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手术导航定位器械上激光打标字体脱落及生锈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38464发布日期:2021-07-06 18:4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防止手术导航定位器械上激光打标字体脱落及生锈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手术导航定位器械上激光打标字体脱落及生锈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外科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对手术部位进行导航及位置测量,会对导航定位器械的圆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通常是在圆锥形探头上通过激光打标获得若干条围绕椎体周身的环形线和位于环形线附近的数字标识,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定位。目前的方法是先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能量45-60%、打标频率80-150khz、线间距0.025-0.1mm),然后再用硝酸溶液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但是,由于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探头为圆锥形,在弧形表面上的激光打标内容非常容易脱落,而且打标部位的耐腐蚀性能差,经历循环的蒸汽灭菌消毒测试非常容易生锈,产品合格率低,即使是合格品,使用寿命也很短,一般只能经历60-70次的灭菌消毒。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防止一种防止手术导航定位器械上激光打标字体脱落及生锈的方法,该方法先采用硝酸溶液对待打标的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然后进行激光打标,最后再采用柠檬酸溶液对打标部位进行钝化处理,最终可在锥形探头上获得完整清晰的标识,且经历125次循环的蒸汽灭菌消毒测试之后,标识仍然完好无损,没有脱落、生锈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手术导航定位器械上激光打标字体脱落及生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采用硝酸溶液对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2)激光打标:对预处理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3)后处理:采用柠檬酸溶液对激光打标后的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进行钝化处理,然后清理干净。作为优选,上述步骤(1)中硝酸溶液的浓度为30-40%。作为优选,上述步骤(1)中的表面钝化处理时间为30-40min。作为优选,上述步骤(2)中的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30-40%,打标频率50-60khz,线间距0.025-0.1mm。作为优选,上述步骤(3)中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0-15%。作为优选,上述步骤(3)具体为:将柠檬酸溶液涂抹于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进行钝化处理,然后清洗清洗干净即可。作为优选,上述步骤(3)中的钝化处理时间为15-30min。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上获得的激光打标标识完整清晰的标识,经历125次循环的蒸汽灭菌消毒测试之后,标识仍然完好无损,没有脱落,且打标部位没有生锈现象,产品合格率高,可反复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2)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激光打标标识不易脱落和生锈,极大的降低了其在手术过程中脱落和生锈的风险,避免对手术及患者术后状况造成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1-5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125次循环的蒸汽灭菌消毒测试后的照片;图2是对比例1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40次循环后的照片;图3是对比例2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20次循环后的照片;图4是对比例3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100次循环后的照片;图5是对比例4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90次循环后的照片;图6是对比例5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60次循环后的照片;图7是对比例6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70次循环后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1)预处理:采用浓度为30%的硝酸溶液对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40min;(2)激光打标:对预处理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30%,打标频率55khz,线间距0.08mm;(3)后处理:将浓度为15%的柠檬酸溶液涂抹于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钝化处理15min,然后清洗干净,获得具有激光打标标识的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实施例2(1)预处理:采用浓度为35%的硝酸溶液对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2)激光打标:对预处理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35%,打标频率60khz,线间距0.025mm;(3)后处理:将浓度为10%的柠檬酸溶液涂抹于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钝化处理30min,然后清洗干净,获得具有激光打标标识的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实施例3(1)预处理:采用浓度为40%的硝酸溶液对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0min;(2)激光打标:对预处理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40%,打标频率50khz,线间距0.1mm;(3)后处理:将浓度为12%的柠檬酸溶液涂抹于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钝化处理25min,然后清洗干净,获得具有激光打标标识的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实施例4(1)预处理:采用浓度为30%的硝酸溶液对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0min;(2)激光打标:对预处理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30%,打标频率50khz,线间距0.03mm;(3)后处理:将浓度为10%的柠檬酸溶液涂抹于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钝化处理30min,然后清洗干净,获得具有激光打标标识的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实施例5(1)预处理:采用浓度为30%的硝酸溶液对手术导航定位器械的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表面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2)激光打标:对预处理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35%,打标频率55khz,线间距0.05mm;(3)后处理:将浓度为13%的柠檬酸溶液涂抹于锥形探头的打标部位钝化处理20min,然后清洗干净,获得具有激光打标标识的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对比例1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没有进行步骤(1)预处理。对比例2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2中没有进行步骤(3)后处理。对比例3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3步骤(2)中激光打标能量为45%。对比例4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4步骤(2)中激光打标频率为60khz。对比例5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5步骤(3)中所用的钝化处理溶液为30%的硝酸溶液。对比例6按照现有处理方法进行激光打标,步骤为:(1)激光打标:对清洁后的锥形探头进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参数为:激光打标能量50%,打标频率100khz,线间距0.05mm;(2)采用30%的硝酸溶液对锥形探头进行整体的钝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对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6所获得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锥形探头进行125次循环的蒸汽灭菌消毒测试(压力0.21mpa、温度134℃、灭菌时间18min、烘干时间30min),每次测试后观察锥形探头上的标识有无脱落、打标部位有无生锈,记录结果,见表1。表1测试结果实施例1125次循环后,无脱落、无生锈实施例2125次循环后,无脱落、无生锈实施例3125次循环后,无脱落、无生锈实施例4125次循环后,无脱落、无生锈实施例5125次循环后,无脱落、无生锈对比例140次循环后,基材表面及打标部位生锈对比例220次循环后,有脱落、有生锈对比例3100次循环后,有脱落、有生锈对比例490次循环后,有脱落、有生锈对比例560次循环后,基本无脱落、打标部位生锈对比例670次循环后,基本无脱落、打标部位生锈从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5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125次循环的蒸汽灭菌消毒测试后,激光打标获得的标识仍然完整清晰,锥形探头表面光亮,无锈迹产生。从图2可以看出,对比例1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40次循环后,基材表面及打标部位均出现了锈迹。从图3可以看出,对比例2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20次循环后,锥形探头表面通过激光打标获得的标识脱落严重,且有锈迹出现。从图4可以看出,对比例3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100次循环后,锥形探头表面通过激光打标获得的标识开始脱落,且有锈迹出现。从图5可以看出,对比例4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90次循环后,锥形探头表面通过激光打标获得的标识开始脱落,且有锈迹出现。从图6可以看出,对比例5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60次循环后,锥形探头表面通过激光打标获得的标识基本没有脱落,但有锈迹产生。从图7可以看出,对比例6所制备的带有激光打标标识的外科手术导航定位器械锥形探头在经历70次循环后,锥形探头表面通过激光打标获得的标识基本没有脱落,但有锈迹产生。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