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4129发布日期:2021-10-24 05:1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3.现有一种前围下撑板,参照图1,其成型过程为将料板01冲压成半成品02,料板0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03,方便在放置、冲压过程中对其进行定位,再对半成品02进行裁边、冲孔,最终得到成型件04。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冲压模具在对半成品进行冲压时,通常会利用限位杆对料板的周边进行限位,而后对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料板进行冲压,但由于限位杆具有一定高度,当料板成型后不便于工作人员拿取成型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拿取半成品,本技术提供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凸模、设置在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沿凸模边缘设置多个竖直的限位杆,所述凸模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凸模中间设置半成品顶出装置,所述半成品顶出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部的转动电机、与转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丝杆、与丝杆螺纹连接的托板,所述丝杆竖直设置,所述丝杆延伸出安装槽,所述托板与安装槽插接配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料板放置在凸模上,丝杆穿过定位孔,利用丝杆与限位杆配合对料板进行限位,而后凹模下移对料板进行冲压,将料板冲压成半成品后,工作人员启动半成品顶出装置,利用转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托板向上移动将半成品托起并顶出,方便工作人员将半成品取出。
9.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丝杆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杆贯穿托板,所述托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杆可以对料板进行初始定位,在托板的上移过程中,对托板进行导向和限位,使托板滑动更加平稳。
11.可选的,所述托板上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套设在导向杆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环与导向杆直接接触,减小托板与导向杆的连接处产生磨损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滑动环上设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滑动环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托板上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增大滑动环与托板的接触面积,提升滑动环
的连接强度。
15.可选的,所述滑动环内圈、导向杆表面均设置聚四氟乙烯涂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四氟乙烯高润滑的特点减小滑动环与导向杆之间的滑动阻力,使半成品顶出更加方便。
17.可选的,所述托板靠近凹模的一侧与半成品的表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托板靠近凹模的一侧均匀设置多个顶升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托板的形状与半成品相适配,可增大托板与成型件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顶升筋在托板运行至丝杆顶部时,使托板高于丝杆和导向杆,进一步方便半成品的取出。
19.可选的,所述顶升筋远离托板的一侧设置防滑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层增加顶升筋与半成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半成品与顶升筋之间产生滑动的可能性,同时防滑层可以减小顶升筋划伤半成品表面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形状根据料板成型后的切割面形状等比缩小。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半成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托板的面积,提升对半成品的承托面积,提高半成品顶出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半成品顶出装置,将料板放置在凸模上,丝杆穿过定位孔,利用丝杆与限位杆配合对料板进行限位,而后凹模下移对料板进行冲压,料板冲压成半成品后,工作人员启动半成品顶出装置,利用转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托板向上移动将半成品托起并顶出,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将半成品取出的效果;
25.2.通过设置与丝杆平行的导向杆,利用导向杆可以对料板进行初始定位,在托板的上移过程中,对托板进行导向和限位,使托板滑动更加平稳;
26.3.通过在托板表面设置顶升筋,将托板的形状与半成品相适配,可增大托板与成型件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顶升筋在托板运行至丝杆顶部时,使托板高于丝杆和导向杆,进一步方便半成品的取出。
附图说明
27.图1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半成品顶出装置和模具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半成品顶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托板与导向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01、料板;02、半成品;03、定位孔;04、成型件;1、工作台;11、底板;111、限位杆;12、氮气弹簧;2、凸模;21、安装槽;3、凹模;4、半成品顶出装置;41、转动电机;42、丝杆;43、托板;431、限位槽;432、顶升筋;433、防滑层;5、导向杆;6、滑动环;6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1、凸模2、凹模3,凸模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凹模3设置在凸模2正上方。工作台1上设置底板11,凸模2贯穿底板11,并与底板11滑动配合,底板1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111,限位杆111竖直设置,限位杆111沿凸模2边缘设置多个,凸模2边缘处靠近限位杆111的位置低于限位杆111,在凸模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的形状根据料板01成型后的切割面形状等比例缩小,并在安装槽21内固定设置半成品顶出装置4。
35.参照图1和图2,底板11与工作台1之间通过氮气弹簧12连接,氮气弹簧12竖直设置,在凸模2与凹模3合模时,使底板11可以产生向下的位移,保证料板01一侧紧贴凸模2表面,另一侧紧贴凹模3表面。
36.参照图1和图2,将料板01放置在凸模2上,利用限位杆111对料板01进行限位,而后对凹模3与凸模2进行合模,对料板01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利用半成品顶出装置4将冲压后的半成品02顶出。
37.参照图2和图3,半成品顶出装置4包括转动电机41、丝杆42、托板43,转动电机41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1内部,托板43与安装槽21插接配合,并与安装槽21的侧壁滑动连接。丝杆42竖直设置在安装槽21内部,丝杆42的底端与转动电机41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丝杆42贯穿托板43,并与托板43螺纹连接,与丝杆42最靠近的两个限位杆111高度低于丝杆42。
38.参照图1和图3,当转动电机41转动时,利用丝杆42的转动驱使托板43上移,托板43将冲压后的半成品02向上托起至丝杆42顶部位置,方便将成型后的半成品02取出。
39.参照图2和图3,托板43的最低位置低于凸模2的表面,减小模具冲压时凹模3与托板43接触的可能性,从而不会损伤托板43,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40.参照图2和图3,为了使托板43上移更加平稳,在安装槽21内部远离丝杆42的一端固定设有导向杆5,导向杆5竖直设置,与导向杆5最靠近的两个限位杆111高度低于导向杆5。在托板43上嵌设滑动环6,滑动环6与托板43固定设置,滑动环6套设在导向杆5外部,导向杆5与滑动环6的内圈滑动配合,托板43与导向杆5滑动连接,利用导向杆5对托板43的滑动进行导向和限位。同时,滑动环6的硬度大于托板43的硬度,使硬度更高的滑动环6与导向杆5直接接触,减小托板43产生的磨损的可能性。
41.参照图4,为了保证滑动环6与托板43连接的稳定性,在滑动环6外圈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块61,限位块61沿滑动环6的轴线方向设置,限位块61绕滑动环6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以三个为例,在托板43上开设限位槽431,限位块61与限位槽431插接配合。
42.参照图4,在滑动环6内圈和导向杆5表面均涂设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具有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利用高润滑性减小滑动环6与导向杆5之间的滑动阻力。
43.参照图1和图3,为了增大托板43与半成品02的接触面积,托板43靠近凸模2顶部的一侧与半成品02的表面形状相适配,同时在托板43凸模2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顶升筋432,顶升筋432竖直设置,顶升筋432在丝杆42与导向杆5之间设置多个。
44.参照图5,在顶升筋432远离托板43的一侧固定设置防滑层433,防滑层433为橡胶层。
45.参照图1和图3,当托板43上升至靠近丝杆42顶部时,高于托板43表面的顶升筋432
使半成品02处于丝杆42顶部的上方,解除丝杆42和导向杆5对半成品02的限位,更加方便成型后半成品02的拿取。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前围下撑板半成品冲压模具的实施原理为:将料板01放置凸模2上,利用限位杆111对料板01的周边进行限位,同时导向杆5与料板01上的一个定位孔03插接配合,导向杆5与料板01上的另一个定位孔03插接配合,对料板01进行定位,而后凹模3下降,对料板01进行冲压成型,完成冲压后,半成品02贴合于凸模2上。
47.工作人员可以启动半成品顶出装置4,转动电机41带动丝杆42转动,从而带动托板43上升,直至托板43上的顶升筋432与半成品02接触,并带动半成品02上移,当托板43上升至最高点时,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半成品02取下,减小限位杆111对拿取半成品02的妨碍。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