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加油小门自动装配工装的壳体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9169发布日期:2021-06-22 15:4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加油小门自动装配工装的壳体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加油小门,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加油小门自动装配工装的壳体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现有的使用汽油的汽车都会有汽车加油小门,汽车加油小门一般都包括壳体、带弹簧的上盖板以及将壳体和上盖板结合在一起的销轴,壳体安装在汽车上,上盖板通过销轴连接在壳体上可以闭合和打开加油用的加油孔。汽车加油小门的生产组装中还存在手工作业,通过人工将销轴插入壳体和上盖板,操作不便,且在大批量生产时,个人长之间的操作容易疲劳,效率低下,需要人工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加油小门自动装配工装的壳体组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加油小门自动装配工装的壳体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和壳体夹紧定位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装配载板,所述壳体夹紧定位组件包括壳体竖直移动组件、壳体水平移动组件、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和壳体定位组件,所述壳体竖直移动组件固定在水平装配载板上,所述壳体水平移动组件固定在壳体竖直移动组件上并可以由壳体竖直移动组件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和壳体定位组件固定在壳体水平移动组件上并可以由壳体水平移动组件驱动其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和壳体定位组件对应固定在壳体水平移动组件上且可以配合压紧壳体。实现自动定位夹紧壳体至组装位置,在大批量组装生产时使用人工少,工作效率高,有效的减少人工支出,提高收益。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竖直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竖直动力装置、竖直移动板和移动限位板,所述移动限位板固定在水平装配载板上,所述第二竖直动力装置固定在移动限位板上,所述竖直移动板的下表面水平固定在第二竖直动力装置上并可以由第二竖直动力装置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水平移动组件包括第三水平动力装置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所述第三水平动力装置固定在竖直移动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移动载板固定在第三水平动力装置上并可以由第三水平动力装置驱动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仿形定位组件和移动仿形定位组件,所述固定仿形定位组件和移动仿形定位组件内分别设置有与壳体正反两侧外形契合的腔体,所述固定仿形定位组件固定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上表面,所述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固定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上表面另一侧,所述移动仿形定位组件固定在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上并可以由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驱动其相对固定仿形定位组件水平方向移动。精准定位压紧壳体,自动将壳体移动到预设组装位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竖直移动板与移动限位板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轴。对竖直移动进行限位,确保长时间往复的移动过程中不出现偏移,确保精确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夹紧定位组件上设置有分别对竖直移动板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移动距离进行限位的竖直移动量化调节机构和第二水平移动量化调节机构。对竖直移动板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精准限位,组装效率高,故障率小。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脚轮。移动转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夹紧定位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壳体夹紧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移动量化调节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移动量化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机架100、水平装配载板110、壳体夹紧定位组件300、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竖直移动板312、移动限位板313、导向轴314、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壳体定位组件340、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调节机构固定板501、刻度板502、移动限位柱503、对标指示板504、竖直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20、第二水平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30、脚轮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加油小门自动装配工装的壳体组装装置,包括机架100和壳体夹紧定位组件3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水平装配载板110,所述壳体夹紧定位组件300包括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和壳体定位组件340,所述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固定在水平装配载板110上,所述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固定在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上并可以由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和壳体定位组件340固定在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上并可以由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驱动其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和壳体定位组件340对应固定在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上且可以配合压紧壳体。开始时,壳体定位组件340都处于打开状态,位于上料位置,人工将壳体对应放入壳体定位组件340的预设位置中,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工作驱动壳体定位组件340定位夹紧壳体,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驱动壳体定位组件340水平方向移动预设水平位置,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驱动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竖直方向移动带动壳体定位组件340竖直方向移动预设竖直位置。实现自动定位夹紧壳体至组装位置,在大批量组装生产时使用人工少,工作效率高,有效的减少人工支出,提高收益。

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竖直移动组件310包括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竖直移动板312和移动限位板313,所述移动限位板313固定在水平装配载板110上,所述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固定在移动限位板313上,所述竖直移动板312的下表面水平固定在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上并可以由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水平移动组件320包括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所述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固定在竖直移动板31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固定在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上并可以由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驱动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定位组件340包括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和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所述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和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内分别设置有与壳体正反两侧外形契合的腔体,所述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固定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上表面,所述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固定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上表面另一侧,所述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固定在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上并可以由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驱动其相对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水平方向移动。

在实际实施中,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和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的主体都为气缸,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固定在一块水平板上,水平板通过多根竖直的固定杆水平固定在水平装配载板110上,水平装配载板110上开有一个竖直方向贯穿的洞口,第二竖直动力装置的移动端可以自由通过竖直移动板312上洞口,竖直移动板312水平固定在第二竖直动力装置的移动端上,第二竖直动力装置可以驱动竖直移动板312竖直上下移动;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固定在竖直移动板312上,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的两侧有固定在竖直移动板312上的水平导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的下表面两侧与水平导轨上的滑块固定,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与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的移动端固定,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可以驱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沿水平导轨方向水平移动,上板盖在水平导轨方向的延长线上,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上表面上远离上板盖的一侧,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固定在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的移动端,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通过螺丝固定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上表面上靠近上板盖的一侧,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和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的位置对应,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可以驱动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相对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水平移动;组装过程中,将壳体用手对应放置到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的相应位置后,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驱动移动仿形定位组件342相对固定仿形定位组件341水平移动靠近将壳体定位夹紧,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驱动竖直移动板312下移到上板盖盖曲柄可以进入壳体内的预设高度,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驱动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向上板盖水平移动,直到壳体进入到预设的组装竖直方向上,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驱动竖直移动板312上移,带动壳体上升到预设的组装位置,此时上板盖与壳体都到达预设位置,待插入销轴的位置对应,等待下一步插入销轴。第二竖直动力装置311、第三水平动力装置321和壳体压紧水平动力装置330的主体也可以是直线电机等为主体的其它直线动力装置。精准定位压紧壳体,自动将壳体移动到预设组装位置。

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竖直移动板312与移动限位板313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轴314。在具体实施中导向轴314为两个可以相对竖直限位移动的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竖直固定在移动限位板313上,内套筒对位固定在竖直移动板312上,内套筒可以在外套筒内竖直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被竖直限位,对竖直移动进行限位,确保长时间往复的移动过程中不出现偏移,确保精确度。

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壳体夹紧定位组件300上设置有分别对竖直移动板312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移动距离进行限位的竖直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20和第二水平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30。在实际实施中,竖直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20和第二水平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30都为相同的移动量化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三个不同的位置,移动量化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机构固定板501、刻度板502、移动限位柱503和对标指示板504,调节机构固定板501通过螺丝平行固定在移动板面相近的位置,在移动板面移动时保证对应的调节机构固定板501不动即可,刻度板502上设置有刻度,刻度板502通过螺丝垂直固定在调节机构固定板501上,调节机构固定板501上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移动限位柱503上设置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移动限位柱503垂直设置在调节机构固定板501的螺纹孔内可以通过旋转调节在螺纹孔内的位置,对标指示板504垂直固定在移动限位柱503上,对标指示板504的固定在移动限位柱503上的一端可以自由转动,对标指示板504的另一端为尖角且有与刻度板502匹配的限位槽,工作时尖角指向刻度板502的刻度,限位槽分布在刻度板502上下两侧可以防止指向刻度板502在移动限位柱503转动时跟随转动,在设置距离时旋转移动限位柱503,移动限位柱503相对调节机构固定板501垂直移动带动指向刻度板502的尖角移动到相应刻度,此时移动限位柱503靠近移动板面的一端与移动板面的距离就被限定了,移动板面被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到对应位置时就会被移动限位柱503靠近移动板面的一端限制住,竖直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20和第二水平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30都是通过此原理对第一水平移动载板212、竖直移动板312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的移动距离进行量化调节。竖直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20和第二水平移动量化调节机构530也可以是其它的具有量化调节作用的带有刻度装置的限位丝杆等装置。对竖直移动板312和第二水平移动载板322精准限位,组装效率高,故障率小。

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00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脚轮600。脚轮600都为万向轮,移动转移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