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5947发布日期:2021-02-26 19:5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脉冲热压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


背景技术:

[0002]
脉冲热压机利用变压器产生一个低电压的大电流,通过焊接头令其迅速发热。脉冲电流就是指电流的on及off频率比例,此脉冲比例越大,电流输出越大,焊接头升温越快。
[0003]
现有的脉冲热压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脉冲热压机移动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槽方便连接外部夹具,在不需要通过外部夹具对焊接物体进行限位时,外部融化的焊锡易进入移动平台的限位槽内,焊锡本身的吸附性较强不易清理,同时会在后续使用时使夹具无法实现水平限位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脉冲热压机移动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槽方便连接外部夹具,在不需要通过外部夹具对焊接物体进行限位时,外部融化的焊锡易进入移动平台的限位槽内,焊锡本身的吸附性较强不易清理,同时会在后续使用时使夹具无法实现水平限位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麻烦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包括支撑工作台和导向轮,所述支撑工作台的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导向轮且顶端端面左侧连接有上外框,所述上外框的前端端面下方位置处连接有控制机体,所述控制机体的顶端端面左侧连接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平台,所述防护平台的上方在位于上外框的内表面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的前端端面左侧设置有脉冲操作台,所述脉冲操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外护框,所述防护平台包括有稳定板、阻隔块、连接柱和磁石,所述稳定板的底端端面左侧连接有阻隔块,所述阻隔块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端面连接有磁石。
[0007]
优选的,所述脉冲操作台包括有显示面板、防护条、微型气泵、稳定气缸、下连接平台和热压头,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微型气泵且右端端面连接有防护条,所述微型气泵的前端端面连接有稳定气缸,所述稳定气缸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下连接平台,所述下连接平台的底端端面中心位置处连接有热压头。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工作台包括有左支腿、横板、右支腿、外柜门和后挡板,所述横板的底端端面左侧连接有左支腿且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右支腿,所述右支腿的前端端面连接有外柜门,所述外柜门的左侧在位于右支腿的左端端面后方位置处设置有后挡板。
[0009]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体的前端端面设置有操作面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两个且为相匹配设置,所述移动平台的底端端面设置有丝杆且后端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
[0010]
优选的,所述防护平台可相对于移动平台进行运动,所述移动平台的顶端端面设
置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防护平台可与移动平台磁性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脉冲操作台可相对于横向导轨进行竖向运动,所述外护框的前端端面设置有观察玻璃且具有透光性,所述导向轮设置有四个且位于支撑工作台的底端端面四周位置处。
[0012]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前端端面可进行液晶显示,所述微型气泵可通过管道与稳定气缸气性连接,所述稳定气缸可通过微型气泵带动下连接平台和热压头进行竖向运动,所述防护条具有弹性。
[0013]
优选的,所述稳定板与移动平台尺寸规格皆一致,所述阻隔块的后端端面与稳定板的后端端面为相持平设置,所述磁石可与移动平台的内侧限位槽磁性连接。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防护平台且防护平台包括有稳定板、阻隔块、连接柱和磁石,使用中通过磁石和移动平台的内侧稳定槽磁性连接即可以实现位置固定,这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且牢固,磁石的磁性设置加强了连接稳定性,避免了插接的固定方式易受到外部影响的弊端。
[0016]
2、本实用新型稳定板与移动平台的尺寸规格皆一致,使用中可有效的对移动平台的顶端端面起到防护遮挡作用,可避免外部焊锡通过防护平台进入移动平台的顶端端面限位槽内,阻隔块的设置可在需要将防护平台与移动平台分离时方便握持,避免贴合设置带来的分离困难问题,同时防护平台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可进行反复使用,防护平台的设置避免了外部融化的焊锡易进入移动平台的限位槽内给使用者带来的麻烦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护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脉冲操作台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撑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支撑工作台;2、控制机体;3、移动平台;4、防护平台;5、横向导轨;6、脉冲操作台;7、上外框;8、外护框;9、导向轮;41、稳定板;42、阻隔块;43、连接柱;44、磁石;61、显示面板;62、防护条;63、微型气泵;64、稳定气缸;65、下连接平台;66、热压头;11、左支腿;12、横板;13、右支腿;14、外柜门;15、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技术方案:
[0025]
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包括支撑工作台1和导向轮9,支撑工作台1包括有左支腿
11、横板12、右支腿13、外柜门14和后挡板15,横板12的底端端面左侧连接有左支腿11且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右支腿13,右支腿13的前端端面连接有外柜门14,外柜门14的左侧在位于右支腿13的左端端面后方位置处设置有后挡板15,外柜门14可开启支撑工作台1的内侧空间,起到一定储存物品的作用,支撑工作台1的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导向轮9且顶端端面左侧连接有上外框7,导向轮9设置有四个且位于支撑工作台1的底端端面四周位置处,导向轮9可带动整体进行位置移动,上外框7的前端端面下方位置处连接有控制机体2,控制机体2的前端端面设置有操作面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控制机体2的顶端端面左侧连接有移动平台3,移动平台3设置有两个且为相匹配设置,两个移动平台3起到辅助作用,移动平台3的底端端面设置有丝杆且后端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和丝杆为移动平台3可进行前后运动的基础,移动平台3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平台4,防护平台4可相对于移动平台3进行运动,移动平台3的顶端端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槽,均匀分布的限位槽可与外部夹具固定连接,防护平台4可与移动平台3磁性连接。
[0026]
三轴双平台脉冲热压机,包括防护平台4的上方在位于上外框7的内表面设置有横向导轨5,横向导轨5的前端端面左侧设置有脉冲操作台6,脉冲操作台6可相对于横向导轨5进行竖向运动,脉冲操作台6包括有显示面板61、防护条62、微型气泵63、稳定气缸64、下连接平台65和热压头66,显示面板61的底端端面连接有微型气泵63且右端端面连接有防护条62,微型气泵63的前端端面连接有稳定气缸64,稳定气缸64的底端端面连接有下连接平台65,下连接平台65的底端端面中心位置处连接有热压头66,热压头66可通过脉冲电压发热对外部焊接物体进行加热,显示面板61的前端端面可进行液晶显示,微型气泵63可通过管道与稳定气缸64气性连接,稳定气缸64可通过微型气泵63带动下连接平台65和热压头66进行竖向运动,稳定气缸64和微型气泵63为整体可进行竖向运动的基础,防护条62具有弹性,可对内侧线路进行保护,脉冲操作台6的右侧设置有外护框8,外护框8的前端端面设置有观察玻璃且具有透光性,可在使用中为了安全性关闭外护框8通过观察玻璃进行观察,防护平台4包括有稳定板41、阻隔块42、连接柱43和磁石44,稳定板41的底端端面左侧连接有阻隔块42,阻隔块4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柱43,连接柱43的底端端面连接有磁石44,稳定板41与移动平台3尺寸规格皆一致,两者为相匹配覆盖设置,阻隔块42的后端端面与稳定板41的后端端面为相持平设置,磁石44可与移动平台3的内侧限位槽磁性连接,可加强连接稳定性避免出现位置松动影响焊接作业。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将设备放置在需要使用的位置处,其后可通过控制机体2的前端端面操作面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开启设备,而后可将需要焊接的物品放置在防护平台4的顶端端面处,随后可通过操控开关使设备开始运行,而后移动平台3的后端端面伺服电机开始运转并通过内侧丝杆带动移动平台3进行前后位置运动,而后待移动平台3的前后位置合适后,横向导轨5的右端端面伺服电机对脉冲操作台6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待热压头66处于设备的正上方时微型气泵63通过管道向稳定气缸64输入气体,随后稳定气缸64带动下连接平台65和热压头66进行竖向运动使其与外部焊接物体直接接触,而后热压头66在外部脉冲电压的加热下开始发热,随后到达指定温度后将外部物体间的焊锡容易并连为一体,随后微型气泵63向稳定气缸64输入气体将下连接平台65和热压头66的位置拉回,而后通过控制机体2的前端端面操作面板暂停设备,随后通过外部工具将焊接后的物体从防护平台4的顶端端面处取下即可。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