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7606发布日期:2021-11-18 12:3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带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


背景技术:

2.金属带锯床是一种以金属锯条作为切割刃具,并用于切割材料的机床设备,目前,大型卧式金属带锯床现有技术结构通常是将龙门架固定安装在带锯床的床身上,可升降锯架设在龙门架两立柱前侧,工作台滑动安装在床身上。
3.锯床工作时,安置在工作台上的大型工件随工作台滑行移动进给,但由于大型工件体积巨大,需要的工作台也相应要求较大,而配合支撑滑动工作台工作的锯床床身就要更长,现有的气动卧式金属带锯床在加工时,一般采用人工手动辅助的方式进行物料的固定,难以对物料进行简单有效的夹紧固定,难以保障切割加工的精准度,影响切割加工质量,其次,难以对物料进行输送进给,浪费人力,影响加工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包括加工床,所述加工床的上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龙门架,且龙门架与加工床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金属带锯机,所述加工床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凹形壳,且凹形壳中设有往复位移给进机构,所述往复位移给进机构的两端分别贯穿凹形壳的两个上侧并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板,且两个l型板分别位于气动金属带锯机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l型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紧机构;
6.所述往复位移给进机构包括固定在凹形壳横直端下侧中心处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远离步进电机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凹形壳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凹形壳的横直端两侧内壁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杆,且两个转杆分别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转杆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凹形壳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丝杆,且丝杆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且螺母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凹形壳的两个竖直端上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口,且移动块贯穿滑口并与l型板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横向插设在l型板侧壁上侧的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靠近气动金属带锯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气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压机构,所述缓压机构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压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液压杆和缓压弹簧,所述缓压弹簧套设于液压杆上,所述液压杆和缓压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液压杆和缓压弹簧的另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板远离缓压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形壳和l型板均采用复合型不锈钢材质构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的外侧壁与第三锥齿轮的贯穿孔内壁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龙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气动金属带锯机、往复位移给进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往复位移给进机构,启动步进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转杆转动,实现第三锥齿轮的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螺母块螺纹连接,且螺母块的轴向转动跟随移动块受到滑口的限制,此时,螺母块强制位移,进而带动待加工件位移,进行输送进给,以便进行自动切割,更加节省人力,提高加工效率。
15.2、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将待加工件放置在两个l型板上,然后,启动两个气动伸缩杆工作伸长,推动两个固定板往靠近待加工件的方向位移,直至推动两个夹板抵紧待加工件,从而实现夹紧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提高切割精准度。
16.3、通过设置缓压机构,当夹板抵紧待加工件时,液压杆和缓压弹簧受到挤压收缩产生弹力,使夹板与固定板之间产生硬性连接,防止夹板压力过大导致待加工件损坏。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中凹形壳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中图2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中l型板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加工床;2、龙门架;3、气动金属带锯机;4、凹形壳;5、l型板;6、步进电机;7、转轴;8、第一锥齿轮;9、转杆;10、第二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12、丝杆;13、第四锥齿轮;14、螺母块;15、移动块;16、滑口;17、气动伸缩杆;18、固定板;19、夹板;20、液压杆;21、缓压弹簧;22、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气动夹紧进给卧式金属带锯,包括加工床1,加工床1的上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龙门架2,且龙门架2与加工床1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金属带锯机3,为现有技术,加工床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凹形壳4,且凹形壳4中设有往复位移给进机构,往复位移给进机构的两端分别贯穿凹形壳4的两个上侧并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板5,且两个l型板5分别位于气动金属带锯机3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l型板5上分别
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紧机构;
23.往复位移给进机构包括固定在凹形壳4横直端下侧中心处的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6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且转轴7远离步进电机6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凹形壳4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凹形壳4的横直端两侧内壁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杆9,且两个转杆9分别位于第一锥齿轮8的两侧对称设置,转杆9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0,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1凹形壳4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丝杆12,且丝杆12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锥齿轮11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13,丝杆1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14,且螺母块1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凹形壳4的两个竖直端上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口16,且移动块15贯穿滑口16并与l型板5固定连接,启动步进电机6工作,带动转轴7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8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进而带动转杆9转动,实现第三锥齿轮11的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11与第四锥齿轮13啮合,进而带动丝杆12转动,由于丝杆12与螺母块14螺纹连接,且螺母块14的轴向转动跟随移动块15受到滑口16的限制,此时,螺母块14强制位移,进而带动待加工件位移,进行输送进给,以便进行自动切割,更加节省人力,提高加工效率;
24.在图4中:夹紧机构包括横向插设在l型板5侧壁上侧的气动伸缩杆17,气动伸缩杆17靠近气动金属带锯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且固定板18远离气动伸缩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压机构,缓压机构远离固定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9,将待加工件放置在两个l型板5上,然后,启动两个气动伸缩杆17工作伸长,推动两个固定板18往靠近待加工件的方向位移,直至推动两个夹板19抵紧待加工件,从而实现夹紧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提高切割精准度;
25.在图4中:缓压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液压杆20和缓压弹簧21,缓压弹簧21套设于液压杆20上,液压杆20和缓压弹簧21的一端与固定板18固定连接,且液压杆20和缓压弹簧21的另一端与夹板19固定连接,当夹板19抵紧待加工件时,液压杆20和缓压弹簧21受到挤压收缩产生弹力,使夹板19与固定板18之间产生硬性连接,防止夹板19压力过大导致待加工件损坏;
26.在图4中:夹板19远离缓压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设有防滑纹,提高摩擦力,固定更牢靠;
27.在图1中:凹形壳4和l型板5均采用复合型不锈钢材质构件,耐使用;
28.在图3中:转杆9的外侧壁与第三锥齿轮11的贯穿孔内壁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固定牢靠;
29.在图1中:龙门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2,且气动金属带锯机3、往复位移给进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开关22电性连接,操控方便,为现有技术。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使用本装置进行带锯切割时,将待加工件放置在两个l型板5上,然后,启动两个气动伸缩杆17工作伸长,推动两个固定板18往靠近待加工件的方向位移,直至推动两个夹板19抵紧待加工件,从而实现夹紧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提高切割精准度,同时,当夹板19抵紧待加工件时,液压杆20和缓压弹簧21受到挤压收缩产生弹力,使夹板19与固定板18之间产生硬性连接,防止夹板19压力过大导致待加工件损坏;
31.固定好后,启动气动金属带锯机3工作,然后,启动步进电机6工作,带动转轴7转
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8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进而带动转杆9转动,实现第三锥齿轮11的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11与第四锥齿轮13啮合,进而带动丝杆12转动,由于丝杆12与螺母块14螺纹连接,且螺母块14的轴向转动跟随移动块15受到滑口16的限制,此时,螺母块14强制位移,进而带动待加工件位移,进行输送进给,以便进行自动切割,更加节省人力,提高加工效率。
3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