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85435发布日期:2021-08-06 18:3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牙箱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牙箱即变速箱,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咬合来增加或者降低转动的速度与扭力,也称齿轮箱。一般而言,牙箱主要包括牙箱座、轴承、塑封轴组件(包括塑封轴与原片)以及若干齿轮,因而,在牙箱组装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塑封轴组件组装入牙箱座中,现有技术中完成这道工序主要通过人工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大、稳定性差、产品瑕疵率高等种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及其装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塑封轴组件组装入牙箱座时主要采用人工加工来完成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大、稳定性差、产品瑕疵率高等种种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所述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包括机构前侧输送带、装配送料转盘以及机构后侧输送带,沿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以及旋转移料机构,沿所述装配送料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旋转移料机构、原片转移安装机构、原片点油机构、原片装配检测机构以及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所述旋转移料机构夹设于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与所述装配送料转盘之间,以将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上待装配的牙箱座转移到所述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同时,将所述装配送料转盘上装配好的牙箱座转移到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上;所述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还与所述机构后侧输送带的末端对接,以将所述机构后侧输送带上的塑封轴转移并压装于所述装配送料转盘的待装配的牙箱座中。

可选地,所述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所述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以及所述原片点油机构分别包括点油模组、用于检测所述点油模组是否点油的点油检测模组、驱动所述点油模组连同所述点油检测模组一起180度范围内转动的第一旋转气缸、驱动所述点油模组连同所述点油检测模组一起升降的第一升降动力组件、驱动所述点油模组连同所述点油检测模组一起横移的第一横移动力组件以及根据点油量向所述点油模组配油的定量阀。

可选地,所述点油模组包括出油头以及出油头安装座,所述出油头安设于所述出油头安装座上,所述出油头安装座上设置有通过进油管路连通所述出油头的进油口,所述定量阀的出油管路接入所述进油口,所述出油头的外形与待点油的腔体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出油头的一侧凸设有一出油嘴,所述出油嘴的端面密布有若干出油孔,所述出油嘴的端面还凸设有出油围挡,以环绕围挡所述若干出油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升降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座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气缸座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旋转气缸安设于所述第一气缸座上;所述第一横移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座以及通过丝杆传动驱动所述第二气缸座横移的第一横移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安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座上。

可选地,所述旋转移料机构包括两夹料夹爪、夹爪连接臂、驱动所述夹爪连接臂180度旋转的第二旋转气缸以及驱动所述夹爪连接臂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所述夹爪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固设一所述夹料夹爪,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气缸轴紧固在所述夹爪连接臂的中部,以驱动所述夹爪连接臂180度旋转,所述第二升降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主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原片转移安装机构包括原片送料组件与原片安装组件,所述原片送料组件包括原片振动盘送料结构、接料块以及推动所述接料块横移的推料气缸,所述接料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原片振动盘送料结构的送料料道的末端对接的进料口,所述原片安装组件包括原片夹爪、驱动所述原片夹爪旋转的第三旋转气缸、驱动所述原片夹爪升降的第二升降动力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原片夹爪在所述进料口的上方与所述装配送料转盘的上方之间平移的第二横移动力组件。

可选地,所述原片振动盘送料结构包括所述送料料道以及驱动原片在所述送料料道前移的原片振动盘;所述第二升降动力组件包括第三气缸座以及通过丝杠传动驱动所述第三气缸座升降的升降电机,所述第三旋转气缸安设于所述第三气缸座上;所述第二横移动力组件包括第四气缸座以及通过丝杆传动驱动所述第四气缸座横移的第二横移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安设于所述第四气缸座上;所述进料口处还安设有原片到位检测感应器。

可选地,所述原片装配检测机构包括弹性探针检测模组、驱动所述弹性弹针检测模组升降的第三升降气缸以及驱动所述弹性弹针检测模组平移的平移气缸,所述弹性探针检测模组包括模组座体、活动连接板、弹簧缓冲组件、检测杆、感应器以及探针,所述感应器安设于所述模组座体上,所述活动连接板的顶侧通过所述弹簧缓冲组件弹性连接所述模组座体,所述活动连接板的顶侧还凸设有所述检测杆,且所述检测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模组座体并活动穿过所述感应器的u型开口,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底侧凸设有所述探针。

可选地,所述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包括塑封轴夹爪、驱动所述塑封轴夹爪旋转的第四旋转气缸、驱动所述塑封轴夹爪升降的第三升降动力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塑封轴夹爪在所述机构后侧输送带的上方与所述装配送料转盘的上方之间平移的第三横移动力组件。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装配方法,应用在上述的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中,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0,通过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往前传送待点油的牙箱座,并依次对所述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安装腔点油操作与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操作,得到待装配的牙箱座;步骤s120,通过所述旋转移料机构将所述待装配的牙箱座由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转移到所述装配送料转盘上,使得所述待装配的牙箱座跟随所述装配送料转盘逆时针转动;步骤s130,依次对所述装配送料转盘上的所述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转移安装操作、原片点油操作、原片装配检测操作以及塑封轴转移安装操作,得到装配好的牙箱座;步骤s140,通过所述旋转移料机构将所述装配好的牙箱座由所述装配送料转盘转移到所述机构前侧输送带上。

本发明提供的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及其装配方法,其包括机构前侧输送带、装配送料转盘以及机构后侧输送带,沿机构前侧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可对机构前侧输送带上待点油的牙箱座的原片安装腔体进行点油操作,以将原片贴附防止原片放上去之后脱落)、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可对机构前侧输送带上待点油的牙箱座的塑封轴安装腔体进行点油操作,得到待装配的牙箱座)以及旋转移料机构,沿装配送料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转移料机构、原片转移安装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转移安装操作,以将原片安装到待装配的牙箱座上的原片安装腔上)、原片点油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点油操作,以对安装到原片安装腔上的原片进行点油)、原片装配检测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装配检测操作,以检测原片是否准确安装到原片安装腔上)以及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塑封轴转移安装操作,以将塑封轴安装到待装配的牙箱座上的塑封轴安装腔上);旋转移料机构夹设于机构前侧输送带与装配送料转盘之间,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还与机构后侧输送带的末端对接。可见,通过本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可实现塑封轴组件(包括原片与塑封轴)与牙箱座的整体组装流程全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合格率。因而,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塑封轴组件组装入牙箱座时主要采用人工加工来完成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大、稳定性差、产品瑕疵率高等种种不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原片转移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原片装配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装配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1,该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1包括机构前侧输送带110、装配送料转盘120以及机构后侧输送带130,沿机构前侧输送带11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200、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300以及旋转移料机构400,沿装配送料转盘120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转移料机构400、原片转移安装机构500、原片点油机构600、原片装配检测机构700以及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800。旋转移料机构400夹设于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与装配送料转盘120之间,以将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上待装配的牙箱座转移到装配送料转盘120上的同时,将装配送料转盘120上装配好的牙箱座转移到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上。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800还与机构后侧输送带130的末端对接,以将机构后侧输送带130上的塑封轴转移并压装于装配送料转盘120的待装配的牙箱座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200、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300以及原片点油机构600三者的结构均相同,以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200为例,如图3及图4所示,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200包括点油模组210、用于检测点油模组210是否点油的点油检测模组220、驱动点油模组210连同点油检测模组220一起180度范围内转动的第一旋转气缸230、驱动点油模组210连同点油检测模组220一起升降的第一升降动力组件240、驱动点油模组210连同点油检测模组220一起横移的第一横移动力组件250以及根据点油量向点油模组210配油的定量阀260。这样一来,通过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200、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300以及原片点油机构600可分别实现原片安装腔的自动点油操作、塑封轴安装腔的自动点油操作以及原片安装后的点油操作。同时,其采用第一旋转气缸230带动点油模组220进行180度旋转点油,并在第一横移动力组件250驱动下可横向移动适应不同型号的牙箱座的各种腔体点油,点油覆盖面积大,适用型号广泛。还有,其通过定量阀260根据点油量向点油模组210配油,以及通过点油检测模组220实时检测点油模组210是否点油,可确保其点油的精准度。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点油检测模组220可采用ccd相机拍照检测点油模组210是否点油。点油模组210包括出油头211以及出油头安装座212,出油头211安设于出油头安装座212上,出油头安装座212上设置有通过进油管路213连通出油头211的进油口,定量阀260的出油管路接入进油口,出油头211的外形与待点油的腔体相适配,即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200的出油头211的外形及原片点油机构600的出油头与原片安装腔相适配,而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300的出油头的外形与塑封轴安装腔相适配,以便其更好地相应腔体的点油操作,确保其点油均匀性。出油头211的一侧凸设有一出油嘴2111,出油嘴2111的端面密布有若干出油孔,可使得点油均匀化,出油嘴2111的端面还凸设有出油围挡,以环绕围挡若干出油孔,可有效防止油液飞溅。第一升降动力组件240包括第一气缸座以及驱动第一气缸座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第一旋转气缸230安设于第一气缸座上,以通过第一升降气缸驱动第一气缸座升降,进而带动第一旋转气缸230连同点油模组210与点油检测模组220进行升降操作。第一横移动力组件250包括第二气缸座以及通过丝杆传动驱动第二气缸座横移的第一横移电机,第一升降气缸安设于第二气缸座上,以通过第一横移电机通过丝杆传动驱动第二气缸座横移,进而带动第一升降气缸连同、第一旋转气缸230、点油模组210与点油检测模组220进行升降操作。

如图1及图2所示,旋转移料机构400包括两夹料夹爪、夹爪连接臂、驱动夹爪连接臂180度旋转的第二旋转气缸以及驱动夹爪连接臂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夹爪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固设一夹料夹爪,第二旋转气缸的气缸轴紧固在夹爪连接臂的中部,以驱动夹爪连接臂180度旋转,第二升降气缸位于第二旋转气缸的下方,且第二升降气缸的气缸轴与第二旋转气缸的主体相连。工作时,一夹料夹爪位于机构前侧输送带110的上方,另一夹料夹爪位于装配送料转盘120的上方,其可在第二升降气缸的升降控制下,一夹料夹爪将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上待装配的牙箱座夹起,另一夹料夹爪将装配送料转盘120上装配好的牙箱座夹起,并在第二旋转气缸驱动夹爪连接臂180度旋转及在第二升降气缸的升降控制下,实现两者位置互换,进而实现将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上待装配的牙箱座转移到装配送料转盘120上的同时,将装配送料转盘120上装配好的牙箱座转移到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上。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原片转移安装机构500包括原片送料组件510与原片安装组件520,原片送料组件510包括原片振动盘送料结构511、接料块512以及推动接料块512横移的推料气缸513,接料块512上设置有与原片振动盘送料结构511的送料料道5111的末端对接的进料口5121,原片安装组件520包括原片夹爪521、驱动原片夹爪521旋转的第三旋转气缸522、驱动原片夹爪521升降的第二升降动力组件523以及驱动原片夹爪521在进料口5121的上方与装配送料转盘120的上方之间平移的第二横移动力组件524。这样一来,本原片转移安装机构500采用振动盆送料配合推料气缸513及原片夹爪521(可在第三旋转气缸522的驱动下旋转,以将原片调整到合适的安装角度,亦可在第二升降动力组件523的驱动下升降,及在第二横移动力组件524的驱动下横移)将原片安装于牙箱座之原片腔体中,实现原片的快速送料及自动安装,效率高。具体地,如图5所示,原片振动盘送料结构511包括送料料道5111以及驱动原片在送料料道5111前移的原片振动盘5112,以实现原片的振动盘快速送料。第二升降动力组件523包括第三气缸座以及通过丝杠传动驱动第三气缸座升降的升降电机,第三旋转气缸522安设于第三气缸座上,以实现原片转移安装过程中的升降操作。第二横移动力组件524包括第四气缸座以及通过丝杆传动驱动第四气缸座横移的第二横移电机,升降电机安设于第四气缸座上,以实现原片转移安装过程中的横移操作。另外,为确保推料气缸513的精准推料,进料口5121处还安设有原片到位检测感应器525,当原片到位检测感应器525检测到有新的原片到达接料块512的进料口5121上时,推料气缸513开始工作,推动接料块512横移,以便原片夹爪521可及时夹起该新的原片。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原片装配检测机构700包括弹性探针检测模组710、驱动弹性弹针检测模组710升降的第三升降气缸720以及驱动弹性弹针检测模组710平移的平移气缸730,弹性探针检测模组710包括模组座体711、活动连接板712、弹簧缓冲组件713、检测杆714、感应器715以及探针176,感应器安设于模组座体上,活动连接板的顶侧通过弹簧缓冲组件弹性连接模组座体,活动连接板的顶侧还凸设有检测杆,且检测杆的顶端贯穿模组座体并活动穿过感应器715的u型开口,活动连接板的底侧凸设有探针716。这样一来,当原片正确装配在牙箱座的原片安装腔上时,弹性弹针检测模组710在第三升降气缸720的驱动下下降会碰到原片安装腔上的原片,并在原片的阻挡下,挤压弹簧缓冲组件713,使得检测杆714上移穿过感应器715的u型开口,此时,感应器715感应到检测杆714的存在判断当前原片正确装配在牙箱座的原片安装腔上。而当原片未正确装配在牙箱座的原片安装腔上时,弹性弹针检测模组710在第三升降气缸720的驱动下下降不会碰到原片安装腔上的原片,此时弹簧缓冲组件713不会受到挤压,检测杆714亦不会上移穿过感应器715的u型开口,此时,感应器715未感应到检测杆714的存在判断当前原片未正确装配在牙箱座的原片安装腔上。

如图1及图2所示,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800包括塑封轴夹爪、驱动塑封轴夹爪旋转的第四旋转气缸、驱动塑封轴夹爪升降的第三升降动力组件以及驱动塑封轴夹爪在机构后侧输送带的上方与装配送料转盘的上方之间平移的第三横移动力组件。工作时,塑封轴夹爪在机构后侧输送带上夹起待装配的塑封轴后,便可在第四旋转气缸、第三升降动力组件、第三横移动力组件的分别控制下将待装配的塑封轴转移并压装于装配送料转盘120的待装配的牙箱座中。

另外,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中的提到的所有夹爪,其夹爪主体均由气缸驱动两相对设置的夹块合拢或分离来完成相应物料的夹起或放下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装配方法,该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通过机构前侧输送带往前传送待点油的牙箱座,并依次对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安装腔点油操作与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操作,得到待装配的牙箱座。

步骤s120:通过旋转移料机构将待装配的牙箱座由机构前侧输送带转移到装配送料转盘上,使得待装配的牙箱座跟随装配送料转盘逆时针转动。

步骤s130:依次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转移安装操作、原片点油操作、原片装配检测操作以及塑封轴转移安装操作,得到装配好的牙箱座。

步骤s140:通过旋转移料机构将装配好的牙箱座由装配送料转盘转移到机构前侧输送带上。

本实施例中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的装配方法主要应用在实施例一中的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1中,该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1中使用了旋转移料机构400,其工作时,旋转移料机构400的两夹料夹爪可分别夹起机构前侧输送带110上待装配的牙箱座与装配送料转盘120上装配好的牙箱座,并在第二旋转气缸驱动夹爪连接臂180度旋转及在第二升降气缸的升降控制下,实现两者位置互换,因而,上述方法步骤s120中“通过旋转移料机构将待装配的牙箱座由机构前侧输送带转移到装配送料转盘上”以及上述方法步骤s140中“通过旋转移料机构将装配好的牙箱座由装配送料转盘转移到机构前侧输送带上”,两个进程可同步进行。整个装配方法,其可实现塑封轴组件与牙箱座的整体组装流程全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合格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及其装配方法,其包括机构前侧输送带、装配送料转盘以及机构后侧输送带,沿机构前侧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原片安装腔点油机构(可对机构前侧输送带上待点油的牙箱座的原片安装腔体进行点油操作,以将原片贴附防止原片放上去之后脱落)、塑封轴安装腔点油机构(可对机构前侧输送带上待点油的牙箱座的塑封轴安装腔体进行点油操作,得到待装配的牙箱座)以及旋转移料机构,沿装配送料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转移料机构、原片转移安装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转移安装操作,以将原片安装到待装配的牙箱座上的原片安装腔上)、原片点油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点油操作,以对安装到原片安装腔上的原片进行点油)、原片装配检测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原片装配检测操作,以检测原片是否准确安装到原片安装腔上)以及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可对装配送料转盘上的待装配的牙箱座进行塑封轴转移安装操作,以将塑封轴安装到待装配的牙箱座上的塑封轴安装腔上);旋转移料机构夹设于机构前侧输送带与装配送料转盘之间,塑封轴转移安装机构还与机构后侧输送带的末端对接。可见,通过本塑封轴组件自动组入机,可实现塑封轴组件(包括原片与塑封轴)与牙箱座的整体组装流程全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合格率。因而,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塑封轴组件组装入牙箱座时主要采用人工加工来完成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大、稳定性差、产品瑕疵率高等种种不足的技术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