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94304发布日期:2020-08-25 19:3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驱动力系统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壳在制造的时候,利用多种焊接工艺对机壳进行焊接,如,气焊、电弧焊、电渣焊等,机壳制造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环保的缺点,提出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具备环保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a:利用固定机构将外壳固定在工作台上;步骤b:将内壳嵌入外壳内;步骤c:利用第二固定机构将内壳的下端与外壳的下端固定;步骤d:对内壳和外壳的上端缝隙进行搅拌摩擦焊接;步骤e:松开第二固定机构;步骤f:对内壳和外壳的下端缝隙进行搅拌摩擦焊接;步骤g:松开固定机构。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搅拌摩擦焊接属于低温固态焊接,焊接区域的母材未熔化,焊接产生的热应力低。低能耗、无污染、生产效率高、良品率高、焊接一致性高、焊接缺陷非常少、焊接强度与母材料更接近、焊接疲劳强度高。同时,在焊接的时候,先焊接上端缝隙,焊接的时候,利用第二固定机构进行固定,防止内壳和外壳之间错动,而在焊接下端缝隙的时候,第二固定机构撤出。

作为优选,步骤a中的固定机构包括穿过工作台的转轴、固接在转轴上端的用于将外壳外缘挤压到工作台上的压板、上端与转轴下端转动连接的气缸输出轴、固接在转轴一侧的滑块,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呈螺旋状的导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利用压板对外壳进行固定,当转轴向上运动的时候,压板旋转,从而方便从工作台上取下外壳。

作为优选,步骤c中的第二固定机构包括上端穿过工作台后位于内壳内的主轴、若干上端铰接在主轴上的支脚、位于支脚下端用于挤压内壳下端和外壳下端的脚板、用于支撑支脚的拉杆、用于升降主轴的气缸;所述拉杆一端连接在支脚上,所述拉杆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主轴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滑动拉杆连接在主轴上的一端从而实现支脚开合的第二气缸。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主轴上设有与主轴同轴的滑槽,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插设在滑槽内,所述主轴上设有若干导槽,所述导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拉杆靠近主轴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固接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主轴上设有若干用于收纳支脚和脚板的收纳槽。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脚板的下端位于下端缝隙上方,所述脚板中部与支脚转动连接,所述脚板与支脚之间设有当支脚张开时使脚板保持水平的卷簧,所述脚板靠近主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在脚板被收纳进入收纳槽时减小主轴与脚板之间摩擦力的滚轮。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主轴与外壳的转轴孔适配。在焊接下端缝隙的时候,主轴对外壳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支脚以主轴的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支脚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固定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具备环保的优点;同时采用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对外壳和内壳进行固定,焊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外壳和内壳的示意图;

图2为内壳放入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将机壳固定住的示意图;

图4为支脚收拢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机构松开时的示意图;

图6为上端缝隙的焊接路径示意图;

图7为下端缝隙的焊接路径示意图。

图中:

内壳1、外壳2、上端缝隙3、工作台4、下端缝隙5、转轴6、压板7、气缸输出轴8、滑块9、导向槽10、主轴11、支脚12、脚板13、拉杆14、气缸15、第二气缸16、滑槽17、导槽19、收纳槽20、连接块21、转轴孔22、滚轮23、侧壁24、翻边25、凸起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

参见图1到图5,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力系统水冷机壳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a:利用固定机构将外壳2固定在工作台4上;

步骤b:将内壳1嵌入外壳2内;

步骤c:利用第二固定机构将内壳1的下端与外壳2的下端固定,从而在内壳1的上端与外壳2的上端之间形成一圈上端缝隙3,在内壳1的下端与外壳2的下端之间形成一圈下端缝隙5;

步骤d:对内壳1和外壳2的上端缝隙3进行搅拌摩擦焊接;

步骤e:松开第二固定机构;

步骤f:对内壳1和外壳2的下端缝隙5进行搅拌摩擦焊接;

步骤g:松开固定机构。

步骤a中的固定机构包括穿过工作台4的转轴6、固接在转轴6上端的用于将外壳2外缘挤压到工作台4上的压板7、上端与转轴6下端转动连接的气缸输出轴8、固接在转轴6一侧的滑块9,所述工作台4内设有呈螺旋状的导向槽10,所述滑块9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0内。

步骤c中的第二固定机构包括上端穿过工作台4后位于内壳1内的主轴11、若干上端铰接在主轴11上的支脚12、位于支脚12下端用于挤压内壳1下端和外壳2下端的脚板13、用于支撑支脚12的拉杆14、用于升降主轴11的气缸15;所述拉杆14一端连接在支脚12上,所述拉杆14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主轴11上;支脚12以主轴11的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支脚12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滑动拉杆14连接在主轴11上的一端从而实现支脚12开合的第二气缸16;主轴11上设有与主轴11同轴的滑槽17,所述第二气缸16的输出轴插设在滑槽17内,所述主轴11上设有若干导槽19,所述导槽1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21,所述拉杆14靠近主轴11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固接在第二气缸16的输出轴上,所述主轴11上设有若干用于收纳支脚12和脚板13的收纳槽20;主轴11与外壳2的转轴孔22适配;脚板13的下端位于下端缝隙5上方,所述脚板13中部与支脚12转动连接,所述脚板13与支脚12之间设有当支脚12张开时使脚板13保持水平的卷簧,所述脚板13靠近主轴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在脚板13被收纳进入收纳槽20时减小主轴11与脚板13之间摩擦力的滚轮23。

实施例原理:

现有的外壳上均设有转轴孔22。

内壳1包括侧壁24和位于侧壁24下端的向内翻折的翻边25,翻边25与外壳2内部下侧的凸起26配合从而形成下端缝隙5。

在脚板13固定内壳1和外壳2的时候,脚板13抵靠在翻边25和凸起26上侧。

本实施例中,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来焊接内壳1和外壳2,生产效率高。

首先焊接上端缝隙3,焊接的时候,用固定机构固定住外壳2,同时用第二固定机构固定住内壳1和外壳2,防止在焊接上端的时候内壳1与外壳2之间相对转动;然后对上端缝隙3进行焊接。

而当上端缝隙3焊接好了之后,内壳1和外壳2之间不会相对转动,此时,只要固定机构固定就行了;这时,主轴11上升,脚板13与翻边25和凸起26脱开,然后连接块21向上运动,拉杆14转动,拉杆14带动支脚12转动,支脚12最终朝向主轴11方向转动,当滚轮23抵靠在主轴11上的时候,在滚轮23的作用下,脚板13朝向主轴11的一端会向上转动,最终,脚板13、支脚12、拉杆14均位于收纳槽20内。然后对下端缝隙5进行焊接。需要提出,此时主轴11对外壳2起到一定限位作用。

下端缝隙5焊接好了之后,气缸15运行,主轴11下降,主轴11从外壳2内离开,然后气缸输出轴8向上运动,滑块9沿着导向槽10运动,由于导向槽10呈螺旋状,因此,转轴6一边旋转一边向上运动,压板7旋转到转轴6远离外壳2的一侧,同时,压板7与外壳2脱开,便于从工作台4上拿走焊接好后的机壳。

参见图6,搅拌摩擦焊接的刀头在焊接上端缝隙时,当焊接完一圈的时候,在螺栓孔(螺栓孔用于固接端盖,为成熟现有技术)位置向外退刀。

参见图7,搅拌摩擦焊接的刀头在焊接下端缝隙时,当焊接完一圈的时候,向内退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