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9645发布日期:2021-12-01 08:3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压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炜弯造型。
3.在生产中经常需要将圆形铜管压扁,但是传统的装置在进行压扁的时候,由于铜管内部没有设置支撑,可能会导致铜管压扁过程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铜管生产的时候出现较多的残次品,影响铜管的生产,浪费原料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压扁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且四个立柱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工作台靠近立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顶板靠近工作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部的液压杆端口设置有压扁装置,所述压扁装置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和液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板靠近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且压板靠近挤压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模具,所述工作台相对于上模具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移动架的一端和滑槽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的表面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半圆杆,所述第一移动块靠近半圆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远离第一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块,并且伸缩杆的表面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移动块、半圆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的方槽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远离方槽的一端和第一移动块固定连接。
6.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靠近挤压块的一侧均开设有挤压槽,且挤压槽的尺寸和挤压块的尺寸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半圆块的尺寸和半圆杆的尺寸相适配,且半圆块的表面和半圆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具,且下模具和上模具相适配,并且工作台相对于下模具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位于圆槽外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圆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底块的表面开设有长槽,且长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圆杆,且圆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并且圆杆的表面套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圆弧板、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为“l”型结构,且第一滑块的表面和底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两个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板,并且两个防护板位于磨盘的两侧,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且u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插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表面和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且限位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并且限位杆的表面套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和第二滑块、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防护框为矩形结构,且防护框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和固定板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块的表面设置有刷毛,且刷毛和防护框的内壁相接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压扁装置,首先将待压扁的铜管插入两个半圆杆的表面,利用两个半圆杆对铜管进行支撑,然后启动液压缸,使液压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底部的挤压块会首先与两个第一移动块的挤压槽相接触,利用两个挤压槽使两个第一移动块受到向两侧的挤压力,从而使两个第一移动块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半圆杆移动,从而使两个半圆杆在铜管的内部对铜管形成支撑,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将铜管压扁,铜管在向下移动的时候,铜管会接触限位块,利用限位块使铜管挤压半圆杆,从而使半圆杆挤压第二弹簧,利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铜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压制完成以后,上模具上移,此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整个固定架上移,使铜管脱离下模具,此时两个半圆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将铜管顶出半圆杆,从而方便卸料,在气缸的作用下,两个第一移动块再次彼此靠近,从而方便下一根铜管的插入,解决了传统的装置在进行压扁的时候,由于铜管内部没有设置支撑,可能会导致铜管压扁过程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铜管生产的时候出现较多的残次品,影响铜管的生产,浪费原料资源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打磨装置,铜管压制结束以后,将铜管的一端放置在底块的表面,然后左手将底块的把手和第一滑块的把手握紧,此时第一滑块的底部的圆弧板挤压铜管,第三弹簧压缩,使铜管始终受到第三弹簧的反向作用力,从而将铜管的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磨盘进行转动,此时直接拿住铜管的另一端即可对铜管端口的毛刺进行打磨,固定块圆槽内部的圆球可以在圆槽的内部活动,圆球通过连接杆和底块相连接,从而达到只需要拿住铜管的一端即可对铜管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方便对铜管进行打磨,而且打磨的时候铜管尾部不会摆动,从而更加省力。
18.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在进行打磨的时候,磨盘表面会出现较多的
铜屑,此时通过两个防护板将铜屑进行防护,避免铜屑四处飞溅,透明板在防护的同时也方便观看铜管的打磨情况,同时防护框的表面会飞溅少部分铜屑,而铜屑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能会划伤手指,此时滑动第二移动块,使第二移动块通过第二滑块进行移动,从而利用第二移动块表面的刷毛对防护框进行清理,第二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弹簧,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使用不同的力度对防护框进行清理,从而将铜屑从防护框的侧壁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图1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压扁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移动架的爆炸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图4中a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挤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打磨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底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辅助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的图9中b处示意图。
29.图例说明:1、工作台;2、固定板;3、支撑腿;4、立柱;5、顶板;6、压扁装置;601、固定架;602、第一弹簧;603、移动架; 604、压板;605、半圆杆;606、半圆块;607、第二弹簧;608、气缸;609、第一移动块;610、挤压块;611、下模具;612、限位块; 7、打磨装置;71、固定块;72、圆球;73、第一滑块;74、第三弹簧;75、圆弧板;76、底块;77、连接杆;78、磨盘;79、电机;8、辅助装置;81、第二移动块;82、第二滑块;83、第四弹簧;84、刷毛;85、防护框;86、防护板;87、透明板;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2.实施例1,如图1

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变形的扁形铜管的压制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压扁装置6,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3,工作台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4,且四个立柱4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5,工作台 1
靠近立柱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顶板5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9。
33.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压扁装置6、打磨装置7和辅助装置8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34.如图4和图5所示,液压缸9内部的液压杆端口设置有压扁装置 6,压扁装置6包括压板604,压板604的表面和液压杆固定连接,压板604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10,且压板604靠近挤压块6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模具,工作台1相对于上模具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01,固定架601 的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移动架 603,移动架6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602,第一弹簧602 远离移动架603的一端和滑槽固定连接,移动架603的表面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块609,两个第一移动块 60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半圆杆605,第一移动块609靠近半圆杆605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远离第一移动块6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块606,并且伸缩杆的表面套有第二弹簧607,第二弹簧 607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移动块609、半圆块606固定连接,移动架603 的方槽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608,气缸608的远离方槽的一端和第一移动块609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移动块609靠近挤压块610的一侧均开设有挤压槽,且挤压槽的尺寸和挤压块610的尺寸相适配,半圆块606的尺寸和半圆杆605的尺寸相适配,且半圆块606的表面和半圆杆605的表面滑动连接,容纳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具611,且下模具611和上模具相适配,并且工作台1相对于下模具6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12。
35.其整个压扁装置6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压扁装置6,首先将待压扁的铜管插入两个半圆杆605的表面,利用两个半圆杆605对铜管进行支撑,然后启动液压缸9,使液压杆带动压板604向下移动,压板604底部的挤压块610会首先与两个第一移动块609的挤压槽相接触,利用两个挤压槽使两个第一移动块609受到向两侧的挤压力,从而使两个第一移动块609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半圆杆605移动,从而使两个半圆杆605在铜管的内部对铜管形成支撑,使上模具和下模具611将铜管压扁,铜管在向下移动的时候,铜管会接触限位块612,利用限位块612使铜管挤压半圆杆605,从而使半圆杆605 挤压第二弹簧607,利用第二弹簧607的反作用力,使铜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压制完成以后,上模具上移,此时在第一弹簧602的作用下,整个固定架601上移,使铜管脱离下模具611,此时两个半圆块606 在第二弹簧607的作用下将铜管顶出半圆杆605,从而方便卸料,在气缸608的作用下,两个第一移动块609再次彼此靠近,从而方便下一根铜管的插入,解决了传统的装置在进行压扁的时候,由于铜管内部没有设置支撑,可能会导致铜管压扁过程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铜管生产的时候出现较多的残次品,影响铜管的生产,浪费原料资源的问题。
36.如图7和图8所示,工作台1的表面设置有打磨装置7,打磨装置7包括固定块71,固定块71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圆球72,圆球72位于圆槽外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7,连接杆77远离圆球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76,底块76的表面开设有长槽,且长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3,第一滑块7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圆杆,且圆杆远离第一滑块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75,并且圆杆的表面套有第三弹簧74,第三弹簧 74的两端分别和圆弧板75、第一滑块73固定连接,第一滑块73为“l”型结构,且第一滑块73的表面和底块7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固定板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79,且电机7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磨盘78。
37.其整个打磨装置7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打磨装置7,铜管压制结束以后,将铜管
的一端放置在底块76的表面,然后左手将底块 76的把手和第一滑块73的把手握紧,此时第一滑块73的底部的圆弧板75挤压铜管,第三弹簧74压缩,使铜管始终受到第三弹簧74 的反向作用力,从而将铜管的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电机79,电机79带动磨盘78进行转动,此时直接拿住铜管的另一端即可对铜管端口的毛刺进行打磨,固定块71圆槽内部的圆球72可以在圆槽的内部活动,圆球72通过连接杆77和底块76相连接,从而达到只需要拿住铜管的一端即可对铜管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方便对铜管进行打磨,而且打磨的时候铜管尾部不会摆动,从而更加省力。
38.如图9和图10所示,固定板2的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8,辅助装置8包括两个防护板86,两个防护板86的表面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且两个防护板8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板87,并且两个防护板 86位于磨盘78的两侧,工作台1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框85,防护框85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且u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块82的表面插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表面和第二滑块82滑动连接,且限位杆远离第二滑块8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81,并且限位杆的表面套有第四弹簧 83,第四弹簧83的两端分别和第二滑块82、第二移动块81固定连接,防护框85为矩形结构,且防护框85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第二移动块81的表面设置有刷毛84,且刷毛84和防护框85的内壁相接触。
39.其整个辅助装置8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装置8,在进行打磨的时候,磨盘78表面会出现较多的铜屑,此时通过两个防护板 86将铜屑进行防护,避免铜屑四处飞溅,透明板87在防护的同时也方便观看铜管的打磨情况,同时防护框85的表面会飞溅少部分铜屑,而铜屑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能会划伤手指,此时滑动第二移动块81,使第二移动块81通过第二滑块82进行移动,从而利用第二移动块 81表面的刷毛84对防护框85进行清理,第二移动块81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弹簧83,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使用不同的力度对防护框85 进行清理,从而将铜屑从防护框85的侧壁进行清理。
4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固定板2的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8,辅助装置8包括两个防护板86,两个防护板86的表面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且两个防护板8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板87,并且两个防护板86位于磨盘78的两侧,工作台1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框85,防护框85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且u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块82的表面插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表面和第二滑块82滑动连接,且限位杆远离第二滑块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81,并且限位杆的表面套有第四弹簧83,第四弹簧83的两端分别和第二滑块82、第二移动块81固定连接,防护框85为矩形结构,且防护框85靠近固定板2 的一侧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第二移动块81的表面设置有刷毛84,且刷毛84和防护框85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辅助装置8,在进行打磨的时候,磨盘78表面会出现较多的铜屑,此时通过两个防护板 86将铜屑进行防护,避免铜屑四处飞溅,透明板87在防护的同时也方便观看铜管的打磨情况,同时防护框85的表面会飞溅少部分铜屑,而铜屑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能会划伤手指,此时滑动第二移动块81,使第二移动块81通过第二滑块82进行移动,从而利用第二移动块 81表面的刷毛84对防护框85进行清理,第二移动块81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弹簧83,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使用不同的力度对防护框85 进行清理,从而将铜屑从防护框85的侧壁进行清理。
41.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压扁装置6,首先将待压扁的铜管插入两个半圆杆
605的表面,利用两个半圆杆605对铜管进行支撑,然后启动液压缸9,使液压杆带动压板604向下移动,压板604底部的挤压块610会首先与两个第一移动块609的挤压槽相接触,利用两个挤压槽使两个第一移动块609受到向两侧的挤压力,从而使两个第一移动块609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半圆杆605移动,从而使两个半圆杆605在铜管的内部对铜管形成支撑,使上模具和下模具611 将铜管压扁,铜管在向下移动的时候,铜管会接触限位块612,利用限位块612使铜管挤压半圆杆605,从而使半圆杆605挤压第二弹簧 607,利用第二弹簧607的反作用力,使铜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压制完成以后,上模具上移,此时在第一弹簧602的作用下,整个固定架 601上移,使铜管脱离下模具611,此时两个半圆块606在第二弹簧 607的作用下将铜管顶出半圆杆605,从而方便卸料,在气缸608的作用下,两个第一移动块609再次彼此靠近,从而方便下一根铜管的插入,解决了传统的装置在进行压扁的时候,由于铜管内部没有设置支撑,可能会导致铜管压扁过程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铜管生产的时候出现较多的残次品,影响铜管的生产,浪费原料资源的问题,通过设置打磨装置7,铜管压制结束以后,将铜管的一端放置在底块76的表面,然后左手将底块76的把手和第一滑块73的把手握紧,此时第一滑块73的底部的圆弧板75挤压铜管,第三弹簧74压缩,使铜管始终受到第三弹簧74的反向作用力,从而将铜管的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电机79,电机79带动磨盘78进行转动,此时直接拿住铜管的另一端即可对铜管端口的毛刺进行打磨,固定块71圆槽内部的圆球72可以在圆槽的内部活动,圆球72通过连接杆77和底块76相连接,从而达到只需要拿住铜管的一端即可对铜管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方便对铜管进行打磨,而且打磨的时候铜管尾部不会摆动,从而更加省力,通过设置辅助装置8,在进行打磨的时候,磨盘78表面会出现较多的铜屑,此时通过两个防护板86将铜屑进行防护,避免铜屑四处飞溅,透明板87在防护的同时也方便观看铜管的打磨情况,同时防护框85的表面会飞溅少部分铜屑,而铜屑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能会划伤手指,此时滑动第二移动块81,使第二移动块81通过第二滑块82进行移动,从而利用第二移动块81表面的刷毛84对防护框85进行清理,第二移动块81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弹簧83,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使用不同的力度对防护框85进行清理,从而将铜屑从防护框85的侧壁进行清理。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