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1228发布日期:2021-09-10 23:1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滤芯吸头装配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2.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是将若干装配完成的滤芯吸头穿设在储存盒内的设备。
3.公开号为cn110979840a的中国发明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移液吸头自动装滤芯装盒机,包括转盘,转盘位于机架中心并连接转动驱动机构,吸头上料机构、滤芯上料机构、压滤芯机构、滤芯检测机构和上盒机构依次环绕转盘设置,装滤芯机构设置在滤芯上料机构相对的转盘中心轴上、不跟随转盘转动,下盒机构位于上盒机构端部,吸头码放机构设置在下盒机构与上盒机构连接处,转盘顶面边缘沿圆周向设若干个吸头放置块,每个吸头放置块上设有两排、每排数量与移液吸头包装盒上每排移液吸头放置孔数量相同的移液吸头放置孔。该申请使得移液吸头的自动装滤芯和装盒,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4.在出料时,真空装置通过吸头吸料头使得吸头吸附在吸头吸料头上,通过水平移动机构以及b升降机构将吸头移动至移液吸头包装盒上。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吸头吸料头对滤芯进行吸附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吸头有竖直向下移动的趋势,将导致压入至吸头内的滤芯与吸头内壁之间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在对吸头进行运输时减少吸头与滤芯之间相互脱离的趋势,提高吸头与滤芯之间的安装可靠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板以及用于带动两个夹持板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驱动件升降以及水平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吸头抵触的v型缺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件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使得吸头与v型缺口的侧壁相抵触,实现将吸头进行夹持以及精确定位,减少了吸头在两个夹持板内滑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若干吸头与储存盒对准的精度,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在对吸头进行运输时吸头与滤芯之间相互脱离的趋势。
9.可选的,所述夹持板包括连接板、转动板以及用于维持转动板将吸头夹紧状态的扭簧;驱动件包括双头气缸;所述双头气缸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双头气缸的一个活塞杆上,另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双头气缸的另一个活塞杆上;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双头气缸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吸头与v型缺口的侧壁相抵触并定位,扭簧使得两个转动板将吸头夹紧,减少了吸头在两个v型缺口之间竖向滑移的情况发生,实现对不同外径的吸头进行夹持。
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无杆气缸、安装座以及竖直设置的压入气缸;所述无杆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无杆气缸的滑移平台上;所述压入气缸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压入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机架上沿无杆气缸长度滑移连接有用于放置储存盒的滑移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滑移台间歇移动的间歇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无杆气缸以及压入气缸带动驱动件、夹持组件以及若干吸头移动至滑移台上方并穿设入储存盒内,在穿设一排吸头完成后间歇组件带动滑移台移动,使得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将另一排吸头穿设入储存盒内,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将若干吸头包装在储存盒内。
13.可选的,所述间歇组件包括拨动杆、锯齿杆、用于将锯齿杆进行复位的复位件以及用于带动拨动杆往复运动的连接件;所述锯齿杆沿无杆气缸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锯齿杆一端设置在滑移台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拨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件上,所述拨动杆与连接件铰接的一端用于与连接件相抵触,所述拨动杆用于拨动锯齿杆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连接件带动拨动杆移动,拨动杆移动时拨动杆与连接件铰接的一端抵紧,拨动杆无法转动,此时拨动杆带动锯齿杆以及滑移台移动;连接件带动拨动杆复位时,拨动杆与锯齿杆上的锯齿抵触,使得拨动杆转动,实现连接件带动拨动杆往复运动时带动锯齿杆间歇移动。
15.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主动齿条、从动齿条、大齿轮、中齿轮以及小齿轮;所述主动齿条设置在无杆气缸的滑移平台上,所述主动齿条长度方向与无杆气缸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从动齿条长度方向与主动齿条平行,所述从动齿条沿无杆气缸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同轴设置,所述大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位于主动齿条与从动齿条之间,所述大齿轮与主动齿条相啮合,所述中齿轮转动连接于机架上并位于小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中齿轮均与从动齿轮、小齿轮相啮合;所述拨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从动齿轮的一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无杆气缸带动主动齿轮往复运动,无杆气缸通过大齿轮、中齿轮以及小齿轮进行线速度的减速,使得从动齿条的移动速度低于主动齿条的移动速度,实现在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带动若干吸头移动至储存盒的同时实现对滑移台的间歇运动,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
17.可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气缸、用于将拨动杆吸附的磁铁、用于将拨动杆沿靠近磁铁方向转动的抵触杆、用于将拨动杆与磁铁分开的分离杆以及推动板;所述复位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推动板设置在复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推动板用于推动滑移台复位,所述抵触杆设置在推动板上;当推动板以及复位气缸带动滑移台复位时所述抵触杆与拨动杆抵触并将拨动杆沿靠近磁铁方向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若干吸头包装完成时,抵触杆带动拨动杆沿靠近磁铁的方向移动,磁铁将拨动杆进行吸附,使得拨动杆与锯齿杆脱离;在滑移台上放置新的储
存盒,随后复位气缸以及推动板带动滑移台复位,分离杆穿设入磁铁与拨动杆之间,将拨动杆与磁铁分开,使得拨动杆与锯齿杆再一次配合,实现下一次的包装,结构简单,不需要人工进行复位。
19.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滑移台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滑移台靠近机架上的一端开设有沿滑移台滑移方向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以及用于维持限位柱穿设在限位槽内的压紧弹簧;所述限位柱一端穿设入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柱另一端滑移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限位柱穿设入限位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将限位柱沿远离限位槽方向导向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与滑移台相抵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拨动杆对锯齿杆进行拨动后,限位柱穿设入限位槽内,限位槽对滑移台以及储存盒进行限位,减少了在拨动杆复位时带动滑移台移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在拨动杆通过锯齿杆带动滑移台移动时,导向斜面将限位柱沿远离滑移台的方向导向,使得滑移台的移动,在限位柱与另一个限位槽对准时,压紧弹簧带动限位柱沿靠近限位槽的方向移动,实现再次对滑移台的定位,结构简单。
21.可选的,所述导向斜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均用于将限位柱沿远离限位槽方向导向;所述压紧弹簧一直处于压紧状态。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压紧弹簧带动限位柱上的两个导向斜面抵紧限位槽的侧壁,两个导向斜面对滑移台进行自动定位,使得定位更加的精准,减少在反复使用时滑移台偏移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两个导向斜面以及压紧弹簧一方面在拨动杆拨动锯齿杆或复位时对限位柱的导向,使得限位柱与限位槽相脱离,实现滑移台的移动,另一方面实现对滑移台的自动精确定位。
23.可选的,在拨动杆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拨动杆的重垂线经过拨动杆与连接件铰接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在使用拨动杆始终维持竖直的状态,减少在使用时拨动杆从锯齿杆上脱离,导致拨动杆带不动锯齿杆滑移的情况发生。
25.可选的,所述拨动杆靠近锯齿杆的一端面为弧形。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一方面拨动杆上的圆弧形能减少拨动杆在复位时拨动杆带动锯齿杆的情况发生,能减少拨动杆卡在锯齿杆上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圆弧形能使得分离杆更方便的穿设入磁铁与拨动杆之间。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实现在对吸头进行运输时减少吸头与滤芯之间相互脱离的趋势,保持了吸头与滤芯之间的安装可靠性;2.通过间歇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实现在对吸头进行移动的同时实现对滑移台的间歇运动,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3.通过限位组件实现对滑移台的定位,提高了在多次使用时对滑移平台的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驱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4是图1中间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图1中滑移底座、复位组件以及间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用于展示分离杆以及尖端。
34.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用于展示拨动杆以及磁铁。
35.图8是图5的剖视图,用于展示限位组件的结构。
36.附图标记:1、机架;11、滑移台;12、储存盒;13、竖直柱;14、固定座;15、滑移底座;151、滑移槽;152、限位槽;153、滚轮;154、竖直槽;2、驱动组件;21、无杆气缸;22、连接块;23、安装座;24、升降板;25、压入气缸;3、夹持组件;31、驱动件;311、双头气缸;32、夹持板;321、连接板;322、转动板;323、扭簧;33、v型缺口;4、间歇组件;41、拨动杆;42、锯齿杆;43、复位件;431、复位气缸;432、磁铁;433、抵触杆;434、分离杆;435、推动板;436、尖端;44、连接件;441、主动齿条;442、从动齿条;443、大齿轮;444、中齿轮;445、小齿轮;5、限位组件;51、限位柱;52、压紧弹簧;53、导向斜面;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以及用于带动夹持组件3移动的驱动组件2;机架1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台11,滑移台11上放置有储存盒12,滑移台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块6,四个限位块6用于与储存盒12相抵触;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滑移台11间歇移动的间歇组件4。
39.使用夹持组件3将若干吸头进行夹持,驱动组件2带动夹持组件3移动,使得夹持组件3以及若干吸头移动至滑移台11上方,并将若干吸头穿设入储存盒12内,在驱动组件2带动夹持组件3复位时,间歇组件4带动滑移台11沿远离夹持组件3的方向移动,随后夹持组件3以及驱动组件2带动若干吸头穿设在储存盒12上,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将若干吸头穿设在储存盒12上,实现对吸头的包装。
40.参照图1以及图2,机架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柱13,竖直柱13位于滑移台11的一侧;驱动组件2包括水平设置无杆气缸21、连接块22、安装座23、升降板24以及竖直设置的压入气缸25;无杆气缸21固定连接于竖直柱13的上端,无杆气缸21的长度方向与滑移台11滑移方向平行;连接块22固定连接于无杆气缸21的滑移平台上,安装座23竖直固定连接于连接块22远离机架1的一端;压入气缸25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安装座23上端面,压入气缸25的活塞杆竖直贯穿安装座23;升降板24水平设置且升降板24的宽度方向与无杆气缸21长度方向平行,升降板24固定连接于压入气缸25的活塞杆靠近机架1的一端,夹持组件3设置在升降板24靠近机架1的一端。
41.参照图2以及图3,夹持组件3包括两个夹持板32以及用于带动两个夹持板32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31;驱动件31包括两个双头气缸311,两个双头气缸311均固定连接于升降板24靠近机架1的一端,两个双头气缸311长度方向均与双头气缸311的长度方向平行。
42.参照图2以及图3,夹持板32包括连接板321、转动板322以及用于维持转动板322将
吸头夹紧状态的扭簧323;连接板321竖直设置,连接板321固定连接于双头气缸311的活塞杆的一端;转动板322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321下端;扭簧323套设在转动板322与连接板321铰接处,扭簧323一端与连接板321相抵触,扭簧323另一端与转动板322相抵触,扭簧323两端均位于两个连接板321互相背离彼此的一侧;两个转动板322靠近彼此的一端均开设有v型缺口33,v型缺口33用于与吸头外侧壁相抵触。
43.在使用时,两个双头气缸311带动两个连接板321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转动板322上的v型缺口33将吸头进行夹持,扭簧323维持两个转动板322将吸头夹紧的状态,实现将若干吸头可靠的夹紧在两个转动板322上并对若干吸头进行精确定位,随后无杆气缸21以及压入气缸25带动若干吸头移动至储存盒12的上方并实现将若干吸头穿设在储存盒12内。
44.参照图1以及图4,间歇组件4包括拨动杆41、锯齿杆42、用于将锯齿杆42进行复位的复位件43以及用于带动拨动杆41往复运动的连接件44;连接件44包括主动齿条441、从动齿条442、大齿轮443、中齿轮444以及小齿轮445;主动齿条441长度方向与无杆气缸21长度方向平行,主动齿条441固定连接于无杆气缸21的滑移平台靠近机架1的一端;大齿轮443与小齿轮445同轴固定连接,大齿轮443与小齿轮445均位于机架1与主动齿条441之间,大齿轮443转动连接在竖直柱13靠近滑移台11的一端,大齿轮443与主动齿条441相啮合;竖直柱13靠近滑移台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中齿轮444转动连接于固定座14上,中齿轮444位于小齿轮445与机架1之间,中齿轮444与小齿轮445相啮合;从动齿条442位于中齿轮444与机架1之间,从动齿条442长度方向与主动齿条441长度方向平行,从动齿条442沿主动齿条44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竖直柱13靠近滑移台11的一端。
45.参照图1以及图5,机架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移底座15,滑移底座15远离机架1的一端开设有滑移槽151,滑移槽151的两个相对的槽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52,两个限位槽152沿滑移底座15宽度方向分布;滑移台11滑移连接在滑移槽151内,滑移台11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153,滚轮153滚动于限位槽152内,滑移台11靠近竖直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
46.参照图1以及图5,复位件43设置在滑移底座15上,复位件43包括复位气缸431、用于将拨动杆41吸附的磁铁432、用于将拨动杆41沿靠近磁铁432方向转动的抵触杆433、用于将拨动杆41与磁铁432分开的分离杆434以及推动板435。
47.参照图1以及图5,复位气缸431固定连接在滑移底座15的侧壁上,复位气缸431与滑移台11沿无杆气缸21带动夹持组件3靠近滑移台11的方向依次分布,复位气缸431的活塞杆沿无杆气缸21长度方向贯穿滑移底座15并穿入滑移槽151内;推动板435竖直设置,推动板435固定连接于复位气缸431的活塞杆靠近滑移台11的一端。
48.参照图5以及图6,分离杆434长度方向与滑移底座15长度方向平行,分离杆43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动板435远离复位气缸431的一端,分离杆434靠近从动齿条44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穿设入磁铁432与拨动杆41之间的尖端436。
49.参照图5以及图7,磁铁432一端固定连接于从动齿条442靠近推动板435的一端,磁铁432位于拨动杆41上方;抵触杆433固定连接于滑移台11靠近竖直柱13的一端,抵触杆433位于从动齿条442与锯齿杆42之间,抵触杆433用于在储存盒12内吸头包装完成时与拨动杆41抵触并带动拨动杆41沿靠近磁铁432的方向转动,使得拨动杆41吸附在磁铁432上。
50.在储存盒12内吸头包装完成时,抵触杆433与拨动杆41相抵触,并使拨动杆41沿靠近磁铁432的方向转动,磁铁432将拨动杆41吸附使得拨动杆41处于与锯齿杆42脱离的状态,随后复位气缸431以及推动板435带动滑移台11复位,在复位过程中分离杆434上的尖端436穿设入磁铁432与拨动杆41之间,使得拨动杆41沿远离磁铁432的方向移动,使得拨动杆41再次与锯齿杆42配合,实现对滑移台11的复位。
51.参照图4以及图5,锯齿杆42长度方向与从动齿条442长度方向平行,锯齿杆42位于从动齿条442背离中齿轮444的一侧,锯齿杆42一端固定连接于水平板靠近竖直柱13的一端。
52.参照图5以及图7,拨动杆41竖直设置,拨动杆41上端面的中心线处转动连接于从动齿条442靠近复位气缸431的端面与从动齿条442靠近机架1的端面之间的连接处,实现在拨动杆41处于竖直状态时拨动杆41的重垂线经过拨动杆41与连接件44铰接处,拨动杆41远离从动齿条442的一端面为弧形。
53.使用时,无杆气缸21带动夹持组件3沿靠近滑移台11的方向移动,无杆气缸21上的主动齿条441通过大齿轮443、小齿轮445以及中齿轮444的线速度的减速带动从动齿条442移动,从动齿条442移动时拨动杆41靠近锯齿杆42的一端与锯齿杆42上的锯齿抵触,靠近从动齿条442的一端与从动齿条442相抵触,从动齿条442限制拨动杆41的转动,从而带动锯齿杆42移动;在驱动组件2以及夹持组件3将若干吸头穿设在储存盒12内后,无杆气缸21带动夹持组件3沿远离滑移台11的方向移动,无杆气缸21上的主动齿条441通过大齿轮443、小齿轮445以及中齿轮444的线速度的减速带动从动齿条442移动,拨动杆41与锯齿杆42的锯齿相抵触,拨动杆41转动实现拨动杆41进行复位的情况下不带动锯齿杆42移动;在将储存盒12内穿设满吸头后,复位组件带动滑移台11复位;在实现对若干吸头搬运的同时实现对滑移台11上的储存盒12进行间歇进给。
54.参照图5以及图8,滑移台11靠近滑移槽151的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沿滑移底座15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限位槽152;滑移槽151的槽底开设有竖直槽154,竖直槽154内设置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柱51以及压紧弹簧52;限位柱51竖直设置,限位柱51下端竖向滑移连接在竖直槽154内,限位柱51上端穿设入限位槽152内,限位柱51上端开设有两端导向斜面53,两个导向斜面53连接处形成尖端436,两个导向斜面53沿滑移底座15长度方向分布,两个导向斜面53均与限位槽152相抵触;压紧弹簧52位于竖直槽154的槽底与限位柱51之间,压紧弹簧52位于竖直槽154内,压紧弹簧52上端与限位柱51下端相抵紧,压紧弹簧52下端与竖直槽154的槽底相抵紧,压紧弹簧52一直处于压紧状态。
55.在拨动杆41通过对锯齿杆42进行拨动时,其中一个导向斜面53将限位柱51沿靠近竖直槽154的槽底方向导向,实现将滑移台11进行间歇进给,在限位柱51与另一个限位槽152对准后压紧弹簧52带动限位柱51沿靠近限位槽152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导向斜面53与限位槽152抵紧,滑移台11在滑移槽151内移动,实现对滑移台11的自动对准,随后压入气缸25以及夹持组件3将若干吸头穿设入储存盒12内,减少了吸头与储存盒12内的孔没有对准的情况发生。
5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滤芯吸头装配机的出料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夹持组件3以及驱动组件2将若干吸头移动至滑移台11上的储存盒12上方,并将若干吸头穿设在储存盒12上;在驱动组件2带动夹持组件3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间歇组件4带动滑移台11的间歇进
给。限位组件5对滑移台11进行精确定位,在储存盒12内装满吸头后,复位组件对滑移台11进行复位,实现对若干吸头的包装。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