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压缩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9516发布日期:2020-07-10 16:1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压缩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压缩机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增多不仅带来了占用空间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垃圾不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腐败,发出臭味大,影响周围的环境。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人们设计了地埋式垃圾压缩站,即在地面上挖出一个用于容纳垃圾压缩机箱的地坑,并在地坑中安装举升机构,使垃圾可以投放进地下的机箱中进行压缩。当垃圾箱体在装满垃圾后,有控制机构使得其设置于底部的举升油缸作用举升臂,使垃圾机箱上升,并且有对接式的垃圾车与垃圾机箱的出口对接,将压缩完的垃圾装进垃圾车中,实现垃圾的转移。

这种垃圾机箱,通过地埋式的结构,解决了垃圾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并且通过自动升降式的结构可减轻人力的负担,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地埋式垃圾压缩站的举升机构通常只能是垃圾箱体作竖直方向的升降,使垃圾机箱与垃圾车之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导致在垃圾转移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的垃圾通过垃圾车与垃圾机箱的间隙漏出去掉进地坑中,使用者需要进入地坑中进行清理,难度较大且需要冒着垃圾机箱失控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压缩机箱,其具有箱体可转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垃圾压缩机箱,包括地坑、容纳于所述地坑中的箱体和供所述箱体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箱体的中部设置有供垃圾投入的进料机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缩机构,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转移垃圾的出料机构,所述箱体连接有供所述出料机构旋转至远离所述地坑的转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压缩机箱的平常状态时位于地坑中,使用者通过进料结构将垃圾投入箱体中,并通过压缩机构对垃圾进行压缩,这种结构既减少了垃圾占用空间的同时,又可以防止垃圾发出臭味影响地表上的环境。当垃圾车需要与出料机构对接运走垃圾时,升降机构举升箱体,箱体露出地面后可通过转动机构进行旋转,使出料机构位于地面上,再通过压缩机构将垃圾从转移到垃圾车上。垃圾车与箱体的间隙漏出去的垃圾直接会掉落在地面上,避免垃圾掉进地坑中,使用者清理时可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难度和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底座和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中,所述电机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箱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升降机构驱使底座升降,来带动箱体进行升降。当箱体离开地坑后,使用者可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转轴驱动箱体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的卡接筒,所述转轴安装有供所述卡接筒卡接的卡块,所述卡块能够容纳于所述卡接筒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筒与卡块卡接,使箱体与转轴的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安装有若干组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大于二,所述滚轮与所述底座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通过滚轮和支架支撑,使箱体位于底座的上方。当箱体与底座相对转动时,滚轮进行滚动,可减少箱体和底座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降低电机和转轴的负荷,使箱体的转动更加流畅。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之间呈圆环形分布,且每一组所述滚轮到所述转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底座设置有对所述滚轮具有限位作用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止滚轮发生偏移,使滚轮的运动路径发生偏离,影响箱体的转动;另一方面避免滚轮脱离底座,从而使底座与箱体的连接结构相对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用于抵接于地面的压路部与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一端与所述压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旋转动作完成后,使用者可旋拧支撑件,增加螺纹部露出箱体的距离,当压路部的下面表面抵接于地面,压力部对箱体具有支撑作用,从而增大箱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一方面使箱体的固定更加稳定,防止箱体在于垃圾车的对接过程中抖动,减少垃圾的泄漏量;另一方面减少了升降机构的负担。

作为优选,所述压路部设置有用于增大受力效果的受力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旋拧受力筒带动压路部和螺纹部旋转,使螺纹部逐渐远离箱体,更加省力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内垃圾带来的污水可直接通过排水管流向污水处理系统中,减少在箱体内滞留的污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安装有连通污水处理系统的圆环形的通水槽,所述底座安装有连通污水处理系统的圆环形的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的圆心与所述转轴所在的直线相交,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进行旋转时,由于通水槽与箱体的旋转路径相匹配,排水管可随着箱体的移动在通水槽内移动,使排水管始终位于通水槽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避免垃圾掉进地坑中,使用者清理时可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清理,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难度和风险;

2.本实用新型降低电机或转轴的负荷,使箱体的转动更加流畅;

3.本实用新型减少箱体内滞留的污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垃圾压缩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箱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垃圾压缩机箱的仰视图。

图4是垃圾压缩机箱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7是图3中的c处放大图。

图中,1、地坑;2、箱体;21、进料机构;211、投料门;212、推动油缸;213、支撑柱;214、投料口;22、出料机构;221、挡板;2211、出料口;222、固定件;223、举升部;224、出料油缸;23;压缩机构;231、推板;232、压缩油缸;24、转动机构;241;底座;242、电机;243、转轴;2431、卡块;2432、卡接筒;244、支架;245、滚轮;246、容置槽;2461、限位槽;247、通水槽;2471、伸缩管;2472、排水管;25、升降机构;251、举升油缸;26、支撑件;261、压路部;262、螺纹部;263、受力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垃圾压缩机箱,包括有地坑1,地坑1开设于地面,地坑1的内部安装有箱体2。

箱体2呈矩形,箱体2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机构21,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机构22,另一端设置有压缩机构23,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24。转动机构24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5。

使用者可通过进料机构21将垃圾投入箱体2中,通过压缩机构23对垃圾进行挤压,使垃圾的体积变小。当有对接的垃圾车需要进行垃圾转移时,升降机构25举升转动机构24和箱体2,使箱体2离开地面,然后箱体2通过转动机构24进行旋转,使出料机构22与垃圾车对接时远离地坑1,从而避免从出料机构22与垃圾车间隙中泄漏的垃圾掉进地坑1中。

进料机构21包括有投料门211、推动油缸212和支撑柱213,箱体2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投料口214,投料口214与投料门211相匹配。投料门211覆盖投料口214,且投料门211接近压缩机构23的一侧与投料口214的一侧铰接。支撑柱213栓接于箱体2接近压缩机构23一端的上表面。推动油缸212的一端与支撑柱213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投料门211的上表面铰接。

当使用者使推动油缸212缩短时,油缸212驱动投料门211绕铰接点进行旋转,完成投料口214的开启;同理,当使用者使推动油缸212伸长时,油缸212驱动投料门211绕铰接点转动至闭合状态。

压缩机构23包括有推板231和压缩油缸232。推板231与箱体2的内壁相匹配,推板231垂直于箱体2的内壁,且推板231的周侧贴合于箱体2的内壁;压缩油缸232平行于箱体2,压缩油缸232的一端栓接于箱体2,另一端栓接于推板231。

当使用者使压缩油缸232伸长时,压缩油缸232可推动推板231,使推板231推压箱体2内部的垃圾,完成垃圾的压缩或转移。

出料机构22包括有挡板221、u形固定件222和两组出料油缸224。箱体2接近出料机构22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2211。固定件222的截面呈l形,固定件222栓接于出料口2211的外侧,使固定件222与出料口2211之间形成可容纳挡板221的安装间隙。挡板221与出料口2211相匹配,挡板221容纳于固定件222与出料口2211之间,挡板221两侧的顶部焊接有举升部223;两组出料油缸224的底部分别栓接于固定件222的两侧,出料油缸224的顶部栓接于举升部223的底部。

当使用者使出料油缸224伸长时,出料油缸224可推通过举升部223带动挡板221上升,使出料口2211打开,从而与垃圾车进行垃圾转移;当使用者使油缸缩短时出料油缸224通过举升部223带动挡板221下降,使出料口2211关闭。

参照图3和图4,转动机构24包括有底座241,底座241位于箱体2的底部。底座241的宽度与箱体2相匹配,且底座241的长度小于箱体2。

升降机构25包括有四组举升油缸251,四组举升油缸251分布于底座241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举升油缸251的底部栓接于地坑1表面,举升油缸251的顶部栓接于底座241的下表面。

使用者可驱动举升油缸251使底座241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箱体2上升或下降。

参照图5和图6,转动机构24还包括有电机242。底座24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容置槽246,容置槽246槽底的中心点开设有安装腔2421,电机242栓接于安装腔2421的内部。

电机242设置有转轴243。转轴243接近箱体2的一端焊接有矩形卡块2431,箱体2下表面的中心点焊接有卡接筒2432,卡接筒2432的内侧与卡块2431相匹配。卡块2431容纳于卡接筒2432中,且卡块2431和卡接筒2432通过螺栓固定。卡接筒2432和卡块2431卡接,可使箱体2与转轴243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

箱体2的下表面栓接有六组支架244,每一组支架24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245。六组滚轮245之间呈圆形分布,且各滚轮245到卡接筒2432的距离均相等。容置槽246的槽底开设有与滚轮245相匹配圆环形限位槽2461,滚轮245与限位槽2461滚动连接。底座241通过滚轮245和支架244支撑箱体2。

当使用者开启电机242后,电机242通过转轴243驱动箱体2进行转动,且当箱体2旋转时,箱体2的下表面通过滚轮245与底座241转动,使箱体2的旋转更加稳定。

底座241的上表面开设有圆环形通水槽247,通水槽247围绕限位槽2461分布,且通水槽247的圆心与安装腔2421的中心点重合。通水槽247连通有橡胶伸缩管2471(参照图4),伸缩管2471(参照图4)的一端栓接于底座241的底部,另一端连通污水处理系统。箱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排水管2472,排水管2472与箱体2的内部连通。排水管2472与通水槽247相匹配,排水管2472容纳于通水槽247中。箱体2内部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水管2472排向通水槽247,再经伸缩管2471(参照图4)流进污水处理系统中。

当箱体2进行升降时,伸缩管2471(参照图4)随着底座241的升降而伸长或者缩短;当箱体2进行旋转时,排水管2472在通水槽247内沿着通水槽247进行移动,从而使排水管2472和通水槽247始终连通。

参照图5,箱体2下表面的四个边角设置有四组支撑件26,支撑件26包括有压路部261和螺纹部262。压路部261的上表面焊接有受力筒263,受力筒263外边缘的截面为六边形,螺纹部262的一端穿设于受力筒263与压路部261的上表面焊接,另一端与箱体2的下表面螺纹连接。

当箱体2完成旋转后,使用者可通过旋拧受力筒263带动压路部261转动,压路部261带动螺纹部262旋转,使螺纹部262逐渐远离箱体2,当压路部261的下表面抵接于地面时,压路部261可支撑箱体2,使箱体2在完成旋转操作后更加稳定;同理,使用者可以反方向旋拧受力部使螺纹部262逐渐缩进箱体2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垃圾压缩机箱的平常状态时位于地坑1中,使用者通过进料结构将垃圾投入箱体2中,并通过压缩机构23对垃圾进行压缩,这种结构既减少了垃圾占用空间的同时,又可以防止垃圾发出臭味影响地表上的环境。当垃圾车需要与出料机构22对接运走垃圾时,举升油缸251举升箱体2,箱体2露出地面后可通过转动机构24进行旋转,使出料机构22位于地面上,再通过压缩机构23将垃圾从转移到垃圾车上。垃圾车与箱体2的间隙漏出去的垃圾直接会掉落在地面上,避免垃圾掉进地坑1中,使用者清理时可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难度和风险。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