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6473发布日期:2021-12-11 05:1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冲床的制作方法
通过皮带ⅱ与带轮ⅲ相连接,带轮ⅲ与带轮ⅲ轴相连接,带轮ⅲ轴与一个输送辊筒相连接,两个输送辊筒均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两个输送辊筒分别与两个变向齿轮相连接,两个变向齿轮啮合连接,材料辊支架与下部支撑块相连接,材料辊套接在材料辊支架上。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切断组合体包括踏板、踏板轴、复位弹簧、弹簧支架、带轮ⅳ、皮带ⅲ、齿轮ⅱ轴、齿轮ⅱ、齿轮ⅲ、齿轮ⅲ轴、齿轮ⅲ轴支架、升降齿轮、齿条、切断刀、限位架和切断刀滑槽,踏板与踏板轴相连接,踏板轴与下部支撑块转动连接,踏板轴与带轮ⅳ相连接,两个带轮ⅳ通过皮带ⅲ与齿轮ⅱ轴相连接,齿轮ⅱ轴与下部支撑块转动连接,齿轮ⅱ轴与齿轮ⅱ相连接,齿轮ⅱ与齿轮ⅲ啮合连接,齿轮ⅲ与齿轮ⅲ轴相连接,齿轮ⅲ轴与齿轮ⅲ轴支架转动连接,齿轮ⅲ轴支架与下部支撑块相连接,齿轮ⅲ轴与升降齿轮相连接,升降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条与切断刀相连接,切断刀与切断刀滑槽滑动连接,切断刀滑槽位于下部支撑块外侧,限位架与下部支撑块相连接。
7.本发明一种自动化冲床的有益效果为:将带冲压的材料置于输送组合体上,输送组合体将材料间歇的向模具底部输送,每当上模具压下,材料不动,压制完成材料继续运输,上下模具更换便捷,可以根据不同模具的形状来调节冲压行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冲压材料来调节冲压效率。冲压完成后,踩下踏板切断组合体即可将材料完成切断。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一;
11.图3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二;
12.图4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三;
13.图5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四;
14.图6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五;
15.图7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六;
16.图8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七;
17.图9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剖视图;
18.图10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八;
19.图11是本发明冲压组合体1的结构示意图九;
20.图12是本发明输送组合体2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13是本发明输送组合体2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14是本发明切断组合体3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15是本发明切断组合体3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中:冲压组合体1;传动箱1

1;变速箱1

2;电机支架1

3;电机1

4;连接板1

5;电机轴1

6;变速盘ⅰ1

7;摩擦轮1

8;螺纹轴1

9;螺纹支架1

10;手柄1

11;变速盘ⅱ1

12;变速盘ⅱ轴1

13;齿轮ⅰ1

14;齿盘1

15;齿盘轴1

16;齿盘内槽1

17;滑块1

18;推拉杆1

19;上连杆1

20;下连杆1

21;压制杆1

22;上固定块1

23;下固定块1

24;缓冲弹簧1

25;限位滑柱1

26;上模具1

27;按杆1

28;拉簧1

29;定位钮1

30;定位弹簧1

31;下模具1

32;下部支撑块1

33;限位杆1

34;电机放置槽1

35;调整螺纹轴1

36;压制杆限位板1

37;输送组合
体2;带轮ⅰ2

1;皮带ⅰ2

2;拨杆轴2

3;拨杆2

4;拨柱2

5;扇叶盘2

6;扇叶盘轴2

7;带轮ⅱ2

8;皮带ⅱ2

9;带轮ⅲ2

10;带轮ⅲ轴2

11;变向齿轮2

12;输送辊筒2

13;材料辊支架2

14;材料辊2

15;切断组合体3;踏板3

1;踏板轴3

2;复位弹簧3

3;弹簧支架3

4;带轮ⅳ3

5;皮带ⅲ3

6;齿轮ⅱ轴3

7;齿轮ⅱ3

8;齿轮ⅲ3

9;齿轮ⅲ轴3

10;齿轮ⅲ轴支架3

11;升降齿轮3

12;齿条3

13;切断刀3

14;限位架3

15;切断刀滑槽3

16。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通过焊接、螺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结合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所述的转动连接是指通过将轴承烘装在轴上,轴或轴孔上设置有弹簧挡圈槽,通过将弹性挡圈卡在挡圈槽内实现轴承的轴向固定,实现转动;所述的滑动连接是指通过滑块在滑槽或导轨内的滑动进行连接,滑槽或导轨一般为阶梯状,防止滑块在滑槽或导轨内发生脱落;所述的铰接是指通过在铰链、销轴和短轴等连接零件上进行活动的连接方式;所需密封处均是通过密封圈或o形圈实现密封。
27.具体实施方式一:
28.下面结合图1

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自动化冲床,包括冲压组合体1、输送组合体2和切断组合体3,将带冲压的材料置于输送组合体上,输送组合体将材料间歇的向模具底部输送,每当上模具压下,材料不动,压制完成材料继续运输,上下模具更换便捷,可以根据不同模具的形状来调节冲压行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冲压材料来调节冲压效率。冲压完成后,踩下踏板切断组合体即可将材料完成切断。
29.具体实施方式二:
30.下面结合图1

1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开始工作前先更换模具,按下按杆1

28,按杆1

28插入下固定块1

24内,按杆1

28带动定位钮1

30向下滑动,定位钮1

30带动定位弹簧1

31压缩,此时拨动上模具1

27使上模具1

27在下固定块1

24内滑动并拔出,将新的上模具1

27插入下固定块1

24,定位钮1

30沿下固定块1

24的斜面向内滑动逐渐收缩,当定位钮1

30滑动至下固定块1

24中部时,在定位弹簧1

31作用下,定位钮1

30插入下固定块1

24的定位孔内,上模具1

27完成定位,将对应的下模具1

32沿下部支撑块1

33的滑槽插入下部支撑块1

33内,插入完毕后插入限位杆1

34,完成对下模具1

32的限位,上下模具调整完毕后控制电机放置槽1

35内的微型电机转动,微型电机带动调整螺纹轴1

36转动,调整螺纹轴1

36带动滑块1

18在齿盘内槽1

17内滑动,滑块1

18带动推拉杆1

19运动,推拉杆1

19带动上连杆1

20、下连杆1

21的夹角角度发生变化,下连杆1

21通过上固定块1

23、限位滑柱1

26带动下固定块1

24与上模具1

27的竖直高度发生变化,通过调节滑块1

18的位置使上模具1

27在最低位置时与下模具1

32相接触,这样不论是任意形状的模具,都可以在本设备内没有阻碍的安装上,调试完毕后,开启电机1

4,电机1

4带动电机轴1

6转动,电机轴1

6带动变速盘ⅰ1

7转动,变速盘ⅰ1

7带动摩擦轮1

8转动,摩擦轮1

8带动变速盘ⅱ1

12转动,变速盘ⅱ1

12带动变速盘ⅱ轴1

13转动,变速盘ⅱ轴1

13带动齿轮ⅰ1

14转动,齿轮ⅰ1

14带动齿盘1

15转动,齿盘1

15带动滑块1

18转动,滑块1

18带动推拉杆1

19往复推拉,推拉杆1

19带动上连杆1

20、下连杆1

21的夹角发生变化,下连杆1

21带动压制杆1

22在压制杆限位板1

37内滑动,压制杆1

22带动上
固定块1

23往复下压,上固定块1

23带动下固定块1

24、缓冲弹簧1

25、限位滑柱1

26、上模具1

27往复下压,当上模具1

27与压制材料发生接触后,缓冲弹簧1

25进一步压缩,上模具1

27对压制材料匀速施压,保证不会因为过大的冲击力导致材料粉碎,这样就完成了压制。
31.具体实施方式三:
32.下面结合图1

1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当需成批压制时,将缠满材料的材料辊2

15套于材料辊支架2

14上,将材料一端穿过两个输送辊筒2

13之间置于下模具1

32上,当开始压制工作时,齿盘轴1

16带动带轮ⅰ2

1转动,两个带轮ⅰ2

1通过皮带ⅰ2

2带动拨杆轴2

3转动,拨杆轴2

3带动拨杆2

4、拨柱2

5转动,拨柱2

5往复拨动扇叶盘2

6做间歇运动,当上模具1

27压制时扇叶盘2

6停止转动,上模具1

27不压制时扇叶盘2

6转动,扇叶盘2

6带动扇叶盘轴2

7转动,扇叶盘轴2

7带动带轮ⅱ2

8转动,带轮ⅱ2

8通过皮带ⅱ2

9带动带轮ⅲ2

10加速转动,带轮ⅲ2

10带动带轮ⅲ轴2

11转动,带轮ⅲ轴2

11带动一个输送辊筒2

13转动,两个输送辊筒2

13分别与两个变向齿轮2

12相连接,两个变向齿轮2

12啮合连接,输送辊筒2

13相对反向转动将材料向前输送,当压制时不输送,压制结束开始输送,完成输送与压制配和工作,当需要改变设备压制效率时,转动手柄1

11,手柄1

11带动螺纹轴1

9转动,螺纹轴1

9在螺纹支架1

10内移动,螺纹轴1

9带动摩擦轮1

8在变速盘ⅰ1

7与变速盘ⅱ1

12间运动改变了变速盘ⅰ1

7、变速盘ⅱ1

12的传动比,进而改变了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
33.具体实施方式四:
34.下面结合图1

1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压制完成的材料经限位架3

15下方输送出,当需要切断是,踩下踏板3

1,踏板3

1带动踏板轴3

2转动,踏板轴3

2带动带轮ⅳ3

5转动,两个带轮ⅳ3

5通过皮带ⅲ3

6带动齿轮ⅱ轴3

7转动,齿轮ⅱ轴3

7带动齿轮ⅱ3

8转动,齿轮ⅱ3

8带动齿轮ⅲ3

9转动,齿轮ⅲ3

9带动齿轮ⅲ轴3

10转动,齿轮ⅲ轴3

10带动升降齿轮3

12转动,升降齿轮3

12通过齿条3

13带动切断刀3

14在切断刀滑槽3

16内向上滑动,切断刀3

14与限位架3

15的剪切力将材料切断,完成工作。
3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