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16215发布日期:2021-10-23 01:0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放电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加工机。


背景技术:

2.放电加工机对于由工具电极(以下简称为电极)、与载置于加工槽中且和电极相向配置的被加工物所形成的加工间隙施加加工电压而产生放电,并且使电极与被加工物相对移动,利用放电能量,将被加工物加工成所需的形状。
3.以电极与被加工物的绝缘恢复、被加工物的冷却、加工屑的去除等为目的,将加工间隙浸渍于加工液中,或对加工间隙吹附加工液等,于放电加工中对加工间隙供给绝缘性的加工液。
4.包含通过放电加工而产生的加工屑的加工液自加工槽中排出至污液槽。储留于污液槽的加工液由过滤器单元去除加工屑而输送至清液槽。储留于清液槽的加工液再次输送至加工槽,供给至加工间隙。如此一来,加工液被再利用。
5.过滤器单元包括:将加工液进行过滤的过滤器元件、以及收纳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壳体。过滤器单元固定于放电加工机内的规定位置。例如,日本专利公告h03

079045号公报所公开的过滤器单元是以如下方式来固定。首先,过滤器壳体的下部与立设于规定位置的管嵌合,且自管中向上方延伸的螺栓于过滤器元件内部插通。而且,过滤器壳体的上表面由螺合于螺栓的螺母所按压,将过滤器单元固定。
6.作为其他的固定方法,例如公知的是图1所图示的固定机构。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9包括:螺杆轴91,设置于过滤器单元8的固定位置的上方且向下方延伸;螺母93,与螺杆轴91螺合;以及抵接板95,固定于螺母93。通过螺母93相对于螺杆轴91而向下方旋出,抵接板95按压过滤器壳体81的上表面而将过滤器单元8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在更换过滤器单元时,对过滤器壳体的按压被解除。现有的放电加工机中,在更换过滤器单元时,螺母或抵接板等按压构件必须充分地旋进或旋出。因此,过滤器单元的更换作业比较费时费力。
[0009]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形成,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更简易的方法来固定过滤器单元的放电加工机。
[0010]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加工机,包括:加工槽,收纳被加工物;污液槽,储留自所述加工槽中排出的加工液;循环泵,汲取所述污液槽内的所述加工液;过滤器单元,包括:将由所述循环泵所输送的所述加工液进行过滤的过滤器元件、及收纳所述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壳体;固定机构,将所述过滤器单元固定;清液槽,储留经所述过滤器单元过滤的所述加工液;以及送液泵,汲取所述清液槽内的所述加工液且输送至所述加工槽;所述固定机构
包括:托架,固定于规定位置;转动构件,转动自如地连接于所述托架;操纵杆,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构件的连杆、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的螺母、及与所述螺母螺合的杆;被卡止构件,固定于所述托架且与所述杆卡合;按压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构件,另一端按压所述过滤器壳体。
[0012]
[发明的效果]
[0013]
本发明的放电加工机中,通过使杆相对于螺母而旋出,解除与被卡止部的卡合,使操纵杆转动,能够使过滤器壳体与按压构件充分分离。杆的旋出距离由于在能够解除与被卡止构件的卡合的范围内地短,故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过滤器单元的更换作业容易,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现有的固定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0015]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加工机的加工液的给排出路径的电路图。
[0016]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及固定机构的剖面图。
[0017]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的放大剖面图。
[0018]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的放大剖面图。
[0019]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使用图2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各种变形例能够分别任意地组合来实施。
[0021]
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加工机1是使用线电极来作为电极e的线放电加工机,也可以是刻模放电加工机、细孔放电加工机等其他的放电加工机。另外,加工液l可使用水系加工液或者油系加工液等绝缘性的液体。在加工液l将纯水作为主成分的情况下,也可在加工液l的给排出路径配置包含离子更换树脂的净水器。
[0022]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加工机1包括:加工槽11、污液槽13、循环泵21、过滤器单元3、固定机构5、清液槽15及送液泵23。
[0023]
在加工槽11,收纳成为放电加工的对象的被加工物w。电极e或被加工物w构成为能够相对移动,在放电加工中,被加工物w具有规定的加工间隙而与电极e相向配置。自未图示的电源对电极e及被加工物w分别施加极性不同的加工电压,通过放电而去除被加工物w的一部分。
[0024]
在放电加工中,对加工槽11供给加工液l,加工间隙由加工液l填埋。具体而言,也可以自设置于加工槽11的供给口中供给加工液l,构成为加工间隙浸渍于加工液l。另外,也可构成为经由喷嘴等,对加工间隙吹附加工液l。即,放电加工机1可进行使加工间隙浸渍于加工液l来进行加工的浸渍加工,也可进行一边对加工间隙吹附加工液l一边进行加工的吹喷加工。
[0025]
供给至加工槽11的加工液l输送至污液槽13。在放电加工机1进行浸渍加工的情况下,理想为通过调整排放阀25的开度,加工槽11内的加工液l的液位维持为一定。
[0026]
污液槽13将包含的加工屑的使用完毕的加工液l加以回收并储留。污液槽13内的
加工液l由循环泵21汲取,且输送至过滤器单元3。后文对过滤器单元3以及将过滤器单元3固定的固定机构5的详情进行说明。此外,污液槽13也可划分为多个槽,构成为阶段性地对加工液l进行净化。例如,污液槽13可包括:第一槽,输送自加工槽11中排出的加工液l;以及第二槽,储留经由过滤器单元3而输送至清液槽15的加工液l。此时,还设置:循环泵,自第一槽向第二槽压送加工液l;过滤器单元,将自循环泵输送的加工液l进行过滤;以及固定机构,将过滤器单元固定。
[0027]
清液槽15储留加工液l,所述加工液l由过滤器单元3进行过滤而去除了加工屑。清液槽15内的加工液l由送液泵23来汲取,且经由电磁阀27而输送至加工槽11。如上所述,当将加工液l供给至加工槽11时,可自设置于加工槽11的供给口中供给加工液l,也可自对加工间隙吹附加工液l的喷嘴中供给加工液l。
[0028]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加工液l在加工槽11、污液槽13、过滤器单元3及清液槽15中循环,去除加工屑而再利用。
[0029]
此处,对过滤器单元3及固定机构5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如图3所示,放电加工机1优选为还包括过滤器腔室17,所述过滤器腔室17收纳过滤器单元3及固定机构5。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腔室17设置于污液槽13及清液槽15之上。在过滤器腔室17形成有作业用的开口,且在此开口设置有能够开闭或拆装的门扇171。在更换过滤器单元3时,将门扇171打开或者拆下,经由开口来进行固定机构5的操作以及过滤器单元3的搬入及搬出。
[0030]
过滤器单元3例如为内压式过滤器,将供给至内部的加工液l进行过滤且自侧面排出。如图3所示,过滤器单元3包括过滤器元件31及过滤器壳体33。
[0031]
过滤器元件31将自污液槽13中由循环泵21输送的加工液l进行过滤,去除加工屑后,排出至清液槽15。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31形成为中空圆筒形状。过滤器元件31例如是将折叠为蛇腹状的滤纸或无纺布卷成筒状而形成。
[0032]
过滤器壳体33将过滤器元件31围绕而收纳。具体而言,过滤器壳体33包括中筒331、外筒333以及一对盖335、337。中筒331插通于过滤器元件31。外筒333覆盖过滤器元件31的侧面。在中筒331及外筒333,分别形成有加工液能够流通的贯穿孔。一对盖335、337分别设置于中筒331及外筒333的两端。盖335、盖337至少将中筒331及外筒333之间封堵。本实施方式中,盖335、盖337仅将中筒331及外筒333之间封堵。换言之,盖335、盖337在中筒331的内侧包括贯穿孔。盖335、盖337理想为在贯穿孔的周围分别包括密封构件336、密封构件338。位于中筒331及外筒333的一端侧的盖335、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上侧的盖335构成为能够与后述固定机构5的按压构件7抵接,且由按压构件7所按压。自位于中筒331及外筒333的另一端侧的盖337,即,自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下侧的盖337向过滤器单元3内部导入加工液。盖337的贯穿孔插通于供给管41,所述供给管41立设于过滤器腔室17的底板且与循环泵21连接。
[0033]
自盖337的贯穿孔供给至中筒331的加工液l从中筒331的贯穿孔中通过而输送至过滤器元件31。从过滤器元件31通过的加工液l通过外筒333的贯穿孔,自过滤器单元3的侧面排出。自过滤器单元3中排出的加工液l自形成于过滤器腔室17的底板的排出口43中流出至清液槽15。
[003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加工机1是以过滤器单元3在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来配置,构成为自过滤器单元3的下方导入加工液l,且过滤器单元3的上方按压于固定机构5。也
可取而代之,构成为自过滤器单元3的上方导入加工液l,且过滤器单元3的下方按压于固定机构5。另外,也可将过滤器单元3配置为在水平方向延伸。但,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经配置为在铅垂方向延伸的过滤器单元3的上方以固定机构5来固定,由于作业性良好而优选。
[0035]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盖335、盖337具有同一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以盖335成为上侧、盖337成为下侧的方式来安装过滤器单元3,但也可以盖337成为上侧、盖335成为下侧的方式来安装过滤器单元3。通过将盖335、盖337设为同一形状,能够不考虑朝向来安装过滤器单元3。但,也可将一对盖分别设为不同的形状,例如,与按压构件7抵接的一侧的盖可包括贯穿孔,也可不包括贯穿孔。
[0036]
另外,在附图中,过滤器单元3仅图示出一个,但也可为了提高加工液l的净化效率而设置多个过滤器单元3。在此情况下,对每一个过滤器单元3设置固定机构5。本技术案发明的固定机构5由于容易进行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和/或固定解除,故而即便设置多个过滤器单元3,也能够以短时间来进行过滤器单元3的更换。另外,在放电加工机1包括多个过滤器单元3的情况下,放电加工机1也可构成为:在更换规定的过滤器单元3时,停止向此过滤器单元3中供给加工液l,仅利用其它过滤器单元3来进行加工液l的过滤。如此一来,即便在放电加工中,也能够一边进行加工液l的净化一边进行过滤器单元3的更换。
[0037]
固定机构5将过滤器单元3固定于规定位置。如图4至图6所示,固定机构5包括:托架51、转动构件53、操纵杆6、被卡止构件55及按压构件7。
[0038]
托架51固定于规定位置,将转动构件53及被卡止构件55加以保持。被卡止构件55是固定于托架51的具有任意形状的方块体。为了更适当地进行卡合,也可在被卡止构件55形成具有例如凹部形状的被卡止部551。本实施方式的托架51包括顶板、以及自顶板延伸的三片侧板,在下侧、固定机构5的操作侧即图4至图6中的右侧开口。转动构件53配置于托架51的内部。另外,被卡止构件55固定于托架51的开口侧。在托架51的顶板与被卡止构件55之间,为了能够插入操纵杆6的一部分而设置规定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托架51经由连接构件19而固定于过滤器腔室17的顶板,但只要固定于规定位置,则也可为其他形态。
[0039]
转动构件53经由第一轴531而连接于托架51,构成为以第一轴531为中心而转动自如。操纵杆6连接于转动构件53。优选为,操纵杆6经由第二轴533而连接于转动构件53,构成为以第二轴533为中心而转动自如。按压构件7连接于转动构件53。优选为,按压构件7经由第三轴535而连接于转动构件53,构成为以第三轴535为中心而转动自如。转动构件53只要能够构成为以第一轴531为中心而转动自如,则可为任意形状。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构件53包括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一对转动板。此外,转动板的形状也可为大致l字型等其他形状。另外,托架51与转动构件53的连接位置(即第一轴531的位置)、转动构件53与操纵杆6的连接位置(即第二轴533的位置)以及转动构件53与按压构件7的连接位置(即第三轴535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4至图6所示的位置。
[0040]
操纵杆6包括:连杆61、螺母63及杆65。连杆61例如包括:一对侧板、以及将一对侧板连接的上板。连杆61的一对侧板是以不与被卡止构件55干扰的程度相互分离。连杆61的一端是由转动构件53的一对转动板所夹持,且经由第二轴533而转动自如地连接于转动构件53。在连杆61的另一端设置螺母63。在螺母63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切口631。杆65包括:螺杆轴651、把手653以及卡止构件655。在螺杆轴651的一端设置有卡止构件655,且在螺杆轴651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653。螺杆轴651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外螺纹部,构成为能够与螺母63螺
合。把手653形成为大于螺杆轴651,使作业者容易旋转螺杆轴651。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使螺杆轴651旋转,相对于螺母63而旋进,从而使杆65的卡止构件655与被卡止构件55的被卡止部551卡合。以下,将如上所述的状态称为卡合状态。另外,通过使螺杆轴651旋转,相对于螺母63而旋出,从而使杆65的卡止构件655与被卡止构件55的被卡止部551的卡合解除。以下,将如上所述的状态称为非卡合状态。此外,连杆61形成为足够的长度,以使得在卡合状态时,被卡止构件55由连杆61与转动构件53的连接部(即第二轴533)以及螺母63来夹持。
[0041]
此外,操纵杆6理想为向过滤器腔室17的开口侧延伸。如此一来,作业者能够更容易进行固定机构5的操作。
[0042]
按压构件7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构件53,另一端按压过滤器壳体33。具体而言,按压构件7包括抵接板71及立设构件73。抵接板71在卡合状态下与过滤器壳体33的盖335抵接而按压,将过滤器单元3固定于规定位置。此时,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盖335包括贯穿孔的情况下,抵接板71还发挥将盖335的贯穿孔堵塞的作用。另外,通过在非卡合状态下转动操纵杆6,而抵接板71自过滤器壳体33的盖335分离,解除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立设构件73立设于抵接板71,在前端由转动构件53的一对转动板所夹持,经由第三轴535而转动自如地连接于转动构件53。
[0043]
此处,对利用如上所述的固定机构5来进行的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解除的过程进行说明。图4中示出操纵杆6处于卡合状态且过滤器单元3固定于规定位置的状态。当将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解除而拆下时,首先,作业者旋转螺杆轴651,使螺杆轴651相对于螺母63而旋出。螺杆轴651的旋出距离可以短,只要能够解除与被卡止构件55的卡合的范围内即可。如此一来,如图5所示,卡止构件655与被卡止部551分离。然后,如图6所示,作业者转动操纵杆6。如此一来,按压构件7经由转动构件53而与操纵杆6连动地转动,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被解除。当将过滤器单元3固定时,只要以相反的顺序来进行以上所说明的过程即可。即,作业者将过滤器单元3载置于规定位置后,转动操纵杆6而使按压构件7抵接于过滤器壳体33。然后,作业者旋转螺杆轴651,使其相对于螺母63而旋进,使卡止构件655与被卡止部551卡合。如此一来,过滤器单元3固定于规定位置。
[004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5中,操纵杆6的连杆以及按压构件7的立设构件73分别经由第二轴533及第三轴535而转动自如地连接于托架51。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将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解除时,能够减小操纵杆6的转动角度,能够将固定机构5构成地更紧凑。另外,当将过滤器单元3的固定解除时,作业者能够将操纵杆6挤入至托架51内,载置于被卡止构件55上。如此一来,在过滤器单元3的更换作业中,防止操纵杆6下降而妨碍作业的情况。此时,由于螺母63的切口631卡合于被卡止构件55,故而更适当地防止操纵杆6的脱落。本实施方式中,切口631与被卡止构件55的角部卡合,但与切口631卡合的突起部等也可设置于被卡止构件55。
[0045]
已具体示出若干例子,故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