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焊带轧辊机构及其凹凸轧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3693发布日期:2021-06-22 15: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三角焊带轧辊机构及其凹凸轧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带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三角焊带轧辊机构及其凹凸轧辊。



背景技术:

分段三角焊带铜基,分为反光段1和常规段2,反光段1的截面是三角形,常规段2的截面是矩形,如图5-图7所示。

目前市场上,分段三角焊带铜基的加工工艺分成两步完成:第一步,三角成型加工。圆形截面的铜材经过三角槽型轧辊的冷轧加工,或者经过三角形模具的冷拉拔加工,使铜材截面成为三角形状。第二步,等距分段间隔轧扁。利用凹凸型轧辊3和圆柱型轧辊4的组合,对三角铜材进行冷轧加工,使铜材成为一段三角截面一段矩形截面并相间等距的循环分布,即形成为分段三角焊带铜基的反光段1和常规段2。

以上提及的凹凸型轧辊,分为两个功能区:轧扁区31、避空区32。使用时,凹凸型轧辊3是安装在上辊位置,圆柱型轧辊4是安装在下辊位置,它们的最大外径尺寸是一样的。轧扁区31指的是轧辊凸起圆弧面,该圆弧面是直接与三角铜材尖顶接触,并将三角铜材轧扁。避空区32指的是轧辊凹下的圆弧面,该圆弧面是不与铜材接触,不起到轧扁作用。三角铜材的底面是一直与圆柱形轧辊表面保持接触。

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等距分段间隔轧扁的原理是,凹凸型轧辊3与圆柱形轧辊4的辊面之间会形成缝隙,三角铜材7从该缝隙经过。在上下两辊中心距不变,且两辊旋转方向相反和旋转速度一致的情况下,该缝隙大小是呈周期性变化。凹凸型轧辊的凸起圆弧面与圆柱形轧辊辊面之间形成的缝隙5小于三角铜材的厚度,三角铜材经过时会被轧扁;而凹下的圆弧面与圆柱形轧辊辊面之间形成的缝隙6大于三角铜材的厚度,三角铜材经过时不被轧扁。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二步工艺上,即凹凸型轧辊的凸面在压轧过程中接触到三角铜材顶端的时候,容易造成三角铜材发生侧翻,则三角铜材是从三角侧面而非从三角顶端被轧扁下去的,这样容易造成线材发生扭曲。

三角形高度尺寸越接近底边尺寸时,该侧翻问题就越严重。这对后序组件焊接过程影响很大:1、串焊机无法对该焊带的反光段与常规段的分界点识别准确,造成频繁报警停机;2、该焊带由于扭曲,焊接时反光段三角底面无法与电池硅片表面贴合紧密,容易造成焊接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角焊带轧辊机构,能够避免三角焊带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线材扭曲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凹凸轧辊,包括圆柱状的辊体,所述辊体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轧扁区、能够容纳铜材的导向区,所述导向区为沟槽,导向区的宽度不小于铜材的宽度。

其中,所述导向区的一端与轧扁区之间设置有导入区,所述导入区为沟槽,导入区用于引导铜材进入导向区,所述导入区的深度与导向区相同。

其中,所述导入区的宽度自导向区端部向轧扁区的方向逐渐变大,便于导入铜材。

其中,所述导入区与轧扁区之间设置有导入过渡区,所述导入过渡区的宽度不小于导入区的宽度,所述导入过渡区的底面自轧扁区表面至导向区的底面倾斜。导入过渡区平缓衔接轧扁区和导向区(或导入区),保证铜材在轧扁的过程中不会因瞬间下压量过大而导致材料发生硬化脆断。

其中,所述导向区的另一端与轧扁区之间设置有导出过渡区,所述导出过渡区的宽度不小于导向区的宽度。所述导出过渡区底面自轧扁区表面至导向区的底面倾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三角焊带轧辊机构,包括圆柱形轧辊,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凹凸轧辊,所述圆柱形轧辊与凹凸轧辊的轧扁区间具有间隙,所述凹凸轧辊位于圆柱形轧辊的下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凹凸轧辊上设置导向区,使三角焊带在轧扁过程中被限定位置,避免侧翻发生扭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凹凸导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三角焊带轧辊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角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三角焊带铜基的反光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凹凸轧辊,包括圆柱状的辊体,辊体7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轧扁区71、能够容纳铜材的导向区73,导向区73为沟槽,导向区73的宽度不小于铜材的宽度,导向区73的一端与轧扁区71之间设置有导入区74,导入区74为沟槽,导入区74的深度与导向区73相同,导入区74的宽度自导向区73端部向轧扁区71的方向逐渐变大,导入区74与轧扁区71之间设置有导入过渡区75,导入过渡区75的宽度不小于导入区74的宽度,导入过渡区75的底面自轧扁区71表面至导向区73的底面倾斜。导向区73的另一端与轧扁区71之间设置有导出过渡区72,导出过渡区72的宽度不小于导向区73的宽度,导出过渡区72底面自轧扁区71表面至导向区73的底面倾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三角焊带轧辊机构,包括圆柱形轧辊,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凹凸轧辊,圆柱形轧辊与凹凸轧辊的轧扁区71之间具有间隙,凹凸轧辊位于圆柱形轧辊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焊带轧辊机构,除凹凸轧辊区别于图4所示现有技术外,其他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如图5-7所示的不同截面的反光段1的三角焊带铜基的轧辊。

具体的,凹凸轧辊的辊体7可分为以下功能区:轧扁区71、导出过渡区72和导入过渡区75、导向区73和导入区74。使用时,凹凸轧辊的辊体7是安装在下辊位置,圆柱型轧辊是安装在上辊位置,二者的最大外径尺寸是一样的,三角铜材的底面一直与辊体7的表面保持接触。轧扁区71指的是轧辊最大外径圆周面,该圆周面是直接与三角铜材的底面接触,并将三角铜材托起能被圆柱形轧辊轧扁。

导向区73可为平底沟槽,沟槽的宽度略大于三角铜材的宽度,沟槽的深度大于三角铜材的厚度,三角铜材的底面在运行过程中一直贴合着沟槽的平底。导向区73的作用是通过沟槽宽度方向的两侧面限制三角铜材,使三角铜材在该沟槽里面时无法侧翻,保证了三角铜材在轧扁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侧翻现象的发生。由于不发生侧翻,三角铜材每次都是从三角顶端上被轧扁下去的,避免了线材被扭曲。

导入区74的径向截面是一个平底沟槽,沟槽的深度与导向区73一样;在圆弧方向上看是一个喇叭口,它的最小宽度与导向区73的宽度一样,最大宽度是三角铜材宽度的2倍以上,三角铜材的底面在运行过程中一直贴合着沟槽的平底,当然,导入区74也可不限于喇叭口,也可为矩形口或者其他能够保证三角铜材顺利通过的形状。导入区74的作用是,保证三角铜材能顺利地从入口导轮引入导向区73,而不会跳出导向区73的沟槽。

导出过渡区72和导入过渡区75是位于两个位置,即轧扁区71与导向区73之间和轧扁区71与导入区74之间,它们平缓衔接轧扁区71和导向区73或导入区74,保证三角铜材在轧扁的过程中不会因瞬间下压量过大而导致材料发生硬化脆断。轧扁区71与导向区73之间的导出过渡区72宽度要大于或等于导向区73的宽度。轧扁区71与导入区74之间的导入过渡区75宽度跟导入区73的最大宽度保持一样。

凹凸辊体可为等距分段间隔轧扁的工作模式,也可不等距分段间隔轧扁的工作模式,可在其圆周上设置一个导向区73和一个轧扁区71,或者分布多个导向区73和轧扁区71,分布方式也可为均布,辊体7与圆柱形轧辊的辊面之间会形成缝隙,三角铜材从缝隙经过。在上下两辊中心距不变,且两辊旋转方向相反和旋转速度一致的情况下,该缝隙大小是呈周期性变化。轧扁区71与圆柱形轧辊辊面之间形成的缝隙小于三角铜材的厚度,三角铜材经过时会被轧扁;导向区73或者导入区74的槽底面与圆柱形轧辊辊面之间形成的缝隙大于三角铜材的厚度,三角铜材经过时不被轧扁。

过渡区72和75的槽底面与圆柱形轧辊辊面之间形成的缝隙是由大渐变成小或由小渐变成大,保证三角截面与矩形截面之间的转变是渐变过程,避免因瞬间下压量过大而导致线材脆断。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应用于三角铜材,同样适用于其他金属材质的三角线材或其他截面形状的线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