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2719发布日期:2020-06-23 22:0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碎纸机机芯属于碎纸机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组件,碎纸机机芯一般包括电机、刀棒组件和传动盒,电机和刀棒组件分别安装于传动盒,实现电机对刀棒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在现有技术中,企业一般通过人工方法对电机、刀棒组件和传动盒之间进行组装,由于传动盒中包括有多个减速齿轮组成,在人工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组成配件进行有序组装,组装步骤多且繁琐,人工成本高。

目前,国内的碎纸机机芯组装过程中,在电机和刀棒组件之间的传动盒都是通过手动装配,操作过程繁琐,装配效率低,在沿海地区的人工成本日况增加的形势下,机器取代人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实现自动化转型的关键。为此,一种高效率、低错率的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是是亟待研发和需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它能够取代人工进行碎纸机机芯的传动盒的组装,完成刀棒组件和碎纸电机之间的组成安装,工件仅需进行一次工装定位,便可实现多个零件自动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包括上下层设置的机架,机架的上层设置有前进输送线,机架的上层设置有返回输送线,前进输送线的末端连接返回输送线的始端,返回输送线的末端连接前进输送线的始端,前进输送线和返回输送线连接形成回转式输送线;回转式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工装盘架,每个工装盘架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工件定位单元和夹紧装置,各夹紧装置分别与各相应工件定位单元进行夹紧工装配合;机架的上层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不同零配件组装功能的组装站装置,各工装盘架在前进输送线上的传送过程中,分别顺序经过各个组装站装置,并且与各个组装站装置进行上料工装配合;前进输送线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组装站装置唯一对应的阻挡定位装置,各阻挡定位装置分别与各工装盘架进行定位工装配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前进输送线沿直线设置,各该组装站装置分别沿该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机架顶部,各阻挡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组装线底部,各阻挡定位装置分别设置有一升降设置的定位阻挡架,定位阻挡架上升伸出至前进输送线的输送面的上方,定位阻挡架具有一限位配合宽度;各该工装盘架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底盘,各支撑底盘的前侧凹缺成型有一用作与各定位阻挡架逐一进行卡挡配合的定位缺口,定位缺口的开口方向与组装线的输送方向相同,各定位缺口的开口宽度大于两根限位圆杆的限位配合宽度,定位缺口从外至内逐渐收窄设置,在定位阻挡架与相应支撑底盘的定位缺口进行卡挡配合时,定位阻挡架的两侧部分别相切于这一定位缺口的两侧底角。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每个该组装站装置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械手装置,以及存储有不同组装零件的送料装置,上料机械手装置处于该组装线的上方,上料机械手装置与各工装盘架逐一进行上料工装配合,上料机械手设置有一取料工位和上料工位,送料装置固定在上料机械手装置的旁侧,送料装置具有一出料口;上料机械手装置包括有龙门框架、机械手滑座和升降臂,龙门框架具有一横向设置的横梁,机械手滑座滑动安装于龙门框架的横梁,升降臂固接于机械手滑座,升降臂设置有一上下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抓料装置,抓料装置活动安装有至少两个夹指单元,各夹指单元分别沿圆形方向等间隔设置,且各夹指单元分别具有朝中心方向并拢的运动趋势,各夹指单元分别安装有一作为替换组件的卡爪,各卡爪的内侧分别成型设置有与工件轮廓相匹配的仿形抵顶部,各卡爪的仿形抵顶部包围形成工件夹紧部,当上料机械手处于取料工位时,上料机械手装置的卡爪处于送料装置的出料口的正上方;当上料机械手处于上料工位时,上料机械手装置的卡爪处于工装盘架的正上方;横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机械手滑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行程开关一触发配合的触动块一,以及与行程开关二触发配合的触动块二,在机械手滑座的触动块一滑动触发行程开关一时,上料机械手处于取料工位;在机械手滑座的触动块二滑动触发行程开关二时,上料机械手处于上料工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抓料装置设置有抓料气缸和夹指机构,抓料气缸的设置有一活塞推杆,夹指机构设置有一夹指连接座以及至少两个该夹指单元,夹指连接座固定在抓料气缸的底部,各夹指单元分别活动连接于夹指连接座,且伸出至夹指连接座底面的下方,活塞推杆分别传动连接各夹指单元,该卡爪固接与相应的夹指单元。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夹指机构设置为平行夹指结构,平行夹指结构从上到下设置有摇臂传动结构、该夹指连接座和两个该夹指单元,摇臂传动结构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摇臂,两个摇臂的中部分别铰接于抓料气缸底部的相对的两侧部,两个摇臂的上端部分别枢接于该活塞推杆;夹指连接座设置有一滑座,滑座固定于该抓料气缸的底部,滑座开设有滑槽,滑槽上下贯穿滑座的顶面和底面;两个夹指单元分别滑动安装于滑槽,两个夹指单元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夹指单元的上端穿过滑座,且枢接相应一摇臂的下端部,两个夹指单元的下端延伸至滑座底面的下方,各卡爪的上部分别成型设置有夹指连接部,这两个夹杆的夹指连接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相应夹指单元的底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升降臂设置有旋转行程开关装置,旋转行程开关装置设置有一感应触发部;驱动杆的底部安装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行程开关装置电连接,旋转驱动装置设置有一旋转盘,旋转盘的边缘设置有用作触发旋转行程开关装置的旋转触发部,旋转触发部转动穿过感应触发部;该抓料气缸柔性连接于旋转盘的底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旋转盘的底面设置有滑动支架,滑动支架设置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安装腔,该抓料气缸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腔内,抓料气缸的上部横向凸出设置有套嵌触发片,触发片横向延伸至滑动支架的外部;在滑动支架与套嵌触发片相应的一侧部设置有套嵌感应开关,套嵌感应开关电连接该旋转驱动装置,套嵌感应开关与套嵌触发片触发配合;抓料气缸的顶部与该滑动支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连接安装腔以及抓料气缸的顶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机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作实现工装盘架作上下转移的工装盘架换线装置,工装盘架换线装置包括有升降架、升降驱动气缸、升降台和前后推送装置,两个升降架分别并排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侧,升降驱动气缸固定在升降架的内部,升降驱动气缸具有一活塞杆,升降台上下滑动安装于升降架,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升降台,前后推送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台的台面;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具有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在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升降台处于升降架的上部,升降台的台面齐平于该前进输送线的输送面;在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升降台处于升降架的下部,升降台的台面齐平于该返回输送线的输送面。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前进输送线和该返回输送线分别设置有一倍速链输送线,该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输送导槽,两个倍速链输送线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输送导槽的槽底,各该工装盘架分别滑动于上下两个输送导槽,并且与相应的倍速链输送线摩擦传动;该升降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呈凵形的限位框,限位框开口朝向机架,该前后推送装置设置有推送履带,推送履带凸出于升降台的上表面。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前进输送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锁螺丝机构,锁螺丝机构设置有锁螺丝机架、第一轴驱动机构、第二轴驱动机构、第三轴驱动机构和锁螺丝机,锁螺丝机架横跨设置在该机架的上方,第一轴驱动机构固定于锁螺丝机架,第一轴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轴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轴驱动机构,第二轴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机架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三轴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二轴驱动机构,第三轴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垂直设置;锁螺丝机连接于第三轴驱动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该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通过间隔设置于前进输送线上的多个具有不同零配件组装功能的组装站装置,完成碎纸机机芯的传动盒的组装,依照传动盒的零配件组装顺序进行仿人加工,实现了多个零件的自动装配,免除人工组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力。

2、该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通过定位阻挡架与支撑底盘的定位缺口进行卡挡配合,实现对工装盘架以及工件进行站点式定位,定位准确,组装错误率低。

3、该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通过仿形的卡爪对碎纸机机芯零件进行工装夹紧,从而实现对碎纸机机芯零件进行自动组装,夹料稳定,定位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碎纸机机芯组装稳定性和可靠性。

4、该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通过旋转下压式的上料机械手装置,对零配件进行组装,使齿轮零配件能够准确套装于刀棒轴,并且相邻的齿轮零配件能够实现啮合安装,进一步提高了组装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免除影像对位,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5、该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通过通过前后设置的锁螺丝装置对传动盒盒体进行螺栓安装,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盘架和阻挡定位装置定位工装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抓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另一卡爪的抓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另一卡爪的抓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下压式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下压式抓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盘架换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盘架在工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盘架在工装更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a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盘架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中:

11-前进输送线、12-返回输送线、13-工装盘架换线装置、1301-升降架、1302-升降驱动气缸、1303-升降台、1304-推动履带、1305-限位框。

2-工装盘架、21-支撑底盘、2101-定位缺口、22-工装底板、2201-沉头连接槽、23-工装竖板、2401-连接凸台、2402-锁紧座、2403-锁紧握把、2404-连接板一、2405-连接板二、2460-压板、2461-凸肩、2462-马达抵压部、2510-上刀棒定位板、2511-u形缺口、2520-下刀棒定位板、2521-刀棒尾座定位腔口、2522-轴端定位孔、26-内衬支架、2601-马达端盖定位槽、2602-台阶。

3000-定位气缸、3001-定位圆杆、31-横梁、3101-滑座导轨、3102-皮带轮、3103-同步带、3104-驱动电机、3105-行程开关、32-立柱、33-机械手滑座、3301-触动块、34-直线气缸、3401-升降板、3402-旋转气缸连接座、35-旋转气缸、3501-旋转盘、3502-旋转盘座、3503-抓料气缸连接座、36-抓料气缸、3601-夹指单元、37-卡爪、38-旋转驱动电机、3800-套嵌感应开关、3801-驱动转轴、3802-转轴连接部、3803-旋转盘、3804-滑动支架、3805-安装腔、3806-弹性装置、3810-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1-旋转驱动电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碎纸机机芯组装设备,如图1至图13所示,包括上下层设置的机架,机架的上层设置有前进输送线11,机架的上层设置有返回输送线12,前进输送线11的末端连接返回输送线12的始端,返回输送线12的末端连接前进输送线11的始端,前进输送线11和返回输送线12连接形成回转式输送线;回转式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工装盘架2,每个工装盘架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工件定位单元和夹紧装置,各夹紧装置分别与各相应工件定位单元进行夹紧工装配合;机架的上层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不同零配件组装功能的组装站装置,各工装盘架2在前进输送线11上的传送过程中,分别顺序经过各个组装站装置,并且与各个组装站装置进行上料工装配合;前进输送线11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组装站装置唯一对应的阻挡定位装置,各阻挡定位装置分别与各工装盘架2进行定位工装配合。

具体地,前进输送线11沿直线设置,各组装站装置分别沿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机架顶部,各阻挡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组装线底部,各阻挡定位装置分别设置有一升降设置的定位阻挡架,定位阻挡架上升伸出至前进输送线11的输送面的上方,定位阻挡架具有一限位配合宽度;各工装盘架2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底盘21,各支撑底盘21的前侧凹缺成型有一用作与各定位阻挡架逐一进行卡挡配合的定位缺口2101,定位缺口2101的开口方向与组装线的输送方向相同,各定位缺口2101的开口宽度大于两根限位圆杆的限位配合宽度,定位缺口2101从外至内逐渐收窄设置,在定位阻挡架与相应支撑底盘21的定位缺口2101进行卡挡配合时,定位阻挡架的两侧部分别相切于这一定位缺口2101的两侧底角。阻挡定位装置设置有定位气缸3000和定位阻挡架,定位阻挡架包括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定位圆杆3001,两根定位圆杆3001的间距形成限位配合宽度。

具体地,工装板架包括有工装底板22和工装竖板23,工装底板22固定安装于支撑底盘21的上表面,工装竖板23垂直固定在工装底板22的上表面,刀棒定位元件固定安装于工装竖板23左右两侧面的任意一侧面,刀棒定位元件位于这一侧面的中间位置,夹紧装置设置有压板锁紧装置,在工装竖板23与刀棒定位元件的同一侧面,压板锁紧装置固定在刀棒定位元件的一侧,马达定位元件固定在刀棒定位元件的另一侧,压板2460的一端部转动连接于压板锁紧装置,压板2460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压板2460的中部成型设置有刀棒抵压部,压板2460的外侧段折弯成型有马达抵压部2462。

本实施例提供的工装板架由作为可替换组件的工装底板22和工装竖板23组成,能够根据生产需要,更换不同型号大小的工装底板22和工装竖板23,以适配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碎纸机机芯的工装定位。

具体地,刀棒定位元件包括有一上刀棒定位板2510和下刀棒定位板2520,上刀棒定位板2510通过螺栓固定在工装竖板23左右两侧面的任意一侧面,上刀棒定位板2510水平设置,下刀棒定位板2520通过螺栓固定在工装底板22的上表面,上刀棒定位板2510和下刀棒定位板2520上下对齐,下刀棒定位板2520的上表面凹陷开设有两个与碎纸刀棒的端部形状相匹配的轴端定位孔2522,两个轴端定位孔2522间隔设置;上刀棒定位板2510的外端边缘凹缺成型有两个与碎纸刀棒的棒体形状相匹配的u形缺口2511,两个u形缺口2511分别与相应的轴端定位孔2522上下对齐,压板2460的刀棒抵压部包括有两个凸肩2461,两个凸肩2461分别横向凸出成型设置,两个凸肩2461的转动轨迹分别穿过相应的u形缺口2511,两个凸肩2461分别与相应的u形缺口2511进行工件夹紧定位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刀棒定位元件由作为可替换组件的上刀棒定位板2510和下刀棒定位板2520组成,能够根据生产需要,更换具有不同数量的u形缺口2511的上刀棒定位板2510,以及具有不同数量的轴端定位孔2522的下刀棒定位板2520,适配具有不同刀棒数量的刀棒组件进行碎纸机机芯自动组装。具体地,工装竖板23开设有多个刀棒定位单元安装孔,实现不同型号的刀棒定位单元的可拆卸安装。

较好的实施方式是,上刀棒定位板2510的两个u形缺口2511上下错开设置,压板2460的两个凸肩2461上下错开设置,两个凸肩2461的上下错开间距恰好是刀棒上的刀片间距的整数倍,以实现两个凸肩2461恰好由刀棒上的刀片间距之间穿过,并伸入顶压于刀棒的刀轴。两个凸肩2461分别与一相应的u形缺口2511水平对齐。u形缺口2511的侧壁成型为半圆弧形的配合侧壁,碎纸刀棒能够恰好嵌入u形缺口2511,碎纸刀棒的棒体表面与u形缺口251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以实现碎纸刀棒的工装定位。当然,u形缺口2511为一支点缺口,是一个敞开型的支点缺口,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的缺口,不应该被限定为本实施例提供的u形缺口2511。

具体地,每个组装站装置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械手装置,以及存储有不同组装零件的送料装置,上料机械手装置处于组装线的上方,上料机械手装置与各工装盘架2逐一进行上料工装配合,上料机械手设置有一取料工位和上料工位,送料装置固定在上料机械手装置的旁侧,送料装置具有一出料口;上料机械手装置包括有龙门框架、机械手滑座33和升降臂,龙门框架具有一横向设置的横梁31,机械手滑座33滑动安装于龙门框架的横梁31,升降臂固接于机械手滑座33,升降臂设置有一上下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抓料装置,抓料装置活动安装有至少两个夹指单元3601,各夹指单元3601分别沿圆形方向等间隔设置,且各夹指单元3601分别具有朝中心方向并拢的运动趋势,各夹指单元3601分别安装有一作为替换组件的卡爪37,各卡爪37的内侧分别成型设置有与工件轮廓相匹配的仿形抵顶部,各卡爪37的仿形抵顶部包围形成工件夹紧部,当上料机械手处于取料工位时,上料机械手装置的卡爪37处于送料装置的出料口的正上方;当上料机械手处于上料工位时,上料机械手装置的卡爪37处于工装盘架2的正上方;横梁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机械手滑座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行程开关一触发配合的触动块一,以及与行程开关二触发配合的触动块二,在机械手滑座33的触动块一滑动触发行程开关一时,上料机械手处于取料工位;在机械手滑座33的触动块二滑动触发行程开关二时,上料机械手处于上料工位。

具体地,升降臂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有一直线气缸34,直线气缸34的缸筒固接于机械手滑座33的外侧面,驱动杆设置为活塞杆,活塞杆传动连接于直线气缸34的缸筒,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一升降板3401,升降板3401水平设置,抓料装置安装在升降板3401的底部,直线气缸34的缸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导孔,两个导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一升降导杆,两根升降导杆的下端分别固接于升降板3401的上表面。升降板3401与旋转驱动电机38之间还设置有中间连接结构,具体地,升降板3401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旋转驱动电机座3811,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0固接于旋转驱动电机座3811的侧部。

具体地,龙门框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柱32,横梁3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个立柱32的顶部,横梁3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座导轨3101,滑座导轨3101水平设置,机械手滑座33滑动安装于滑座导轨3101,滑座导轨3101相对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行程开关3105;横梁31设置有横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机械手滑座33,机械手滑座33相对的两侧部分别凸出设置有一触动块3301,两个触动块3301分别与相应侧的行程开关3105触发配合,两个行程开关3105分别电连接于横向驱动机构。该结构通过横向驱动结构对抓料装置进行横向方向的驱动位移,解决抓料装置对零件由送料装置至组装工位的位置转移,定位精准,出错率低,运行快速。

如图4所示,这一抓料装置是传动盒底盒专用抓料装置,具有与传动盒底盒轮廓相匹配的卡爪37,这一卡爪37的仿形抵顶部呈数字3的形状设置。

如图5所示,这一抓料装置是传动齿轮专用抓料装置,具有与传动齿轮齿槽轮廓相匹配的卡爪37,这一卡爪37的仿形抵顶部呈锥形设置。

如图6所示,这一抓料装置是齿轮轴专用抓料装置,具有与齿轮轴轮廓相匹配的卡爪37,这一卡爪37的仿形抵顶部呈半圆形设置。

具体地,抓料装置设置有抓料气缸36和夹指机构,抓料气缸36的设置有一活塞推杆,夹指机构设置有一夹指连接座以及至少两个夹指单元3601,夹指连接座固定在抓料气缸36的底部,各夹指单元3601分别活动连接于夹指连接座,且伸出至夹指连接座底面的下方,活塞推杆分别传动连接各夹指单元3601,卡爪37固接与相应的夹指单元3601。

具体地,夹指机构设置为平行夹指结构,平行夹指结构从上到下设置有摇臂传动结构、夹指连接座和两个夹指单元3601,摇臂传动结构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摇臂,两个摇臂的中部分别铰接于抓料气缸36底部的相对的两侧部,两个摇臂的上端部分别枢接于活塞推杆;夹指连接座设置有一滑座,滑座固定于抓料气缸36的底部,滑座开设有滑槽,滑槽上下贯穿滑座的顶面和底面;两个夹指单元3601分别滑动安装于滑槽,两个夹指单元360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夹指单元3601的上端穿过滑座,且枢接相应一摇臂的下端部,两个夹指单元3601的下端延伸至滑座底面的下方,各卡爪37的上部分别成型设置有夹指连接部,这两个夹杆的夹指连接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相应夹指单元3601的底部。

具体地,升降臂设置有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0,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0设置有一感应触发部;驱动杆的底部安装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与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0电连接,旋转驱动装置设置有一旋转盘3803,旋转盘3803的边缘设置有用作触发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0的旋转触发部,旋转触发部转动穿过感应触发部;抓料气缸36柔性连接于旋转盘3803的底部。

具体地,旋转盘3803的底面设置有滑动支架3804,滑动支架3804设置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安装腔3805,抓料气缸36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腔3805内,抓料气缸36的上部横向凸出设置有套嵌触发片3600,触发片横向延伸至滑动支架3804的外部;在滑动支架3804与套嵌触发片3600相应的一侧部设置有套嵌感应开关3800,套嵌感应开关3800电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套嵌感应开关3800与套嵌触发片3600触发配合;抓料气缸36的顶部与滑动支架380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连接安装腔3805以及抓料气缸36的顶部。

具体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有一旋转驱动电机38,旋转驱动电机38具有一驱动转轴3801;旋转盘3803的顶面的中心位置成型设置有一转轴连接部3802,旋转盘3803的转轴连接部3802固接于旋转驱动电机38的驱动转轴3801,旋转盘3803与驱动转轴3801同轴传动配合,旋转触发部设置有一触发缺口,触发缺口凹缺成型在旋转盘3803的边缘,触发缺口上下贯穿旋转盘3803的顶面和底面;旋转行程开关装置3810设置有一u型光电感应器,u型光电感应器设置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对称形成u型槽,旋转盘3803的触发缺口的旋转轨迹穿过u型槽的内部。u型光电感应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光信号断开的状态下,发出驱动信号至旋转驱动电机38,控制旋转驱动电机38正转;在触发缺口转动至u型槽时,u型光电感应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光信号连通,u型光电感应器发送制动信号至旋转驱动电机38,控制旋转驱动电机38停止运行。在这一光信号的转变过程中,旋转驱动电机38恰好驱动旋转盘3803进行一正圆周期的转动。从而实现抓料装置带动工件进行一正圆周期的自动选位组装,工件的异形安装孔必然会对准刀棒轴,在弹性装置的推动下,工件能够顺利套设于刀棒轴的安装工位上。

具体地,旋转盘3803的底面设置有滑动支架3804,滑动支架3804设置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安装腔3805,抓料装置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腔3805内,抓料装置的上部横向凸出设置有套嵌触发片3600,触发片横向延伸至滑动支架3804的外部;在滑动支架3804与套嵌触发片3600相应的一侧部设置有套嵌感应开关3800,套嵌感应开关3800电连接旋转驱动电机38,套嵌感应开关3800与套嵌触发片3600触发配合。该结构用于检测工件是否下行套设于组装工位,在抓料装置转动工件至正确方位时,弹性装置驱动抓料装置及工件下行套装,套嵌触发片3600触发套嵌感应开关3800,套嵌感应开关3800发送反转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旋转驱动电机38反转设定角度,使齿轮工件与相邻的齿轮组件相啮合。然后控制升降臂上行复位,以及驱动电机3104复位,进行下一组装周期。

具体地,抓料装置的顶部与滑动支架3804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3806,以使抓料装置具有一上下方向的弹性趋势,弹性装置3806设置为弹簧装置或弹性气缸装置或弹性气囊装置或弹性软胶装置。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弹性装置3806设置为弹簧装置,包括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撑于安装腔3805的顶部和抓料装置的顶部,在升降臂带动工件抵压在刀棒轴端面时,继续下行一套装行程,压缩压缩弹簧,使工件具有一向下的弹性作用力;旋转驱动电机38带动工件转动选位,在工件安装孔与刀棒轴形状对齐时,压缩弹簧释放压缩势能,带动工件下行套设于刀棒轴的组装工位。

具体地,如图9所示,机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作实现工装盘架2作上下转移的工装盘架换线装置13,工装盘架换线装置13包括有升降架1301、升降驱动气缸1302、升降台1303和前后推送装置,两个升降架1301分别并排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侧,升降驱动气缸1302固定在升降架1301的内部,升降驱动气缸1302具有一活塞杆,升降台1303上下滑动安装于升降架1301,升降驱动气缸1302的活塞杆连接升降台1303,前后推送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台1303的台面;升降驱动气缸1302的活塞杆具有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在升降驱动气缸130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升降台1303处于升降架1301的上部,升降台1303的台面齐平于前进输送线11的输送面;在升降驱动气缸1302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升降台1303处于升降架1301的下部,升降台1303的台面齐平于返回输送线12的输送面。

具体地,前进输送线和返回输送线分别设置有一倍速链输送线,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输送导槽,两个倍速链输送线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输送导槽的槽底,各工装盘架2分别滑动于上下两个输送导槽,并且与相应的倍速链输送线摩擦传动;升降台1303的上表面设置有呈凵形的限位框1305,限位框1305开口朝向机架,前后推送装置设置有推送履带1304,推送履带1304凸出于升降台1303的上表面。

具体地,前进输送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锁螺丝机构,锁螺丝机构设置有锁螺丝机架、第一轴驱动机构、第二轴驱动机构、第三轴驱动机构和锁螺丝机,锁螺丝机架横跨设置在机架的上方,第一轴驱动机构固定于锁螺丝机架,第一轴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机架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轴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轴驱动机构,第二轴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机架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三轴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二轴驱动机构,第三轴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垂直设置;锁螺丝机连接于第三轴驱动机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