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0666发布日期:2021-02-20 09:2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管结构加工及安装中,往往薄壁管构件在受外力过程中发生变形,常规方法是采用千斤顶两点受力配合火校的方式进行,该种方式存在校圆效果差,施工效率低,辅材损耗大、受管径大小影响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管结构加工和安装过程中,薄壁小半径弯管及管构件倒运造成管口变形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形扩张装置和液压装置,所述圆形扩张装置包括圆盘、弧形支撑杆、伸缩杆、固定滑筒;所述圆盘的中心设有预留孔,所述圆盘下部均布六个固定滑筒,每个固定滑筒内设有一根伸缩杆,伸缩杆在固定滑筒内可自由滑动,每根伸缩杆的外端部设有弧形支撑板,伸缩杆的外端部与弧形支撑板的内弧中部焊接固定;所述液压装置包括带滑槽的锥型头、封头板、液压千斤顶和拉杆,所述带滑槽的锥形头位于圆盘下部且其上端从圆盘的预留孔穿过,封头板焊接在带滑槽的锥形头上端,液压千斤顶设于带滑槽的锥形头下部,所述圆形扩张装置与液压装置之间由拉杆8焊接连接。
[0005]
所述的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盘与六个固定滑筒通过焊接固定。
[0006]
所述的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筒中涂有润滑油。
[0007]
所述的薄管内壁校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该校圆装置的圆盘扩张装置放置于变形管口内;步骤二:将装置调整和管口垂直;步骤三:操作液压装置使带滑槽的锥型头向前移动,将锥型头前伸同时推动伸缩杆向四周顶撑,通过弧形撑板接触变形处内壁同时施压,从而实现了圆管端口校正。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对于管贯口变形的薄壁构件,使用该校正装置,可以快速将变形杆件校圆,所使用的材料损耗小,施工简便,减少施工成本。
[0009]
(2)该校圆装置有6个顶撑杆,实现了对圆管构件贯口同步顶撑校圆,不需要多次调整校正,提高了校正效率,成型效果好。
[0010]
(3)该校正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携,能很好的使用与各种环境。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俯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2所示:一种薄管内壁校圆装置,它包括圆形扩张装置和液压装置,所述圆形扩张装置包括圆盘1、弧形支撑杆2、伸缩杆3、固定滑筒4;所述圆盘的中心设有预留孔,所述圆盘下部均布六个固定滑筒,每个固定滑筒内设有一根伸缩杆,伸缩杆在固定滑筒内可自由滑动,每根伸缩杆的外端部设有弧形支撑板,伸缩杆的外端部与弧形支撑板的内弧中部焊接固定;伸缩杆可对圆管内壁同时施加外力,达到同步,使校正的管口成型效果好,撑杆的数量可根据管构件截面大小进行增减,保证施力效果均匀;所述液压装置包括带滑槽的锥型头5、封头板6、液压千斤顶7和拉杆8,所述带滑槽的锥形头位于圆盘下部且其上端从圆盘的预留孔穿过,封头板焊接在带滑槽的锥形头上端,液压千斤顶设于带滑槽的锥形头下部,所述圆形扩张装置与液压装置之间由拉杆8焊接连接。
[0014]
进一步的,圆盘与六个固定滑筒通过焊接固定。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滑筒中涂有润滑油。
[0016]
薄管内壁校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该校圆装置的圆盘扩张装置放置于变形管口内;步骤二:将装置调整和管口垂直;步骤三:操作液压装置使带滑槽的锥型头向前移动,将锥型头前伸同时推动伸缩杆向四周顶撑,通过弧形撑板接触变形处内壁同时施压,从而实现了圆管端口校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