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2277发布日期:2021-04-09 13: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能够用于加工高强钢的铣刀。



背景技术:

在轧钢分析实验室进行样品缺陷的检测过程中,由于部分缺陷存在于样品的内部,因此需要对样品进行精密切割或者进行表面开槽后,再配合扫描电镜进行微缺陷、断面结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的分析研究,才能准确的检测出样品的内部缺陷。

现有技术中,在检测抗拉强度rm为780mpa以上的高强钢时,由于高强钢的硬度较高、强度大,采用全自动轮转式切片机加工高强钢常出现砂轮片断裂的情况,因此需要采用数控铣床对高强钢进行开槽处理,但是铣床上使用的焊接铣刀经常出现刀刃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铣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立式铣床加工高强钢容易使刀刃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铣刀,包括相互连接的铣刀盘与连接轴,其中:

所述铣刀盘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安装刀头的安装槽,所述刀头与铣刀盘的中轴线呈倾斜角度;

所述连接轴上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刀头的一端伸出铣刀盘外,另一端伸入定位件内;

所述定位件内设置有能够使刀头的轴向与铣刀盘的中轴线之间夹角改变的限位部,所述刀头的倾斜角度通过所述定位件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铣刀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为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内设置有与所述刀头的倾角方向相反的倾斜面限位部,所述刀头通过倾斜面限位部改变刀头的倾斜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中心开设有用于与连接轴间隙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第一螺钉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在连接轴上。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为圆盘形结构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刀头的位置相对应的腰型孔限位部,所述刀头通过腰型孔限位部改变刀头的倾斜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件中心连接有用于与连接轴间隙连接的轴套管,所述轴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螺钉与第二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在连接轴上。

可选的,所述铣刀盘的侧壁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刀头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连接件为螺钉结构、卡扣结构或者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结构。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自由端还连接有铣刀体,所述铣刀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铣床的主轴相连接的连接槽。

可选的,所述刀头的前角γ0为-5°至-2°;所述刀头的主后角α0为10°至15°;所述刀头的主偏角kr为60°;所述刀头的副偏角krˊ为15°至20°;所述刀头的刃倾角λs为0°至-5°。

可选的,所述刀头的材质为立方氮化硼聚晶。

可选的,所述刀头伸出铣刀盘的长度为0.5厘米至1.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铣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刀头与铣刀盘的中轴线呈倾斜角度,并且该倾斜角度可调节,当铣床带动刀头旋转后所形成的直径能够调节得越小,刀头作用于高强钢的强度也越高,从而使得刀具不易损坏,刀头的不同断面能够互换使用,减少了换刀次数,节约了耗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件与连接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刀头的前角与主后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刀头的主偏角与副偏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刀头的刃倾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刀头;2—铣刀盘;21—安装槽;3—连接件;4—第一定位件;41—倾斜面限位部;42—第一螺钉;5—连接轴;6—第二定位件;61—腰型孔限位部;62—轴套管;63—第二螺钉;7—铣刀体;71—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铣刀,如图1所示,包括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铣刀盘2与连接轴5。铣刀盘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刀头1的安装槽21,铣刀盘2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件3,刀头1的中部通过连接件3固定在安装槽21内。其中,连接件3可以是内六角螺钉、卡扣或者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件等连接结构。铣刀盘2上刀头1与安装槽21的数量至少是一组,还可以是两组、三组、四组或者更多的组数,若干组刀头1相对于铣刀盘2的中心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以铣刀盘2上刀头1与安装槽21的数量为两组举例。

如图1所示,连接轴5的自由端还连接有铣刀体7,铣刀体7上设置有用于与铣床的主轴相连接的连接槽71,使铣床能够带动铣刀体7转动,从而使刀头1转动,以加工高强钢。

如图4至图6所示,刀头1的前角γ0为-5°至-2°,刀头1的主后角α0为10°至15°,刀头1的主偏角kr为60°,刀头1的副偏角krˊ为15°至20°,刀头1的刃倾角λs为0°至-5°。其中,刀头1的材质为立方氮化硼聚晶。刀头1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片状结构的刀片,也可以是具有刀齿的圆柱体形状的杆式刀头。

如图1所示,连接轴5上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的位置能够相对铣刀盘2移动。刀头1与连接轴5的中心轴线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两组刀头1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且刀头1的一端伸出铣刀盘2外0.5厘米至1.5厘米,刀头1的另一端伸入定位件内。两组刀头1位于铣刀盘2外部分的开合角度小于位于定位件内部分的开合角度。

如图1与图2所示,定位件为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定位件4,第一定位件4内设置有倾斜面限位部41,倾斜面限位部41的倾角方向与两组刀头1的倾角方向相反。当第一定位件4在连接轴5上移动时,两组刀头1与倾斜面限位部41面接触,并且通过刀头1在倾斜面限位部41上的滑动带动两组刀头1在第一定位件4内开合,从而使铣刀盘2外的两组刀头1之间的开合角度相应的改变。当然,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一定位件4改变两组刀头1之间的开合角度。

如图1与图2所示,在第一定位件4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第一定位件4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5过盈连接或者间隙连接。当第一定位件4与连接轴5为过盈连接时,可以通过敲击第一定位件4的方式使第一定位件4在连接轴5上移动。当第一定位件4与连接轴5为间隙连接时,在第一定位件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使用第一螺钉42与第一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将第一定位件4固定在连接轴5上。

加工高强钢时,先松开连接件3使刀头1能够自由转动,移动连接轴5上的第一定位件4,使倾斜面限位部41改变两组刀头1伸出铣刀盘2外的部分至适合的开合角度,再通过连接件3锁紧刀头1,通过第一螺钉42锁紧第一定位件4,即可完成两组刀头1之间间距的调整。若需要使铣刀盘2外部两组刀头1之间的间距减小,则使第一定位件4远离铣刀盘2,使刀头1紧密接触倾斜面限位部41,再通过连接件3锁紧刀头1即可;若需要使铣刀盘2外部两组刀头1之间的间距增大,则使第一定位件4靠近铣刀盘2,使刀头1紧密接触倾斜面限位部41,再通过连接件3锁紧刀头1即可。

加工高强钢时,刀头1旋转后的直径越小强度越高,本实用新型使得刀头1之间的间距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从而使刀头1作用于高强钢的频率也越高,适用于高强钢的加工,不容易造成刀具的损坏。同时,多组刀头1对高强钢进行加工处理,减少了单个刀头1的磨刀次数,提高了刀头1的耐磨性,每个刀头1的一面磨损后能够互换刀头的夹持位置继续使用,减少了换刀次数,节约了耗材,并且无需每次加工高强钢时更换不同的刀具及夹具。刀头1采用设计的角度参数配合立方氮化硼聚晶材质,使得刀头1的使用寿命是硬质合金刀具的15倍。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特别采用下述结构以替代第一定位件4的结构,具体来说:

如图3所示,定位件为圆盘形结构的第二定位件6,在第二定位件6上开设有腰型孔限位部61,每组刀头1伸入第二定位件6的部分均超过腰型孔限位部61的位置。当第二定位件6在连接轴5上移动时,刀头1通过腰型孔限位部61外边缘的阻挡将刀头1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固定的位置,同样能够实现铣刀盘2外的两组刀头1之间的开合角度相应的改变。当然,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二定位件6改变两组刀头1之间的开合角度。

如图3所示,在第二定位件6的中心连接有轴套管62,轴套管62与连接轴5过盈连接或者间隙连接。当轴套管62与连接轴5为过盈连接时,可以通过敲击第二定位件6的方式使第二定位件6在连接轴5上移动。当轴套管62与连接轴5为间隙连接时,在第二定位件6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使用第二螺钉63与第二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将第二定位件6固定在连接轴5上。

加工高强钢时,先松开连接件3使刀头1能够自由转动,移动连接轴5上的第二定位件6,使腰型孔限位部61改变两组刀头1伸出铣刀盘2外的部分至适合的开合角度,再通过连接件3锁紧刀头1,通过第二螺钉63锁紧第二定位件6,即可完成两组刀头1之间间距的调整。若需要使铣刀盘2外部两组刀头1之间的间距减小,则使第二定位件6靠近铣刀盘2,使刀头1紧密接触腰型孔限位部61的外边缘,再通过连接件3锁紧刀头1即可;若需要使铣刀盘2外部两组刀头1之间的间距增大,则使第二定位件6远离铣刀盘2,使刀头1紧密接触腰型孔限位部61的外边缘,再通过连接件3锁紧刀头1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