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8835发布日期:2021-12-15 07:1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2.冷轧管机是利用环孔形对荒管进行冷态轧制的工艺设备,通常用其轧制普通精度的有色金属无缝管。
3.冷轧管机将金属管制作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成品管翻落至收集槽中,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现需在冷轧管机下料处加装一个可对成品管进行自动收集的装置,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成品管进行自动收集的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成品管位于第一固定座内,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上设有将成品管自动推入第二固定座上方的推动部件,第二固定座的顶部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对成品管进行阻挡的挡杆。
6.优选地,推动部件包括电推杆,第一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腔设有放置板,且放置板沿着凹槽的槽壁滑动,电推杆固定安装在凹槽的槽底,电推杆上的推杆与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放置板的顶部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侧为倾斜结构,且放置板顶部远离第二固定座一侧所在的位置较低。
7.优选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靠近第一固定座所在的一侧为倾斜结构,且第二固定座顶部靠近第一固定座一侧所在的位置较高。
8.优选地,第二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将每个成品管之间相互隔开的间隔部件。
9.优选地,间隔部件包括挡板,挡板远离挡杆所在一侧的底部为倾斜结构,挡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腔开设有供挡板穿过的滑孔,且挡板与连接板内腔开设的滑孔滑动连接,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长板,且长板的宽度值大于连接板内腔开设滑孔的宽度值,当成品管与挡板靠近挡杆所在的一侧贴合时,挡板靠近挡杆所在的一侧设有对挡板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部件。
10.优选地,限位部件包括靠板,连接板的内腔开设有供靠板穿过的滑口,且靠板沿着连接板内腔开设的滑口滑动,靠板靠近挡板所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插块位于连接板的下方,且挡板靠近插块所在的一侧开设有供插块放入的滑槽,且插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滑槽的槽底通过弹簧与插块固定连接,靠板靠近靠近挡板所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位于连接板的内腔中,连接板内腔滑口靠近卡块所在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放入的卡槽,当弹簧未处于压缩状态时,卡块位于卡槽的外部。
11.优选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的顶部设有推板,推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供滑块穿过的滑道,推板背离挡板所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座的顶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3.1、通过设置放置板,制好的成品管位于放置板上,利用电推杆带动放置板向上运动,从而将位于放置板上的成品管推送至第二固定座上,从而对成品管进行收集,无需人工将成品管翻落至收集槽中,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14.2、通过设置挡板,挡板将位于第二固定座上方的成品管进行隔开,避免成品管相互靠在一起,造成磨损,对成品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18.1、第一固定座;2、凹槽;3、电推杆;4、放置板;5、连接板;6、挡板;7、长板;8、弹簧;9、插块;10、靠板;11、挡杆;12、推板;13、滑块;14、滑道;15、第二固定座;16、卡块;17、卡槽;18、滑槽;1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0.一种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见图1,包括第一固定座1,成品管位于第一固定座1内,第一固定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5,且第一固定座1上设有将成品管自动推入第二固定座15上方的推动部件,第二固定座15的顶部远离第一固定座1的一侧设有对成品管进行阻挡的挡杆11。制好的成品管位于第一固定座1的内部,推动部件将第一固定座1内部的成品管推入第二固定座15上,挡杆11对成品管起到阻挡的作用,成品管全部位于第二固定座15的上方,从而对成品管进行收集,无需人工将成品管翻落至收集槽中,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21.见图1,推动部件包括电推杆3,第一固定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腔设有放置板4,且放置板4沿着凹槽2的槽壁滑动,电推杆3固定安装在凹槽2的槽底,电推杆3上的推杆与放置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放置板4的顶部远离第二固定座15的一侧为倾斜结构,且放置板4顶部远离第二固定座15一侧所在的位置较低。由于放置板4的顶部为倾斜结构,启动电推杆3,则电推杆3带动放置板4向上运动,当放置板4位于凹槽2的外部时,放置板4上方的倾斜结构使得位于放置板4内部的成品管自动滚入第二固定座15上,第一安装座1远离第二固定座15所在一侧的高度值大于第一安装座1靠近第二固定座15所在一侧的高度值,保证放置板4向上运动到最大限度时,不会从第一安装座1远离第二固定座15所在一侧翻出。
22.见图1,第二固定座15的顶部靠近第一固定座1所在的一侧为倾斜结构,且第二固定座15顶部靠近第一固定座1一侧所在的位置较高。成品管进入第二固定座15上时,第二固
定座15顶部的倾斜结构对成品管起到加速的作用,保证最先进入第二固定座15上的成品管可运动至挡杆11所在的一端,避免成品管全部堆积在第二固定座15靠近第一固定座1所在的一侧。
23.见图1,第二固定座15的上方设有将每个成品管之间相互隔开的间隔部件。利用间隔部件对位于第二固定座15上的成品管进行隔开,避免成品管进入第二固定座15上方时相互碰撞,从而发生损坏,一定程度上对成品管起到保护的作用。
24.见图1和2,间隔部件包括挡板6,挡板6远离挡杆11所在一侧的底部为倾斜结构,挡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腔开设有供挡板6穿过的滑孔,且挡板6与连接板5内腔开设的滑孔滑动连接,挡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长板7,且长板7的宽度值大于连接板5内腔开设滑孔的宽度值,当成品管与挡板6靠近挡杆11所在的一侧贴合时,挡板6靠近挡杆11所在的一侧设有对挡板6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部件。长板7对挡板6起到限定的作用,保证挡板6不会与连接板5内腔开设的滑孔中脱离,当成品管经过挡板6上,挡板6底部的倾斜结构使得成品管可顺利穿过挡板6,第一个成品管位于挡杆11和靠近挡杆11最近的一个挡板6之间,此时成品管与靠近挡杆11最近的一个挡板6贴合,限位部件对该挡板6进行限定,当第二个成品管进入第二固定座15上方时,挡板6固定牢固,使得第二个进入的成品管不会与第一次进入的成品管碰撞,从而对成品管进行防护。
25.见图1和2,间隔部件包括挡板6,挡板6远离挡杆11所在一侧的底部为倾斜结构限位部件包括靠板10,连接板5的内腔开设有供靠板10穿过的滑口,且靠板10沿着连接板5内腔开设的滑口滑动,靠板10靠近挡板6所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9,插块9位于连接板5的下方,且挡板6靠近插块9所在的一侧开设有供插块9放入的滑槽18,且插块9位于滑槽18的内部,滑槽18的槽底通过弹簧8与插块9固定连接,靠板10靠近靠近挡板6所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16,且卡块16位于连接板5的内腔中,连接板5内腔滑口靠近卡块16所在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16放入的卡槽17,当弹簧8未处于压缩状态时,卡块16位于卡槽17的外部。当挡板6向上运动时,靠板10随之向上运动,靠板10不影响成品管的运动,当位于第二固定座15上方的成品管稳定时,此时的成品管与挡板6一侧的靠板10贴合,成品管对靠板10起到推动的作用,使得靠板10上的卡块16进入挡板6一侧开设的卡槽17中,则挡板6被限定牢固,当第二固定座15上方再次进入一个成品管时,成品管运动至该挡板6处时,该挡板6不会向上运动,从而对再次进入的成品管起到限定的作用,对两个成品管进行间隔。
26.见图1和3,间隔部件包括挡板6,挡板6远离挡杆11所在一侧的底部为倾斜结构第二固定座15的顶部的顶部设有推板12,推板12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3,第二固定座15的顶部开设有供滑块13穿过的滑道14,推板12背离挡板6所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9,液压缸19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座15的顶部。当第二固定座15上方的成品管布满时,启动液压缸19,液压缸19推动推板12沿着第二固定座15的上方滑动,推板12对成品管进行推动,将成品管推至远离挡板6所在的区域,便于成品管的收集,此时两个成品管之间的间距较小,即使相互又碰撞在一起,也不会发生损坏。
27.工作原理:制好的成品管位于放置板4上,启动电推杆3,电推杆3带动放置板4向上推动,将位于放置板4上的成品管推入第二固定座15的上方,最先进入的成品管穿过所有的挡板6,进入挡杆11和靠挡杆11最近的挡板6之间,该成品管稳定后,此时的成品管与挡板6一侧的靠板10贴合,成品管对靠板10起到推动的作用,使得靠板10上的卡块16进入挡板6一
侧开设的卡槽17中,则挡板6被限定牢固,当第二固定座15上方再次进入一个成品管时,成品管运动至该挡板6处时,挡板6不会向上运动,从而对再次进入的成品管起到限定的作用,对两个成品管进行间隔,当第二固定座15上方的成品管布满时,利用液压缸19推动推板12沿着第二固定座15的上方滑动,推板12对成品管进行推动,将成品管推至远离挡板6所在的区域,便于成品管的收集,即可。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