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5081发布日期:2021-06-22 15:4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过程中的送料是冲压工艺中比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冲压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进行送料。人工送料的缺陷在于,第一:浪费人力资源,无法实现自动化:第二: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三:无法保证送料精度,容易产生较多的废料,提高生产成本。

目前,现有的冲压件企业有的没有上料装置,有上料装置的,其装置机构笨重且复杂,不方便调节,且实用性不强,使得生产效率较低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使用机械手臂上料装置的,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系统调试难度大,影响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对现有上料装置进行改进,以简化其结构,并提高上料的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吸盘结构、转盘结构、传送结构及过渡板,所述吸盘结构包括吸盘、支撑架、第一气缸、底座、抽放气装置及第二气缸,所述吸盘连接在支撑架一端,所述支撑架另一端连接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气缸连接底座,所述抽放气装置与吸盘连接;所述转盘结构包括转盘、底盘及旋转电机(图未示),所述转盘设在底盘上部,所述转盘连接旋转电机(图未示),所述旋转电机(图未示)设在底盘内;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传送带、滚轮和支架,所述传送带设在滚轮上,所述滚轮设在支架上;所述过渡板设在传送结构一端,所述过渡板另一端设在冲压装置上方;所述吸盘结构与传送结构成垂直状态设在转盘结构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吸盘结构中的吸盘对转盘结构结构上的产品进行真空吸附,从而带动产品从移动离开转盘结构,吸盘把产品带到传送结构上,通过传送结构把产品输送到过渡板,通过过渡板把产品输送到冲压机构,进行冲压,在产品从转盘移动到传送结构上的过程中,需要真空泵把吸盘和产品之间抽成真空,形成吸附力,同时第一气缸带动支撑架做上下移动,把产品带离转盘,同时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支撑架做水平移动从而把产品送到传送结构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臂和支撑柱,所述支撑臂和支撑柱固定连接。进一步,支撑臂和支撑柱成90°垂直连接,支撑柱用于支持支撑臂,支撑臂支撑吸盘。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抽放气装置包括真空抽气泵、气管和控制阀门,所述气管一端连接真空抽气泵,一端连接吸盘,所述控制阀门设在气管近真空抽气泵的一端上。在吸盘吸附产品时,真空抽气泵通过气管抽出吸盘和产品之间的空气,形成真空状态,对产品形成吸附力,在需要放下产品时,打开控制阀门,使气管进入空气,从而吸盘放开产品。

进一步的,上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气管一部分设在支撑臂内。支撑臂可以对气管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转盘结构设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为四个。把产品放入转盘工作区,多个工作区可以盛放多个产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上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吸盘设在转盘结构的上部。方便吸盘对产品的吸附带动。

进一步的,上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过渡板两边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精确的进入冲压装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二气缸连接底座,推动底座做水平移动。底座水平移动实现吸盘的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上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吸盘在第一气缸的推动下上下移动。实现吸盘的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本装置通过真空的作用实现吸盘对产品的一个吸附带动作用,再通过控制阀进气实现气压平衡,实现吸盘对产品的一个释放的作用。再通过转盘结构的作用把产品推到吸盘的下方,同时吸盘有四个工作区,可以实现产品的不断供给,提高工作效率,还通过传送结构及过渡板保证产品精确的进入冲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盘结构、2转盘结构、3传送结构、4过渡板、11吸盘、12支撑架、13第一气缸、14底座、15抽放气装置、16第二气缸、21转盘、22底盘、24工作区、31传送带、32滚轮、33支架、41导向板、121支撑臂、122支撑柱、151真空抽气泵、152气管、153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吸盘结构1、转盘结构2、传送结构3及过渡板4,所述吸盘结构1包括吸盘11、支撑架12、第一气缸13、底座14、抽放气装置15及第二气缸16,所述吸盘11连接在支撑架12一端,所述支撑架12另一端连接第一气缸13,所述第一气缸13设在底座14上,所述第二气缸16连接底座14,所述抽放气装置15与吸盘11连接;所述转盘结构2包括转盘21、底盘22及旋转电机(图未视),所述转盘21设在底盘22上部,所述转盘21连接旋转电机(图未视),所述旋转电机(图未视)设在底盘22内;所述传送结构3包括传送带31、滚轮32和支架33,所述传送带31设在滚轮32上,所述滚轮32设在支架33上;所述过渡板4设在传送结构3一端,所述过渡板4另一端设在冲压装置上方;所述吸盘结构1与传送结构3成垂直状态设在转盘结构2的两侧。

其中,所述支撑架12包括支撑臂121和支撑柱122,所述支撑臂121和支撑柱122固定连接。

此外,所述抽放气装置15包括真空抽气泵151、气管152和控制阀门153,所述气管152一端连接真空抽气泵151,一端连接吸盘11,所述控制阀门153设在气管152近真空抽气泵151的一端上。其中,所述气管152一部分设在支撑臂121内,再,所述转盘结构2设有工作区24。且,所述吸盘11设在转盘结构2的上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冲压模具的真空吸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吸盘结构1、转盘结构2、传送结构3及过渡板4,所述吸盘结构1包括吸盘11、支撑架12、第一气缸13、底座14、抽放气装置15及第二气缸16,所述吸盘11连接在支撑架12一端,所述支撑架12另一端连接第一气缸13,所述第一气缸13设在底座14上,所述第二气缸16连接底座14,所述抽放气装置15与吸盘11连接;所述转盘结构2包括转盘21、底盘22及旋转电机(图未视),所述转盘21设在底盘22上部,所述转盘21连接旋转电机(图未视),所述旋转电机(图未视)设在底盘22内;所述传送结构3包括传送带31、滚轮32和支架33,所述传送带31设在滚轮32上,所述滚轮32设在支架33上;所述过渡板4设在传送结构3一端,所述过渡板4另一端设在冲压装置上方;所述吸盘结构1与传送结构3成垂直状态设在转盘结构2的两侧。

其中,所述支撑架12包括支撑臂121和支撑柱122,所述支撑臂121和支撑柱122固定连接。

此外,所述抽放气装置15包括真空抽气泵151、气管152和控制阀门153,所述气管152一端连接真空抽气泵151,一端连接吸盘11,所述控制阀门153设在气管152近真空抽气泵151的一端上。其中,所述气管152一部分设在支撑臂121内,再,所述转盘结构2设有工作区24,所述工作区24为四个,且,所述吸盘11设在转盘结构2的上部。

另,所述过渡板4两边设有导向板4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把产品放入到转盘21上,启动第一气缸13带动吸盘11下移到产品上,此时打开真空抽气泵151,使吸盘11与产品之间形成吸附力,再通过第一气缸13带动吸盘11和产品上移,之后启动第二气缸16带动吸盘11和产品到传送结构3上,此时打开控制阀门153,使空气进入,使吸盘与产品脱离,脱离吸盘的产品经传送结构3被传送到过渡板4,经过渡板4进入冲压装置,完成上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