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0236发布日期:2021-04-27 21:5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底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


背景技术:

2.制动底板是制动底板总成中的关键件,根据制动底板的安装位置和作用效果不同,制动底板分为多种类型。一种特殊的制动底板结构如图6所示,主要包括本体28,在本体28上设置的轴筒29,本体28的两端固定连接的拼装部30和支撑部31,以及定位部32。由于这种特殊的制动底板的形状并不规则,现今对该制动底板的多个加工步骤中,其中包括有需要对轴筒29的镗削和拼装部30端面的铣削,那么就需要两次使用不同的夹具对制动底板进行定位,即使用一夹具对制动底板水平定位后进行镗削,使用另一夹具对制动底板竖直定位后进行铣削,操作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包括支撑台和依次设置于支撑台上的第一支撑板、可旋转的定位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当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定位板时,所述定位板呈水平状,且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制动底板的轴筒进行镗削前,将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置于第一支撑板顶部,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将拼装部固定于第一支撑板顶部,制动底板的本体的中部支撑于竖直状的定位板上,通过设置在定位板的顶部的第二固定组件进本体进行固定,此时制动底板呈水平状,可对制动底板的轴筒进行镗削加工。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的端面进行铣削的铣刀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竖直设置。当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的端面进行铣削前,解除第一固定组件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的固定,将定位板调至水平状,第二支撑板支撑水平状的定位板,制动底板的支撑部以及靠近支撑部的一部分本体置于限位槽内,支撑部与限位槽的底面相抵,第三固定组件固定定位板的位置,此时固定于定位板上的制动底板呈竖直状,可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的端面进行铣削加工。定位板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的调节进行翻转,呈现水平状和竖直状两种状态,从而配合第一支撑板对制动底板的轴筒进行镗削,配合第二支撑板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的端面进行铣削,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提高了对制动底板的加工效率。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支撑台设置成可以活动的,比如在支撑台的底部具有带自锁功能的轮子,轮子在轨道上进行活动,当对制动底板一部分进行加工时,支撑台在一个位置处(轮子锁紧),然后在该位置加工完成后,调整制动底板的范围后,将支撑台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进行第二个加工(轮子锁紧状态),如此便能够使得实际可操作性更强;同时轮子、轨道以及锁紧等结构均为常规的现有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的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柱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柱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一紧固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置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的制动底板的拼装部进行固定时,第一紧固件可穿过第一定位柱将拼装部的两侧壁固定于两个第一定位柱之间,结构稳定,提高了制动底板在水平状时的稳定性,提高镗削加工的精度。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二定位柱、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所述定位板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一端的两侧开设有两个v形的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柱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支撑制动底板本体,第二紧固件将制动底板本体固定于两个第二定位柱之间,当制动底板的定位部位于本体的左侧时,定位部置于定位板的顶部左侧的定位槽内,当制动底板的定位部位于本体的右侧时,定位部置于定位板的顶部右侧的定位槽内,由于制动底板的定位部匹配置于定位槽内,增加了制动底板与定位板的接触面积,定位板配合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可对水平状或竖直状的制动底板进行固定,结构稳定,设计合理。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紧固件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固定板,增大了第二紧固件与制动底板本体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第二紧固件对制动底板本体的固定作用,增强了第二固定组件对水平状或竖直状制动底板的固定作用。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增阻件,所述橡胶增阻件位于所述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增阻件与制动底板本体的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第二固定板与制动底板本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橡胶增阻件的设置,增强了第二紧固件与制动底板本体的相对稳定性,提高了第二紧固件对制动底板本体的固定作用,在对水平状或竖直状制动底板进行加工时,制定底板位置不易发生移动、更加稳定,提高对制定底板的加工精度。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紧固件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手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紧固件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手轮,有利于对第二紧固件的施力,便于操作,提高了第二固定组件的操作灵活度。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铰接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定位板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外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旋转轴活动配合的呈圆弧形的旋转槽,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旋转环,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活动贴合于两个所述旋转环的内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轴两端分别活动贴合于两个旋转环的内壁,施力于旋转轴,在支撑座的支撑作用下,旋转轴在旋转槽内转动从而带动定位板的转动,实现了定
位板在竖直状和水平状之间的切换,设计精巧,操作简便。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一端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连接部、驱动部以及施力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旋转轴同轴,所述驱动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所述施力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施力部位于所述驱动部的两侧,所述驱动部上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三紧固件,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当所述定位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三紧固件正对于所述固定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及其三段式的设置,有利于对旋转轴的施力,便于操作,提高了第三固定组件的操作灵活度。当定位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三紧固件可通过固定孔螺纹连接驱动部和固定块,从而对手柄进行定位,进而对旋转轴、定位板进行定位,增加了水平状态的定位板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固定于定位板上的制动底板的稳定,使制动底板不易移动,提高了对制动底板加工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支撑座之间,当所述限位板抵触于所述定位板时,所述定位板呈竖直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判断定位板与限位板是否贴合相抵,可推测定位板是否呈竖直状,是否发生偏移。当定位板呈竖直状时,限位板抵触于定位板侧壁,从而对定位板进行限位,增加了竖直状的定位板的稳定性,使竖直状的定位板不易向第一支撑板方向旋转,从而提升固定于定位板上的制动底板的稳定。
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底面贯穿所述支撑台开设有若干个下屑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底面设置下屑孔,不仅有利于对制动底板进行加工时产生的碎屑排出支撑台,而且有利于切屑液的清理。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5.定位板呈水平状时,配合第一支撑板对制动底板的轴筒进行镗削,定位板呈竖直状时,配合第二支撑板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的端面进行铣削,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提高了对制动底板的加工效率。
26.定位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的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分别提高了定位板在水平状和竖直状的稳定性,提高了固定于定位板上的制动底板的稳定性,提高了对制动底板加工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工作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2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工作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31.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中定位板部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制动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支撑台;2、第一支撑板;3、定位板;4、第二支撑板;5、限位槽;6、第一定位柱;7、第一紧固件;8、第二定位柱;9、第一固定板;10、第二紧固件;11、定位槽;12、第二固定板;13、橡胶增阻件;14、手轮;15、支撑座;16、旋转轴;17、旋转槽;18、旋转环;19、手柄;20、连接部;21、驱动部;22、施力部;23、第三紧固件;24、固定块;25、固定孔;26、限位板;27、下屑孔;28、本体;29、轴筒;30、拼装部;31、支撑部;32、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1:一种制动底板的夹具,如图1

6所示:包括支撑台1和依次设置于支撑台1上的第一支撑板2、可旋转的定位板3以及第二支撑板4,支撑台1上开设有限位槽5,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定位板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当第三固定组件固定定位板3时,定位板3呈水平状,且定位板3的底部贴合于第二支撑板4的顶部。
37.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定位柱6,穿过第一定位柱6并与第一定位柱6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一紧固件7。
38.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分别位于定位板3的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二定位柱8、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柱8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9以及穿过第一固定板9且与第一固定板9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10,定位板3靠近第二定位柱8的一端的两侧开设有两个v形的定位槽11,两个定位槽11位于两个第二定位柱8之间。
39.第二紧固件10靠近定位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2。
40.第二固定板1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增阻件13,橡胶增阻件13位于定位板3和第二固定板12之间。
41.第二紧固件10远离定位板3的一端设置有手轮14。
42.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台1上的支撑座15,支撑座15上铰接设置有旋转轴16,旋转轴16与定位板3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旋转轴16的两端均位于支撑座15的外侧,支撑座1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旋转轴16活动配合的呈圆弧形的旋转槽17,支撑座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旋转环18,旋转轴16的两端分别活动贴合于两个旋转环18的内壁。
43.第三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旋转轴16一端的手柄19,手柄19包括连接部20、驱动部21以及施力部22,连接部20与旋转轴16固定连接且与旋转轴16同轴,驱动部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0、施力部22固定连接,驱动部21的轴线与连接部20的轴线垂直,连接部20与施力部22位于驱动部21的两侧,驱动部21上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三紧固件23,支撑台1上设置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25,当定位板3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三紧固件23正对于固定孔25。
44.支撑台1上设置有限位板26,限位板26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支撑座15之间,当限位
板26抵触于定位板3时,定位板3呈竖直状。
45.限位槽5的底面贯穿支撑台1开设有若干个下屑孔27。
46.当对制动底板的轴筒29进行镗削前,将制动底板的拼装部30置于第一支撑板2顶部,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将拼装部3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2顶部,制动底板的本体28的中部支撑于竖直状的定位板3上,通过设置在定位板3的顶部的第二固定组件进本体28进行固定,此时制动底板呈水平状,可对制动底板的轴筒29进行镗削加工。当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30的端面进行铣削前,解除第一固定组件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30的固定,将定位板3调至水平状,第二支撑板4支撑水平状的定位板3,制动底板的支撑部31以及靠近支撑部31的一部分本体28置于限位槽5内,支撑部31与限位槽5的底面相抵,第三固定组件固定定位板3的位置,此时固定于定位板3上的制动底板呈竖直状,可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30的端面进行铣削加工。定位板3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的调节进行翻转,呈现水平状和竖直状两种状态,从而配合第一支撑板2对制动底板的轴筒29进行镗削,配合第二支撑板4对制动底板的拼装部30的端面进行铣削,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提高了对制动底板的加工效率。
47.当对置于第一支撑板2顶部的制动底板的拼装部30进行固定时,第一紧固件7可穿过第一定位柱6将拼装部30的两侧壁固定于两个第一定位柱6之间,结构稳定,提高了制动底板在水平状时的稳定性,提高镗削加工的精度。
48.定位板3支撑制动底板本体28,第二紧固件10将制动底板本体28固定于两个第二定位柱8之间,制动底板的定位部32置于定位槽11内,增加了制动底板与定位板3的接触面积,配合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4可对水平状或竖直状的制动底板进行固定,结构稳定,设计合理。
49.设置第二固定板12,增大了第二紧固件10与制动底板本体28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第二紧固件10对制动底板本体28的固定作用,增强了第二固定组件对水平状或竖直状制动底板的固定作用。
50.橡胶增阻件13与制动底板本体28的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第二固定板12与制动底板本体28之间的摩擦系数,橡胶增阻件13的设置,增强了第二紧固件10与制动底板本体28的相对稳定性,提高了第二紧固件10对制动底板本体28的固定作用,在对水平状或竖直状制动底板进行加工时,制定底板位置不易发生移动、更加稳定,提高对制定底板的加工精度。
51.第二紧固件10远离定位板3的一端设置有手轮14,有利于对第二紧固件10的施力,便于操作,提高了第二固定组件的操作灵活度。
52.旋转轴16两端分别活动贴合于两个旋转环18的内壁,施力于旋转轴16,在支撑座15的支撑作用下,旋转轴16在旋转槽17内转动从而带动定位板3的转动,实现了定位板3在竖直状和水平状之间的切换,设计精巧,操作简便。
53.手柄19及其三段式的设置,有利于对旋转轴16的施力,便于操作,提高了第三固定组件的操作灵活度。当定位板3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三紧固件23可通过固定孔25螺纹连接驱动部21和固定块24,从而对手柄19进行定位,进而对旋转轴16、定位板3进行定位,增加了水平状态的定位板3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固定于定位板3上的制动底板的稳定,使制动底板不易移动,提高了对制动底板加工的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54.通过判断定位板3与限位板26是否贴合相抵,可推测定位板3是否呈竖直状,是否
发生偏移。当定位板3呈竖直状时,限位板26抵触于定位板3侧壁,从而对定位板3进行限位,增加了竖直状的定位板3的稳定性,使竖直状的定位板3不易向第一支撑板2方向旋转,从而提升固定于定位板3上的制动底板的稳定。
55.限位槽5的底面设置下屑孔27,不仅有利于对制动底板进行加工时产生的碎屑排出支撑台1,而且有利于切屑液的清理。
56.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