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6931发布日期:2021-07-09 12:0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


背景技术:

2.横剪机用于将金属卷板经过开卷、校平、定尺和剪切成所需长度的平整板料并堆垛。金属片材在生产线工位间移动需要通过过料台运输,现有的横剪机过料台采用上下滚轮夹持金属片材步进式输送,多个下滚轮上套有皮带,通过皮带运输,上滚轮连接气缸可以根据金属板材的厚度调节上下的位置将金属板材压紧在上滚轮和皮带之间。
3.现有的过料台采用一台电机带动皮带的方式来运输金属板材,在皮带运输方向的前后两端的上方设置有气缸驱动的上滚轮,将金属板材压紧在皮带上,增加摩擦力;这种设计会造成两端摩擦力大,中间摩擦力小,无法稳定持久得提供输送力,使金属板材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发生打滑甚至跑偏的现象,从而影响横剪机的连续工作能力,降低生产效率。
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防止金属板材在运输过程中打滑和跑偏的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金属板材在运输过程中打滑和跑偏的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包含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右侧上方的压料机构和输送机构左侧的电机;所述输送机构包含有支撑架、同步轮和过料轮;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同步轮位于支撑架的左侧连接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所述过料轮位于支撑架的右侧连接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同步轮和过料轮通过第一连接轴和通孔与支撑架互相连接;所述压料机构包含有压料架、压料轮和气缸;所述压料架上设置有两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轴,并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杠杆相连;所述气缸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杆,支杆的上端固定在压料架上,支杆的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接轴,并通过第四连接轴与杠杆相连;所述杠杆的顶端设置有压料轮,压料轮位于过料轮的正上方,压料轮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连接轴,并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杠杆连接。
8.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承上设置有同步皮带,同步皮带连接电机上方的两个同步轮。
9.所述过料轮的中间设置有一圈防滑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设置有多个电机通过同步皮带带动同步轮转动,继而带动过料轮转动,提高了驱动的稳定性;压料架上设置有气缸,配合杠杆、支杆和压料轮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杠杆结构,通过收缩气缸的活塞杆可以将压料轮下压,将金属板材压紧在压料轮和过料轮之间,在多个点位增大过料轮与金属板材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防
滑性能,降低了跑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的主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的侧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的俯视图。
16.其中:输送机构1、压料机构2、电机3、同步轮4、同步皮带5、支撑架6、通孔7、压料架8、电机轴承9、压料轮10、第一连接轴11、过料轮12、杠杆13、第二连接轴14、第三连接轴15、气缸16、支杆17、第四连接轴18、防滑带19。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横剪机用过料机构,包含输送机构1、输送机构1右侧上方的压料机构2和输送机构1左侧的电机3;所述输送机构1包含有支撑架6、同步轮4和过料轮12;所述支撑架6上开设有通孔7,通孔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1,所述同步轮4位于支撑架6的左侧连接第一连接轴11的一端,所述过料轮12位于支撑架6的右侧连接第一连接轴11的另一端,同步轮4和过料轮12通过第一连接轴11和通孔7与支撑架6互相连接;所述压料机构2包含有压料架8、压料轮10和气缸16;所述压料架8上设置有两个气缸16,气缸16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轴15,并通过第三连接轴15与杠杆13相连,杠杆13可以以第三连接轴15为圆心转动;所述气缸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杆17,支杆17的上端固定在压料架8上,支杆17的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接轴18,并通过第四连接轴18与杠杆13相连,杠杆13可以以第四连接轴18为圆心转动;所述杠杆13的顶端设置有压料轮10,压料轮10位于过料轮12的正上方,压料轮10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4,并通过第二连接轴14与杠杆13连接且可以转动;当气缸16的活塞杆收缩时,杠杆13以支杆17为支点将压料轮10下压,当气缸16的活塞杆伸长时,杠杆13以支杆17为支点将压料轮10上抬。
18.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承9上设置有同步皮带5,同步皮带5连接电机3上方的两个同步轮4,电机3通过同步皮带5带动两个同步轮4转动,继而带动过料轮12转动。
19.所述过料轮12的中间设置有一圈防滑带19。
20.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