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4895发布日期:2021-04-16 15:49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支架打孔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光伏支架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套接立柱进行打孔安装,但是由于套接立柱为圆形,在打孔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转动,因此需要先将立柱进行固定,然后再进行打孔操作。如此操作就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打孔安装,一方面增加了打孔的操作工序,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力成本,且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该装置将夹紧部件和打孔器均集成在两个手持部件上,两个手持部件可伸缩调节,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打孔安装,且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包括:
6.第一手持部件,其一侧设置有打孔器,所述打孔器的钻杆延伸出所述第一手持部件;
7.第二手持部件,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部件内;及
8.夹紧部件,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部件的另一侧,用于夹紧立柱;
9.所述第二手持部件的另一端上竖直设置有垂直杆,所述垂直杆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垂直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夹紧部件的一端上。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持部件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内腔,所述滑动内腔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手持部件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每个所述第一滑块均可滑动地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槽内。
11.进一步,所述滑动内腔的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所述第二手持部件一端的形状与所述滑动内腔的形状相适配。
12.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持部件靠近所述打孔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夹紧部件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13.进一步,所述夹紧部件包括:
14.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部件的另一侧;
15.连接件,其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并朝向立柱延伸;
16.夹具,其一侧固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用于夹紧立柱。
17.更进一步,所述夹具包括:
18.第一夹持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上;及
19.第二夹持部,其一侧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
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内。
20.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相对一侧上均设置有夹紧件;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与其对应的夹紧件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与其对应的夹紧件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且均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其对应的夹紧件连接。
21.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22.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强力拉伸弹簧。
23.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打孔器的一侧。
24.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持部件靠近打孔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弹性压紧件,所述弹性压紧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持部件的一端内;所述弹性压紧件靠近第一手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弹性件,且通过第四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的一端连接。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包括有两个手持部件,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设置有打孔器,且抵持在立柱上,第二手持部件的前端插接于第一手持部件的后端内,且与第一手持部件的后端可滑动连接,由此构成了可伸缩调节的手持部件。夹紧部件的后端与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可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手持部件上的垂直杆连接。
27.使用时,通过夹紧部件对立柱进行夹紧固定,再拉紧第二手持部件,使打孔器的钻杆抵持在立柱的待打孔部位,启动打孔器,推动第一手持部件逐渐靠近立柱,此时打孔器能够稳定地对立柱的待打孔部位进行打孔。
28.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打孔操作,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第一手持部件与第二手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1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第一手持部件;11、滑动内腔;1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2、第二手持部件;21、第一滑块;
34.3、夹紧部件;31、第二滑块;32、连接件;33、夹具;331、第一夹持部;332、第二夹持部;333、滑杆;334、夹紧件;335、第二弹性件;336、通孔;337、第三弹性件;
35.4、打孔器;5、垂直杆;6、第一弹性件;7、把手;
36.8、弹性压紧件;81、第四弹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穿心打孔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该装置对光伏支架的立柱进行打孔。该装置包括第一手持部件1、第二手持部件2和夹紧部件3。
40.第一手持部件1的上侧设置有打孔器4,打孔器4的前端设置有钻杆,钻杆与打孔器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合适的钻杆进行打孔。打孔器4的钻杆的前端延伸出第一手持部件1的前端,以便于进行钻孔。
41.夹紧部件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手持部件1的下侧,另一端设置有夹具33,用于夹紧立柱。当然,设置可滑动的夹紧部件3的目的是在夹具夹紧立柱的时候,通过移动夹紧部件,使夹紧部件能够对立柱进行夹紧固定,避免立柱在打孔时发生旋转。例如,第一手持部件1靠近打孔器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2;夹紧部件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2内。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夹紧部件靠近第二滑槽的一端设置第二滑块31,第二滑块卡接在第二滑槽内,并可沿第二滑槽移动,避免立柱夹紧时,第二滑块滑出第二滑槽,提高安装稳定性。
42.请参阅图1至图2,第二手持部件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手持部件1内;例如,第一手持部件1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内腔11,滑动内腔 11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111;第二手持部件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21,每个第一滑块21均可滑动地设置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滑槽111 内。使用时,将第二手持部件2的一端沿滑动内腔11的开口插入,使第一滑块21卡接于第一滑槽111内,从而使得第二手持部件能够在滑动内腔内稳定地滑动,而不会发生旋转。
43.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滑动内腔11的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第二手持部件2一端的形状与滑动内腔11的形状相适配。通过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的滑动内腔,使得第二手持部件能够稳定地沿滑动内腔11移动,不易发生转动。
44.请再次参阅图1,第二手持部件2的另一端上竖直设置有垂直杆5,垂直杆5穿过第二手持部件2,且与第二手持部件2垂直固定连接。此时,垂直杆5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手持部件2的两侧。垂直杆5的下端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在此,第一弹性件6为强力拉伸弹簧。第一弹性件6远离垂直杆5的一端固设于夹紧部件3的一端上。也就是通过强力拉伸弹簧连接垂直杆的下端和夹紧部件的后端。当向后拉紧第二手持部件,使得弹簧被拉紧,从而使夹紧部件具有朝向第二手持部件移动的拉力,继而使夹具33稳定地夹紧立柱,避免立柱在打孔的过程中发生偏转而影响打孔。
45.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有两个手持部件,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设置有打孔器,且抵持在立柱上,第二手持部件的前端插接于第一手持部件的后端内,且与第一手持部件的后端可滑动连接,由此构成了可伸缩调节的手持部件。夹紧部件的后端与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可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手持部件上的垂直杆连接。
46.使用时,通过夹紧部件对立柱进行夹紧固定,再拉紧第二手持部件,使打孔器的钻杆抵持在立柱的待打孔部位,启动打孔器,推动第一手持部件逐渐靠近立柱,此时打孔器能够稳定地对立柱的待打孔部位进行打孔。
47.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夹紧部件3包括第二滑块31、连接件32和夹具33。
48.第二滑块3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手持部件1的另一侧;也就是,第二滑块3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2内,并且第二滑槽12对第二滑块进行了限位移动,使第二滑块仅能在第二滑槽的范围内滑动,而难以脱离第二滑槽。以此,通过第一弹性件6的拉力作用,使得夹紧部件能够沿第二滑槽稳定地移动。
49.连接件32的一端固设于第二滑块31上,并朝向立柱延伸;在此,连接件为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夹具固定连接,当然,设置连接件的目的也就是用于连接夹具和第二滑块,并用以牵引夹具在夹紧立柱的同时,拉紧立柱,避免立柱在打孔的时候发生偏转。
50.夹具33的一侧固设于连接件32上,用于夹紧立柱。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夹具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例如,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夹具的一侧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将连接件的另一端螺接于夹具一侧的内螺纹孔内,从而实现夹具与连接件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对不同夹具型号的更换,用以适应不同尺寸型号的立柱的打孔操作。
51.具体地,夹具33包括第一夹持部331和第二夹持部332。
52.第一夹持部331设置于连接件32远离第二滑块31的另一端上;
53.第二夹持部332的一侧与第一夹持部331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设置有滑杆333,滑杆333的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夹持部331内。例如,第一夹持部33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336,滑杆333的一端设置于通孔336内,通孔 336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337,在此,第三弹性件为第三弹簧。第三弹性件 337的一端与通孔336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杆333的侧壁固定连接。也就是,滑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第三弹性件,并与第三弹性件固定连接;由于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因此,第二夹持部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时候,会使第三弹性件得到拉伸,此时,滑杆具有朝向通孔内滑动的拉力,继而促使第二夹持部朝向第一夹持部复位,用以夹紧立柱。
54.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331与第二夹持部332的相对一侧上均设置有夹紧件334;第一夹持部331、第二夹持部332分别与其对应的夹紧件334可滑动连接;也即,2个夹紧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内,且分别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可滑动连接。第一夹持部331 与第二夹持部332靠近与其对应的夹紧件334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335,且均通过第二弹性件335与其对应的夹紧件334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夹紧件通过第二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连接。使用时,将立柱夹持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此时,夹紧件通过第二弹性件抵持于立柱的外壁上。设置夹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目的:一是用于夹紧立柱;二是对立柱形成保护,避免刚性的夹紧固定对立柱形成破坏。
55.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手持部件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7,把手7设置于打孔器4的一侧。垂直杆5相当于第二手持部件上的第二把手,使用时,操作者用两手分别握紧第一手持部件上的把手、第二手持部件上的垂直杆,即可实现单人完成打孔操作,节省人工,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56.请参阅图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手持部件1靠近打孔器4的一端上设置有弹性压紧件8,弹性压紧件8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手持部件1的一端内;弹性压紧件8靠近第一手持部件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弹性件81,且通过第四弹性件81与第一手持部1的一端连接。在此,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上设置有方便弹性压紧件移动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设有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为第四弹簧,通过第四弹簧连接弹性压紧件。当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抵持在立柱上时,弹性压紧件压紧第四弹簧,使打孔时能够对第一手持部件的前端形成缓冲保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弹性压紧件的前端设置为与立柱相适配的形状,如弧形,从而使立柱能够被压紧在弹性压紧件的弧形凹槽内。
5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