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3834发布日期:2021-05-04 10:3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分段放置在门型搁架后,分段底部舾装件安装、焊缝打磨(如吊耳、合拢缝)、分段报验采用小搁墩或三步踏步梯人工进行作业。但是小搁墩或踏步梯作业区域小,工人需要频繁移动,还时常需要关注脚下安全,防止踩空,导致降低了作业效率,而且不同的门型搁架高度不同,需要工人对小搁墩或踏步梯进行垫高,船舶分段底面的形状也多变,工人需要蜷缩身体,调整角度提高焊接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能够自动焊接,根据工人控制移动,且可以调节焊枪的高度角度,焊接精度高,适用范围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其包括平置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板与底座之间且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升降板上的焊接机构。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板与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升降板固定,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从动组件和转弯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和转弯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穿过底座的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两端的从动轮,所述转弯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受第一电机驱动进行转动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与从动齿轮同轴设置的驱动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第一丝杆、驱动第一丝杆转动且位于第一丝杆下端的第二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且用于限定第二电机的支架、套设在第一丝杆上且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固定在第一螺母上且与升降板固定连接的调节杆、与第一螺母固定的引导套和穿过引导套且与支架固定的导杆。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焊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板上的第二丝杆、驱动第二丝杆转动且固定在升降板上的第三电机、套设在第二丝杆上且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固定在升降板上的若干导轨、与导轨配合且沿着导轨移动的滑块、与第二螺母和滑块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二螺母上方。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第二螺母和滑块固定的支撑块、铰接在支撑块上方的调节块、与调节块和支撑块均铰接的调节气缸、设置在调节块上的移动块、驱动移动块在调节块上移动且固定在调节块上的移动气缸、设置在移动块上的上料单元和焊枪,所述焊枪下方设有废料槽,所述调节块上设有限定移动块移动的滑轨,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探伤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移动块的中部设有摄像头,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设置在移动块上的储料室、设置在储料室底部的上料槽、固定在上料槽内的上料气缸、设置在储料室内的焊条,所述上料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挡板。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有,所述探伤组件为x光射线探伤组件或超声波探伤组件,所述清洗组件为高压空气喷头或毛刷。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所述蓄电池与控制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电连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转动气缸、电磁阀、调节气缸移动气缸、上料气缸和焊枪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快速移动至船舶分段底面的焊接位,并准确的调整位置,使得焊枪能够对准焊缝,提高焊接精度,提升焊接效率。

2、通过升降机构,能够调整焊枪的高度,适应放置在不同高度门型搁架上的船舶分段,适用范围大。

3、通过焊接机构,能够预先清除船舶分段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焊接的精度,能够调整焊枪的角度,适应不同弧度的船舶分段底面的焊接工作,能够实时拍摄焊接的图像,便于操作人员对焊枪进行调整,能够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方便后续重新焊接或者加固焊缝。

4、通过外接式的控制器、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可以便于工人控制该平台的移动和工作,提升控制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移动机构,21.第一电机,22.驱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驱动轮,25.转轴,26.从动轮,

4.升降机构,41.支架,42.第二电机,43.第一丝杆,44.第一螺母,45.调节杆,46.引导套,47导杆,

5.蓄电池,6.伸缩杆,7.升降板,8.焊接机构,81.第三电机,82.第二丝杆,83.第二螺母,84.导轨,85.滑块,86.调节组件,8601.支撑块,8602.调节块,8603.调节气缸,8604.移动块,8605.移动气缸,8606.滑轨,8607.探伤组件,8608.清洗组件,8609.摄像头,8610.储料室,8611.上料槽,8612.上料气缸,8613.焊条,8614.焊枪,8615.废料槽,861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述,一种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其包括平置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底部的移动机构2、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升降板7、设置在升降板7与底座1之间且驱动升降板7升降的升降机构4和设置在升降板7上的焊接机构8。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板7与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顶端与升降板7固定,所述伸缩杆6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从动组件和转弯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和转弯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端,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穿过底座1的转轴25和固定在转轴25两端的从动轮26,所述转弯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21、受第一电机21驱动进行转动的驱动齿轮22、与驱动齿轮22啮合的从动齿轮23和与从动齿轮23同轴设置的驱动轮24。

当该平台需要移动时,控制装置控制从转弯组件工作,第一电机21驱动驱动齿轮22转动,带动从动齿轮23转动,使得驱动轮的转动,实现该平台的移动,当该平台需要进行前进角度的调整时,2个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电机21的转速不同,通过驱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23的传动,使得两个驱动轮24的转速不同,从而实现转弯。

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竖向设置在第一丝杆43、驱动第一丝杆43转动且位于第一丝杆43下端的第二电机42、固定在底座1上且用于限定第二电机42的支架41、套设在第一丝杆43上且与第一丝杆43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44、固定在第一螺母44上且与升降板7固定连接的调节杆45、与第一螺母44固定的引导套46和穿过引导套46且与支架41固定的导杆47。

当需要调节焊枪8614的高度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机42工作,带动第一丝杆43旋转,使得第一螺母44升降,让调节干45带动升降板7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实现焊枪8614的高度调节。

如图4-5所示,所述焊接机构8包括设置在升降板7上的第二丝杆82、驱动第二丝杆82转动且固定在升降板7上的第三电机81、套设在第二丝杆82上且与第二丝杆82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83、固定在升降板7上的若干导轨84、与导轨84配合且沿着导轨84移动的滑块85、与第二螺母83和滑块85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86,所述调节组件86设置在第二螺母83上方。

如图6-8所示,所述调节组件86包括与第二螺母83和滑块85固定的支撑块8601、铰接在支撑块8601上方的调节块8602、与调节块8602和支撑块8601均铰接的调节气缸8603、设置在调节块8602上的移动块8604、驱动移动块8604在调节块8602上移动且固定在调节块8602上的移动气缸8605、设置在移动块8604上的上料单元和焊枪8614,所述焊枪8614下方设有废料槽8615,所述调节块8602上设有限定移动块8604移动的滑轨8606,所述移动块8604的两侧分别设有探伤组件8607和清洗组件8608,所述移动块8604的中部设有摄像头8609,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设置在移动块8604上的储料室8610、设置在储料室8610底部的上料槽8611、固定在上料槽8611内的上料气缸8612、设置在储料室8610内的焊条8613,所述上料气缸861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挡板8616。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有,所述探伤组件8607为x光射线探伤组件8607或超声波探伤组件8607,所述清洗组件8608为高压空气喷头或毛刷。

首先第三电机81工作,驱动第二丝杆82转动一段距离,使得第二螺母83和调节组件86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清洗组件8608预先清除船舶分段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焊接的精度,接着调节组件86工作,调节气缸8603驱动调节块8602转动,调节焊枪8614的角度,使得焊枪8614与合拢缝的一侧接触,接着上料单元工作,上料气缸8612将位于上料槽8611内的焊条8613推至与焊枪8614抵靠,焊枪8614工作,对合拢缝进行焊接,然后移动气缸8605驱动移动块8604移动,使得焊枪8614移动过合拢缝,将合拢缝覆盖,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整条合拢缝的焊接,其中探伤组件8607会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节约后续焊缝检测的时间,另外,当焊条8613使用完后,焊条8613残料会落入废料槽8615,此时上料气缸8612收回活塞杆,挡板8616也退出上料槽8611,位于储料室8610内的焊条8613由于重力下落至上料槽8611内,实现焊条8613的快速上料。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蓄电池5、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所述蓄电池5与控制装置、第一电机201、第二电机408和第三电机81电连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电机201、第二电机408、第三电机81、转动气缸211、调节气缸8603、移动气缸8605、上料气缸8612和焊枪8614电连接。

该平台还配备有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该控制器可以显示摄像头8609拍摄的图像,且可以控制移动机构2、升降机构4和焊接机构8的工作。

通过外接式的控制器、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可以便于工人控制该平台的移动和工作,提升控制的便捷度。

该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工作原理是:首先工人控制移动机构2工作,第一电机21驱动驱动齿轮22转动,带动从动齿轮23转动,使得驱动轮的转动,实现该平台的移动,当该平台需要进行前进角度的调整时,2个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电机21的转速不同,通过驱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23的传动,使得两个驱动轮24的转速不同,从而实现转弯,然后工人控制升降机构4工作,当需要调节焊枪8614的高度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机42工作,带动第一丝杆43旋转,使得第一螺母44升降,让调节干45带动升降板7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实现焊枪8614的高度调节,最后焊接机构8工作,首先第三电机81工作,驱动第二丝杆82转动一段距离,使得第二螺母83和调节组件86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清洗组件8608预先清除船舶分段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焊接的精度,接着调节组件86工作,调节气缸8603驱动调节块8602转动,调节焊枪8614的角度,使得焊枪8614与合拢缝的一侧接触,接着上料单元工作,上料气缸8612将位于上料槽8611内的焊条8613推至与焊枪8614抵靠,焊枪8614工作,对合拢缝进行焊接,然后移动气缸8605驱动移动块8604移动,使得焊枪8614移动过合拢缝,将合拢缝覆盖,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整条合拢缝的焊接,其中探伤组件8607会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节约后续焊缝检测的时间,另外,当焊条8613使用完后,焊条8613残料会落入废料槽8615,此时上料气缸8612收回活塞杆,挡板8616也退出上料槽8611,位于储料室8610内的焊条8613由于重力下落至上料槽8611内,实现焊条8613的快速上料。

该船舶分段底面自动焊接平台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移动机构2,能够快速移动至船舶分段底面的焊接位,并准确的调整位置,使得焊枪8614能够对准焊缝,提高焊接精度,提升焊接效率。

2、通过升降机构4,能够调整焊枪8614的高度,适应放置在不同高度门型搁架上的船舶分段,适用范围大。

3、通过焊接机构8,能够预先清除船舶分段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焊接的精度,能够调整焊枪8614的角度,适应不同弧度的船舶分段底面的焊接工作,能够实时拍摄焊接的图像,便于操作人员对焊枪8614进行调整,能够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方便后续重新焊接或者加固焊缝。

4、通过外接式的控制器、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可以便于工人控制该平台的移动和工作,提升控制的便捷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