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6597发布日期:2022-06-01 23:0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2.数控机床领域,在加工五金材料钢管或其他材料时中难免出现误差,从而产生废料。但由于五金材质本身质量大,常规的下料机构在对片状产品进行下料时,容易出现废料散乱的情况,清理废料不容易收集,下料的效果有待提高,且下料机构容易出现灰尘堵塞,后期造成机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包括机床操作台、压缩机、伸缩管、裁剪机、固定板一、剖光机、下料装置、固定板块和底座,机床操作台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壁插接所述伸缩管,所述裁剪机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剖光机顶部,所述下料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机床操作台顶部,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冲撞器、保护结构、活塞、防尘圈、缸筒、密封圈、拉杆和气压泵,冲撞器一端嵌入所述缸筒内壁,所述保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缸筒上下两侧,所述活塞一端嵌入所述密封圈内壁,所述防尘圈套接所述活塞,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所述气压泵活动连抽压区,所述固定板块固定连接所述剖光机一端,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机床操作台底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下料机外壳包括防溅板、缓震板、缓震装置、下滑板和传送履带,所述下料机外壳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防溅板,所述缓震板嵌入所述下料机外壳内部,所述缓震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外壳内壁,所述下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机床操作台内壁底部,所述传送履带设置所述下料机外壳下。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下料机外壳放置的位置是所述下料装置冲撞出废料的接收位置,所述传送履带将废料转动到最终的收集区,所述缓震板的倾斜角度为40
°
,所述下料机外壳外壳的材质为铝制合金。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固定板块是定制的废料嵌合大小,冲撞器的长度是100mm。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冲撞器是一个圆柱体,所述冲撞器冲撞的力度等于所述活塞受压的大小。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缓震装置受力时是卸力状态,并非回弹,受力时不会使所述缓震板反受力。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包括机床操作台、压缩机、伸缩管、裁剪机、固定板一、剖光机、下料装置、固定板块和底座,当机床运作时,将材料放置所述剖光机位置,经过一系列切割后,剩余废料被固定所述固定板块处,当所述下料装置与所述固定板块位置固定好时,所述气压泵启动带动所述拉杆向后推力拉动所述活塞,同时所述密封圈因所述活塞后拉带动内部气体,当所述气压泵推力时,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缸筒内部气压压缩,使所述冲撞器向前方受力,使所述冲撞器撞击到所述固定板块处,将所述固定板块中的废料击飞,所述保护结构在所述缸筒内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气压过大使所述冲撞器飞出所述缸筒内壁,所述防尘圈防止缸筒内壁有颗粒物,以免后期造成机器故障。
17.所述下料机外壳包括防溅板、缓震板、缓震装置、下滑板和传送履带,当所述固定板块内废料被击飞时,所述下料机外壳收集口距离击飞出100mm,废料进入所述下料机外壳时会因为受力发生碰撞导致散落各处,但是因所述缓震板底部有所述缓震装置,当废料撞击到所述缓震板时,所述缓震装置卸力使废料顺着所述缓震板滑下去,而不会发生二次受力而弹跳,当废料进入所述下滑板时,因引力的原因,会因为倾斜角度的原因下滑至所述传送履带上,最终集中收集到废料区。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控机床的主视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控机床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料收集装置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料结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机床操作台;2、压缩机;3、伸缩管;4、裁剪机;5、固定板一;6、剖光机;7、下料装置;8、固定板块;9、底座;651、下料机外壳;652、防溅板;653、缓震板;654、缓震装置;655、下滑板;656、传送履带;751、冲撞器;752、保护结构;753、活塞;754、防尘圈;755、缸筒;756、密封圈;757、拉杆;758、气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包括机床操作台1、压缩机2、伸缩管3、裁剪机4、固定板一5、剖光机6、下料装置7、固定板块8和底座9,机床操作台1顶部活动连接压缩机2,压缩机2内壁插接伸缩管3,裁剪机4一端设置有固定板一5,固定板一5底部活动连接剖光机6顶部,下料装置7活动连接机床操作台1顶部,下料装置7包括冲撞器751、保护结构752、活塞753、防尘圈754、缸筒755、密封圈756、拉杆757和气压泵758,冲撞器751一端嵌入缸筒755内壁,保护结构752固定连接缸筒755上下两侧,
活塞753一端嵌入密封圈756内壁,防尘圈754套接活塞753,拉杆757固定连接活塞753另一端,气压泵758活动连抽压区,固定板块8固定连接剖光机6一端,底座9活动连接机床操作台1底部。
26.具体的,如图3所示,下料机外壳651包括防溅板652、缓震板653、缓震装置654、下滑板655、传送履带656,下料机外壳651顶部活动连接防溅板652,缓震板653嵌入下料机外壳651内部,缓震装置654固定连接下料机外壳651内壁,下滑板655固定连接机床操作台1内壁底部,传送履带656设置下料机外壳651下。
27.具体的,如图3所示,下料机外壳651放置的位置是下料装置7冲撞出废料的接收位置,传送履带656将废料转动到最终的收集区,缓震板653的倾斜角度为40
°
,下料机外壳651外壳的材质为铝制合金。
28.具体的,如图2所示,固定板块8是定制的废料嵌合大小,冲撞器751的长度是100mm。
29.具体的,如图1所示,冲撞器751是一个圆柱体,冲撞器751冲撞的力度等于活塞753受压的大小。
30.具体的,如图3所示,缓震装置654受力时是卸力状态,并非回弹,受力时不会使缓震板653反受力。
31.工作原理:
32.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包括机床操作台1、压缩机2、伸缩管3、裁剪机4、固定板一5、剖光机6、下料装置7、固定板块8和底座9,当机床运作时,将材料放置剖光机6位置,经过一系列切割后,剩余废料被固定固定板块8处,当下料装置7与固定板块8位置固定好时,气压泵758启动带动拉杆757向后推力拉动活塞753,同时密封圈756因活塞753后拉带动内部气体,当气压泵758推力时,密封圈756将缸筒755内部气压压缩,使冲撞器751向前方受力,使冲撞器751撞击到固定板块8处,将固定板块8中的废料击飞,保护结构752在缸筒755内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气压过大使冲撞器751飞出缸筒755内壁,防尘圈754防止缸筒755内壁有颗粒物,以免后期造成机器故障。
33.下料机外壳651包括防溅板652、缓震板653、缓震装置654、下滑板655和传送履带656,当固定板块8内废料被击飞时,下料机外壳651收集口距离击飞出100mm,废料进入下料机外壳651时会因为受力发生碰撞导致散落各处,但是因缓震板653底部有缓震装置654,当废料撞击到缓震板653时,缓震装置654卸力使废料顺着缓震板653滑下去,而不会发生二次受力而弹跳,当废料进入下滑板655时,因引力的原因,会因为倾斜角度的原因下滑至传送履带656上,最终集中收集到废料区。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