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1864发布日期:2020-10-28 14:1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



背景技术:

铜管拉拔工艺是指将铜管半成品毛坯料,通过拉拔模具拉制成一定尺寸及截面形状的产品,目前采用的拉拔装置大多采用模具进行拉伸,在铜管被拉伸过程中,由于管坯的外径远大于与模具的模孔,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管坯受到的摩擦力,容易导致管坯在拉伸过程中断裂,且拉伸后的铜管质量不稳定,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它可以对铜管的外壁进行润滑,减小管坯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提高铜管的拉伸质量,降低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模框和呈矩形体状的模芯,所述模框包括前后设置的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所述模芯夹持在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之间;所述模芯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孔模体和润滑部,所述孔模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矩形块、圆柱体和左右方向贯穿的模孔,

所述润滑部呈矩形块状,润滑部成型有左侧开口的沉槽,沉槽的底面上成型有与圆柱体相配合的中心定位孔,所述圆柱体的右端插套在中心定位孔内,沉槽、矩形块和圆柱体三者形成的油腔;所述圆柱体上成型有连通模孔和油腔的多个喷油孔;所述润滑部的上侧壁上成型有与沉槽相通的进油孔,进油孔套接有进油接头,进油接头螺接在第一模框的上端,模孔的右端下侧壁上成型有油槽,油槽的底面上成型有出油口,润滑部的下侧壁上成型有与出油口相通的出油孔,出油孔套接有出油接头,出油接头螺接在第一模框的下端。

所述圆柱体的右端外壁上套接有o型圈,o型圈压靠在中心定位孔的内侧壁上。

所述润滑部与矩形块的结合面之间夹持有密封垫。

所述润滑部成型有向左凸起的凸环,所述矩形块的右侧壁上成型有止口,凸环插套在止口内。

所述喷油孔设有两圈,两圈喷油孔左右设置。

所述模孔包括从右向左设置的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直孔、第二直孔、第一引导锥孔和第二引导锥孔;

所述第二直孔的内径与需拉伸的铜管的外径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喷油孔与第一直孔相通。

所述喷油孔左低右高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对铜管的外壁进行润滑,减小管坯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提高铜管的拉伸质量,降低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孔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模框1和呈矩形体状的模芯2,所述模框1包括前后设置的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模框11和第二模框12,所述模芯2夹持在第一模框11和第二模框12之间;所述模芯2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孔模体21和润滑部22,所述孔模体21包括一体成型的矩形块211、圆柱体212和左右方向贯穿的模孔213,

所述润滑部22呈矩形块状,润滑部22成型有左侧开口的沉槽221,沉槽221的底面上成型有与圆柱体212相配合的中心定位孔222,所述圆柱体212的右端插套在中心定位孔222内,沉槽221、矩形块211和圆柱体212三者形成的油腔200;所述圆柱体212上成型有连通模孔213和油腔200的多个喷油孔214;所述润滑部22的上侧壁上成型有与沉槽221相通的进油孔223,进油孔223套接有进油接头23,进油接头23螺接在第一模框11的上端,模孔213的右端下侧壁上成型有油槽215,油槽215的底面上成型有出油口216,润滑部22的下侧壁上成型有与出油口216相通的出油孔224,出油孔224套接有出油接头24,出油接头24螺接在第一模框11的下端,进油接头23和出油接头24分布与外界的进油管、出油管连接。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圆柱体212的右端外壁上套接有o型圈25,o型圈25压靠在中心定位孔222的内侧壁上。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润滑部22与矩形块211的结合面之间夹持有密封垫26。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润滑部22成型有向左凸起的凸环225,所述矩形块211的右侧壁上成型有止口217,凸环225插套在止口217内。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喷油孔214设有两圈,两圈喷油孔214左右设置。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模孔213包括从右向左设置的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直孔2131、第二直孔2132、第一引导锥孔2133和第二引导锥孔2134;

所述第二直孔2132的内径与需拉伸的铜管9的外径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喷油孔214与第一直孔2131相通。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喷油孔214左低右高倾斜设置。

工作原理:需拉伸的铜管9从右向左移动,通过第一引导锥孔2133和第二引导锥孔2134的引导作用对铜管进行缩径处理;

润滑路线:外界的进油管通过进油接头23对油腔200充注润滑油,油腔200内的润滑油通过喷油孔214喷射到拉伸前的铜管9的外壁上,铜管9外壁上的润滑油可减小铜管拉伸时的摩擦力,由于铜管9从右向左移动及喷油孔214的斜向设置,喷出的润滑油不会从模孔213的右侧流出,润滑油通过拉伸前的铜管9的外壁与第一直孔213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到油槽215内,然后通过出油口216与出油接头24流到出油管上。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模框(1)和呈矩形体状的模芯(2),所述模框(1)包括前后设置的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一模框(11)和第二模框(12),所述模芯(2)夹持在第一模框(11)和第二模框(12)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芯(2)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孔模体(21)和润滑部(22),所述孔模体(21)包括一体成型的矩形块(211)、圆柱体(212)和左右方向贯穿的模孔(213),

所述润滑部(22)呈矩形块状,润滑部(22)成型有左侧开口的沉槽(221),沉槽(221)的底面上成型有与圆柱体(212)相配合的中心定位孔(222),所述圆柱体(212)的右端插套在中心定位孔(222)内,沉槽(221)、矩形块(211)和圆柱体(212)三者形成的油腔(200);所述圆柱体(212)上成型有连通模孔(213)和油腔(200)的多个喷油孔(214);所述润滑部(22)的上侧壁上成型有与沉槽(221)相通的进油孔(223),进油孔(223)套接有进油接头(23),进油接头(23)螺接在第一模框(11)的上端,模孔(213)的右端下侧壁上成型有油槽(215),油槽(215)的底面上成型有出油口(216),润滑部(22)的下侧壁上成型有与出油口(216)相通的出油孔(224),出油孔(224)套接有出油接头(24),出油接头(24)螺接在第一模框(11)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212)的右端外壁上套接有o型圈(25),o型圈(25)压靠在中心定位孔(222)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22)与矩形块(211)的结合面之间夹持有密封垫(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22)成型有向左凸起的凸环(225),所述矩形块(211)的右侧壁上成型有止口(217),凸环(225)插套在止口(21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214)设有两圈,两圈喷油孔(214)左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213)包括从右向左设置的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直孔(2131)、第二直孔(2132)、第一引导锥孔(2133)和第二引导锥孔(2134);

所述第二直孔(2132)的内径与需拉伸的铜管(9)的外径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喷油孔(214)与第一直孔(2131)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214)左低右高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铜管拉伸模具,包括模框和模芯,模芯包括孔模体和润滑部,孔模体包括矩形块、圆柱体和模孔,润滑部成型有左侧开口的沉槽,沉槽的底面上成型有与中心定位孔,圆柱体的右端插套在中心定位孔内,沉槽、矩形块和圆柱体三者形成的油腔;圆柱体上成型有连通模孔和油腔的多个喷油孔;润滑部的上侧壁上成型有与沉槽相通的进油孔,进油孔套接有进油接头,模孔的右端下侧壁上成型有油槽,油槽的底面上成型有出油口,润滑部上成型有与出油口相通的出油孔,出油孔套接有出油接头。它可以对铜管的外壁进行润滑,减小管坯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提高铜管的拉伸质量,降低废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上虞汤浦宇峰制冷配件厂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