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8656发布日期:2022-01-12 00:4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焊接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导线的焊接过程中,通常夹持着导线将导线的一端移动到焊接点,然后在焊接点熔接焊料,焊料固态后就能将导线固定在焊接点。
3.但导线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被焊接头触碰后会发生变形,导致其端部发生偏移,而且导线移动到焊接点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与焊接点保持相对静止,因此,现有的导线焊接工艺焊接精度不高,且焊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焊接精度及焊接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焊线固定装置。该焊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件,定位件的第一表面设有焊孔和与焊孔连通设置的第一容置部,焊线容置在第一容置部内,焊线的一端延伸至焊孔内;焊接件,与焊孔对应设置,用于对焊线进行焊接上。
6.可选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二容置部,焊孔、第一容置部及第二容置部连通设置,第二容置部用于容置待焊接件,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设置。
7.可选地,第一表面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第一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大于第二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焊孔和第一容置部设置在第一子表面。
8.可选地,第二容置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一二子表面垂直。
9.可选地,第二容置部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子表面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子表面平行。
10.可选地,焊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部沿第三方向的尺寸;其中,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11.可选地,第二容置部沿第三方向的尺寸从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向第二表面逐渐变大。
12.可选地,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平行设置。
13.可选地,焊接件靠近焊孔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一表面平行,且焊接件靠近焊孔的一端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侧壁。
14.可选地,焊接件靠近焊孔的一端的端面呈凹面设置,且焊接件靠近焊孔的一端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侧壁。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焊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件,定位件的第一表面设有焊孔和与焊孔连通设置的第一容置部,焊线容置在第一容置部内,焊线的一端延伸至焊孔内;焊接件,与焊孔对应设置,用于对焊线进行焊接上。通过这种
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焊线固定装置能够利用定位件上第一容置部对焊线定位,且能够利用焊接件及定位件上的焊孔对定位后的焊线进行焊接。因此,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焊线抖动或者变形等导致焊接精度不高及焊接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焊接精度及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焊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第一夹块的俯视示意图;
20.图4是图3实施例第一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
21.图5是图3实施例第一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
22.图6是图3实施例第一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
23.图7是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第二夹块的俯视示意图;
24.图8是图7实施例第二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
25.图9是图7实施例第二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
26.图10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限位板的俯视示意图;
27.图11图10实施例限位板的侧视示意图;
28.图12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固定板的俯视示意图;
29.图13图12实施例固定板的侧视示意图;
30.图14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调整板的俯视示意图;
31.图15图14实施例调整定板的侧视示意图;
32.图16是本技术待焊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7是本技术焊线固定装置中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8是图17实施例定位件的俯视示意图;
35.图19是图17实施例定位件的一侧视示意图;
36.图20是图17实施例定位件的一侧视示意图;
37.图21是本技术焊线固定装置中焊接件的一侧视示意图;
38.图22是图21实施例焊接件的仰视示意图;
39.图23是本技术焊线固定装置中焊接件部分结构的一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1.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2.本技术首先提出一种焊接装置,如图1至图15所示,图1是本技术焊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第一夹块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实施例第一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图5是图3实施例第一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图6是图3实施例第一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第二夹块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实施例第二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图9是图7实施例第二夹块的一侧视示意图;图10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限位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1图10实施例限位板的侧视示意图;图12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固定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图12实施例固定板的侧视示意图;图14图1实施例焊接装置中调整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5图14实施例调整定板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包括定位件20、焊接件30及底板40,其中,定位件20设置在底板40上,定位件20用于将焊线(图未标)定位在待焊接件50上;焊接件30设置在定位件20背离底板40的一侧,焊接件30用于将焊线焊接于待焊接件50上。
43.在焊接过程中,先将待焊接件50定位在底板40上,并将定位件20设置在底板40上,且待焊接件50与定位件20相对固定;接着将焊线定位在定位件20的定位部(图未标)中,并使焊线与待焊接件50接触;然后将焊接件30对准焊线焊点,并对焊点进行焊接。
44.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能够利用定位件20将焊线定位在待焊接件50,然后利用焊接件30对定位后的焊线和待焊接件50进行焊接。因此,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焊线抖动或者变形等导致焊接精度不高及焊接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焊接精度及焊接效率。
45.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支撑杆60、支撑座70及滑块80,其中,支撑杆60垂直设置在底板40上,且支撑杆60位于定位件20的侧边;支撑座70固定在支撑杆60远离底板40的一端上;滑块80与支撑座70连接,且焊接件30设置在滑块80上,滑块80沿平行于支撑杆60的方向相对支撑座70滑动。
46.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0、支撑杆60、支撑座70及滑块80设置在底板40的同一侧上。
47.本实施例的支撑杆60用于支撑支撑座70;支撑座70用于支撑滑块80;滑块80用于带动焊接件30沿平行于支撑杆60的方向靠近或者远离底板40。
48.在焊接过程中,控制滑块80沿平行于支撑杆60的方向朝底板40移动,滑块80带动焊接件30靠近底板40,以使焊接件30靠近设置在底板40上的定位件20,以便于焊接件30对焊线和待焊接件50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控制滑块80沿平行于支撑杆60的方向背离底板40移动,滑块80带动焊接件30远离底板40,以使焊接件30远离设置在底板40上的定位件20。
49.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座可以与支撑杆一体设置;或者不设置支撑座,直接将滑块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50.可选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第一夹具90,第一夹具90固定在滑块80上,第一夹具90设有限位孔(图未标),焊接件30固定在限位孔内,限位孔的轴向与支撑杆60平行设置。
51.通过这种结构,焊接件30与支撑杆60平行设置,与底板40垂直设置。
5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焊接件直接固定在滑块上,或者通过卡扣等其它固定结构将焊接件固定在滑块上。
53.可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夹具90包括:第一夹块91和第二夹块92,第一夹块91的一表面设有第一凹槽911,且第一夹块91与滑块80连接;第二夹块92的一表面设有第二凹槽921,第一夹块91的一表面与第二夹块92的一表面贴合设置,以使第一凹槽911与第二凹槽921形成限位孔(图未标),以设置焊接件30。
54.本实施例的第一夹块91和第二夹块92均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图未标),利用螺杆(图未标)等固定件与第一安装孔配合以将第一夹块91和第二夹块92固定。
55.第一夹块91通过多个第二安装孔(图未标)与固定件与滑块80连接。
56.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凹槽911的半径a1为7mm,第一凹槽911的最大深度c1为6mm;第一夹块91的长度g1为35
±
0.2mm,其中,第一夹块91长度方向与第一凹槽911平行,第一夹块91的宽度d1为60
±
0.2mm,第一夹块91的厚度i1为15mm,第一夹块91沿长度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f1为21mm,第一夹块91沿宽度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e1为46mm,第一夹块91沿宽度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l1为30mm
±
0.3mm,第二安装孔到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一表面的距离k1为20mm。
57.第二凹槽921的半径m1为7mm,第二凹槽921的最大深度o1为6mm;第二夹块92的长度t1为35
±
0.2mm,其中,第二夹块92长度方向与第二凹槽921平行,第二夹块92的宽度p1为60
±
0.2mm,第二夹块92的厚度u1为15mm,第二夹块92沿长度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s1为21mm,第二夹块91沿宽度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q1为46mm。
58.本实施例第一夹块91和第二夹块92可以采用赛钢等材料制作;且第一夹块91的边角和第二夹块92的边角均进行倒角设置。
59.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还可以一体成型,即第一夹具内设置一限位孔或者其它限位结构。
60.可选地,如图1、图2、图10及图11,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限位板100,限位板100固定在底板40上,限位板100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01,第一限位部101用于对定位件20进行限位。
61.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101为u型,便于定位件20的安装与拆卸。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粘贴件或者卡扣等结构对定位件进行限位。
62.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限位板100的第一侧边设有第二限位部102,支撑杆60嵌设于第二限位部102,以对限位板100在底板40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6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限位板100的第二侧边设有第三限位部103,限位板100的第三侧边设有第四限位部104;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第一限位杆110和第二限位杆120;第一限位杆110垂直设置在底板40上,第一限位杆110与第三限位部103配合设置,以对限位板100在底板40上的位置进行限位;第二限位杆120垂直设置在底板40上,第二限位杆120与第四限位部104配合设置,以对限位板100在底板40上的位置进行限位;其中,限位板100的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平行,限位板100的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垂直。
64.通过这种结构,至少可以从三个方向限定限位板100,能够限位板100的定位精度,从而能够提高限位板100对定位件20的定位精度,进而能够提高焊接精度。
65.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限位板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在底板上。
66.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二限位部102的半径b2为16mm,第二限位部102的最大深度c2为16mm;限位板100第一侧边的长度m2为138mm,限位板100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的长度g2为211mm,限位板100第四侧边的长度j2为190mm,第一限位部101沿第四侧边的尺寸i2为79.9mm-80mm,第一限位部101到第一侧边的距离e2为48.5mm,第三限位部103到第一侧边的距离f2为136mm;限位板100的厚度l2为10mm。
67.本实施例的限位板100可以采用模具钢等材料制作;且限位板100的边角均进行倒角设置。
68.可选地,如图1、图2、图12及图13所示,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固定板130,固定板130设置在底板40上,且限位在第一限位部101内,定位件20设置在固定板130上。
69.本实施例利用限位板100对固定板130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固定板130对定位件20进行固定,可以通过调整固定板130在限位板100的位置来调整定位件20的位置,不仅能够实现定位件20的位置调节,而且能够实现定位件20的位置固定。
70.固定板13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图未标),通过固定件(图未标)及安装孔将固定板130固定在底板40上。
71.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固定板130沿限位板100第一侧边的尺寸a3为79.9mm-80mm,固定板130沿限位板100第二侧边的尺寸b3为162.5mm;固定板130的厚度g3为10mm;固定板130沿限位板100第一侧边方向的相邻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距离f3为20mm
±
0.02mm,固定板130沿限位板100第二侧边方向的相邻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距离e3为14mm
±
0.02mm。
72.本实施例的固定板130可以采用赛钢等材料制作;且固定板130的边角均进行倒角设置。
73.可选地,如图1、图2、图14及图15,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调整板140,调整板140设置在底板40上,且调整板140位于第一限位部101内,调整板140分别与固定板130和限位板100抵接。
74.本实施的调整板140用于调整固定板130在底板40上的位置,以调整定位件20在底板40上的位置,进而调整焊接件30与定位件20的相对位置。
75.因待焊接件50通常具有多种型号,导致焊线在待焊接件50上的焊接位置不同,针对焊线在待焊接件50上的不同焊接位置,可以采用不同定位件20(基本结构相同,仅定位件20上用于限位焊线的第一容置部220(参阅图17)的长度不同,焊孔210的位置不同)。
76.为简化工艺,在多种型号的待焊接件50的焊接工艺中,不对焊接件30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通过调节调整板140来调节焊接件30与待焊接件50的相对于位置。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限位板100的第一限位部101内设置调整板140或者不设置调整板140来调节焊接件30与待焊接件50的相对位置。
77.基于这种结构,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能够对不同位置的焊点进行焊接。例如,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能够对电子烟的加热管的不同长度的热电偶线进行焊接(不同长度的热电偶线具有不同位置的焊接点)。
78.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调整板140沿限位板100第一侧边的尺寸a4为79.8mm-80mm,调整板140沿限位板100第二侧边的尺寸c4为15.4
±
0.02mm,调整板140的厚度b4为10
±
0.1mm。
79.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调整板140沿限位板100第一侧边的尺寸a4为79.8mm-80mm,调整板140沿限位板100第二侧边的尺寸c4为0.9
±
0.02mm,调整板140的厚度b4为10
±
0.1mm。
80.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调整板140沿限位板100第一侧边的尺寸a4为79.8mm-80mm,调整板140沿限位板100第二侧边的尺寸c4为18.4
±
0.02mm,调整板140的厚度b4为10
±
0.1mm。
81.本实施例的调整板140可以采用模具钢等材料制作;且调整板140的边角均进行倒角设置。
82.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焊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第二夹具150,第二夹具150设置在底板40上,用于夹持待焊接件50,可以提高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够提高焊接精度。
83.本实施例的第二夹具150包括:第三夹块151和第四夹块152,第三夹块151的一表面设有第三凹槽(图未标),且第三夹块151与底板40固定连接;第四夹块152的一表面设有第四凹槽(图未标),第三夹块151的一表面与第四夹块152的一表面贴合设置,以使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形成一限位孔,以设置待焊接件50。
84.其中,本实施例第二夹具150进一步包括:支撑件153,待焊接件50套设在支撑件153上,一端与支撑件153上的凸台抵接,支撑件153设置在限位孔内。支撑件153对待焊接件50不仅具有支撑作用,而且具有定位作用。
85.本实施例的第三夹块151和第四夹块152均设有安装孔(图未标),利用螺杆(图未标)等固定件与安装孔配合就能将第三夹块151和第四夹块152固定。
86.如图16所示,图16是本技术待焊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待焊接件50为加热管,焊线为热电偶线160。
87.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焊线固定装置,如图17至图20所示,图17是本技术焊线固定装置中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实施例定位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9是图17实施例定位件的一侧视示意图;图20是图17实施例定位件的一侧视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焊线固定装置中焊接件的一侧视示意图;图22是图21实施例焊接件的仰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焊线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件20和焊接件30,其中,定位件20的第一表面(图未标)设有焊孔210和与焊孔210连通设置的第一容置部220,焊线容置在第一容置部220内,焊线的一端延伸至焊孔210内;焊接件30与焊孔210对应设置,用于对焊线进行焊接。
88.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0与上述实施例的定位件20结构类似,本实施例的焊接件30与上述实施例的焊接件30结构类似。
89.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0和焊接件30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结构连接定位件20和焊接件30。
90.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焊线固定装置能够利用定位件20上第第一容置部220对焊线定位,且能够利用焊接件30及定位件20上的焊孔210对定位后的焊线进行焊接。因此,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焊线抖动或者变形等导致焊接精度不高及焊接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焊接精度及焊接效率。
91.可选地,本实施例定位件20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二容置部230,焊孔210、第一容置部220及第二容置部230连通设置,第二容置部230用于容置待焊接件50,其中,定位件20的第
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设置。
92.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置部220用于限位焊线,第二容置部230用于限位待焊接件50,以减少焊线与待焊接件50之间的偏移及抖动,能够进一步提高焊接精度及效率。
93.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0的第一表面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子表面(图未标)和第二子表面(图未标),第一子表面到第二表面(图未标)的距离大于第二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焊孔210和第一容置部220设置在第一子表面。
94.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0呈阶梯状设置,使得高阶梯结构部分具有较大的厚度,能够满足同时设置第一容置部220和第二容置部230的要求。
95.在其它实施例中,为简化工艺,定位件可以呈方块状设置。
96.可选地,本实施例定位件20的第二容置部230沿第一方向z的尺寸大于第二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其中,第一方向z与第一子表面垂直。
97.这种结构使得连接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的另一表面能够露出部分待焊接件50,便于对焊接情况进行查看及焊线的非焊接端的引出,使得第一容置部220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与焊线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相近,能够提高焊线的定位精度。
98.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容置部沿第一方向z的尺寸也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二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焊线可以从第一容置部引出。
99.可选地,本实施例定位件20的第二容置部230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大于第一子表面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其中,第二方向x与第一子表面平行。
100.第二容置部230沿第二方向x部分贯穿定位件20与第二子表面对应的部分,容置于第二容置部230的待焊接件50与第二子表面对应的部分抵接,使得待焊接件50的一端从第二容置部230露出,便于对焊接情况进行查看及焊线的非焊接端的引出。
101.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焊孔210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部220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其中,第三方向y分别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
102.在焊接过程中,需将焊接件30伸进焊孔210,并与焊线接触,为增加焊线与待焊接件50的焊接紧密度,焊接头的直径应大于焊线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而为了提高第一容置部220对焊线的定位精度,焊线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与第一容置部220的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相近,因此,为增加焊线与待焊接件50的焊接紧密度,焊接件30的直径应大于第一容置部220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
103.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容置部230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从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向第二表面逐渐变大。这种结构使得待焊接件50的安装及拆卸效率更高。
104.本实施例的待焊接件50为圆柱结构,还可以将第二容置部230沿y-z平面的截面设置呈半圆形。
105.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置部220与第二容置部230平行设置。
106.由上述分析可知,待焊接件50为加热管,焊线需沿加热管的轴向设置;本实施例将第一容置部220与第二容置部230平行设置,能够保证焊线沿加热管的轴向设置。
107.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定位件20沿第三方向y的尺寸a5为42mm,定位件20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d5为56.5mm,第二容置部230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c5为36.5mm,第一子表面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b5为30.7mm;焊孔210的直径g5为1.8mm;第一容置部220第三方向y的尺寸f5为0.45mm,第二容置部230的半径h5为3.68mm;第一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j5为20mm,第二
子表面到第二表面的距离i5为13mm;焊孔210到第二容置部230一侧壁距离e5为24.5
±
0.02mm,该侧壁为第二容置部230靠近第二子表面一端,且与第二方向x垂直的侧壁。
108.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焊孔210到第二容置部230一侧壁距离e5为9.1
±
0.02mm。
109.定位件20的边角均进行倒角设置。
110.可选地,如图1、图2、图21及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焊接件30靠近焊孔210的一端(即焊接头)的端面与定位件20的第一表面平行,且焊接件30靠近焊孔210的一端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侧壁。
111.这种结构简单易实现,且焊接件30的焊接头设有相互平行的侧壁,相互平行的侧壁能够使得焊孔210的内壁与焊接头之间形成预留空间,以便于从预留空间查看焊接情况。
112.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焊接件30的长度a6为80mm,焊接件30的焊接头的直径c6为1.6mm,焊接件30远离焊接头的一端的直径b6为3mm,焊接头的相互平行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6为1.2
±
0.02mm,该侧壁沿焊接件30轴向的尺寸e6为5mm,焊接头沿焊接件30轴向的尺寸f6为10.7mm。
113.焊接件30的边角均进行倒角设置;且焊接件30采用铜等材料制作。
114.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焊接件31靠近焊孔的一端的端面32(即焊接头)呈凹面设置,且焊接件31靠近焊孔的一端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侧壁。
115.这种结构能够增加焊接件31靠近焊孔的一端的端面32与焊线或者待焊接件50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速度。
116.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凹面的曲面半径为3.55mm。
117.上述尺寸参数可以根据待焊接件50的具体结构尺寸进行调整。
118.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焊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件,定位件的第一表面设有焊孔和与焊孔连通设置的第一容置部,焊线容置在第一容置部内,焊线的一端延伸至焊孔内;焊接件,与焊孔对应设置,用于对焊线进行焊接上。通过这种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焊线固定装置能够利用定位件上第第一容置部对焊线定位,且能够利用焊接件及定位件上的焊孔对定位后的焊线进行焊接。因此,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焊线抖动或者变形等导致焊接精度不高及焊接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焊接精度及焊接效率。
1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