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0502发布日期:2022-03-05 02: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压紧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cn20172141935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压紧结构,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相配合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镜像相对,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伸出有贯穿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的滑杆,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上开设有供滑杆移动的滑槽,滑槽长度方向与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互运动的方向相同,上压紧座与上模座、下压紧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回弹组件,回弹组件分别与上压紧座和上模座或下压紧座或下模座固定相连。其具有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先将板材压紧在下模座上,防止在冲压时板材在下模座上移动的优点。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压紧结构复杂,且不能对立柱类进行压紧加工,本专利通过采用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较好地解决了上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紧结构复杂以及不能适用立柱类产品压紧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包括加工平台、限位件、压板、安装板、电机以及传动柱,所述加工平台呈现为一块矩形板,所述加工平台一端上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下端与加工平台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下部分拥有开口,所述加工平台长边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是一块矩形板,所述安装板与加工平台长边等长,所述安装板侧面与加工平台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平台远离限位件一端侧面设有电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一端与电机转子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是一块矩形板且长度与加工平台宽度相当。
7.更进一步,所述加工平台下方设有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的位置位于加工平台四个角的下方,所述立柱上端均与加工平台下端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面向电机一侧的上端设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呈现为一个圆柱体,所述缓冲柱外侧包围了一层橡胶,所述缓冲柱后端与限位件上端固定连接。
9.更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两侧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现为一个l型,所述固定件上端部分设有一个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与传动柱半径相等,所述固定件下端与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两端穿过固定件。
10.更进一步,所述传动柱上套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传动柱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块呈现为一个长方体,所述传动块上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一端与传动块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端中心部分设有压块,所述压块是由高密度材料制成,所述压块下端与压板上端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所述加工平台远离限位件一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加工平台侧面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外壳与支架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包括加工平台、限位件、压板、安装板、电机以及传动柱,所述加工平台为整个装置提供安装位置以及支撑,所述加工平台下端设有的四根立柱,所述立柱为加工平台提供支撑,所述加工平台一侧设有的安装板为传动柱以及固定件提供安装位置以及支撑,所述加工平台一侧设有电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件,所述两个固定件内设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一端与电机转子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能够带动传动柱转动,所述传动柱上套有传动块,所述传动柱转动能够带动传动块沿着传动柱进行移动,所述传动块上设有压板,所述传动块移动从而带动压板移动,所述压板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质量大,压力大,从而实现挤压压板从而压紧需要加工的立柱,所述加工平台另一侧设有四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限制加工立柱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加工立柱的固定,所述限位件全端上侧设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能够防止压板移动过度而损坏,所述电机外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支撑电机且能降低电机的振动从而避免影响加工平台,保证加工平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14.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紧装置结构复杂以及无法对立柱类进行压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操作容易、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的主视图;
18.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19.加工平台1;安装板2;限位件3;立柱4;固定件5;传动柱6;传动块7;压块8;电机9;压板10;支架11;缓冲柱1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包括加工平台1、限位件3、压板10、安装板2、电机9以及传动柱6,所述加工平台1呈现为一块矩形板,所述加工平台1一端上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下端与加工平台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3下部分拥有开口,所述加工平台1长边一侧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是一块矩形板,所述安装板2与加工平台1长边等长,所述安装板2侧面与加工平台1侧面固定连接,所
述加工平台1远离限位件3一端侧面设有电机9,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传动柱6,所述传动柱6一端与电机9转子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6上设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是一块矩形板且长度与加工平台1宽度相当。
23.本实用新型包括加工平台1、限位件3、压板10、安装板2、电机9以及传动柱6,所述加工平台1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以及安装位置,所述加工平台1还为加工提供操作位置,所述加工平台1呈现为一个矩形板,所述加工平台1下端设有四根立柱4,所述立柱4位于加工平台1下端四个角的下方,所述立柱4上端与加工平台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平台1上端一侧设有四个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下端设有一个开口,所述限位件3下端与加工平台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平台1一个侧面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端与加工平台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上端两侧均设有一个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内上端设有一圆孔,所述两个固定件5的圆孔内设有传动柱6,所述加工平台1远离限位件3一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转子与传动柱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设于支架11内,所述支架11下端与加工平台1侧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6上设有传动块7,所述电机9转动带动传动柱6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块7沿着传动柱6移动,所述传动块7上端设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下端与传动块7上端固定连接,压板10从而实现可以对位于加工平台1上的立柱进行压紧,所述限位件3能够限制立柱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立柱的压紧结构。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3所示,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包括加工平台1、限位件3、压板10、安装板2、电机9以及传动柱6,所述加工平台1呈现为一块矩形板,所述加工平台1一端上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下端与加工平台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3下部分拥有开口,所述加工平台1长边一侧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是一块矩形板,所述安装板2与加工平台1长边等长,所述安装板2侧面与加工平台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平台1远离限位件3一端侧面设有电机9,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传动柱6,所述传动柱6一端与电机9转子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6上设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是一块矩形板且长度与加工平台1宽度相当。
26.本实用新型包括加工平台1、限位件3、压板10、安装板2、电机9以及传动柱6,所述加工平台1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以及安装位置,所述加工平台1还为加工提供操作位置,所述加工平台1呈现为一个矩形板,所述加工平台1下端设有四根立柱4,所述立柱4位于加工平台1下端四个角的下方,所述立柱4上端与加工平台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平台1上端一侧设有四个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下端设有一个开口,所述限位件3下端与加工平台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3上端前侧均设有缓冲柱12,所述缓冲柱12外部设有橡胶,所述缓冲柱12能够防止压板10移动位置过度而损坏,所述加工平台1一个侧面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端与加工平台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上端两侧均设有一个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内上端设有一圆孔,所述两个固定件5的圆孔内设有传动柱6,所述加工平台1远离限位件3一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转子与传动柱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设于支架11内,所述支架11下端与加工平台1侧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6上设有传动块7,所述电机9转动带动传动柱6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块7沿着传动柱6移动,所述传动块7上端设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下端与传动块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0中心部分设有压块8,所述压块8由高密度材料制成,具有大质量,从而具有很大的压力,压块8挤压压板10,压板10从而实现可以对位于
加工平台1上的立柱进行压紧,所述限位件3能够限制立柱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立柱的压紧结构。
27.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28.提高了压力,增加了加工准确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装置的损坏率。
29.该装置的的使用方法为:
30.将立柱穿过加工平台1上的限位件3下端的开口内,然后启动电机9,使压块8向下挤压压板10,压板10向下压紧立柱即可开始加工。
3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