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2747发布日期:2020-07-17 15:4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的产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以自动化方式,完成电容器的耳片与上盖焊接作业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



背景技术:

传统电容器通常将正、负引脚分别钉接于所属的电极箔之后,再将钉接有引脚的电极箔以隔离纸(电解纸)隔开的型态一起卷绕呈圆柱状的电容素子,接着将电容素子浸渍工作电解质(大多为糊状液体),之后将完全浸润的电容素子装入一底部有防爆设计的柱状金属容器中,另于该柱状金属容器的开口端放置一可供引脚穿出的绝缘盖,通过机械封口及封腰,形成一密闭的柱状结构,并且通过引脚穿出绝缘盖的方式。

由于传统电容器的正、负极引脚同设于电容器的绝缘盖处,当电容器固设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时,必须令电容器以站立方式固设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相对较不适于薄形电子装置使用。

因此,坊间另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电容器10,其先在柱状金属容器11及绝缘盖12处分别穿设有一上盖13,另于电容素子14的电极箔处分设置一耳片15,由电容素子14的耳片15个别与上盖13电气连接的方式,使电容器10得以采用横向设置方式固设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

再者,为确保电容器具有较好的高纹波电流性能和放电性能,上述电容器10的耳片15与上盖13最好通过焊接方式构成电气连接;惟,目前电容器10的耳片15与上盖13多由人工手动方式焊接固定,造成焊接及组装过程诸多不便,导致电容器的成本增加,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够以自动化方式,完成电容器的耳片与上盖焊接作业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至少包括:一横向位移组件,以及一焊接组件;其中:该横向位移组件具有一底板,于该底板处设有一第一滑轨组,于该第一滑轨组上设有一第一滑座,于该底板与该第一滑座之间连接有一供用以带动该第一滑座沿该第一滑轨组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组件;该焊接组件于该第一滑座处设有一相对与该第一滑轨组垂直配置的第二滑轨组,于该第二滑轨组上设有一第二滑座,于该第二滑座上设有一超音波熔接组件,且于该第一滑座上设有一供用以带动该第二滑座连同该超音波熔接组件沿该第二滑轨组往复位的第二驱动组件;以及,该焊接组件于该第一滑座的相对于该第二滑轨组的延伸方向处设有一下模组件,该超音波熔接组件于该第二滑座上设有一超音波震荡器、一受该超音波震荡器驱动的震动头,于该震动头上设有一呈与该下模组件对应配置的超音波焊棒,于该超音波焊棒与该下模组件之间形成一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可在横向位移组件及焊接组件的整合运作下,以自动化方式将于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的电容器半成品所属的上盖与耳片焊接,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降低电容器的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下模组件于该第一滑座的与该超音波焊棒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支撑块,于该第一滑座相对于该支撑块边侧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固定座,于该第一固定座的边侧相对于该支撑块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一可供与该第一固定座呈横向往复位移的夹块,于该夹块与该第一固定座之间连接有至少一弹性复位元件。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下模组件于该第一滑座上设有一第二固定座,于该第二固定座的与该超音波焊棒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可供与该第二固定座呈垂向往复位移的顶杆,于该第一滑座的相对于该第二固定座边侧的位置处,设有一供用以带动该顶杆朝该超音波焊棒往复位移的第三驱动组件。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一滑轨组于该底板上设有两个呈平行配置的第一轨道。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一滑座设有两个平行配置的侧板,该第二滑轨组分别于该两个侧板的内侧壁面处设有至少一第二轨道。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一滑轨组于该底板上设有两个呈平行配置的第一轨道;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一滑座设有两个平行配置的侧板,该第二滑轨组分别于该两个侧板的内侧壁面处设有至少一第二轨道。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一驱动组件以一连接于该底板与该第一滑座之间的气压缸的结构型态呈现。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二驱动组件以一连接于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二滑座之间的气压缸的结构型态呈现。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第三驱动组件以一连接于该第一滑座与该顶杆之间的气压缸的结构型态呈现。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可在横向位移组件及焊接组件的整合运作下,能够配合电容器产线的加工流程,以自动化作业的方式完成电容器半成品的上盖与耳片焊接,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降低电容器的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现有的电容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外观结构暨使用配置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结构剖视暨动作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外观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外观暨使用配置参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结构剖视暨动作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容器;11、柱状金属容器;12、绝缘盖;13、上盖;

14、电容素子;15、耳片;20、横向位移组件;21、底板;

22、第一滑轨组;221、第一轨道;23、第一滑座;231、侧板;

24、第一驱动组件;30、焊接组件;31、第二滑轨组;

311、第二轨道;32、第二滑座;33、超音波熔接组件;

331、超音波震荡器;332、震动头;333、超音波焊棒;

34、第二驱动组件;35、下模组件;351、支撑块;

352、第一固定座;353、夹块;354、弹性复位元件;

355、第二固定座;356、顶杆;357、第三驱动组件;

40、传送设备;50a、电容器半成品;50b、电容器半成品;

51、柱状金属容器;52、绝缘盖;53、上盖;54、电容素子;

55、耳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能够以自动化方式,完成电容器的耳片与上盖焊接作业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至少包括:一横向位移组件20,以及一焊接组件30;其中:

该横向位移组件20具有一底板21,于该底板21处设有一第一滑轨组22,于该第一滑轨组22上设有一第一滑座23,于该底板21与该第一滑座23之间连接有一供用以带动该第一滑座23沿该第一滑轨组22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组件24;于实施时,第一驱动组件24能够以一连接于该底板21与该第一滑座23的间的气压缸结构型态呈现。

该焊接组件30于该第一滑座23处设有一相对与该第一滑轨组22垂直配置的第二滑轨组31,于该第二滑轨组31上设有一第二滑座32,于该第二滑座32上设有一超音波熔接组件33,且于该第一滑座23上设有一供用以带动该第二滑座32连同该超音波熔接组件33沿该第二滑轨组31往复位的第二驱动组件34;于实施时,该第二驱动组件34能够以一连接于该第一滑座23与该第二滑座32之间的气压缸的结构型态呈现。

以及,该焊接组件30于该第一滑座23的相对于该第二滑轨组31的延伸方向处设有一下模组件35,该超音波熔接组件33于该第二滑座32上设有一超音波震荡器331、一受该超音波震荡器331驱动的震动头332,于该震动头332上设有一呈与该下模组件35对应配置的超音波焊棒333,于该超音波焊棒333与该下模组件35之间形成一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

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于使用时,可装配于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周边处,且至少由第一驱动组件24及第二驱动组件34与电容器产线的控制电路(图略)电气连接,当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将一柱状金属容器51已预先安装有电容素子54的电容器半成品50a传送至正对于超音波焊棒333与下模组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的位置时,可在横向位移组件20及焊接组件30的整合运作下,配合电容器产线的加工流程,以自动化作业的方式完成电容器半成品50a的上盖53与耳片55焊接。

在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下模组件35于该第一滑座23的与该超音波焊棒33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支撑块351,于该第一滑座23相对于该支撑块351边侧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固定座352,于该第一固定座352的边侧相对于该支撑块351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一可供与该第一固定座352呈横向往复位移的夹块353,于该夹块353与该第一固定座352之间连接有至少一弹性复位元件354。

在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将一柱状金属容器51已预先安装有电容素子54的电容器半成品50a传送至正对于超音波焊棒333与下模组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的位置时,可由第一驱动组件34带动第一滑座23连同焊接组件30朝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方向位移,使电容器半成品50a相对进入超音波焊棒333与下模组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至定位,可配合由支撑块351及夹块353与电容器半成品50a的柱状金属容器51相靠抵的方式,使电容器半成品50a获得稳固支撑。

在此状态下,可由第二驱动组件34带动第二滑座32连同超音波熔接组件33朝向电容器半成品50a位移,令超音波熔接组件33伸入电容器半成品50a的柱状金属容器51内部,并使超音波焊棒333及支撑块351作用于电容器半成品50a的上盖53与耳片55交叠处之后,由超音波震荡器331持续驱动的震动头332及超音波焊棒333预先设定时间,即可完成电容器半成品50a设于柱状金属容器51的上盖53与电容素子54上耳片55焊接作业。

之后,可再由第二驱动组件34带动第二滑座32连同超音波熔接组件33朝向远离电容器半成品50a的方向位移,接着由第一驱动组件24带动第一滑座23连同焊接组件30朝向远离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方向位移,即可由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将完成焊接作业的电容器半成品50a移出,同时将下一个欲进行焊接作业的电容器半成品50a传送至正对于超音波焊棒333与下模组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的位置。

在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下模组件35于该第一滑座23上设有一第二固定座355,于该第二固定座355的与该超音波焊棒33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可供与该第二固定座355呈垂向往复位移的顶杆356,于该第一滑座23的相对于该第二固定座355边侧的位置处,设有一供用以带动该顶杆356朝该超音波焊棒333往复位移的第三驱动组件35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驱动组件357以一连接于该第一滑座23与该顶杆356之间的气压缸的结构型态呈现。

在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将一柱状金属容器51已预先安装有电容素子54及一绝缘盖52已安装有上盖53的电容器半成品50b传送至正对于超音波焊棒33与下组件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的位置时,可由第一驱动组件34带动第一滑座23连同焊接组件30朝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方向位移,使电容器半成品50a相对进入超音波焊棒333与下模组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至定位,之后由下模组件35的第三驱动组件357带动顶杆356朝超音波焊棒333方向位移至顶杆356呈与绝缘盖52接触的状态,使绝缘盖52获得稳固支撑。

在此状态下,可由第二驱动组件34带动第二滑座32连同超音波熔接组件33朝向电容器半成品50b位移,令超音波熔接组件33的超音波焊棒333作用于电容器半成品50b的绝缘盖52处的上盖53与耳片55交叠处之后,由超音波震荡器331持续驱动的震动头332及超音波焊棒333预先设定时间,即可完成电容器半成品50a设于绝缘盖52处的上盖53与电容素子54上的耳片55焊接作业。

之后,可再由第二驱动组件34带动第二滑座32连同超音波熔接组件33朝向远离电容器半成品50b的方向位移,以及由第三驱动组件357带动顶杆356朝远离超音波焊棒333的方向位移,接着由第一驱动组件24带动第一滑座23连同焊接组件30朝向远离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方向位移,即可由电容器产线的传送设备40将完成焊接作业的电容器半成品50b移出,同时将下一个欲进行焊接作业的电容器半成品50b传送至正对于超音波焊棒333与下模组件35之间的超音波焊接作业区域的位置。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在上述公开的各种可能实施的状态下,该第一滑轨组22可于该底板21上设有两个呈平行配置的第一轨道221;以及,该第一滑座23可设有两个平行配置的侧板25,该第二滑轨组31则分别于该两个侧板25的内侧壁面处设有至少一第二轨道311。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容器上盖耳片焊接机,可在横向位移组件及焊接组件的整合运作下,能够配合电容器产线的加工流程,以自动化作业的方式完成电容器半成品的上盖与耳片焊接,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降低电容器的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