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件生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2287发布日期:2021-03-26 15:1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件生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五金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配件生产的设备。


背景技术:

2.机床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位置以便于接受加工或者检测的装置。夹具又可以分为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通用夹具适应性虽强,但是效率较低;专用夹具虽然对大部分零件适应性较差,但是效率更高。
3.目前对于薄壁筒环类零件,通常是夹持零件的外圆或者内孔来实现加工,如三爪卡盘,虽然三爪卡盘具有制造简单、装夹方便的特点,但是作用在薄壁筒环类零件上时极易使得零件发生变形,使得零件的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例如梭壳便为薄壁筒环类零件中的一种,梭壳作为绣花机的重要配件之一,梭壳的加工精度对于绣花机的使用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日常生产中通常采用台钻来加工梭壳上的导线孔,当梭壳发生形变时会影响梭壳内部梭芯的使用,进而影响到绣花机的使用过程,因而设置一种结构实现对梭壳牢固夹持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梭壳变形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配件生产的设备,通过对薄壁筒环类零件实现保护性的牢固夹紧达到提高薄壁筒环类零件加工质量的目的。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配件生产的设备,包括台钻本体,所述台钻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第一夹紧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所述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之间设有联动结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调节结构实现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可以实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过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结构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通过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工件内部的支撑和外部的夹紧,在实现对工件夹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工件受到挤压产生变形,实现对工件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通过联动结构可以实现对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夹紧过程的同时驱动,使得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同时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使得工件的夹紧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第二滑动
槽,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动槽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一连接块,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连接环内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夹紧结构包括与连接架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端设有光滑段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夹紧结构还包括在若干第二滑动槽和若干第一连接槽内滑动的l形夹紧杆,所述l形夹紧杆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压紧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螺杆与连接架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杆可以实现第一调节螺杆在连接架上的移动,第一调节螺杆移动带动导向斜面和光滑段移动,通过导向斜面与l形夹紧杆的抵合实现对l形夹紧杆的推动,l形夹紧杆在第一调节螺杆推动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滑动槽和第一连接槽移动,l形夹紧杆移动带动与l形夹紧杆固定连接的弧形压紧块向外侧扩展,弧形压紧块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与工件的贴合,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环形阵列有与若干第二滑动槽连通的若干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三夹紧结构包括在若干第二连接槽内滑动的若干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压紧块移动的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一压紧块远离第二调节结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压紧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块移动带动第二调节结构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压紧块移动,第一压紧块移动带动第一弧形压紧槽实现对工件的压紧,通过第一弧形压紧槽与工件的贴合可以有效实现对工件的保护作用,进而使得工件的加工质量更好,通过第二调节结构实现对第一压紧块位置的调节,进而使得第一压紧块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工件的夹紧,进而使得工件的加工质量更好。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与若干l形夹紧杆固定连接的若干传动齿条,所述第二滑动槽与第二连接槽之间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若干卡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夹紧杆移动带动与l形夹紧杆固定连接的传动齿条移动,传动齿条移动通过啮合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带动第二连接块移动,第二连接块移动带动第一压紧块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压紧与放松,使得工件更换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第三连接槽,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若干所述限位杆之间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上均铰接有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推动杆,若干所述推动杆远离滑动块的一侧分别与一个限位杆铰接,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内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上螺纹连接有两端穿出第一调节螺杆的调节伸缩杆,所述调节伸缩杆的内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调节伸缩杆上套设有用于将矩形滑块推向第一弹性件的第二弹性件,所述调节伸缩杆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二限位板并与滑动块贴合,所述调节伸缩杆远离第二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调节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上开设有用于磁性调节钮插入的嵌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伸缩杆自身的伸缩功能,使得磁性调节钮可以收纳在嵌槽内,进而实现对磁性调节钮和调节伸缩杆的保护,利用磁性调节钮与第一调节螺杆的相互吸合,使得磁性调节钮的放置更加稳定,转动磁性调节钮,磁性调节钮转动带动与磁性调节钮固定连接的调节伸缩杆转动,调节伸缩杆转动通过与矩形滑块的螺纹连接可以改变调节伸缩杆靠近第一弹性件一侧的长度,进而在第一调节螺杆移动时候可以带动调节伸缩杆移动,调节伸缩杆移动实现与滑动块的贴合,进而实现对滑动块的挤压,滑动块移动带动推动杆移动,推动杆移动通过与限位杆的铰接带动限位杆向外侧扩展,实现与梭壳的进一步贴合,使得梭壳被限制地更加牢固稳定,进而使得梭壳的加工质量更好,当限位杆与梭壳贴合第一调节螺杆依旧在移动时,调节伸缩杆反向推动矩形滑块移动,矩形滑块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压缩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被压缩产生弹力反向推动矩形滑块,实现对调节伸缩杆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确保限位杆限位作用的稳定性。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与第一滑动槽的槽壁转动连接的第一双向螺杆以及与第一双向螺杆穿出第一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第一双向螺杆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旋钮转动带动与第一调节旋钮固定连接的第一双向螺杆转动,第一双向螺杆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实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限制板和第二限制板上的结构实现对工件的夹紧。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与第二连接块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靠近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与第一压紧块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旋钮利用省力杠杆的原理,使得操作者利用第二调节旋钮驱动第二调节螺杆转动的过程变得更加省力,第二调节螺杆转动通过与第二连接块的螺纹连接,使得第二调节螺杆可以改变伸入到第二连接块底部的长度,第二调节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第二调节螺杆转动连接的第一压紧块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压紧块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工件的压紧,进而使得第一压紧块压紧工件的效果更加牢固,使得工件的加工质量更好。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周向均匀设置四个第四连接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齿轮槽,所述第一夹紧结构包括与竖直方向的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槽转动连接的第二双向螺杆,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一端穿出第四连接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旋钮,水平方向的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槽内均转动连接有穿入到齿轮槽内的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和第二双向螺杆位于齿轮槽内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所述驱动螺杆和第二双向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弧形压紧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调节旋钮利用省力杠杆的原理,使得第三调节旋钮驱动第二双向螺杆的转动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第三调节旋钮转动带动与第三调节旋钮固定连接的第二双向螺杆转动,第二双向螺杆转动带动与第二双向螺杆固定连接的锥齿轮转动,锥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带动驱动螺杆上的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螺杆转动,驱动螺杆和第二双向螺杆转动带动与驱动螺杆和第二双向螺杆螺纹连接的弧形压紧板移动,弧形压紧板移动实现对工件的进一步夹紧,使得工件的装夹状态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弧形压紧块板对工件的夹紧可以减小对工件的损伤,进而使得工件的加工质量更好。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若干l形夹紧杆推向相互靠近一侧的第三弹性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被压缩的第三弹性件产生的弹力推动l形夹紧杆移动,进而使得l形夹紧杆在失去第一调节螺杆推力的作用时可以实现自动复位,使得工件拆装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
2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通过第一调节结构实现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可以实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过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结构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通过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工件内部的支撑和外部的夹紧,在实现对工件夹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工件受到挤压产生变形,实现对工件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通过联动结构可以实现对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夹紧过程的同时驱动,使得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同时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使得工件的夹紧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7.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30.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三;
31.图7为图6中a

a处的剖视图;
32.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33.图9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34.图中:1、台钻本体;2、底座;3、底板;4、第一滑动槽;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第一限位板;8、连接环;9、第二限位板;10、第二滑动槽;11、第一连接块;12、第一连接槽;13、连接架;14、螺纹孔;15、第一调节螺杆;16、光滑段;17、导向斜面;18、l形夹紧杆;19、弧形压紧块;20、第二连接槽;21、第二连接块;22、第一压紧块;23、第一弧形压紧槽;24、传动齿条;25、传动齿轮;26、卡齿;27、第三连接槽;28、限位杆;29、滑槽;30、滑动块;31、推动杆;32、第一弹性件;33、矩形槽;34、矩形滑块;35、调节伸缩杆;36、第二弹性件;37、磁性调节钮;38、嵌槽;39、第一双向螺杆;40、第一调节旋钮;41、第二调节螺杆;42、第二调节旋钮;43、第四连接槽;44、齿轮槽;45、第二双向螺杆;46、第三调节旋钮;47、驱动螺杆;48、锥齿轮;49、弧形压紧板;50、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36.一种用于配件生产的设备,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包括台钻本体1,台钻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4,第
一滑动槽4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滑动槽4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结构,通过对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距离的调节实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的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上的结构实现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实现对工件的夹紧,第一支撑板5靠近顶部的位置焊接有第一限位板7,第一限位板7的整体形状为圆盘状,第一限位板7上设有第一夹紧结构,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连接环8靠近第一限位板7的一侧焊接有第二限位板9,第二限位板9的整体形状为圆盘状,第二限位板9上设有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第二夹紧结构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内筒壁的支撑夹紧,第三夹紧结构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外壁的夹紧,通过对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内外同时的夹紧支撑,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牢固夹持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薄壁筒类零件发生形变影响工件加工质量的问题,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之间设有联动结构,通过联动结构可以实现第二夹紧结构和第三夹紧结构的同时作用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同时的夹紧作用。
37.如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二限位板9上开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六个第二滑动槽10,第二限位板9远离第一限位板7的一侧焊接有与第二滑动槽10位置对应的六个第一连接块11,若干第一连接块11内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2,连接环8内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连接架13远离第二限位板9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4,第二夹紧结构包括与连接架13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杆15,第一调节螺杆15靠近第二限位板9的一端设有光滑段16和导向斜面17,第二夹紧结构还包括在六个第二滑动槽10和六个第一连接槽12内滑动的六个l形夹紧杆18,l形夹紧杆18靠近第一限位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压紧块19,通过弧形压紧块19与薄壁筒环类零件内筒壁的贴合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夹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大弧形压紧块19与薄壁筒环类零件接触的面积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的保护作用。
38.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限位板9靠近第一限位板7的一侧环形阵列有与若干第二滑动槽10连通的若干第二连接槽20,第二连接槽20的截面形状为t形,第三夹紧结构包括在若干第二连接槽20内滑动的若干第二连接块21,第二连接块21的主体形状为l形,第二连接块2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压紧块22,第二连接块21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压紧块22移动的第二调节结构,第一压紧块22远离第二调节结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压紧槽23,通过调节结构实现对第一压紧块22位置的调节,一方面使得第一压紧块22可以更好地适用不同尺寸零件的加工,使得整体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压紧块22可以更好地与薄壁筒环类零件贴合,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更好地夹持,进而使得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加工质量更好。
39.如图7和图8所示,联动结构包括与若干l形夹紧杆18固定连接的若干传动齿条24,第二滑动槽10与第二连接槽20之间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条24啮合的传动齿轮25,第二连接块21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5啮合的若干卡齿26,l形夹紧杆18移动带动传动齿条24移动,传动齿条24移动通过啮合带动传动齿轮25转动,传动齿轮25转动通过与第二连接块21上卡齿26的啮合实现对第二连接块21的推动,第二连接块21移动带动第一压紧块22移动进而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夹紧作用。
40.如图3、图5、图7和图9所示,第二限位板9上开设有周向均匀设置的三个第三连接槽27,三个第三连接槽27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8,若干限位杆28之间围设有滑槽29,滑槽
29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动块30,两个滑动块30上均铰接有周向均匀设置的三个推动杆31,三个推动杆31远离滑动块30的一侧分别与一个限位杆28铰接,两个滑动块30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2设置为弹簧,利用被压缩的第一弹性件32产生的弹力推动两个滑动块30移动,两个滑动块30移动带动推动杆31移动,推动杆31移动带动限位杆28移动,进而实现三个限位杆28的自动复位,第一调节螺杆15内开设有矩形槽33,矩形槽33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34,矩形滑块34上螺纹连接有两端穿出第一调节螺杆15的调节伸缩杆35,调节伸缩杆35的内径截面形状为矩形,调节伸缩杆35上套设有用于将矩形滑块34推向第一弹性件32的第二弹性件36,第二弹性件36设置为弹簧,利用被压缩的第二弹性件36产生的弹力推动矩形滑块34,矩形滑块34推动调节伸缩杆35移动,确保调节伸缩杆35推动作用的同时还可以确保限位杆28与工件内壁紧密贴合时调节伸缩杆35可以移动,避免出现限位杆28撑坏工件的现象,调节伸缩杆35靠近第二限位板9的一端穿过第二限位板9并与滑动块30贴合,调节伸缩杆35远离第二限位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调节钮37,第一调节螺杆15上开设有用于磁性调节钮37插入的嵌槽38,通过旋转磁性调节钮37带动与磁性调节钮37固定连接的调节伸缩杆35转动,调节伸缩杆35转动通过与矩形滑块34的螺纹连接带动矩形滑块34转动,但由于矩形槽33限制了矩形滑块34的转动使得调节伸缩杆35只能沿着矩形滑块34移动,实现对调节伸缩杆35位置的调节,使得调节伸缩杆35可以根据工件的尺寸进行调节,使得整体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41.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一调节结构包括与第一滑动槽4的槽壁转动连接的第一双向螺杆39以及与第一双向螺杆39穿出第一滑动槽4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旋钮40,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均与第一双向螺杆39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旋钮40转动带动与第一调节旋钮40固定连接的第一双向螺杆39转动,第一双向螺杆39转动带动与第一双向螺杆39螺纹连接的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转动,由于第一滑动槽4限制了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转动自由度使得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只能沿着第一滑动槽4滑动配合第一双向螺杆39的双向螺纹实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同时靠近和同时远离,通过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的移动带动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上结构的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作用。
42.如图5所示,第二调节结构包括与第二连接块21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41,第二调节螺杆41靠近第二连接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42,第二调节螺杆41远离第二连接块21的一侧与第一压紧块22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旋钮42转动带动第二调节螺杆41转动,第二调节螺杆41转动带动与第二调节螺杆41转动连接的第一压紧块22转动,由于第二连接块21限制了第一压紧块22的转动,使得第一压紧块22只能在第二连接块21上移动,同时第二调节螺杆41通过与第二连接块21的螺纹连接使得第二调节螺杆41可以改变穿入到第二调节螺杆41底部的长度,第二调节螺杆41带动第一压紧块22移动实现对第一压紧块22位置的调节,进而使得第一压紧块22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工件的夹紧,使得整体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4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限位板7靠近第二限位板9的一侧开设有周向均匀设置四个第四连接槽43,第一限位板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齿轮槽44,第一夹紧结构包括与竖直方向的两个第四连接槽43转动连接的第二双向螺杆45,第二双向螺杆45的一端穿出第四连接槽43的槽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旋钮46,水平方向的两个第四连接槽43内转动连接有穿入到
齿轮槽44内的驱动螺杆47,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一连接槽12内的驱动螺杆47的螺纹旋向相反,驱动螺杆47和第二双向螺杆45位于齿轮槽44内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48,驱动螺杆47和第二双向螺杆45上均螺纹连接有弧形压紧板49,第三调节旋钮46转动带动第二双向螺杆45转动,第二双向螺杆45转动带动与第二双向螺杆45固定连接的锥齿轮48转动,第二双向螺杆45上的锥齿轮48的转动通过啮合带动与驱动螺杆47固定连接的锥齿轮48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螺杆47转动,驱动螺杆47和第二双向螺杆45转动通过与弧形压紧板49的螺纹连接带动弧形压紧板49转动,由于第四连接槽43限制了弧形压紧板49的转动使得弧形压紧板49只能沿着第四连接槽43滑动,四块弧形压紧板49移动实现与工件的贴合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
44.如图5和图8所示,六个第二连接槽20内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六个l形夹紧杆18推向相互靠近一侧的第三弹性件50,第三弹性件50件设置为弹簧,利用被压缩的第三弹性件50产生的弹力推动l形夹紧杆18移动,实现l形夹紧杆18的自动复位,进而使得工件的夹紧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45.工作原理:根据工件的实际尺寸调节弧形压紧板49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三调节旋钮46,第三调节旋钮46转动带动与第三调节旋钮46固定连接的第二双向螺杆45转动,第二双向螺杆45转动带动与第二双向螺杆45固定连接的锥齿轮48转动,锥齿轮48转动通过啮合带动驱动螺杆47上的锥齿轮48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螺杆47转动,驱动螺杆47和第二双向螺杆45转动带动与驱动螺杆47和第二双向螺杆45螺纹连接的弧形压紧板49转动,由于第四连接槽43限制了弧形压紧板49的转动使得弧形压紧板49沿着驱动螺杆47和第二双向螺杆45移动,进而实现对四个弧形压紧板49之间位置的调节,使得四块弧形压紧板49均处在适合的位置,根据工件的实际尺寸调节第一压紧块22的位置,转动第二调节旋钮42,第二调节旋钮42转动带动与第二调节旋钮42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41转动,由于第二调节螺杆41与第二连接块21螺纹连接使得第二调节螺杆41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变第二调节螺杆41伸入到第二连接块21底部的长度,该过程完成时第二调节螺杆41会带动与第二调节螺杆41转动连接的第一压紧块22移动,进而实现对第一压紧块22位置的调节,由于第一压紧块22与第二连接块21之间滑动连接,因而在调节第一压紧块22位置时第一压紧块22不会随着第二调节螺杆41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压紧槽23所处的位置固定,进而确保第一压紧块22压紧限位功能的稳定性,根据工件的实际尺寸对调节伸缩杆35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确保三个限位杆28可限位尺寸的稳定性,转动磁性调节钮37,磁性调节钮37转动带动与磁性调节钮37固定连接的调节伸缩杆35转动,调节伸缩杆35转动通过与矩形滑块34的螺纹连接使得调节伸缩杆35可以改变穿插到第二限位板9一侧的长度,将工件放置在第二限位板9上,转动第一调节螺杆15,第一调节螺杆15通过与连接架13的螺纹连接带动连接架13移动,由于连接架13与连接环8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调节螺杆15只能沿着连接架13移动,第一调节螺杆15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导向斜面17和光滑段16逐渐靠近第二限位板9,该过程完成时在导向斜面17的作用下l形夹紧杆18被逐渐向外侧推离,l形夹紧杆18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弧形压紧块19向外侧逐渐扩张并与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内壁贴合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夹紧,l形夹紧杆18在向两侧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l形夹紧杆18固定连接的传动齿条24移动,传动齿条24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啮合带动传动齿轮25转动,传动齿轮25转动通过与第二连接块21上卡齿26的啮合实现对第二连接块21的推动,第二连接块2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压紧块22
逐渐靠近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外壁实现对薄壁筒环类零件的夹紧,在该过程完成的过程中调节伸缩杆35逐渐靠近滑动块30并推动滑动块30移动,滑动块30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滑动块30铰接的推动杆31移动,推动杆31移动通过与限位杆28的铰接带动限位杆28向两侧移动,限位杆28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当限位杆28已经与工件贴合但第一调节螺杆15还需移动时,此时限位杆28无法向外扩张,推动杆31和滑动块30均处在固定的位置,此时调节伸缩杆35推动矩形滑块34移动,矩形滑块34移动实现对第二弹性件36的压缩,使得调节伸缩杆35的位置具有自适性,实现对结构的保护作用,此时第一弹性件32和第三弹性件50均处在被压缩的状态下,转动第一调节旋钮40,第一调节旋钮40转动带动第一滑动槽4内的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相互靠近,使得第一限位板7与工件贴合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当工件需要旋转角度时,反向旋转第一调节螺杆15使得第一调节螺杆15逐渐远离第二限位板9,此时l形夹紧杆18和限位杆28分别在被压缩的第三弹性件50和第一弹性件32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复位,同时第二连接块21也在联动结构的作用下远离工件,工件可以实现角度的调节,上述便为本发明新型的工作原理。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