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2513发布日期:2021-04-09 20:4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



背景技术:

其建筑钢件的长短生产时,难以根据现场所需进行设定,通常需要对其钢件进行截断成所需的长度,将其单件放于截断架上,通过刀片的出入对其进行截断。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建筑钢件截断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当截断刀片在切割三角形空心钢件时,其刀片会将钢件往中空部位压去,使其钢件在截断完毕后,刀片抽取出来,外形会被压动形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截断刀片在切割三角形空心钢件时,其刀片会将钢件往中空部位压去,使其钢件在截断完毕后,刀片抽取出来,外形会被压动形变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轮子、缓冲弹簧、截断头、主隔箱、架轴,所述轮子安装于主隔箱底端两侧,所述缓冲弹簧固定于主隔箱外表面,所述截断头嵌入于主隔箱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架轴固定于主隔箱外表面。

所述截断头包括架槽、刀体、主固块,所述刀体与主固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架槽位于刀体侧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固块包括后固块、活动格,所述活动格与后固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固块外表面固定有刀体,所述后固块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活动格为空格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体包括主刀头、外扩体、主硬块、延固块,所述主刀头与主硬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硬块固定于延固块外表面,所述外扩体位于主硬块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主刀头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延固块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扩体包括转体、内固块、凹口、反钩块、伸格、展体,所述内固块与反钩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体嵌入于内固块内部,所述。凹口安装于内固块与反钩块之间,所述展体位于伸格内部,所述凹口为弧形口结构,所述展体呈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体包括托块、反推层、胶体,所述托块嵌入于胶体内部,所述胶体外表面与反推层相贴合,所述胶体为弧形结构,所述反推层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槽包括裹体、内托块、隔条,所述隔条贴合于两个内托块之间,所述内托块与裹体相连接,所述内托块设有四个,所述隔条为长条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裹体包括软层、囊球、内胶块,所述囊球嵌入于软层内部,所述软层外表面与内胶块相连接,所述囊球为球体结构,所述内胶块设有四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层包括总归条、胶体、外裹层,所述胶体外表面包裹有外裹层,所述外裹层与总归条相贴合,所述胶体为椭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其后固块在被推出的同时其刀体与架槽将会一并抵触在钢件表面,其刀体伸出的力将会通过主刀头对其钢件进行切割,反推层将会弹开,保持着被挤压的状态,失去外力时,将会把衔接部位弹开,通过主硬块带出的力,其反钩块将会在主硬块持续外拉时,在顺着转体转动,能够在空心钢件截断时,端头往内凹动,刀片外托的同时,将其弯曲的部位摆正。

2.通过裹体进行抵触,后端的内托块与隔条将会受力挤压,匀分开整体部位,让其能够均匀受力,内部的囊球将会支撑开自身的范围,让软层始终保持着外膨的力,其胶体将会扩张外裹层的归整性,能够在侧边部位受力时,对其进行包裹辅助固定,在衔接部位回扯时,起到抵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截断头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主固块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刀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外扩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展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架槽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裹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软层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轮子-11、缓冲弹簧-22、截断头-33、主隔箱-44、架轴-55、架槽-301、刀体-302、主固块-303、后固块-001、活动格-002、主刀头-111、外扩体-112、主硬块-113、延固块-114、转体-e01、内固块-e02、凹口-e03、反钩块-e04、伸格-e05、展体-e06、托块-511、反推层-512、胶体-513、裹体-x11、内托块-x12、隔条-x13、软层-m01、囊球-m02、内胶块-m03、总归条-g01、胶体-g02、外裹层-g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钢件截断设备,其结构包括轮子11、缓冲弹簧22、截断头33、主隔箱44、架轴55,所述轮子11安装于主隔箱44底端两侧,所述缓冲弹簧22固定于主隔箱44外表面,所述截断头33嵌入于主隔箱44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架轴55固定于主隔箱44外表面。

所述截断头33包括架槽301、刀体302、主固块303,所述刀体302与主固块3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架槽301位于刀体302侧端。

其中,所述主固块303包括后固块001、活动格002,所述活动格002与后固块0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固块001外表面固定有刀体302,所述后固块00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活动格002为空格结构,所述活动格002让内部部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所述后固块001控制外界的力施展于衔接部位。

其中,所述刀体302包括主刀头111、外扩体112、主硬块113、延固块114,所述主刀头111与主硬块1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硬块113固定于延固块114外表面,所述外扩体112位于主硬块113内部且活动连接,所述主刀头111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延固块11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硬块113固定住整体的范围并且保持自身的硬力,所述外扩体112在衔接部位顺向移动时,其将会往内部摆动,在失去外侧抵触力时,将会时伸展开的状态,所述主刀头111自身的尖头对其处理的物体能够更好的卡入。

其中,所述外扩体112包括转体e01、内固块e02、凹口e03、反钩块e04、伸格e05、展体e06,所述内固块e02与反钩块e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体e01嵌入于内固块e02内部,所述。凹口e03安装于内固块e02与反钩块e04之间,所述展体e06位于伸格e05内部,所述凹口e03为弧形口结构,所述展体e06呈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所述转体e01固定衔接部位的转动范围,所述反钩块e04支撑外层的硬力,所述凹口e03能够更好的卡入物体将其勾住,所述展体e06持续保持弹性的状态,在衔接部位失去阻力时,将会把其弹开,所述内固块e02保持外部的硬力。

其中,所述展体e06包括托块511、反推层512、胶体513,所述托块511嵌入于胶体513内部,所述胶体513外表面与反推层512相贴合,所述胶体513为弧形结构,所述反推层512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反推层512保持着被挤压的状态,失去外力时,将会把衔接部位弹开,所述胶体513衔接在受力部位与施力部位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钢件架于截断头33与缓冲弹簧22上,其钢件将会架于架槽301内部,通过主隔箱44控制主固块303与刀体302推出活动格002的位置,其后固块001在被推出的同时其刀体302与架槽301将会一并抵触在钢件表面,其架槽301自身带有弹性,将会挤于钢件表面进行抵触,其刀体302伸出的力将会通过主刀头111对其钢件进行切割,其外扩体112将会跟随主硬块113与主刀头111前进的力一并移动,其刀体302整体移入钢件的空心内部时,其展体e06将会通过反推层512失去阻力时,反推层512将会弹开,使得胶体513承受反推层512弹开的力,推动衔接在一起的托块511与内固块e02一并顺着转体e01转动开,其外扩体112将会与主硬块113形成一定的角度倾斜,当被弯曲进空口部位的钢件头,将会在主硬块113切割完毕后,需要将其拖出时,其凹口e03将会通过反钩块e04的硬力与自身的凹口,将其钢件内弯的部位进行勾出,通过主硬块113带出的力,由反钩块e04勾住后,其架槽301将会保持抵触的力,通过刀体302回扯的力将其摆直,通过架槽301抵触调整最大摆正的限度,其反钩块e04将会在主硬块113持续外拉时,在顺着转体e01转动,脱开钢件勾住的部位后回位。

实施例2:

如附图7至附图9所示:

其中,所述架槽301包括裹体x11、内托块x12、隔条x13,所述隔条x13贴合于两个内托块x12之间,所述内托块x12与裹体x11相连接,所述内托块x12设有四个,所述隔条x13为长条状结构,所述隔条x13匀分开整体部位,让其能够均匀受力,所述裹体x11能够对所抵触的部位起到包裹与形变的作用。

其中,所述裹体x11包括软层m01、囊球m02、内胶块m03,所述囊球m02嵌入于软层m01内部,所述软层m01外表面与内胶块m03相连接,所述囊球m02为球体结构,所述内胶块m03设有四个,所述内胶块m03匀分在受力部位表面,起到均匀受力缓冲的作用,所述囊球m02对外层保持弹性支撑的效果。

其中,所述软层m01包括总归条g01、胶体g02、外裹层g03,所述胶体g02外表面包裹有外裹层g03,所述外裹层g03与总归条g01相贴合,所述胶体g02为椭圆形结构,所述胶体g02能够在外层抵触物体时,通过自身的软度起到辅助包裹,所述总归条g01限制衔接部位的形变范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在架槽301跟随刀体302伸出,抵触在钢件表面时,通过裹体x11进行抵触,后端的内托块x12与隔条x13将会受力挤压,其隔条x13将会适当的缓冲衔接部位所承受的力匀分开,在裹体x11抵触部位时,由软层m01包裹住,内部的囊球m02将会支撑开自身的范围,让软层m01始终保持着外膨的力,内部的内胶块m03缓冲拉扯开软层m01所承受的力,其外裹层g03抵触物件时,其胶体g02将会扩张外裹层g03的归整性,通过总归条g01限制外裹层g03的形变范围,让裹体x11能够包裹住钢件的表面,对其起到反力的作用。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