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叶片批量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6569发布日期:2020-04-21 17:4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叶片批量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筒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叶片批量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在沥青搅拌领域主要用于对原材料的加热,其结构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腔的复数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一般由刚性的厚钢板制成,现有的超大型滚筒安装叶片时,叶片的搬运大多数采用人工搬运,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低,有点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叶片安装效率的滚筒叶片批量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叶片批量搬运装置,滚筒包括设置有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筒体,包括支座、支架、移动梁、第一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料斗和第二驱动机构,支座与支梁分别设置在筒体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移动梁可移动设置在支座上,移动梁一端可移动穿过筒体与支架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支座上驱动移动梁移动;限位机构设置在支座上,保证移动梁按预设的轨迹移动;料斗可移动设置在移动梁,用于装载多个叶片;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移动梁上,用于驱动料斗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驱动机构与料斗之间,驱动料斗升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支撑移动梁的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支座上的两立杆和可转动连接在两立杆之间的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第一滚轮设置在第二滚轮上方,移动梁设置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的外周面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环形槽,第二滚轮外周面形成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移动梁设置在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的槽底面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主动轮、设置在第一底座上与第一主动轮相对的第一从动轮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驱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移动梁的容纳腔,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的外周面与移动梁相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轮转动带动移动梁在支座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有两个,两第一主动轮以所述第一从动轮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两第一主动轮之间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第一主动轮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移动梁上可移动的叶片搬运机构,叶片搬运机构包括可移动设置在移动梁上的滑轮、与滑轮连接的连接座和与连接座连接的手动起重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梁远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梁沿靠近筒体的方向移动至穿过筒体内腔至与设置在筒体另一侧的支架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装载有多个叶片的料斗移动至叶片安装位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梁移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料斗移动,批量的搬运叶片,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限位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移动梁设置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可防止移动梁在移动过程中偏离预设的移动轨迹,保证叶片搬运工作稳定进行;

升降机构设置在料斗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驱动料斗升降,方便安装人员拿取料斗中的叶片;

移动梁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叶片搬运机构,协助安装人员搬运料斗中的叶片,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移动梁远离筒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防止移动梁脱离限位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批量搬运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批量搬运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第一驱动机构与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驱动机构与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支座、3-移动梁、4-第一驱动机构、5-限位机构、6-料斗、7-第二驱动机构、8-升降机构、9-叶片搬运机构、0-滚筒、31-限位块、41-第一底座、42-第一主动轮、43-第二从动轮、44-第一电机、45-第一齿轮、51-立杆、52-第一滚轮、521-第一环形槽、53-第二滚轮、531-第二环形槽、54销轴、71-第二底座、72-第二主动轮、73-第二从动轮、74-第一电机、75-第二齿轮、91-滑轮、92-连接座、93-手动其中葫芦、01-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滚筒叶片批量搬运装置,适用于超大型滚筒,包括支座2、支架1、移动梁3、第一驱动机构4、限位机构5、料斗6、第二驱动机构7、升降机构8和叶片搬运装置9。

超大型滚筒指滚筒直径2米以上,长度8米以上的滚筒,滚筒0包括设置有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筒体01。

支座2设置在筒体01一端,支架1设置在筒体01的另一端,与支座2相对。

移动梁3可移动设置在支座2上,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可支撑移动梁3的行走轮,移动梁3一端可移动穿过筒体01支撑在支架1顶端的行走轮上,移动梁3的底面与行走轮的外周面相切,移动梁3呈工字型,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段31、下连接段32和连接在上连接段31与下连接段32之间的竖直连接段33,移动梁3远离筒体01的一端设置有限制块31,限制块31可防止移动梁3移动过程中脱离限位机构5,限位块31一端向上延伸至与移动梁3底面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低于支座2的顶面。

第一驱动机构4设置在支座2上驱动移动梁3移动,包括第一底座41、第一从动轮43、两第一主动轮42、第一齿轮45和第一电机44,第一底座41设置支座2顶面;第一从动轮43设置在第一底座41上;两第一主动轮42以第一从动轮43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一底座41上与第一从动轮43相对;第一齿轮45设置在两第一主动轮45之间;第一电机44设置在第一底座41上与第一齿轮45连接驱动第一齿轮45转动带动两第一主动轮42转动,两第一主动轮42与第一从动轮43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移动梁的容纳腔,第一从动轮43与第一主动轮42的外周面与移动梁下连接段32的顶面相切,第一主动轮42转动带动移动梁3在支座2上移动。

限位机构5设置在支座2顶面,使移动梁3按预设的轨迹移动,包括设置在支座2上的两立杆51和可转动连接在两立杆51之间的第一滚轮52与第二滚轮53,第一滚轮52设置在第二滚轮53的上方,具体的,第一滚轮52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环形槽521,第二滚轮53外周面形成有第二环形槽531,移动梁3设置在第一环形槽521与第二环形槽531之间,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环形槽521、第二环形槽531的槽底面相切,具体的,第一滚轮52与第二滚轮53分别通过销轴54可转动设置两立杆51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滚轮52与第二滚轮53可防止移动梁3在移动过程中偏离预设的移动轨迹,保证叶片搬运工作稳定进行。

料斗6可移动设置在移动梁3上,用于装载多个叶片,料斗6通过第二驱动机构7可移动设置在移动梁3上,第二驱动机构7包括包括第二底座71、第二从动轮73、两第二主动轮72、第二齿轮75和第二电机74,第二底座71架设在移动梁3的下连接段32上;第二从动轮73设置在第二底座71上;两第二主动轮72以第二从动轮73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二底座71上与第二从动轮73相对;第二齿轮75设置在两第二主动轮72之间;第二电机74设置在第二底座71上与第二齿轮75连接驱动第二齿轮75转动带动两第二主动轮72转动,第二从动轮73与第二主动轮72的外周面与移动梁下连接段32的顶面相切,第二主动轮72转动带动第二底座71在移动梁3上移动继而带动料斗6移动。

升降机构8设置在第二驱动机构7与料斗6之间,驱动料斗6升降移动,升降机构8与第二底座71连接,具体的,升降机构8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葫芦,这边对其具体结构不再作进一步的赘述。

叶片搬运机构9可移动设置在移动梁3上,将料斗6中的叶片搬运至安装位置,包括可移动设置在移动梁下连接段32顶面的滑轮91、与滑轮91连接的连接座92和与连接座92连接的手动起重葫芦93,通过人工牵引手动起重葫芦93,协助安装人员搬运料斗中的叶片,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具体的,手动起重葫芦93包括有可勾住叶片的吊钩,手动起重葫芦93为现有技术常见的手动起重葫芦,这边对其具体结构不再作进一步的赘述。

工作时,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移动梁3沿靠近筒体01的方向移动至穿过筒体01内腔至与设置在筒体01另一侧的支架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7驱动装载有多个叶片的料斗6移动至叶片安装位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移动梁3移动,第二驱动机构7驱动料斗6移动,批量的搬运叶片,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限位机构5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滚轮52与第二滚轮53,移动梁3设置在第一滚轮52与第二滚轮53之间,第一滚轮52与第二滚轮53可防止移动梁3在移动过程中失去平衡,保证叶片搬运工作稳定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