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8074发布日期:2021-07-02 19:3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校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

在现实使用时,弯曲的钢管难以使用,需要对弯曲的钢管进行校直,若仅仅采用人工敲打进行校直,则校正效果十分差,且功效低,针对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包括有工作台,工作台具有第一校直区与第二校直区,所述的第一校直区上具有机架与滑动座,第二校直区上设置有校直箱;机架位于滑动座的邻侧,所述的机架上端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下端设置有上校直模;所述的滑动座上设置有支撑座与校直座,所述的支撑座下端设置有适配于滑动座的第一滑块;校直座位于上校直模下端,所述的校直座上开有校直槽;支撑座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有上夹持件、下夹持件以及第一旋转电机,支撑座上设置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设置于电机安装架上,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均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且所述的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均设置于支撑座上,工作人员将弯曲的不锈钢管放置于两端支撑座上的夹持组件上,不锈钢管的弯曲部分位于校直座的上方,工作人员再通过液压缸上的上校直模对弯曲部分进行下压校直,最后将第一校直区上的不锈钢管推入校直箱内进行二次校直,不锈钢管通过二次校直,从而代替人工敲打校直,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校直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校直座与支撑座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一来,当上校直模对弯曲部分进行施压时,可防止不朽钢管造成多余的弯曲。

优选的,所述的上夹持件包括有第一弧形夹持块与第一连接板,下夹持件包括有第二弧形夹持块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持块与第二弧形夹持块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支撑座之间设有滑动件;第一旋转电机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传动板。

优选的,传动板与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传动板上开有弧形行程槽;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的第一滑动杆适配于弧形行程槽,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滑动杆与传动板连接,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滑动杆与传动板连接,第一旋转电机驱动传动板转动,所述的弧形行程槽内的第一滑动杆带动第一连接板进行运动,所述的第一滑动杆带动第二连接板运动,第一滑动杆与弧形行程槽配合形成夹持状态与松开状态,当第一校直区进行校直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便于上校直模进行校直。

优选的,滑动件包括有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两端的侧壁上,支撑座上开有滑动槽,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滑块设置于滑动槽内,且第二滑块与滑动槽相匹配,夹持状态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通过第二滑块与滑动槽的配合进行相向运动,松开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相反运动,当本设计增设的滑动件可大大提高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弧形夹持块与第二弧形夹持块上均设置有弧形橡胶垫,进一步避免弧形夹持块损坏不锈钢管。

优选的,校直箱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上设置有两组校直滚轮组,所述的校直滚轮组包括有上压辊、下压辊、第二旋转电机以及压辊安装架,上压辊与下压辊分别设置于压辊安装架上,且上压辊与下压辊的一端均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上压辊与下压辊对钢管的摩擦进行校直,经过二次校直后,扭曲和不平整的外壁被逐渐整平校直,使钢管的整体轴向直线度和管壁的表面质量显明改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工作人员将弯曲的不锈钢管放置于两端支撑座上的夹持组件上,不锈钢管的弯曲部分位于校直座的上方,工作人员再通过液压缸上的上校直模对弯曲部分进行下压校直,最后将第一校直区上的不锈钢管推入校直箱内进行二次校直,不锈钢管通过二次校直,从而代替人工敲打校直,提高工作效率。

2、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校直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校直座与支撑座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一来,当上校直模对弯曲部分进行施压时,可防止不朽钢管造成多余的弯曲。

3、第一旋转电机驱动传动板转动,所述的弧形行程槽内的第一滑动杆带动第一连接板进行运动,另一边所述的第一滑动杆带动第二连接板运动,第一滑动杆和与弧形行程槽配合形成夹持状态与松开状态,当第一校直区进行校直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便于上校直模进行校直。

4、滑动件包括有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两端的侧壁上,支撑座上开有滑动槽,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滑块设置于滑动槽内,且第二滑块与滑动槽相匹配,夹持状态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通过第二滑块与滑动槽的配合进行相向运动,松开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相反运动,当本设计增设的滑动件可大大提高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工作稳定性。

5、校直箱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上设置有两组校直滚轮组,所述的校直滚轮组包括有上压辊、下压辊、第二旋转电机以及压辊安装架,上压辊与下压辊分别设置于压辊安装架上,且上压辊与下压辊的一端均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上压辊与下压辊对钢管的摩擦进行校直,经过二次校直后,扭曲和不平整的外壁被逐渐整平校直,使钢管的整体轴向直线度和管壁的表面质量显明改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校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撑座上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校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夹持机构中除去第一弧形夹持块与第二弧形夹持块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工作台1、第一校直区2、第二校直区3、机架4、滑动座5、校直箱6、液压缸7、上校直模8、支撑座9、校直座10、第一滑块11、校直槽12、第一旋转电机13、电机安装架14、第一弧形夹持块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滑块17、输出轴18、传动板19、弧形行程槽20、第一滑动杆21、滑动槽22、弧形橡胶垫23、容置腔24、上压辊25、下压辊26、第二旋转电机27、压辊安装架28、第二弧形夹持块29、第二连接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校直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工作台1具有第一校直区2与第二校直区3,所述的第一校直区2首先进行第一次校直,校直后再刀第二校直区3进行二次校直;

为了针对不同长短以及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的第一校直区2上设置有滑动座5,所述的滑动座5上设置有支撑座9与校直座10,所述的校直座10上开有校直槽12,且校直座10主要用于放置不锈钢管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支撑座9下端设置有适配于滑动座5的第一滑块11,支撑座9通过第一滑块11调节位置,从而适配于不同长短的不锈钢管;支撑座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校直座10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校直座10与支撑座9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一来,当上校直模8对弯曲部分进行施压时,可防止不朽钢管造成多余的弯曲;

支撑座9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有上夹持件、下夹持件以及第一旋转电机13,支撑座9上设置有电机安装架14,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13设置于电机安装架14上,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均与第一旋转电机13连接,且所述的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均设置于支撑座9上;第一校直区2上设置有机架4,所述的机架4上端设置有液压缸7,且液压缸7下端设置有上校直模8,校直座10位于上校直模8下端;作人员需要通过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液压缸7上的上校直模8对弯曲部分进行下压校直。

为了便于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的上夹持件包括有第一弧形夹持块15与第一连接板16,下夹持件包括有第二弧形夹持块29与第二连接板30,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持块15与第二弧形夹持块29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板30上;第一弧形夹持块15与第二弧形夹持块29上均设置有弧形橡胶垫23,进一步避免弧形夹持块损坏不锈钢管;第一旋转电机13设置有输出轴18,所述的输出轴18与第一连接板16和第二连接板30之间设置有传动板19;

传动板19与第一旋转电机13的输出轴18连接,所述的传动板19上开有弧形行程槽20,所述的弧形行程槽20的数量为两个,且为对称设置;传动板19与第一旋转电机13的输出轴18连接,所述的传动板19上开有弧形行程槽20;第一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板30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杆21,所述的第一滑动杆21适配于弧形行程槽20,第一连接板16通过第一滑动杆21与传动板19连接,第二连接板30通过第一滑动杆21与传动板19连接,第一旋转电机13驱动传动板19转动,所述的弧形行程槽20内的第一滑动杆21带动第一连接板16进行运动,且第一连接板16通过第一滑动杆21与弧形行程槽20配合形成夹持状态与松开状态,当第一校直区2进行校直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便于上校直模8进行校直。

为了提高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再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滑动件包括有第二滑块17,所述的第二滑块17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板30两端的侧壁上,支撑座9上开有滑动槽22,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板30通过第二滑块17设置于滑动槽22内,且第二滑块17与滑动槽22相匹配,夹持状态时,第一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板30均通过第二滑块17与滑动槽22的配合进行相向运动,松开状态时,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6与第二连接板30进行相反运动。

为了对不锈钢管进行第二校直,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第二校直区3上设置有校直箱6,所述的校直箱6内形成有容置腔24,所述的容置腔24上设置有两组校直滚轮组,所述的校直滚轮组包括有上压辊25、下压辊26、第二旋转电机27以及压辊安装架28,上压辊25与下压辊26分别设置于压辊安装架28上,且上压辊25与下压辊26的一端均与第二旋转电机27连接,上压辊25与下压辊26对钢管的摩擦进行校直,经过二次校直后,扭曲和不平整的外壁被逐渐整平校直,使钢管的整体轴向直线度和管壁的表面质量显明改观。

工作方式:操作者根据不锈钢管的长度通过第一滑块11调整位置,然后打开第一旋转电机13,弯曲部分位于校直座10上的校直槽12内,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13驱动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对不锈钢管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再打开液压缸7对弯曲部分进行压平,当压平完毕后,打开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后,最后打开第二旋转电机27,操作者将第一次校直后的不锈钢管推至校直箱6内,进行第二校直,扭曲和不平整的外壁被逐渐整平校直。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