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9082发布日期:2021-10-09 11:0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自动化切割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控制定位,并人工控制切割,之后再切割之后产生的废屑收集方法不好,只是使用一个收集箱一直对废屑进行收集,而收集箱中的废屑会越来越多,收集箱需要人工进行拆卸之后对内部的废屑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很麻烦,自动化程度不高,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会导致废屑飞到外面,影响到加工产品的质量,还会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废屑处理时自动化程度更高,并且可以更好的对零件进行定位的自动化切割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切割系统,包括用于支撑加工零件的工作台、固定设于工作台两侧的第一支撑件、设于工作台上方并连接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二支撑件、设于第二支撑件上的多个圆形通孔、设于每两个圆形通孔之间的液压缸、设于工作台的一侧并与地面接触的支撑装置、设于工作台的另一侧并可以在工作台上滑动的驱动装置、连接于驱动装置的第一废屑收集装置、设于驱动装置滑动时的极限位置并固定于工作台的第二废屑收集装置、设于两个第一支撑件之间并连接于液压缸的液压缸连接件;所述工作台用于支撑零件的面为工作台平面;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侧面的第二导向杆、移动设在第二导向杆上的第二滑动块、设于第二滑动块上的第三支撑件、移动设于第三支撑件上的第四支撑件、设于第四支撑件上的控制台、设于第四支撑件最上方用于驱动第二导向杆移动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三支撑件下方用于驱动第四支撑件移动的手轮、设于第二滑动块侧面用于控制电源的配电箱、移动设于第四支撑件侧面的切割组件;所述第四支撑件内部设有驱动切割组件上下移动的动力结构;所述第一废屑收集装置包括设在第四支撑件上的第一收集箱、设于第一收集箱下方的第一缺口、设于第一收集箱下方挡住第一缺口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废屑收集装置包括固定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二收集箱、设于第二收集箱侧面可以拆卸的封盖、设于第二收集箱上方与第一缺口配合的第二缺口、设于第二收集箱内控制第二缺口开闭的第二挡板组件;通过支撑装置的设置可以更好的节省设备占用的空间,在需要使用时在使用,不需要使用时就不使用,在切割时收集的废屑可以及时处理掉,避免废屑太多,导致会由废屑飘在工作的环境中,从而影响加工环境,从而使零件固定时不会受到废屑的影响,可以更好的使零件进行固定支撑,从而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废屑收集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收集箱下方用于控制第一挡板开闭状态嘚液压缸、设于第一收集箱侧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配合的第二固定板、设于第二固定板上的撞击杆、设于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相对的面上的第一杆件、固定于第一杆
件的第一撞击板;所述第二废屑收集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挡板组件并与第二缺口配合的封口组件、连接于第二挡板组件并与所述撞击杆配合的第三撞击板、设于第二收集箱上方的第六固定板、设于第六固定板上并与所述第一撞击板进行配合的第二撞击板、设于第二收集箱上方的搅散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收集箱底部容纳槽、设于第一收集箱底部的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和容纳槽的第三导向杆、滑动设于容纳槽的第一弹簧、设于第一弹簧和第一挡板之间的第四导向杆;所述第一挡板滑动设于第三导向杆上;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收集箱的第十导向杆、固定于第十导向杆的运动板、固定于运动板并穿过第二收集箱的第八杆件、固定于第八杆件的第三挡板、固定于第三挡板的第九杆件、连接于第九杆件的防水弹簧;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是挡住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所以平时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中的废屑都是不会掉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第一收集箱中的废屑越来越多会影响废屑的收集效率,从而会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而在第一收集箱运动到极限位置也就是运动到第二收集箱的位置时撞击杆与运动板配合,使挡住第二缺口的第三挡板打开,在第三挡板完全打开之后第七固定板会与第二撞击板配合,从而会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使挡住第一缺口的第一挡板打开,这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正好处于上下相重合的位置,之后这时第一收集箱中的废屑正好会落到第二收集箱中进行收集,通过第二缺口面积大于第一缺口可以更好的使废屑进行转移,从而避免了第一收集箱中的废屑过多,从而更好的保证了废屑可以更好的收集起来,从而更好的提高工作环境,并保证加工环境不会受到废屑影响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箱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处于第一缺口旁边;在废屑落到第一收集箱中时会落到第一收集箱底部的所有地方,之后在落到第一弧形块处时可以很好的顺着第一弧形块上的弧面滑到第一挡板上方,从而在第一挡板打开时可以更好的使第一收集箱中的废屑全部落出去,从而更好的将废屑进行转移,并且避免第一缺口旁边的位置堆积太多废屑无法处理,导致影响废屑收集的现象,从而使废屑更好的被收集,更好的保证工作环境,从而更好的使零件加工时不会受到废屑的影响
7.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固定并于运动板上方的第七固定板、交接与第七固定板的第四连杆、铰接于第四连杆的套环、设于套环下方并固定在第一缺口上的伸缩弹性板;在第一收集箱运动到第二收集箱处,第一缺口位置与第二缺口位置上下重合时套环会在第七固定板和第四连杆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抵在第一缺口上,之后伸缩弹性板被拉伸,使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不会与外界相连通,从而可以更好的使废屑进行转移,避免转移中会有废屑中的粉末飘到外面,更好的保证了工作环境,以及零件的加工环境
8.进一步的,所述搅散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第三撞击板上并位于第二收集箱上方的第二齿条、穿设于第二收集箱的第四转轴、固定设于第四转轴上并啮合于第二齿条的第三齿轮;设于第四转轴上并位于第二收集箱内部的搅散板;在第一收集箱中的废屑倒进第二收集箱中时,废屑会集中处于第二缺口的下方,从而会导致第二缺口堵了,其它地方还有很多位置没有废屑,所以在第二挡板组件运动使第二缺口打开时会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三齿轮旋转,之后第三齿轮通过第四转轴带动搅散板旋转,使搅散板对第二收集箱内部的废屑进行搅动,使废屑可以均匀的分布在第二收集箱底面上,从而更好的使第二收集箱对废屑进行收集,降低了对封盖拆卸倒出废屑的频率,从而在更好的对废屑进行回收的同时提高了
操作的简单性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于工作台的两个导向组件、转动连接于导向组件的支撑腿、设于支撑腿下方与底面接触的支撑脚、连接于两个导向组件的第一支撑组件、设于支撑腿下方用于卡住支撑腿位置的卡位组件、设于支撑腿内部的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挡板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工作台侧面的第三固定板、固定设于第三固定板上方的第四固定板、转动设于第四固定板中的第一转轴;所述支撑腿设于第四固定板上方并与第一转轴;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封住支撑腿内部空间的盖板、设于盖板上方的多个用于支撑零件的第一万向球;所述支撑脚下方设有与底面滚动配合的第二万向轮;所述卡位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支撑腿下方的第三杆件、设于第三杆件下方的第三万向球、固定于支撑腿下方位于第二弹簧侧面的两个第二卡位板件、固定于第三杆件下方的第三卡位板件、固定于第三卡位板件下方的圆环板、设于第三万向球下方并与导向组件连接的第一卡位板件;所述第一卡位板件上设有与第三万向球配合的配合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腿下方的第四连接件、铰接于第四连接件的第六连接件、铰接于第六连接件的第五连接件、铰接于第五连接件的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一连杆的第三连接件、设于第三连接件上方的第二连接件、设于第二连接件上方与工作台平面平齐的第五支撑件;所述支撑腿表面的位置低于所述工作台平面;所述支撑腿上的多个第一万向球与所述工作台平面高度所在的平面相切;支撑腿是用来对较大的零件进行支撑的,但是支撑腿上盖板的面很大,如果使整个盖板对其进行支撑,无疑需要浪费很多加工成本;所以在盖板上设置了多个第一万向球,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加工的成本,之后支撑腿可以绕着第一转轴旋转,所以支撑腿平时是收起来贴在工作台侧面上的,支撑腿不会完全贴合在工作台侧面上,但是会靠近工作台,从而支撑腿收起来可以节省很多空间,便于清理工作台平面以及放置零件,使设备有了两种工作模式,可以更好的针对不同零件提供更多的稳定和便捷性,之后由于两个支撑腿之间有距离,针对个别不规则的零件进行加工可能无法通过两个支撑腿进行支撑,所以在支撑腿展开时通过第一支撑组件使第五支撑件的位置进行改变,处于两个支撑腿中间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盖板对不规则的零件进行支撑,更好的实现了对零件的支撑固定,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零件加工的质量,支撑脚底部的第二万向轮可以使支撑腿收起和展开的过程省力并更加流畅,之后支撑腿由收起的位置变为展开时,支撑腿会带动第三万向球进行运动到第一卡位板件处,之后第一卡位板件卡住第三万向球,使支撑腿位置固定不再转动,从而可以更好的使支撑腿卡住位置对零件进行支撑,支撑更加稳定。
1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移动设于支撑腿下方的第二杆件、固定设于工作台侧面上并与第二杆件配合的第三导向板;所述支撑腿下方设有与第二杆件配合使第二杆件移动的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水平固定于支撑腿内部的第五导向杆、固定于第二杆件并滑动设于第五导向杆的第一控制板、垂直固定于支撑腿内部的第六导向杆、滑动设于第六导向杆上并位于第一控制板上方的第二控制板、铰接于第二控制板和第一控制板的第二连杆、设于第二控制板上方的两个第六支撑件;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六支撑件配合的长条型槽;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移动紧贴设于盖板下方的两个第二挡板、设于第二挡板下方并固定于支撑腿用于托起支撑腿第二废屑收集装置的第八导向杆、垂直固定设于支撑腿内部的第七导向杆、滑动设于第七导向杆上的第三控制板设于第三控制板上方抵在盖板上的第三弹簧、铰接于第三控制板和第二挡板的第三连杆、设于第七导向杆下方用于卡
住第三控制板的卡位柱、固定于第一控制板的第四杆件、固定于第四杆件用于使第三控制板向上运动的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挡板大小大于所述长条型槽;在支撑腿收起的时候盖板的上方只有第一万向球,由于第一万向球易于采购,且可以为零件提供导向的滑动,所以可以更好的将零件放在工作台平面上,节省放置零件需要的力,支撑腿展开后会通过第一控制板带动第二控制板使第六支撑件露出在盖板上面,从而提高支撑腿上方用于支撑零件的支撑面积,使支撑腿可以更好的对零件进行支撑,之后在支撑腿收起来时第六支撑件会缩回到盖板下方,之后第二挡板挡住第二连杆,使第二控制板不与外界接触,可以更好的将第六支撑件保护起来,避免平时使用时对第六支撑件造成磕碰,更好的提高支撑固定的效果,之后第二弧形块的设置使第六支撑件露出来的途中第二挡板第一时间打开,不会出现运动卡死的状态,之后第六支撑件返回原位时,第二挡板最后才关闭,从而再一次避免运动卡死,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对零件支撑定位的效果。
11.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了支撑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零件进行支撑,并在实现支撑途中可以根据零件的不同进行节省空间,便于上料和下料;设置了第一废屑收集装置和第二废屑收集装置,可以对废屑进行收集,并在收集途中定时对其进行丢弃,保持收集废屑的第一收集箱内部干净,使对废屑的收集更好,从而使废屑不会飘在外面,提高了加工环境,使产品质量不受到废屑影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加工的通用性;本发明通过自动实现废屑的收集以及清理,提高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图;
14.图3为本发明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图;
16.图5为本发明中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废屑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收集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9为本发明图8中c的放大图;
21.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12为本发明中拿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3为本发明中导向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14为本发明中支撑腿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5为本发明中卡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6为本发明中支撑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7为本发明中第一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8为本发明中支撑脚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9为本发明中第二废屑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0为本发明中拿掉第二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3.如图1

20所示,一种自动化切割系统,包括用于支撑加工零件的工作台1、固定设于工作台1两侧的第一支撑件11、设于工作台1上方并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1的第二支撑件12、设于第二支撑件12上的多个圆形通孔13、设于每两个圆形通孔13之间的液压缸4、设于工作台1的一侧并与地面接触的支撑装置2、设于工作台1的另一侧并可以在工作台1上滑动的驱动装置5、连接于驱动装置 5的第一废屑收集装置6、设于驱动装置5滑动时的极限位置并固定于工作台1 的第二废屑收集装置7、设于两个第一支撑件11之间并连接于液压缸4的液压缸连接件3;所述工作台1用于支撑零件的面为工作台平面10;所述驱动装置5 包括设于工作台1侧面的第二导向杆51、移动设在第二导向杆51上的第二滑动块52、设于第二滑动块52上的第三支撑件53、移动设于第三支撑件53上的第四支撑件54、设于第四支撑件54上的控制台56、设于第四支撑件54最上方用于驱动第二导向杆51移动的第一电机55、设于第三支撑件53下方用于驱动第四支撑件54移动的手轮57、设于第二滑动块52侧面用于控制电源的配电箱58、移动设于第四支撑件54侧面的切割组件59;所述第四支撑件54内部设有驱动切割组件59上下移动的动力结构;所述第一废屑收集装置6包括设在第四支撑件54上的第一收集箱61、设于第一收集箱61下方的第一缺口、设于第一收集箱61下方挡住第一缺口的第一挡板63;所述第二废屑收集装置7包括固定设于工作台1上的第二收集箱71、设于第二收集箱71侧面可以拆卸的封盖72、设于第二收集箱71上方与第一缺口配合的第二缺口、设于第二收集箱71内控制第二缺口开闭的第二挡板组件75;所述切割组件59包括上下移动设在第四支撑件54 上的第一连接件592,设于第一连接件592上侧的第二电机591、通过第一连接件592连接第二电机591的切割刀593、设在切割刀593外围的挡罩594;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有多组,在工人的控制下进行对零件进行支撑;所述工作台平面 10是上用于对零件进行支撑的面;所述第一收集箱61固定设于第四支撑件54 上,会在第四支撑件54进行移动时与第四支撑件54一起进行移动,将切割组件 59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所述第二收集箱71与所述第一收集箱61进行配合;所述第二收集箱71上的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收集箱61上的第一缺口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故在第一收集箱61运动到第二收集箱71位置时第一区口会与第二缺口进行配合;所述封盖72与所述第二收集箱71的可拆卸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在使用该设备时,先将需要进行切割的零件放置在工作台平面10上,之后根据零件的大小进行判断需不需要使用支撑装置2对其进行支撑定位,之后手轮57 调节第四支撑件54的位置,使第四支撑件54上的切割组件59处于与零件配合可以对其进行切割的第一位置,之后在由第四支撑件54内部的驱动结构驱动切割组件59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使切割组件59在第一位置的基础上正好处于可以进行切割零件的第二位置,之后第一电机55驱动第二滑动块52在第二导向杆 51上移动,并由切割组件59对多组液压缸4上的零件进行切割,当板件为弧形,并切切边为弧形时,切割组件59位置固定不动;切割时零件上产生的废屑会被收集到第一收集箱61中,之后第一收集箱61运动到第二收集箱71的位置,也就是第一收集箱61运动的极限位置,第一收集箱61会通过第二挡板组件75与第二收集箱71上的第二缺口配合,第一收集箱61上的第一挡板63打开,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处于同一位置,之后第一收集箱61种的废屑倒入进了第二收集箱71中,第二收集箱71种的废屑满了之后拆卸封盖72将废
屑在封盖72出的开口倒掉。
34.具体的,所述第一废屑收集装置6还包括设于第一收集箱61下方用于控制第一挡板63开闭状态的第一控制组件64、设于第一收集箱61侧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71配合的第二固定板65、设于第二固定板65上的撞击杆651、设于第一收集箱61与第二收集箱71相对的面上的第一杆件66、固定于第一杆件66的第一撞击板661;所述第二废屑收集装置7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挡板组件75并与第二缺口配合的封口组件76、连接于第二挡板组件75并与所述撞击杆651配合的第三撞击板73、设于第二收集箱71上方的第六固定板74、设于第六固定板74 上并与所述第一撞击板661进行配合的第二撞击板741、设于第二收集箱71上方的搅散组件77;所述第一控制组件64包括固定于第一收集箱61底部容纳槽、设于第一收集箱61底部的第一固定板642、固定于第一固定板642和容纳槽的第三导向杆641、滑动设于容纳槽的第一弹簧643、设于第一弹簧643和第一挡板63之间的第四导向杆644;所述第一挡板63滑动设于第三导向杆641上;所述第一挡板63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簧643;所述第二挡板组件75包括固定于第二收集箱71的第十导向杆752、固定于第十导向杆752的运动板751、固定于运动板751并穿过第二收集箱71的第八杆件753、固定于第八杆件753的第三挡板 755、固定于第三挡板755的第九杆件754、连接于第九杆件754的防水弹簧756;其中,所述第一杆件66固定于第一挡板63;所述第一撞击板661固定于第一杆件66并在第四支撑件54运动时第一撞击板661会撞击到第二撞击板741;所述第二固定板65固定于第一收集箱61、撞击杆651在第四支撑件54运动时会撞击到第二撞击板741;所述第三撞击板73固定设于运动板751上方;所述运动板751通过第八杆件753与所述第三挡板755固定;所述防水弹簧756一端固定于第九杆件754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收集箱71内部的顶面;所述第六固定板74 处于第二缺口附近;所述第二缺口的面积大于第一缺口的面积。
35.具体的,所述第一收集箱61内部固定设有第一弧形块62;所述第一弧形块 62处于第一缺口旁边;在废屑落到第一收集箱61中时会落到第一收集箱61底部的所有地方,之后在落到第一弧形块62处时可以很好的顺着第一弧形块62 上的弧面滑到第一挡板63上方,从而在第一挡板63打开时可以更好的使第一收集箱61中的废屑全部落出去。
36.具体的,所述封口组件76包括固定并于运动板751上方的第七固定板761、交接与第七固定板761的第四连杆762、铰接于第四连杆762的套环763、设于套环763下方并固定在第一缺口上的伸缩弹性板764;其中,所述第四连杆762 通过销轴与第七固定板761以及套环763进行铰接;所述第七固定板761和第四连杆762转动连接;所述套环763和第四连杆762转动连接;所述套环763是橡胶材料;所述伸缩弹性板764是弹性强的材料;所述伸缩弹性板764可以受拉变形,不受力自动恢复原状。
37.具体的,所述搅散组件77包括固定设于第三撞击板73上并位于第二收集箱 71上方的第二齿条771、穿设于第二收集箱71的第四转轴773、固定设于第四转轴773上并啮合于第二齿条771的第三齿轮772;设于第四转轴773上并位于第二收集箱71内部的搅散板774;其中,所述第三撞击板73用于驱动第二齿条 771;所述第二齿条771用于驱动第三齿轮772;所述第四转轴773转动连接于第二收集箱71;所述搅散板774固接于第四转轴773;所述搅散板774处于第二收集箱71内部底面的上方。
38.具体的,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连接于工作台1的两个导向组件21、转动连接于导向组件21的支撑腿22、设于支撑腿22下方与底面接触的支撑脚23、连接于两个导向组件21的
第一支撑组件24、设于支撑腿22下方用于卡住支撑腿 22位置的卡位组件25、设于支撑腿22内部的第二支撑组件26和第一挡板组件 27;所述导向组件21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侧面的第三固定板213、固定设于第三固定板213上方的第四固定板214、转动设于第四固定板214中的第一转轴215;所述支撑腿22设于第四固定板214上方并与第一转轴215;所述支撑腿22 上设有封住支撑腿22内部空间的盖板221、设于盖板221上方的多个用于支撑零件的第一万向球222;所述支撑脚23下方设有与底面滚动配合的第二万向轮 231;所述卡位组件25包括滑动设于支撑腿22下方的第三杆件255、设于第三杆件255下方的第三万向球257、固定于支撑腿22下方位于第二弹簧256侧面的两个第二卡位板件252、固定于第三杆件255下方的第三卡位板件253、固定于第三卡位板件253下方的圆环板254、设于第三万向球257下方并与导向组件 21连接的第一卡位板件251;所述第一卡位板件251上设有与第三万向球257 配合的配合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4包括固定于支撑腿22下方的第四连接件 245、铰接于第四连接件245的第六连接件247、铰接于第六连接件247的第五连接件246、铰接于第五连接件246的第一连杆244、铰接于第一连杆244的第三连接件243、设于第三连接件243上方的第二连接件242、设于第二连接件242 上方与工作台平面10平齐的第五支撑件241;所述支撑腿22表面的位置低于所述工作台平面10;所述支撑腿22上的多个第一万向球222与所述工作台平面10 高度所在的平面相切;其中,所述支撑腿22会绕着第一转轴215进行转动;所述支撑腿22内部是设有空腔的;所述盖板221用于挡住空腔部分;所述第一万向球222是现有技术;所述盖板221低于所述工作台平面10;所述盖板221表面粗糙度精度很差;所述第三固定板213上设有三角加强筋提高支撑效果;所述第三卡位板件253和圆环板254一体成型;所述第三万向球257固定设于圆环板 254内部;所述第二卡位板件252通过固定卡住第三卡位板件253用于卡住所述第三万向球257的位置;所述第三万向球257是现有技术;所述第六连接件247 绕着第四连接件245转动;所述第五连接件246绕着第六连接件247转动;所述第六连接件247铰接于第四连接件245和所述第五连接件246铰接于第六连接件 247都是通过销轴的形式进行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244铰接于所述第五连接件 246和所述第一连杆244铰接于第三连接件243也是销轴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4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腿22下方;所述第二连接件242和所述第五支撑件241有两个第一支撑组件24一起驱动其向上运动;所述第五支撑件241的表面经过精加工,粗糙程度与所述工作台平面10相同;支撑腿22是用来对较大的零件进行支撑的,但是支撑腿22上盖板221的面很大,如果使整个盖板221对其进行支撑,无疑需要浪费很多加工成本。
39.具体的,所述导向组件21还包括移动设于支撑腿22下方的第二杆件212、固定设于工作台1侧面上并与第二杆件212配合的第三导向板211;所述支撑腿 22下方设有与第二杆件212配合使第二杆件212移动的导向槽224;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6包括水平固定于支撑腿22内部的第五导向杆262、固定于第二杆件212 并滑动设于第五导向杆262的第一控制板261、垂直固定于支撑腿22内部的第六导向杆266、滑动设于第六导向杆266上并位于第一控制板261上方的第二控制板264、铰接于第二控制板264和第一控制板261的第二连杆263、设于第二控制板264上方的两个第六支撑件265;所述盖板221上设有与第六支撑件265 配合的长条型槽223;所述第一挡板组件27包括移动紧贴设于盖板221下方的两个第二挡板277、设于第二挡板277下方并固定于支撑腿22用于托起支撑腿 22第二废屑收集装置7的第八导向杆278、垂直固定设于支撑腿22内部的第七导向杆272、滑动设于第七导向杆272上的第三
控制板274设于第三控制板274 上方抵在盖板221上的第三弹簧275、铰接于第三控制板274和第二挡板277的第三连杆276、设于第七导向杆272下方用于卡住第三控制板274的卡位柱273、固定于第一控制板261的第四杆件270、固定于第四杆件270用于使第三控制板 274向上运动的第二弧形块271;所述第二挡板277大小大于所述长条型槽223;其中,所述第三导向板211中设有导向槽224;所述第二杆件212设于第三导向板211的导向槽224中,被第三导向板211卡住;所述第一卡位板件251固定设于第三导向板211处;所述第六支撑件265上表面经过精加工;所述第二杆件 212用于驱动第一控制板261运动;所述第六导向杆266上设有卡板,用于防止第二控制板264脱离第六导向杆266;所述第六支撑件265与所述长条型槽223 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弧形块271的曲面部分少于直面部分;所述第二弧形块271 可以使第三控制板274向上运动;所述第三弹簧275施加所述第三控制板274 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三控制板274的上下运动与第一控制板261的滑动联系起来;所述第二弧形块271和所述第三弹簧275配合使第一控制板261向前一开始滑动就会使第三控制板274向上运动,之后在第一控制板261向后滑动会在第一控制板261滑动结束时才是第三控制板274向下运动;所述卡位柱273平时会被第二挡板277挡住;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6平时会处于所述第二挡板277的下方;所述第八导向杆278使所述第二挡板277在盖板221和第八导向杆278之间滑动。
40.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流程是:在使用该设备时,先将需要进行切割的零件放置在工作台平面10上,先根据零件的大小进行判断需不需要使用支撑装置2对其进行支撑定位;
41.当零件比较大,需要使用支撑装置2对零件进行支撑时:工人推动支撑腿 22,使支撑腿22绕着第一转轴215旋转,支撑腿22从原本贴靠工作台1的位置到达与工作台1垂直的位置,即如附图中所示的位置,在支撑腿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杆件212会在第三导向板211的导向下在导向槽224中进行滑动,之后第二杆件212带动第一控制板261在第五导向杆262上滑动,第一控制板261 通过第二连杆263带动第二控制板264在第六导向杆266上进行向上的滑动,第二控制板264会带动第六支撑件265一起进行运动,从而使第六支撑件265在长条型槽223处露出来,对零件进行定位;在第一控制板261滑动的途中,第一控制板261会通过第四杆件270带动第二弧形块271进行运动,第二弧形块271 迫使第三控制板274在第七导向杆272上进行向上的滑动,之后第三控制板274 会通过第三连杆276带动两个第二挡板277在第八导向杆278和盖板221之间相互远离进行滑动,从而第二挡板277打开长条型槽223,这时第六支撑件265才可以在长条型槽223处露出来;在运动的同时会带动第四连接件245一起运动,第四连接件245通过第六连接件247和第五连接件246带动第一连杆244运动,第六连接件247、第五连接件246与第四连接件245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第一连杆 244的面一直对着工作台1不会变化,从而可以使第一连杆244正常进行传动,两个支撑腿22打开会使两个第五连接件246之间的距离增加,之后就会迫使第三连接件243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带动第五支撑件241向上运动,使第五支撑件 241的上表面和工作台平面10的位置相同,从而对零件进行定位;并且在支撑腿22运动到垂直位置时第三万向球257会接触到第一卡位板件251,之后第二弹簧256在支撑腿22中向上运动,第三杆件255被压缩,之后第三万向球257 运动到第一卡位板件251中的配合孔中,第三杆件255复位,从而使第三万向球 257卡在第一卡位板件251中的配合孔中,使支撑腿22固定好位置,之后零件上方通过液压缸4进行压紧;
42.通过手轮57调节第四支撑件54的位置使切割刀593的位置调节到可以切到零件的
位置,之后通过第四支撑件54中的驱动结构调节第一连接件592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切割刀593位于可以切到零件的高度,之后第一电机55使第二滑动块52在第二导向杆51上运动,第二滑动块52从而工作台1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运动途中会对固定好位置的零件进行切割,产生的废屑会撞击到挡罩594 并落到第一收集箱61中或是直接落到第一收集箱61中,之后通过第一弧形块 62使废屑主要处于第一挡板63上方的位置,之后第一收集箱61会随着第四支撑件54一起进行运动,当第一收集箱61运动到第二废屑收集装置7的位置时,撞击杆651撞击到第三撞击板73,之后第三撞击板73带动运动板751进行运动,运动板751在第十导向杆752上滑动,并且运动板751通过第八杆件753带动第三挡板755打开第二缺口,之后防水弹簧756被压缩,然后运动板751运动的同时带动第七固定板761进行运动,第七固定板761通过第四连杆762带动套环 763及逆行运动,之后通过套环763带动伸缩弹性板764向上打开,之后套环763 抵在第一缺口的下方,,在运动板751运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二齿条771运动,第二齿条771带动第三齿轮772旋转,第三齿轮772通过第四转轴773使搅散板 774进行旋转,在撞击杆651撞击到第三撞击板73之后第一撞击板661会撞击到第二撞击板741,之后第一撞击板661使第一挡板63打开第一缺口,第四导向杆644被压缩,第一挡板63在第三导向杆641上滑动,也就是第一收集箱61 运动到第二收集箱71上方,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互重合的位置,从而会使第一收集箱61中的废屑落到第二收集箱71中,之后第二滑动块52返回原位,从而第一挡板63会在第四导向杆644的作用下复位,第二废屑收集装置7也会进行复位,从而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再次被堵住,如此往复对零件进行切割,当第二收集箱71中的废屑满了之后将封盖72拆卸下来,将第二收集箱71中的废屑倒出来;
43.对零件加工完成之后,若换成较小的零件,需要将支撑腿22收起来的时候用力旋转支撑腿22,使两个支撑腿22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在返回时第三导向板211通过上述当零件比较大,需要使用支撑装置2对零件进行支撑时的运动原理相同,运动过程相反,并且第三控制板274会落在卡位柱273上,使第三控制板274可以保持在一个可以和第二弧形块271进行配合的位置;
44.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液压缸4将零件压紧进行固定。
4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