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火结构和接火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8490发布日期:2021-06-22 15:4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接火结构和接火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火结构和接火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线的高铁站台钢结构屋面檐口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高空焊接作业,在该操作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火花会从高空落下,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焊接人员大多会在焊接点下方固定连接接火盆,从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但是由于接火盆长度有限,当焊接距离较长时,需要连接多个接火盆才能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这种方式使得操作者不仅要花费多个接火盆的费用,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连接接火盆,给操作者造成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接火结构和接火支架装置,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接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底板用于承接掉落的火花;

滑动件,滑动件的一端与底板连接,滑动件的另一端设有悬挂件,悬挂件用于与支架相连接,悬挂件能够相对支架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火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用于承接掉落火花的底板与滑动件相连,滑动件上的悬挂件能够相对支架移动,使得底板也能够相对支架移动,从而在焊接人员对不同的位置进行焊接时,可以通过底板的移动使得其位于不同位置,无需在每个焊接的位置均连接接火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底板上的边缘的至少部分位置设有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接火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底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连接有滑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悬挂件包括挂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底板上朝向支架的一侧铺设有防火石棉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l型结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连接件和底板形成开口朝向火花掉落方向的围挡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由轻质钢板拼接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结构,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挡板和第一底板连接板,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挡板和第二底板连接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同一侧上分别设有滑动件,底板的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板相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连接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接火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接火结构,接火结构通过悬挂件与支架连接,且接火结构通过悬挂件可相对支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接火支架装置,支架上设有悬挂线,悬挂件能够悬挂于悬挂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接火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火结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接火结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接火支架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说明:接火结构101、底板102、滑动件103、悬挂件104、挡板201、第一边301、第二边302、第一连接件303、第二连接件304、第一挡板305、第一底板连接板306、第二挡板307、第二底板连接板308、支撑杆309、支架401、长尾抱箍402、角钢403、下滑道404和上滑道40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铁路线的高铁站台钢结构屋面檐口的焊接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高空焊接作业,焊接产生的火花会从高空落下进而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大多数的操作者会在支架401上焊接点对应的位置连接有接火盆,但是接火盆的长度有限,当焊接的距离较长时,需要在支架401上连接多个接火盆,不仅浪费材料,还需要花费较多的焊接时间。针对于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接火结构101。

参照图1,作为接火结构101的一个实施例,接火结构101包括底板102和滑动件103,底板102用于承接掉落的花火,滑动件103的一端与底板102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悬挂件104,当接火结构101要连接在支架上时,可将悬挂件104与支架相连接,与此同时,悬挂件104能够相对支架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底板102可以相对支架移动,实现底板102的位置变换。

由于底板102能够相对支架移动,所以当焊接点更换时,可以通过悬挂件104相对支架的滑动,改变底板102和支架的相对位置,使得接火结构101可以调整至焊接点的下方,从而通过接火结构101承接焊接落下的火花。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出的接火结构101能够变换位置,当焊接点更换时,无需增加新的接火结构101,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还省去了连接接火结构101的时间。

具体的,如图1所示,底板102为平板,滑动件103连接在底板102上相对设置的两条边缘处,这种结构使得,底板102可以更佳稳定的与支架相连接。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底板102的至少部分边缘设有挡板201,如图2所示,挡板201向火花掉落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的上方),由于挡板201设置在底板102的边缘处,所以当火花掉落在底板102上时,掉落在底板102边缘上的火花会被挡板201挡住,防止其从底板102的边缘处向地面掉落,能够更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底板102上可以是部分边缘上设置有挡板201,或者,底板102的全部边缘上均设置有挡板201,在上述结构中,底板102的形状和挡板201的形状不受限制,例如,底板102为矩形,则挡板201为矩形板或矩形围成的框架结构;底板102为圆形或椭圆形,则挡板201为弧面型。由上述可知,底板102和挡板201的形状可以由加工实际自行设置,只要二者可以配合连接即可。

具体的,如图2所示,滑动件103连接在挡板201上。

如图3所示,接火结构10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底板10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03连接,底板10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04相连接,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上均设有滑动件103,通过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上的滑动件103,底板102可以相对支架移动位置。

具体的,如图3所示,底板102上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301和第二边302,第一边301与第一连接件303相连接,第二边302与第二连接件304相连接,由于第一边301和第二边302相对设置,与第一边301和第二边30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也相对设置,所以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上的滑动件103在与支架连接时,通过支架401给底板102的拉力分别位于底板102上相对设置的两侧,使得底板102的底面能够平稳设置,防止落到底板102上的火花的滚动,进而降低火花掉落的可能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30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挡板305和第一底板连接板306,第二连接件304包括第二挡板307和第二底板连接板308,底板102的第一边301与第一底板连接板306相连接(可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底板102的第二边302与第二底板连接板308连接(可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连接),且第一挡板305相对于第一底板连接板306的另一端设有滑动件103,第二挡板307相对于第二底板连接板308的另一端设有滑动件103,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的同一侧(位于如图3所示的上方的一侧)均设有滑动件103,通过上述结构,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上的底板102可相对支架移动。

具体的,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的形状和大小不受限制,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底板连接板306和第二底板连接板308的宽度不受限制,只要能够与底板102连接即可。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挡板307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305的高度,该结构能够使得接火结构101能够适应施工场地的具体环境,可以想到的是,如果场地的场景更换,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的高度可以被预设至合适的高度。且第一底板连接板306和第二底板连接板308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底板10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一致。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对齐的第一底板连接板306、第二底板连接板308和底板102能够拼接成较为紧密的接火结构101,达到更好的接火效果。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305和第一底板连接板306形成l型结构,第二挡板307和第二底板连接板308形成了l型结构,且第一挡板305和第一底板连接板306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09,第二挡板307和第二底板连接板308之间也设置有支撑杆309,上述结构使得接火结构101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由于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为l型结构,且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均与底板102连接,所以使得通过第一挡板305、第二挡板307和底板102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开口朝向火花掉落的方向(开口朝向如图3所示的上方)包裹式结构,使得接火结构101通过底板102、第一挡板305和第二挡板307能够更好的承接高处掉落的火花,更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底板102、第一连接件303和第二连接件304均采用轻质钢板拼接而成,这使得接火结构101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也能够尽量的降低自身重量,减轻支架的承重负担。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02上朝向支架401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上侧)上铺设有防火石棉布,防火石棉布可以避免掉落的火花伤害底板102,延长底板102的寿命。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悬挂件104上包含有挂钩,通过挂钩,接火结构101可以与支架相连接,并且可以相对支架移动。可以想到的是,悬挂件104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相对支架移动,例如,悬挂件104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设有缺口,缺口上设有可打开和关闭的阀门,当阀门打开时,通过缺口,悬挂件104可以与支架连接,使得部分支架(例如支架的某个横梁)进入到缺口中,然后关闭阀门,使得悬挂件104与支架相连接,并使得通过悬挂件104,使得与悬挂件104相连接的底板102可相对支架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接火支架装置,如图4所示,接火支架装置包括支架401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接火结构101,接火结构101通过悬挂件104与支架401相连接,并可相对支架401移动。

具体的,支架401上设有悬挂线,悬挂件104能够连接在悬挂线上,并可以相对悬挂线移动,使得底板102可相对支架401移动,从而当焊接位置变化时,接火结构101可相对支架401移动至底板102位于焊接位置下方,承接高处落下的火花,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支架401的形状不受限制,只要满足正常施工条件即可,例如,如图4所示,支架401包括龙骨,龙骨上连接有两个长尾抱箍402,两个长尾抱箍402之间连接有悬挂线,形成下滑道404,支架401上还设有两个角钢403,两个角钢403之间连接有悬挂线,形成了上滑道405,第一连接件303上的悬挂件104连接在下滑道404上,第二连接件304上的悬挂件104连接在上滑道405上,使得底板102上设有防火石棉布的一侧朝向支架401设置,从而底板102可以更好的承接高处焊接掉落的火花。

如图4所示,支架401的部分结构被围绕在接火结构101形成的开口中,这使得,从高空掉落的火花更容易被接火件101围挡,使得火花不容易从高空掉落,进一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