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杆连续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9022发布日期:2020-10-13 07:5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杆连续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的生产转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杆连续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输送中需要大量消耗高导电性的铜,其主要用于电线电缆、汇流排、变压器、开关、接插元件和联接器等。铜在使用中主要表现形式有圆杆、铜排、铜扁线等,而对于铜生产厂家为方便下游企业生产使用,通常制成长条圆杆状的铜杆,然后收卷呈捆,这样方便运输。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455858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铜杆收卷装置,包括底板、中心柱、外架、限位杆、柱体和限位套,所述底板外围均匀焊接有四个外架,所述外架之间的底板上表面处均镶嵌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表面轴心位置开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套接有多根金属杆,所述柱体外围均套接有多个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一侧焊接有压杆,所述限位套另一测均匀镶嵌有两个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一端贯穿限位套一侧与柱体相互接触,所述内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金属杆以及压杆,使得在使用时更加有效地将铜杆进行限位,加强其整体缠绕的稳定性,使用时当收到颠簸时,经过束缚更加有效的避免了其出现松散的情况发生。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每收卷完一卷铜杆,就需要生产设备停机后人工切断铜杆,并转移成卷的铜杆卷后再开机生产,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杆连续收卷设备,实现了铜杆的连续不停机收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了停机切断铜杆和停机转移铜杆卷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实现了铜杆的整齐收卷,减少了铜杆的散乱堆叠现象,从而减小了铜杆卷转运过程中的滑落倾翻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杆连续收卷设备,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交错处滑移设置有第一收卷机,所述第二导轨上滑移设置有第二收卷机,所述第一收卷机的一侧设置有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和所述第一收卷机之间设置有切断装置;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收卷机远离所述折弯装置的第一推送装置,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收卷机靠近所述折弯装置的第二推送装置;

所述切断装置包括切断底座,所述切断底座上升降设置有切刀;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辊和折弯辊,所述导向辊和所述折弯辊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驱动辊,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辊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控制驱动辊转动以输送铜杆,铜杆经过折弯辊时受到稳定均匀的折弯力,使得铜杆折弯并在第一收卷机上收卷成捆。当第一收卷机的铜杆捆收卷至足够高度后,切刀迅速向下切断正在折弯的铜杆,同时第一推送装置推动第一收卷机远离折弯装置,接着第二推送装置推动第二收卷机靠近折弯装置并继续收卷铜杆。实现了铜杆的连续不停机收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收卷机和所述第二收卷机均包括底板,所述第一收卷机和第二收卷机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导轨滚动配合的球形轮;所述底板上转动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传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盘上固设有中心支架,所述支撑盘上等间距滑移设置有多个外圈限位杆,其中一个远离所述折弯装置的所述外圈限位杆的顶端设置有高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轮实现了第二收卷机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转向,同时减小了与导轨间的摩擦力,外圈限位杆和中心支架形成了收卷空间,实现了铜杆的整齐收卷,使得铜杆不会散乱地堆积于支撑盘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高度传感器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铜杆卷一层层堆叠收卷至一定高度时与高度传感器相接触,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气缸开启,以推动第一推板向第一收卷机移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轨上固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收卷机位于所述第一推板和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收卷机滑动至限位块处停下,工作人员可方便地推动第一收卷机以转移成卷的铜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推送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位置传感器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收卷机移动至第一限位块后,与位置传感器接触,位置传感器控制第二气缸开启,以推动第二推板靠近折弯装置,继续收卷已折弯的铜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交叉点处均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固设有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收卷机时第二收卷机冲撞至第一限位块时会受到反向作用力,限位凹槽有效地限制了的滑移反弹,同时缓冲层有效减少了第一收卷机在收卷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圈限位杆的底部固设有滑块,所述支撑盘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移的滑槽,所述滑块上螺纹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中心支架的一端固设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以调节外圈限位杆与中心支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铜杆卷的外圈直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断底座上固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设有切断气缸,所述切断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切刀固定连接,所述切断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切刀通过的切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断气缸驱动切刀迅速向下移动,以切断待收卷的铜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实现了铜杆的自动切断和不停机连续收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了停机切断铜杆和转移铜杆卷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外圈限位杆和中心支架形成收卷空间,很好地限制了铜杆的缠绕方向,实现了铜杆的整齐收卷,以减少铜杆的散乱堆叠,从而减少了铜杆卷转运过程中的滑落倾翻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第一导轨;101、限位块;102、位置传感器;200、第二导轨;201、限位凹槽;300、第一收卷机;301、底板;302、球形轮;303、支撑盘;304、第二驱动电机;305、中心支架;306、外圈限位杆;307、高度传感器;308、滑槽;309、滑块;310、丝杆;311、手柄;400、第二收卷机;500、折弯装置;501、支撑座;502、导向辊;503、折弯辊;504、驱动辊;505、第一驱动电机;600、切断装置;601、切断底座;602、切刀;603、连接臂;604、切断气缸;605、切缝;700、第一推送装置;701、第一固定板;702、第一气缸;703、第一推板;800、第二推送装置;801、第二固定板;802、第二气缸;803、第二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铜杆连续收卷设备,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导轨100和第二导轨200,第一导轨1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滑道,第二导轨20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滑道。第一导轨100和第二导轨200的交错处滑移设置有第一收卷机300,第二导轨200上滑移设置有第二收卷机400,第一收卷机300的一侧设置有折弯装置500,折弯装置500和第一收卷机300之间设置有切断装置600。第一导轨100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一收卷机300远离折弯装置500的第一推送装置700,第二导轨200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收卷机400靠近折弯装置500的第二推送装置800。

结合图2,折弯装置500包括支撑座501,支撑座501由立柱和固设于立柱顶端的横梁组成,横梁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辊502和折弯辊503,导向辊502和折弯辊503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驱动辊504,其中一个驱动辊50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05。第一驱动电机505控制驱动辊504转动以输送铜杆,铜杆经过折弯辊503时受到稳定均匀的折弯力,使得铜杆折弯并在第一收卷机300上收卷成捆。

参照图3,第一收卷机300和第二收卷机400均包括底板301,底板301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球形轮302,优选地,球形轮302设置为四个且沿着底板301的中心呈环形分布。十字形承重架的中心处通过平面轴承转动设置有支撑盘303,支撑盘303由环形框架和一体固设于环形框架内的十字承重架组成。底板301上固设有第二驱动电机304,第二驱动电机304的输出轴一体固设有主动锥齿轮,中心支架305的底端一体固设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中心支架305的周侧固设有支撑盘303,支撑盘303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滑槽308,滑槽308内滑移设置有外圈限位杆306,外圈限位杆306以中心支架305为中心呈环形分布,其中一个外圈限位杆306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检测铜杆收卷高度的高度传感器307,高度传感器307为压力传感器且感应端指向中心支架305。外圈限位杆306的底部一体固设有与滑槽308滑动配合的滑块309,所述滑块309上螺纹穿设有丝杆310,丝杆310远离中心支架305的一端固设有手柄311。

外圈限位杆306和中心支架305形成收卷空间,很好地限制了铜杆的缠绕方向,实现了铜杆的整齐收卷,以减少铜杆的散乱堆叠,同时减少了铜杆卷转运过程中的滑落倾翻事故。转动丝杆310以调节外圈限位杆306与中心支架305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铜杆卷的外圈直径。

参照图2,切断装置600包括切断底座601,切断底座601上固设有连接臂603,连接臂603的顶端固设有切断气缸604,切断气缸604的活塞杆固设有切刀602,切断底座601上开设有供切刀602通过的切缝605,切断气缸604与高度传感器307控制连接。结合图2,第一推送装置700包括固设于第一导轨100上端面的第一固定板701,第一固定板701上通过螺栓固设有第一气缸702,第一气缸702的活塞杆朝向第一收卷机300且固连有第一推板703,同时第一推板703与高度传感器307控制连接。第一导轨100于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101,第一收卷机300位于第一推送装置700和限位块101之间。

当铜杆卷一层层堆叠收卷至一定高度时与高度传感器307相接触,切断气缸604控制切刀602迅速向下滑移以切断正在弯折的铜杆,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高度传感器307控制第一气缸702开启,推动第一推板703向第一收卷机300移动,第一收卷机300远离折弯装置500并被移动至限位块101处。

参照图2,第二推送装置800包括固设于第二导轨200上端面的第二固定板801,第二固定板801上通过螺栓固设有第二气缸802,第二气缸802的活塞杆固设有第二推板803。限位块101朝向第一收卷机300的一侧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02,位置传感器102为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102和第二气缸802控制连接。当第一收卷机300被推至第一限位块101处并与位置传感器102接触,位置传感器102控制第二气缸802开启,迅速推动第二推板803向第二收卷机400移动,并在第一导轨100和第二导轨200的交错处停下,继续收卷被折弯的铜杆,实现了不停机连续地收卷铜杆。

参照图3,第一导轨100和第二导轨200的交叉点处均开设有限位凹槽201,限位凹槽201内固设有缓冲层。更换收卷机时第二收卷机400冲撞至第一限位块101时会受到反向作用力,限位凹槽201有效地限制了的滑移反弹,同时缓冲层有效减少了第一收卷机300在收卷过程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第一驱动电机505控制驱动辊504转动以输送铜杆,铜杆经过折弯辊503时受到稳定均匀的折弯力,使得铜杆折弯并在第一收卷机300上收卷成捆。当第一收卷机300的铜杆捆收卷至足够高度直至接触到高度传感器307后,切断气缸604控制切刀602迅速向下移动并切断正在折弯的铜杆,同时第一推板703推动第一收卷机300远离折弯装置500。当第一收卷机300移动至限位块101处时接触位置传感器102,此时第二推板803推动第二收卷机400靠近折弯装置500并继续收卷铜杆。工作人员在第二收卷机400原来的位置补充新的收卷机即可实现连续不间断地生产,无需停机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铜杆的连续不停机收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了停机切断铜杆和停机转移铜杆卷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实现了铜杆的整齐收卷,减少了铜杆的散乱堆叠现象,从而减小了铜杆卷转运过程中的滑落倾翻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