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线中拉机的张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9968发布日期:2020-07-29 02:2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铜线中拉机的张力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拉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铜线中拉机的张力架。



背景技术:

拉丝机属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拉丝机属于金属制品设备行业金属线材拉丝机,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单变频拉丝机结构和张力原理:单变频为直列式塔轮结构,老式单变频拉丝机的箱体多为半铸造的,轴承定位都是前后定位。密封为骨架油封。张力原理主要是采集主机脉冲和收线脉冲信号,在经过plc处理,来控制张力的,也就是说单变频拉丝机的张力有一个可变的相对滑差。通过调节给定的拨码开关数值,就能得到相对应的滑差,就是因为有一个滑差存在,所以单变频拉丝机对一般的铜丝和模具适应性比较好,也就是行业里工人所说的单变频好开的道理。双变频拉丝机的结构和张力原理:双变频目前市场上都是采用立式结构,轴承单边定位,都采用机械密封了。它主机和收线都单独有电机拖动,为了解决这两个电机的联动性,双变频拉丝机的张力控制也走过了张力板时代--电脑张力显示屏时代--专用收卷变频器时代,现在都采用后者了。方便简单适用。通过张力摆杆的位置,带动精密电位器来分压,传给收卷变频做反馈信号,再通过pid运算,达到控制张力的效果。

不管是单频还是双频,在控制拉力时都需要涉及到利用张力架结构进行张力的动力调节机构,传统的张力架使用一台三联体油水分离器作为压力控制,通过压力调节张力架的张角,该方式的缺点在于气压不稳定,造成调节张力幅度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断线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铜线中拉机的张力架,通过plc上位机控制伸缩气缸的原理,利用机械机构实现张力架的松紧调节,从而避免传统技术使用三联体油水分离器调节由于气压不稳造成张力调节波动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铜线中拉机的张力架,包括顶端设置有滑轮的主轮架、左副轮架、右副轮架,以及安装座、拉杆、调节部和伸缩气缸;

所述左副轮架、右副轮架分别铰接在主轮架两侧,其铰接处设置回力弹簧,主轮架底部固定在一门型架顶部,门型架底部与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座上固定所述伸缩气缸;

所述左副轮架与主轮架的相向侧、以及右副轮架与主轮架的相向侧各自沿轴向开设有滑槽;

所述左副轮架与主轮架之间、以及右副轮架与主轮架之间分别安装一所述调节部,调节部两端各安装一滚轮,滚轮嵌入各自所在侧的滑槽内;

两所述调节部各连接一所述拉杆,拉杆穿过所述门型架顶部后其末端彼此铰接,其铰接处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伸出端。

本方案利用三个滑轮呈扇形分布从而形成一段弧形拉线搭设,是的铜丝在拉丝过程中绕过该三个滑轮从而形成一段弧长转角,然后通过拉杆和调节部的控制改变主轮架与左副轮架、右副轮架之间的夹角,从而是的三个滑轮形成的转角弧长发生改变,从而通过弧长改变使得铜线拉丝过程中转角段长度改变,完成拉丝过程中的张力调节,改调节方式仅受plc上位机程序控制,不受机械部件的误差影响,从而保证了调节过程中张力波动极小,避免出现断线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左副轮架、右副轮架的末端为l形,其横向段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拉杆穿过该通孔,设置通孔的目的是作为限位作用保证拉杆在拉伸过程中始终定向移动,避免与左副轮架、右副轮架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架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拉杆孔,所述拉杆分别穿过一个拉杆孔后铰接在一起,拉杆孔的目的与上述通孔相同都是作为限位作用保证拉杆定向拉伸。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末端为l形,其横向段开设有腰型孔,两拉杆之间通过彼此的腰型孔铰接。设计为腰型孔的目的是拉杆在收缩过程中,拉杆铰接处的夹角必然会变小,由于上述通孔和拉杆孔使得拉杆只能定向移动,因此其末端必然会发生交叉运动,因此设计为l形和腰型孔以适应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轮架、左副轮架、右副轮架各自的滑轮至其铰接处的距离相同,距离相同使得形成的弧形段转角更为平滑。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开设有若干螺孔用于安装整个张力架,并满足使用状态下主轮架与水平面呈45°夹角固定。

和传统的调节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调节过程随转角段弧形进行微量变化,其变化曲线稳定可靠,波动小不易造成瞬间张力突变,降低断线概率;

(2)使用气缸控制调节,其调节过程稳定可靠,不受传统气压不稳定造成张力波动现象;

(3)整个结构简单可靠,相比使用三联体油水分离器调节的方式本方案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轮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左/右副轮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拉杆铰接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铜线中拉机的张力架,包括顶端设置有滑轮的主轮架100、左副轮架200、右副轮架300,以及安装座400、拉杆500、调节部600和伸缩气缸700。左副轮架200、右副轮架300分别铰接在主轮架100两侧,其铰接处设置回力弹簧800,如图2所示,主轮架100由主滑轮安装部104、主支撑段101组成,主支撑段101下端固定在门型架102顶部,并设置有一根转轴103,回力弹簧800安装在转轴103上,是的在无外力作用下,左副轮架200、右副轮架300分别向主支撑段101靠拢。门型架102底部与安装座400固定,安装座400上固定伸缩气缸700;左副轮架200与主轮架100的相向侧、以及右副轮架300与主轮架100的相向侧各自沿轴向开设有滑槽4,其结构可参考图3所示,左副轮架200、右副轮架300结构彼此对称,由副滑轮安装部1、副支撑段2、铰接部3组成,副支撑段2内侧开设有滑槽4。左副轮架200与主轮架100之间、以及右副轮架300与主轮架100之间分别安装一调节部600,调节部600两端各安装一滚轮,滚轮嵌入各自所在侧的滑槽4内;两调节部600各连接一拉杆500,拉杆500穿过门型架102顶部后其末端彼此铰接,其铰接处连接伸缩气缸700的伸出端。进一步的,拉杆500末端为l形,其横向段开设有腰型孔501。两拉杆500之间通过彼此的腰型孔501铰接,其结构可参考图4所示。进一步的,左副轮架200、右副轮架300的末端为l形,其横向段分别开设有通孔5,即铰接部3与副支撑段2呈夹角结构形成l形,横向段即为铰接部3,通孔5开设在铰接部3上,拉杆500穿过该通孔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主轮架100、左副轮架200、右副轮架300各自的滑轮至其铰接处的距离相同。门型架102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拉杆孔,拉杆500分别穿过一个拉杆孔后铰接在一起,安装座400开设有若干螺孔用于安装整个张力架,并满足使用状态下主轮架100与水平面呈45°夹角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是本实施例的两种工作状态,在状态一下转角段弧长短于状态二下的转角段弧长,从状态一图5到状态二图6的变化过程中,即完成张力由松到紧的调节,反之则相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