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笼网编织机前的金属丝张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3477发布日期:2021-03-05 14:0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笼网编织机前的金属丝张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笼网编织过程中金属丝导入编织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笼网编织机前的金属丝张弛装置。


背景技术:

2.石笼网是由多个金属丝通过编织机编织而成,由于这些金属丝分别由各自的金属丝卷通过编织机的牵引而放卷。由于金属丝卷在放卷的过程中,进入编织机的金属丝无法确保张紧的状态,进而无法保证石笼网的成品合格率;目前,采用张紧辊组进行金属丝张紧,其原理是:金属丝由金属丝卷穿经张紧辊组并伸入编织机,在编织机的编织过程中,随着金属丝被编织成网,而使得待编织的金属丝部分被编织机牵引,进而金属丝带动张紧辊组转动,由此使得位于编织机与张紧辊组之间的金属丝保持张紧的状态。然而,在张紧辊组上的多根金属丝带动张紧辊组转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金属丝之间相互交错的现象,这样金属丝之间相互摩擦,影响金属丝的强度,更重要的是,金属丝相互交错后恢复到彼此分离的状态的过程中,使得该对应的金属丝到编织网之间的部分变得松散,进而导致这部分金属丝编织成网不符合要求,因此影响了石笼网的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笼网编织机前的金属丝张弛装置,解决在多根金属丝张紧的过程中,出现金属丝之间相互交错、干涉的现象,而降低石笼网的成品合格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石笼网编织机前的金属丝张弛装置,包括沿金属丝的输送方向分别安装于机架上的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所述进丝张紧辊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进丝辊和下进丝辊,于所述上进丝辊和下进丝辊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周向表面上开有若干与其轴线重合的环形的进丝槽,所述若干进丝槽沿上进丝辊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出丝张紧辊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出丝辊和下出丝辊,于所述上出丝辊和下出丝辊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周向表面上开有若干与其轴线重合的环形的出丝槽,所述若干出丝槽沿上出丝辊的轴向间隔设置。
6.进一步的,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金属丝张紧程度的调整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轴向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的调整辊,两滑块竖直滑动连接于机架上,且于各滑块上转动连接有与机架螺纹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竖直设置,且调节杆经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锁止于机架上。
8.进一步的,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进丝张紧辊组的前端安装有分丝板,所述分丝板的两端沿上进丝辊的轴向延伸机架的两侧,多根金属丝间隔穿经分丝板并伸入进丝张紧辊组,且金属丝沿上进丝辊的轴向间隔设置。
9.进一步的,于所述分丝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有若干导丝孔,所述导丝孔、进丝槽及出丝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多根金属丝分别穿经相对应的导丝孔、进丝槽
及出丝槽并伸入编织机。
10.进一步的,所述导丝孔的两端为向外渐扩的喇叭状结构。
11.进一步的,于所述分丝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有若干螺纹孔,于螺纹孔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导丝嘴。
12.进一步的,所述导丝嘴包括大径端朝外的喇叭嘴,于所述喇叭嘴的小径端构造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的螺纹套。
13.进一步的,于所述分丝板与机架连接的位置处开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分丝板经穿过所述条形孔的螺栓连接,并经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固定于机架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分丝板的数量为两个,两分丝板分别与机架固连,且所述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位于两分丝板之间。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在编织石笼网的过程中,多根金属丝卷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并伸入编织机,这些金属丝卷的金属丝分别穿过相对应的进丝槽和出丝槽,由此可知,金属丝之间在通过进丝张紧辊组的过程中被所设置的进丝槽相互隔开,金属丝之间在通过出丝张紧辊组的过程中被所设置的出丝槽相互隔开,这样避免了金属丝在通过本实用新型张紧的过程中相互交错、干涉的现象出现,且确保金属丝始终沿预期的输送方向运动,进而提高了石笼网的成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丝嘴与分丝板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金属丝依次穿经分丝板、进丝张紧辊组及出丝张紧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金属丝依次穿经分丝板、进丝张紧辊组及出丝张紧辊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3.标注部件:1-机架,2-下进丝辊,3-上进丝辊,301-进丝槽,4-调整辊,401-滑块,402-调节杆,403-锁紧螺母,5-上出丝辊,501-出丝槽,6-下出丝辊,7-分丝板,701-螺纹孔,702-条形孔,703-螺栓,8-导丝孔,9-导丝嘴,901-螺纹套,10-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笼网编织机前的金属丝张弛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沿金属丝10的输送方向设置的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均
安装在机架1上。其中,进丝张紧辊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进丝辊3和下进丝辊2,上进丝辊3和下进丝辊2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在上进丝辊3和下进丝辊2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周向表面上开有与金属丝10数量相同的环形的进丝槽301,所开设进丝槽301的上进丝辊3或下进丝辊2与进丝槽301的轴线重合,且这些进丝槽301沿上进丝辊3的轴向均匀地设置。出丝张紧辊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出丝辊5和下出丝辊6,上出丝辊5和下出丝辊6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在上出丝辊5和下出丝辊6中至少其中之一的周向表面上开有与金属丝10数量相同的环形的出丝槽501,所开设出丝槽501的上出丝辊5或下出丝辊6与出丝槽501的轴线重合,且这些出丝槽501沿上出丝辊5的轴向均匀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在编织石笼网的过程中,多根金属丝卷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并伸入编织机,这些金属丝卷的金属丝10分别穿过相对应的进丝槽301和出丝槽501,随着金属丝10被编织成网,使得待编织的金属丝10部分被编织机牵引,进而金属丝10带动上进丝辊3、下进丝辊2、上出丝辊5及下出丝辊6转动,这样使得金属丝10在本实用新型与编织机之间处于张紧状态,由此可知,金属丝10之间在通过进丝张紧辊组的过程中被所设置的进丝槽301相互隔开,金属丝10之间在通过出丝张紧辊组的过程中被所设置的出丝槽501相互隔开,这样避免了金属丝10在通过本实用新型张紧的过程中相互交错、干涉的现象出现,且确保金属丝10始终沿预期的输送方向运动,进而提高了石笼网的成品合格率。
2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上且位于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用于调节金属丝10张紧程度,以进一步的确保金属丝10经过本实施例后保持张紧的状态。其中,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辊4,该调整辊4的轴向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401,在机架1上与两滑块40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滑槽,这两个滑块401分别装配在相对应的滑槽内,且使得滑块401竖直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在各个滑块401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调节杆402,各个调节杆402竖直设置,且调节杆40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403,该锁紧螺母403用于将调节杆402锁止在机架1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调整金属丝10在本实施例上的张紧程度时,或者金属丝10出现松弛的状态时,操作人员旋松锁紧螺母403,并旋转调节杆402,使滑块401带动调整辊4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实现穿经调整辊4的金属丝10的部分被张紧。
2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上且位于进丝张紧辊组的前端安装有分丝板7,该分丝板7的两端沿上进丝辊3的轴向延伸机架1的两侧,多根金属丝10间隔穿经分丝板7并伸入进丝张紧辊组,且这些金属丝10沿上进丝辊3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分丝板7为提供金属丝10穿过采用了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在分丝板7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有多个导丝孔8,导丝孔8、进丝槽301及出丝槽50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多根金属丝10分别穿经相对应的导丝孔8、进丝槽301及出丝槽501并伸入编织机,如图4、图5所示,导丝孔8的两端为向外渐扩的喇叭状结构;第二种,在分丝板7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有多个螺纹孔701,在螺纹孔70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导丝嘴9,导丝嘴9包括大径端朝外的喇叭嘴,在喇叭嘴的小径端构造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701内的螺纹套901。由于导丝孔8和导丝嘴9均采用向外渐扩的喇叭状的结构,这样使得金属丝10在穿过分丝板7的过程中,金属丝10可以为多个方向平滑通过分丝板7,避免了金属丝10大角度通过分丝板7而发生拉伤的现象;且本实施例分丝板7的作用的确保金属丝10进入时相互分隔,避免金属丝10进入过程中就开始相互交错、干涉。本实施例分丝板7与机架1的相对位置可调,以适应不
同输入方向的金属丝10的输送,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分丝板7与机架1连接的位置处开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孔702,分丝板7经穿过条形孔702的螺栓703连接,并经与该螺栓703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固定在机架1上。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分丝板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丝板7分别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位于这两个分丝板7之间。这样在确保金属丝10在进丝张紧辊组和出丝张紧辊组的运动过程中保持预定的方向,并相互隔开,同时确保金属丝10进入进丝张紧辊组前和离开出丝张紧辊组后保持相互隔开的状态。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当金属丝10较细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为金属丝10依次穿经下进丝辊2、上进丝辊3、调整辊4及上出丝辊5后伸向编织机的示意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较细的金属丝10的可拉伸张紧的外力相对较小,无需再穿经下出丝辊6即可保持张紧状态;当金属丝10较粗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为金属丝10依次穿经下进丝辊2、上进丝辊3、调整辊4、上出丝辊5及下出丝辊6后伸向编织机的示意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较粗的金属丝10的可拉伸张紧的外力相对较大,需再穿经下出丝辊6以使金属丝10保持张紧状态。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