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8529发布日期:2020-12-11 15:2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泵筒是石油开采行业中重要的配件,配合抽油泵使用服务于石油开采行业。

在泵筒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泵筒的两端车螺纹。在现有的泵筒加工过程中,针对不同需要,需要对泵筒的内侧壁或外侧壁进行车螺纹,对泵筒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加工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夹紧装置,才能保证夹紧的同时,不会对车螺纹造成干涩影响。

为此,亟待一种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能够满足对内侧壁或外侧壁进行接触夹紧,不需要更换夹紧装置,减少成本的同时,减少拆卸工装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能够满足对内侧壁或外侧壁进行接触夹紧,不需要更换夹紧装置,减少成本的同时,减少拆卸工装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座,滑座的上端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筒,定位筒内设置有能沿径向移动的定位柱,定位柱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和固定板,固定板与定位筒的侧壁相互连接,传动杆的贯穿固定板,传动杆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通孔内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相互适配的内螺纹,通孔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抵紧板。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连接轴的外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弧形凹槽,通孔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扣合形成滚珠槽,滚珠槽内填充设置有滚珠本体。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定位筒的侧壁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滚珠槽相互连通,滚珠本体经螺纹槽进入到滚珠槽内,螺纹槽配设有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连接轴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上端贯穿传动杆后与固定板相互连接,传动杆贯穿开设有便于限位杆穿过的传动孔。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传动孔与限位杆为间隙配合,固定板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与限位杆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抵紧板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垫,抵紧板与连接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工作台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滑座贯穿设置有螺栓组件,滑座与工作台通过螺栓组件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定位环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上半环与下半环扣合形成环形,上半环的一端与下半环的一端铰接,下半环的另一端铰接有锁定杆,锁定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上半环的另一端开设有锁定槽,锁定杆的两端贯穿锁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在定位环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筒,多个定位筒呈环形阵列分布,定位筒内设置有能够沿径向移动的定位柱,通过定位柱在径向移动,实现对泵筒的外壁进行抵紧固定,能够对不同外径的泵筒进行夹紧。定位柱的下端设置有抵紧板,定位柱的驱动方式为通过传动组件,使定位柱旋转前进。在定位柱的下端设置有抵紧板,抵紧板通过连接轴与定位柱转动连接,使抵紧板不会跟随定位柱的转动而转动,但同时,抵紧板通过定位柱实现径向的移动。保证了抵紧板与定位柱的一体性,使定位柱能够给抵紧板传递向内的抵紧力以及向外的扩张力。进而使抵紧板能够与泵筒的外壁相互接触,对泵筒实现挤压固定;同时,抵紧板能与泵筒的内壁相互接触,对泵筒实现向外的扩张力,多个抵紧板同时对泵筒施加向外的力,实现对泵筒的固定。进而实现对泵筒外壁抵紧时,不会干涉泵筒加工内螺纹;当对泵筒内壁抵紧时,不会干涉泵筒外壁加工螺纹。能够满足同一个夹紧装置对泵筒加工内外螺纹时的固定,不需要更换夹紧装置,减少更换夹紧装置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2、连接轴外壁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通孔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当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扣合形成滚珠槽,当滚珠本体填充到滚珠槽内后,使连接轴与定位轴保持一体性,同时连接轴与定位柱能够相对转动,连接轴能够对抵紧板施加向内的推力和向外的拉力。定位柱还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设置有固定螺钉,滚珠本体通过螺纹槽进入到滚珠槽内,然后通过固定螺纹对滚珠本体进行限位,安装拆卸检修方便。

3、在连接轴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上端贯穿传动杆后与定位筒相互连接,限位槽的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例如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等。限位杆伸入限位槽的部分与限位槽的内壁相互适配,通过限位杆起到对连接轴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轴转动,进而保证抵紧板始终处于某一朝向。避免定位柱带动抵紧板沿径向移动的过程中,抵紧板发生随意转动,而不能很好的与泵筒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紧密接触。

4、传动杆的传动孔雨限位杆间隙配合,使传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限位杆发生摩擦,减少摩擦损耗。

5、抵紧板的上端面和下断面均设置有橡胶垫,使抵紧板与泵筒的接触为柔性接触,避免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泵筒损坏。

6、滑座与工作台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进行连接,能够对定位环进行相对调节,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调整定位环与泵筒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螺栓组件的方式固定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7、定位环的上半环与下半环一端铰接,另一端能够启闭。通过开启上半环,方便吊装泵筒安装到定位环内,将泵筒从定位环内拆卸。上半环与下半环之间通过锁定杆贯穿锁定槽,锁定杆的上端设置锁定螺母。通过锁定螺母与锁定杆的铰接端对上半环进行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环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1-工作台,2-滑座,201-螺栓组件,3-定位环,301-上半环,3011-锁定槽,302-下半环,3021-锁定杆,3022-锁定螺母,4-定位筒,5-定位柱,501-通孔,6-传动组件,601-传动杆,602-固定板,7-连接轴,701-限位槽,8-抵紧板,801-橡胶垫,9-滚珠槽,901-第一弧形凹槽,902-第二弧形凹槽,903-螺纹槽,904-固定螺钉,10-限位杆,11-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泵筒加工用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座2,滑座2的上端设置有定位环3,定位环3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筒4,定位筒4内设置有能沿径向移动的定位柱5,定位柱5贯穿开设有通孔501,通孔501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组件6,传动组件6包括传动杆601和固定板602,固定板602与定位筒4的侧壁相互连接,传动杆601的贯穿固定板602,传动杆601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通孔501内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相互适配的内螺纹,通孔50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连接轴7,连接轴7的下端设置有抵紧板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定位环3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筒4,多个定位筒4呈环形阵列分布,定位筒4内设置有能够沿径向移动的定位柱5,通过定位柱5在径向移动,实现对泵筒的外壁进行抵紧固定,能够对不同外径的泵筒进行夹紧。定位柱5的下端设置有抵紧板8,定位柱5的驱动方式为通过传动组件6,使定位柱5旋转前进。在定位柱5的下端设置有抵紧板8,抵紧板8通过连接轴7与定位柱5转动连接,使抵紧板8不会跟随定位柱5的转动而转动,但同时,抵紧板8通过定位柱5实现径向的移动。保证了抵紧板8与定位柱5的一体性,使定位柱5能够给抵紧板8传递向内的抵紧力以及向外的扩张力。进而使抵紧板8能够与泵筒的外壁相互接触,对泵筒实现挤压固定;同时,抵紧板8能与泵筒的内壁相互接触,对泵筒实现向外的扩张力,多个抵紧板8同时对泵筒施加向外的力,实现对泵筒的固定。进而实现对泵筒外壁抵紧时,不会干涉泵筒加工内螺纹;当对泵筒内壁抵紧时,不会干涉泵筒外壁加工螺纹。能够满足同一个夹紧装置对泵筒加工内外螺纹时的固定,不需要更换夹紧装置,减少更换夹紧装置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连接轴7的外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弧形凹槽901,通孔50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弧形凹槽902,第一弧形凹槽901和第二弧形凹槽902扣合形成滚珠槽9,滚珠槽9内填充设置有滚珠本体。定位筒4的侧壁开设有螺纹槽903,螺纹槽903与滚珠槽9相互连通,滚珠本体经螺纹槽903进入到滚珠槽9内,螺纹槽903配设有固定螺钉90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连接轴7外壁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901,通孔50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902,当第一弧形凹槽901与第二弧形凹槽902扣合形成滚珠槽9,当滚珠本体填充到滚珠槽9内后,使连接轴7与定位轴保持一体性,同时连接轴7与定位柱5能够相对转动,连接轴7能够对抵紧板8施加向内的推力和向外的拉力。定位柱5还开设有螺纹槽903,螺纹槽903设置有固定螺钉904,滚珠本体通过螺纹槽903进入到滚珠槽9内,然后通过固定螺纹对滚珠本体进行限位,安装拆卸检修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连接轴7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701,限位槽701内设置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上端贯穿传动杆601后与固定板602相互连接,传动杆601贯穿开设有便于限位杆10穿过的传动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连接轴7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701,限位槽701内设置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上端贯穿传动杆601后与定位筒4相互连接,限位槽701的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例如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等。限位杆10伸入限位槽701的部分与限位槽701的内壁相互适配,通过限位杆10起到对连接轴7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轴7转动,进而保证抵紧板8始终处于某一朝向。避免定位柱5带动抵紧板8沿径向移动的过程中,抵紧板8发生随意转动,而不能很好的与泵筒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紧密接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传动孔与限位杆10为间隙配合,固定板602设置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与限位杆10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传动杆601的传动孔雨限位杆10间隙配合,使传动杆601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限位杆10发生摩擦,减少摩擦损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抵紧板8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垫801,抵紧板8与连接轴7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抵紧板8的上端面和下断面均设置有橡胶垫801,使抵紧板8与泵筒的接触为柔性接触,避免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泵筒损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工作台1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滑座2贯穿设置有螺栓组件201,滑座2与工作台1通过螺栓组件201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滑座2与工作台1之间通过螺栓组件201进行连接,能够对定位环3进行相对调节,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调整定位环3与泵筒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螺栓组件201的方式固定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定位环3包括上半环301和下半环302,上半环301与下半环302扣合形成环形,上半环301的一端与下半环302的一端铰接,下半环302的另一端铰接有锁定杆3021,锁定杆302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3022,上半环301的另一端开设有锁定槽3011,锁定杆3021的两端贯穿锁定槽30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定位环3的上半环301与下半环302一端铰接,另一端能够启闭。通过开启上半环301,方便吊装泵筒安装到定位环3内,将泵筒从定位环3内拆卸。上半环301与下半环302之间通过锁定杆3021贯穿锁定槽3011,锁定杆3021的上端设置锁定螺母3022。通过锁定螺母3022与锁定杆3021的铰接端对上半环301进行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方便拆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