位方便、加工准确、夹紧可靠,轴瓦加工精度高的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用于夹持轴瓦供车削操作,待加工轴瓦为圆环状结构,且轴瓦中心具有台阶状通孔,所述的台阶状通孔从上之下依次具有三个内径,位于中间的通孔内径为e,位于最上方的通孔内径大于e,位于最下方的通孔内径为f,且f大于e,轴瓦最下方通孔的一侧端面为平面,所述的平面上还突出具有外径为g的下凸缘,所述的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包括芯轴和环绕固定在芯轴外的胎具体,还包括至少一组固定在胎具体外周面的定位夹持组件;所述的定位夹持组件包括定位芯、压板、双头螺栓,所述的胎具体外周面上具有内表面具有与双头螺栓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的待加工的轴瓦压接在定位芯外,所述的定位芯为圆环状结构且内圆与双头螺栓配合插接、外圆直径与最下方通孔内径相配合、定位芯外圆直径为f,所述的定位芯上表面还具有螺纹连接在双头螺栓上将定位芯压接在胎具体表面的压紧螺母,所述的待加工轴瓦上端面的位于最上方的通孔端面则压接有压板,所述压板液位圆环状结构、且内圆与双头螺栓配合插接、外圆直径与待加工轴瓦位于最上方通孔内径相配合,所述的压板上表面还具有螺纹连接在双头螺栓上将压板压接在待加工轴瓦的最上方的通孔端面上的压紧螺母。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加工的稳定性,所述的胎具体与芯轴点焊成一体。

进一步的,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包括四组呈环形间隔均布在胎具体外周面的定位夹持组件。

在上述方案中,针对待加工轴瓦的加工需求,设计了胎具体、定位芯和压板,定位芯与芯轴两端的间距是确定的,通过定位芯的定位配合设计,可确定轴瓦两端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直径为f的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可有效确定测量基准,明确轴瓦两端需要切削的尺寸。通过压板的压紧固定,在定位准确后,可根据外圆r的需求对外圆进行准确车削,满足图纸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定位芯,可使工件在胎具体上进行准确定位,可有效压紧轴瓦,使轴瓦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效提高了轴瓦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待加工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工后的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持待加工轴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持加工后的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待加工轴瓦2、通孔3、下凸缘4、芯轴5、胎具体6、定位芯7、压板8、压紧螺母9、双头螺栓10、定位孔11、外圆a、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3至图6所示的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用于夹持轴瓦供车削操作,待加工轴瓦1为圆环状结构,且轴瓦中心具有台阶状通孔2,所述的台阶状通孔2从上之下依次具有三个内径,位于中间的通孔2内径为e,位于最上方的通孔2内径大于e,位于最下方的通孔2内径为ff为φfh7,且f大于e,轴瓦最下方通孔2的一侧端面为平面,所述的平面上还突出具有外径为g的下凸缘3。在车削加工时,需要满足φfh7孔相对于基准位置度,还要满足下端面距r(-0.15,-0.2)外圆11弧面顶端尺寸为(-0.15,-0.2)、φfh7孔中心距离左视图左、右侧面的距离都为(0,-0.05)。

所述的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包括芯轴4和环绕固定在芯轴4外的胎具体5,还包括四组呈环形间隔均布在胎具体5外周面的定位夹持组件。为了保证加工的稳定性,所述的胎具体5与芯轴4点焊成一体。

所述的定位夹持组件包括定位芯6、压板7、双头螺栓9。所述的胎具体5外周面上具有内表面具有与双头螺栓9配合的定位孔10,所述的待加工的轴瓦压接在定位芯6外,所述的定位芯6为圆环状结构且内圆与双头螺栓9配合插接、外圆11直径与最下方通孔2内径相配合、定位芯6外圆11直径为f,所述的定位芯6上表面还具有螺纹连接在双头螺栓9上将定位芯6压接在胎具体5表面的压紧螺母8,所述的待加工轴瓦1上端面的位于最上方的通孔2端面则压接有压板7,所述压板7液位圆环状结构、且内圆与双头螺栓9配合插接、外圆11直径与待加工轴瓦1位于最上方通孔2内径相配合,所述的压板7上表面还具有螺纹连接在双头螺栓9上将压板7压接在待加工轴瓦1的最上方的通孔2端面上的压紧螺母8。

在加工时,一次可以装夹4个工件进行车削操作。首先,将定位行装在胎具体5的定位孔10内,用双头螺栓9和压紧螺母8锁紧固定。而后将待加工轴瓦1对应φfh7的孔和下端面对应定位芯6配合插接装配,确定好待加工轴瓦1的位置后,对应安装压板7,并同样通过双头螺栓9和压紧螺母8锁紧固定。在车削加工时,通过车床的三爪夹紧芯轴4的一端,另一端用车床尾座顶尖顶柱,车削加工轴瓦的外圆11和其中一端的端面a。待一端加工完成后,无需拆卸轴瓦,工装和工件同步吊头,车床三爪夹紧芯轴4的另一端,加工轴瓦另一端的外圆11和端面a,即可完成轴瓦的加工。在实际使用中,三爪可采用软三爪,便于更好地夹正零件。

在本方案中,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由芯轴4、胎具体5、定位芯6、压板7、压紧栓母组成。胎具体5通过点焊与芯轴4组合为一体,通过精加工,保证定位面至芯轴4中心的距离,进而保证加工轴瓦的r(-0.15,-0.2)外圆11尺寸及轴瓦厚度尺寸c(-0.15,-0.2)。因为这两个尺寸公差都是-0.15,-0.2。所以,胎具体5的定位端面到芯轴4中心的尺寸公差为+0.03,-0.03。

为了保证轴瓦左右端面与φfh7孔中心距离b(0,-0.05),胎具体5的左右端面为轴瓦端面加工的测量基准,所以胎具体5左右端面到定位芯6中心的距离为一定值。在加工定位芯6的定位孔10时,保证其位置度及尺寸精度。这样,才能准确加工轴瓦左右端面,满足图纸要求。

如此设计的一种轴瓦车削加工工艺装备,结构设计合理,针对待加工轴瓦1的加工需求,设计了胎具体5、定位芯6和压板7。通过定位芯6的定位配合设计,可确定轴瓦两端端面与位于最下方直径为f的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可有效确定测量基准,明确轴瓦两端需要切削的尺寸。通过压板7的压紧固定,在定位准确后,可根据外圆11r的需求对外圆11进行准确车削,满足图纸要求。可使工件在胎具体5上进行准确定位,可有效压紧轴瓦,使轴瓦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效提高了轴瓦的加工精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