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4598发布日期:2021-10-09 17:0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2.榨油机在工作时,油料的料胚从散体经加压后成为有一定密度的油料,然后被及时放松,使其复原到散体,在料胚进入加压段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会挤压出部分油液,油料的料胚经过反复的加压和放松,最终压榨出油。这种传统的榨油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这种加压、放松的压榨方式,直到油料集结在出口附近时饼才慢慢形成,饼成型比较慢;2)油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会挤出部分油液,但料胚瞬间进入放松段后,被挤压出的部分油液会被松散的料胚收走,功耗高,压榨时间长;3)由于油料料胚经反复加压放松,会导致部分油料料胚僵化(夹生),排出的饼中会夹杂一部分生胚,不利于溶剂的渗滤,饼中的残油高,同时还会增加溶剂油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对物料进行连续不断的压榨,减少饼中残油,提高榨油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包括连接在主轴上用于传送物料的螺杆;所述螺杆包括位于进料口下方用于传送物料的一号榨螺,一号榨螺的后方设置有直径逐渐加粗、对物料进行轻压的二号榨螺,二号榨螺的后方设置有直径逐渐加粗、用于对物料进行勤压的三号榨螺,三号榨螺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步步压榨的四号无齿榨螺,四号无齿榨螺的后方依次设置有直径逐渐加粗、用于挤压处物料中剩余油脂的五号榨螺、六号榨螺、七号榨螺和八号榨螺;所述八号榨螺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出饼的出饼头;所述二号榨螺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短刮刀和短压板;所述三号榨螺与出饼头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榨螺之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长刮刀和长压板。
6.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所述八号榨螺与出饼头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
7.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位于出饼头后方的主轴上套设有护轴套。
8.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所述短刮刀和短压板的高度高于长刮刀和长压板的高度。
9.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所述五号榨螺、六号榨螺、七号榨螺和八号榨螺的宽度逐渐变窄。
10.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与短刮刀相对应的一号榨螺和二号榨螺连接处套装有防止物料粘连在榨螺上的衬圈。
11.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与长刮刀对应的两个相邻榨螺的连接处套装有防止物料粘连在榨螺上的衬圈。
12.上述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各榨螺以及衬圈的断面上均设置有防止漏油的橡胶密封圈。
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4.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经渐进增压,即轻压、勤压、步步压榨后,对物料进行反复挤压,真正做到“进料就出油,出饼就成型”的效果,减少了压榨的时间,提高了榨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榨笼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一号榨螺、2.二号榨螺、3.短刮刀、4.短压板、5.三号榨螺、6.四号无齿榨螺、7.五号榨螺、8.六号榨螺、9.七号榨螺、10.八号榨螺、11.出饼头、12.长刮刀、13.长压板、14.主轴、15.护轴套、16.衬圈。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单螺旋榨油机用送料机构,其结构如图1

2所述,包括连接在主轴14上的螺杆,用来传送物料。螺杆上设置有送料段、轻压区、勤压区和步步压榨区。送料段用来将进料口处的物料送入榨膛,轻压区用来对物料进行轻压处理,勤压区用来对物料进行勤压处理,步步压榨区用来对物料进行步步加压进行压榨。步步压榨区的后方设置有出饼头11,用来出饼。
20.送料段包括一号榨螺1,物料从一号榨螺上方的进料口进料后,在一号榨螺双螺距的作用下将物料送入榨膛。
21.轻压区设置在一号榨螺的后方,包括二号榨螺2,二号榨螺的直径逐渐加粗,榨笼壳上设计有增压的对开圈、物料在推进时由多变少形成一定的压力。
22.勤压区设置二号榨螺2的后方,包括三号榨螺5,三号榨螺5的直径逐渐加粗,经二号榨螺轻压后的物料在推进的过程中又一次增压。
23.二号榨螺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短刮刀3和短压板4,短刮刀3和短压板4上下对应设置,对传送过来的物料进行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通过短刮刀3翻动物料,使物料压榨更加均匀。一号榨螺1传送过来的物料经过二号榨螺2与短压板4进行轻压后,然后再通过逐步加粗三号榨螺5进行进一步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通过短刮刀3翻动物料,使物料压榨更加均匀。
24.步步压榨区设置在三号榨螺5的后方,包括四号无齿榨螺6,四号无齿榨螺6没有螺距,物料通过四号无齿榨螺时缓慢形成陡增压,压榨出60%

70%的油脂。
25.四号无齿榨螺6的后方依次设置有五号榨螺7、六号榨螺8、七号榨螺9和八号榨螺10,五号榨螺7、六号榨螺8、七号榨螺9和八号榨螺10的直径逐渐加粗,将四号无齿榨螺6传送过来的压实的物料松散开,由于五号榨螺7、六号榨螺8、七号榨螺9和八号榨螺10的螺旋底径也有一定的锥度,松散后的物料再一次被挤压,挤出剩余的油脂。
26.三号榨螺5与出饼头11之间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长刮刀12和长压板13,长压板13与长刮刀12的高度低于短压板4和短刮刀3的高度,长刮刀12和长压板13上下对应设置,对传送过来的物料进行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通过长刮刀12翻动物料,使物料压榨更
加均匀,当物料推进到八号榨螺时饼已成型、只有微量的油脂在饼中。
27.与短刮刀3相对应的一号榨螺和二号榨螺连接处套装有衬圈16,与长刮刀12对应的两个相邻榨螺的连接处套装有衬圈16,用来防止物料粘连在榨螺上,在物料压榨的过程中,物料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物料会粘连在榨螺上,随着榨螺转动,无法进行压榨,衬圈将粘连在榨螺上的物料刮下来进行压榨。
28.从四号无齿榨螺传送过来的物料经过逐渐加粗的四个榨螺后,与长压板13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窄,可以增大物料施加的压力,提高物料压榨的效果。
29.五号榨螺7、六号榨螺8、七号榨螺9和八号榨螺10的宽度逐渐变窄,便于物料的传送,提高压榨的效果。
30.各榨螺以及衬圈的断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防止压榨的过程中漏油。八号榨螺10与出饼头11之间设置有密封环,用来进行密封。出饼头11后方的主轴14上套设有护轴套15,用来保护主轴14,还可以限制主轴和榨螺之间的距离。
31.本实用新型从进料口进入的物料通过一号榨螺进入二号榨螺,由于二号榨螺的螺旋底径设计为锥度、榨笼壳上设计有增压的对开圈、物料在推进时由多变少形成一定的压力,此时为轻压阶段;物料通过二号榨螺进入三号榨螺、由于三号榨螺的螺旋底径同样设计为锥度、所以物料在推进过程中又一次增压,此时为勤压阶段;经螺旋增压、刮刀的翻料、物料流动到四号无齿榨螺、由于四号榨螺没有螺距物料通过时缓慢形成陡增压,此时为步步压榨阶段。这样反复挤压使物料内的70%以上油脂经榨笼壳上的榨条缝隙排出,物料通过四号榨螺落台把压实的物料松散开,通过榨笼壳上的刮刀设置把物料翻转进入五、六、七号榨螺由于螺旋底径也有一定的锥度,松散的物料再一次被挤压,约20%以上的油被挤出;物料推进到八号榨螺时饼已成型,只有微量的油脂在饼中,从而提高了榨油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