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方中间层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8953发布日期:2021-11-18 12:3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魔方中间层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魔方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魔方中间层组装机。


背景技术:

2.魔方是一种通过转动实现指定面颜色拼接的益智类玩具,通常由塑料材质制成,根据阶数不同可分为二阶、三阶、四阶及多阶魔方,其中,三阶魔方为一立方体,每个坐标轴方向上分为顶层、中间层及底层,每层都可以自由转动,通过层的转动改变小立方块在立方体上的位置。三阶魔方的中间层包括一个具有彼此垂直的6个连接臂的中间轴、4个棱块、4个中间块,在魔方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位置、顺序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形成魔方的中间层,以便后续与魔方的顶层、底层进行组装并形成最终产品,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还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形成魔方的中间层,然而通过人工手动组装的方式,不仅操作人员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魔方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魔方中间层组装机,能够替代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魔方的中间层进行自动组装,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魔方组装的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魔方的生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魔方中间层组装机,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回流输送装置、旋转台,所述回流输送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组装载座,旋转台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组装载座,回流输送装置的外侧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中心轴上料装置、四个中心块上料装置、中转装置,旋转台的外侧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四个棱块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所述中转装置,用于将第一组装载座上的组装半成品取放于旋转台的第二组装载座上。
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心轴上料装置包括中心轴振动盘、中心轴上料导轨、设置于中心轴上料导轨底部的中心轴直振器、中心轴错位上料机构、中心轴夹取机构,中心轴上料导轨的输入端与中心轴振动盘的输出端相连接;
6.所述中心轴错位上料机构包括中心轴错位上料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上的中心轴错位滑杆、用于驱动中心轴错位滑杆滑动的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上,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轴错位滑杆;
7.所述中心轴夹取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上的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用于驱动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滑动的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上的中心轴气动夹爪,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上,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各个所述中心块上料装置均包括中心块主体上料模
组、弹簧上料模组、螺丝上料模组、锁螺丝模组、中心盖上料模组。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包括中心块主体振动盘、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设置于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底部的中心块主体直振器、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机构、中心块主体夹取机构,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的输入端与中心块主体振动盘的输出端相连接;
10.所述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机构包括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上的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用于驱动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滑动的中心块主体错位动力机构,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成型有一次仅能容纳放置一个中心块主体的中心块主体容纳槽,中心块主体错位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上,中心块错位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
11.所述中心块主体夹取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上的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用于驱动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滑动的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上的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用于驱动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滑动的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上的中心块主体气动夹爪,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上,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上,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
12.所述锁螺丝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锁螺丝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锁螺丝架上的锁螺丝滑座、用于驱动锁螺丝滑座滑动的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设置于锁螺丝滑座上的电批、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锁螺丝架上的锁螺丝抵紧滑座、用于驱动锁螺丝抵紧滑座滑动的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设置于锁螺丝抵紧滑座上的锁螺丝抵紧杆,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设置于锁螺丝架上,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锁螺丝滑座,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设置于锁螺丝架上,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锁螺丝抵紧滑座;
13.所述中心盖上料模组包括中心盖振动盘、中心盖上料导轨、设置于中心盖上料导轨底部的中心盖直振器、中心盖错位上料机构、中心盖插放机构;
14.所述中心盖错位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中心盖错位上料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上的中心盖错位滑杆、用于驱动中心盖错位滑杆滑动的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上,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错位滑杆;
15.所述中心盖插放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上的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用于驱动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滑动的中心盖水平插放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上的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用于驱动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滑动的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上的中心盖插放滑杆、用于驱动中心盖插放滑杆滑动的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中心盖水平插放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上,中心盖插放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上,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设置于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上,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
盖插放滑杆。
1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弹簧上料模组包括弹簧振动盘、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弹簧上料导管、弹簧错位上料机构;
17.所述弹簧错位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弹簧错位上料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弹簧错位上料架上的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用于驱动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的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的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用于驱动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的第二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的弹簧推杆、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的弹簧错位水平滑座、用于驱动弹簧错位水平滑座的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设有抵挡座,抵挡座上铰接有抵挡件,抵挡件的中部铰接于抵挡座上,抵挡件的顶部与抵挡座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抵挡件的底部用于向上抵住弹簧上料导管内的弹簧,弹簧错位水平滑座上成型有一次仅能容纳放置一个弹簧的弹簧容纳孔,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设置于弹簧错位上料架上,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第二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设置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第二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设置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上,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弹簧错位水平滑座。
1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螺丝上料模组包括螺丝振动盘、螺丝上料导轨、设置于螺丝上料导轨底部的螺丝直振器、螺丝错位上料机构、螺丝插放机构,螺丝上料导轨的输入端与螺丝振动盘的输出端相连接;
19.所述螺丝错位上料机构包括螺丝错位上料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螺丝错位上料架上的第一螺丝错位滑座、用于驱动第一螺丝错位滑座滑动的第一螺丝错位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螺丝错位上料架上的第二螺丝错位滑座、用于驱动第二螺丝错位滑座滑动的第二螺丝错位动力机构,第一螺丝错位滑座滑动的方向与螺丝上料导轨的方向相垂直,第二螺丝错位滑座滑动的方向与螺丝上料导轨的方向相平行;
20.所述螺丝插放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螺丝错位上料架上的螺丝插放滑座、用于驱动螺丝插放滑座滑动的螺丝插放动力机构、设置于螺丝插放滑座上的螺丝插放气动夹爪,螺丝插放动力机构设置于螺丝错位上料架上,螺丝插放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螺丝插放滑座。
2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各个所述中心块上料装置相邻之间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角度调节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角度调节架上的角度调节滑座、用于驱动角度调节滑座滑动的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角度调节滑座上的角度调节块、用于驱动角度调节块转动的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角度调节块上的若干个角度调节插杆,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设置于角度调节架上,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角度调节滑座,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设置于角度调节架上,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角度调节块;
22.所述第一组装载座包括组装载座底座、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组装载座底座上的组装载座转块,组装载座转块上成型有与角度调节插杆相匹配的角度调节插孔。
2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转装置包括卸料模组、接放模组;
24.所述卸料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卸料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上的卸料滑座、用于驱动卸料滑座滑动的卸料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卸料滑座上的若干个卸料顶杆,卸料动力机构设置于卸料架上,卸料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卸料滑座;
25.所述接放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接放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接放架上的接放水平滑座、用于驱动接放水平滑座滑动的接放水平滑动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接放水平滑座上的接放竖直滑座、用于驱动接放竖直滑座滑动的接放竖直滑动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接放竖直滑座上的接放旋转座、用于驱动接放旋转座转动的接放旋转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接放旋转座上的接放顶推座、用于驱动接放顶推座滑动的接放顶推动力机构、设置于接放顶推座上的若干根接放顶推杆,接放旋转动力机构设置于接放竖直滑座上,接放旋转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接放旋转座。
2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各个所述棱块上料装置均包括棱块振动盘、棱块上料导轨、设置于棱块上料导轨底部的棱块上料直振器、棱块错位上料机构、棱块夹取机构、棱块下压机构,棱块上料导轨的输入端与棱块振动盘的输出端相连接;
27.所述棱块错位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棱块错位上料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错位上料架上的棱块错位滑座、用于驱动棱块错位滑座滑动的棱块错位动力机构,棱块错位滑座成型有一次仅能容纳放置一个棱块的棱块容纳槽,棱块错位动力机构设置于棱块错位上料架上,棱块错位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错位滑座;
28.所述棱块夹取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错位上料架上的棱块水平夹取滑座、用于驱动棱块水平夹取滑座滑动的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水平夹取滑座上的棱块竖直夹取滑座、用于驱动棱块竖直夹取滑座滑动的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棱块竖直夹取滑座上的棱块气动夹爪,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棱块错位上料架上,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水平夹取滑座,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棱块水平夹取滑座上,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竖直夹取滑座;
29.所述棱块下压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竖直夹取滑座上的棱块压杆、用于驱动棱块压杆滑动的棱块下压动力机构,棱块下压动力机构设置于棱块竖直夹取滑座上,棱块下压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压杆。
3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夹取模组、下料抵紧模组;
31.所述下料夹取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下料夹取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下料夹取架上的下料水平夹取滑座、用于驱动下料水平夹取滑座滑动的下料水平夹取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下料水平夹取滑座上的下料竖直夹取滑座、用于驱动下料竖直夹取滑座滑动的下料竖直夹取动力机构、设置于下料竖直夹取滑座上的下料气动夹爪;
32.所述下料抵紧模组包括设置于下料竖直夹取滑座上的上抵紧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上抵紧座的上抵紧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上的下抵紧座、用于驱动下抵紧座滑动的抵紧动力机构、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下抵紧座上的若干根抵紧杆,上抵紧块的顶部与上抵紧座的顶部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抵紧动力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抵紧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下抵紧座。
3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魔方中间层组装机,包括工作
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回流输送装置、旋转台,所述回流输送装置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组装载座,旋转台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组装载座,回流输送装置的外侧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中心轴上料装置、四个中心块上料装置、中转装置,旋转台的外侧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四个棱块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所述中转装置,用于将第一组装载座上的组装半成品取放于旋转台的第二组装载座上;
3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较高,通过回流输送装置、旋转台、中心轴上料装置、四个中心块上料装置、中转装置、四个棱块上料装置、下料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魔方中间层的自动组装,能够替代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魔方的中间层进行自动组装,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魔方组装的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魔方的生产。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心轴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丝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螺丝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盖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本实用新型棱块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1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中心轴上料装置2、中心轴振动盘21、中心轴上料导轨22、中心轴直振器23、中心轴错位上料机构24、中心轴错位上料架241、中心轴错位滑杆242、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243、中心轴夹取机构25、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251、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252、中心轴气动夹爪253、中心块上料装置3、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31、中心块主体振动盘311、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312、中心块主体直振器313、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机构314、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3141、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3142、中心块主体错位动力机构3143、中心块主体容纳槽3144、中心块主体夹取机构315、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3151、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3152、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3153、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3154、中心块主体气动夹爪3155、弹簧上料模组32、弹簧振动盘321、弹簧上料导管322、弹簧错位上料机构323、弹簧错位上料架3231、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3、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4、第二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5、弹簧推杆3236、弹簧错位水平滑座3237、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3238、抵挡座3239、抵挡件3240、弹簧容纳孔3241、螺丝上料模组33、螺丝振动盘331、螺丝上料导轨332、螺丝直振器333、螺丝错位上料机构334、螺丝错位上料架3341、第一螺丝错位滑座3342、第一螺丝错位动力机构3343、第二螺丝错位滑座3344、第二螺丝错位动力机构3345、螺丝插放机构335、螺丝插放滑座3351、螺丝插放动力机构3352、螺丝插放气动夹爪3353、锁螺丝模组34、锁螺丝架341、锁螺丝滑座342、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343、锁螺丝抵紧滑座344、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345、锁
螺丝抵紧杆346、电批347、中心盖上料模组35、中心盖振动盘351、中心盖上料导轨352、中心盖直振器353、中心盖错位上料机构354、中心盖错位上料架3541、中心盖错位滑杆3542、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3543、中心盖插放机构355、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3551、中心盖水平插放动力机构3552、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3553、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4、中心盖插放滑杆3555、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6、中转装置4、卸料模组41、卸料架411、卸料滑座412、卸料动力机构413、料顶杆414、接放模组42、接放架421、接放水平滑座422、接放水平滑动动力机构423、接放竖直滑座424、接放竖直滑动动力机构425、接放旋转座426、接放旋转动力机构427、接放顶推座428、接放顶推动力机构429、接放顶推杆430、棱块上料装置5、棱块振动盘51、棱块上料导轨52、棱块上料直振器53、棱块错位上料机构54、棱块错位上料架541、棱块错位滑座542、棱块错位动力机构543、棱块容纳槽544、棱块夹取机构55、棱块水平夹取滑座551、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552、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554、棱块气动夹爪555、棱块下压机构56、棱块压杆561、棱块下压动力机构562、下料装置6、下料夹取模组61、下料夹取架611、下料水平夹取滑座612、下料水平夹取动力机构613、下料竖直夹取滑座614、下料竖直夹取动力机构615、下料气动夹爪616、下料抵紧模组62、上抵紧座621、上抵紧块622、下抵紧座623、抵紧动力机构624、抵紧杆625、回流输送装置7、旋转台8、第一组装载座9、组装载座底座91、组装载座转块92、角度调节插孔93、第二组装载座10、角度调节装置11、角度调节架111、角度调节滑座112、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113、角度调节块114、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115、角度调节插杆116。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

1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回流输送装置7、旋转台8,所述回流输送装置7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组装载座9,旋转台8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组装载座10,回流输送装置7的外侧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中心轴上料装置2、四个中心块上料装置3、中转装置4,旋转台8的外侧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四个棱块上料装置5、下料装置6;所述中转装置4,用于将第一组装载座9上的组装半成品取放于旋转台8的第二组装载座10上。
48.所述中心轴上料装置2包括中心轴振动盘21、中心轴上料导轨22、设置于中心轴上料导轨22底部的中心轴直振器23、中心轴错位上料机构24、中心轴夹取机构25,中心轴上料导轨22的输入端与中心轴振动盘21的输出端相连接;
49.所述中心轴错位上料机构24包括中心轴错位上料架24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241上的中心轴错位滑杆242、用于驱动中心轴错位滑杆242滑动的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243,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243设置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241上,中心轴错位动力机构24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轴错位滑杆242;
50.所述中心轴夹取机构25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241上的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251、用于驱动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251滑动的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252、设置于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251上的中心轴气动夹爪253,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252设置于中心轴错位上料架241上,中心轴水平夹取动力机构25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轴水平夹取滑座251。
51.各个所述中心块上料装置3均包括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31、弹簧上料模组32、螺丝
上料模组33、锁螺丝模组34、中心盖上料模组35。
52.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31包括中心块主体振动盘311、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312、设置于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312底部的中心块主体直振器313、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机构314、中心块主体夹取机构315,中心块主体上料导轨312的输入端与中心块主体振动盘311的输出端相连接;
53.所述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机构314包括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314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3141上的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3142、用于驱动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3142滑动的中心块主体错位动力机构3143,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3142成型有一次仅能容纳放置一个中心块主体的中心块主体容纳槽3144,中心块主体错位动力机构3143设置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3141上,中心块错位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块主体错位滑座3142;
54.所述中心块主体夹取机构315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3141上的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3151、用于驱动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3151滑动的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315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3151上的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3153、用于驱动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3153滑动的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3154、设置于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3153上的中心块主体气动夹爪3155,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3152设置于中心块主体错位上料架3141上,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动力机构315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3151,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3154设置于中心块主体水平夹取滑座3151上,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动力机构315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块主体竖直夹取滑座3153;
55.所述锁螺丝模组34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锁螺丝架34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锁螺丝架341上的锁螺丝滑座342、用于驱动锁螺丝滑座342滑动的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343、设置于锁螺丝滑座342上的电批347、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锁螺丝架341上的锁螺丝抵紧滑座344、用于驱动锁螺丝抵紧滑座344滑动的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345、设置于锁螺丝抵紧滑座344上的锁螺丝抵紧杆346,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343设置于锁螺丝架341上,锁螺丝滑动动力机构34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锁螺丝滑座342,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345设置于锁螺丝架341上,锁螺丝抵紧动力机构345的输出端驱动连接锁螺丝抵紧滑座344;
56.所述中心盖上料模组35包括中心盖振动盘351、中心盖上料导轨352、设置于中心盖上料导轨352底部的中心盖直振器353、中心盖错位上料机构354、中心盖插放机构355;
57.所述中心盖错位上料机构354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中心盖错位上料架354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3541上的中心盖错位滑杆3542、用于驱动中心盖错位滑杆3542滑动的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3543,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3543设置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3541上,中心盖错位动力机构354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错位滑杆3542;
58.所述中心盖插放机构355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3541上的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3551、用于驱动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3551滑动的中心盖水平插放动力机构355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3551上的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3553、用于驱动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3553滑动的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4、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3553上的中心盖插放滑杆3555、用于驱动中心盖插放滑杆3555滑动的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6,中心盖水平插放动力机构3552设置
于中心盖错位上料架3541上,中心盖插放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3551,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4设置于中心盖水平插放滑座3551上,第一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3553,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6设置于中心盖竖直插放滑座3553上,第二中心盖竖直插放动力机构3556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中心盖插放滑杆3555。
59.弹簧上料模组32包括弹簧振动盘321、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弹簧上料导管322、弹簧错位上料机构323;
60.所述弹簧错位上料机构323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弹簧错位上料架323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弹簧错位上料架3231上的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用于驱动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的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上的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4、用于驱动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4上的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5、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4上的弹簧推杆3236、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上的弹簧错位水平滑座3237、用于驱动弹簧错位水平滑座3237的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3238,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上设有抵挡座3239,抵挡座3239上铰接有抵挡件3240,抵挡件3240的中部铰接于抵挡座3239上,抵挡件3240的顶部与抵挡座3239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抵挡件3240的底部用于向上抵住弹簧上料导管322内的弹簧,弹簧错位水平滑座3237上成型有一次仅能容纳放置一个弹簧的弹簧容纳孔3241,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3设置于弹簧错位上料架3231上,第一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第二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5设置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上,第二弹簧错位竖直动力机构3235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二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4,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3238设置于第一弹簧错位竖直滑座3232上,弹簧错位水平动力机构3238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弹簧错位水平滑座3237。
61.螺丝上料模组33包括螺丝振动盘331、螺丝上料导轨332、设置于螺丝上料导轨332底部的螺丝直振器333、螺丝错位上料机构334、螺丝插放机构335,螺丝上料导轨332的输入端与螺丝振动盘331的输出端相连接;
62.所述螺丝错位上料机构334包括螺丝错位上料架334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螺丝错位上料架3341上的第一螺丝错位滑座3342、用于驱动第一螺丝错位滑座3342滑动的第一螺丝错位动力机构3343、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螺丝错位上料架3341上的第二螺丝错位滑座3344、用于驱动第二螺丝错位滑座3344滑动的第二螺丝错位动力机构3345,第一螺丝错位滑座3342滑动的方向与螺丝上料导轨332的方向相垂直,第二螺丝错位滑座3344滑动的方向与螺丝上料导轨332的方向相平行;
63.所述螺丝插放机构335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螺丝错位上料架3341上的螺丝插放滑座3351、用于驱动螺丝插放滑座3351滑动的螺丝插放动力机构3352、设置于螺丝插放滑座3351上的螺丝插放气动夹爪3353,螺丝插放动力机构3352设置于螺丝错位上料架3341上,螺丝插放动力机构335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螺丝插放滑座3351。
64.各个所述中心块上料装置3相邻之间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11,角度调节装置1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角度调节架11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角度调节架111上的角度调节滑座112、用于驱动角度调节滑座112滑动的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113、沿水平方向转
动连接于角度调节滑座112上的角度调节块114、用于驱动角度调节块114转动的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115、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角度调节块114上的若干个角度调节插杆116,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113设置于角度调节架111上,角度调节滑动动力机构11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角度调节滑座112,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115设置于角度调节架111上,角度调节旋转动力机构115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角度调节块114;
65.所述第一组装载座9包括组装载座底座91、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组装载座底座91上的组装载座转块92,组装载座转块92上成型有与角度调节插杆116相匹配的角度调节插孔93。
66.中转装置4包括卸料模组41、接放模组42;
67.所述卸料模组4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卸料架41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卸料滑座412、用于驱动卸料滑座412滑动的卸料动力机构413、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卸料滑座412上的若干个卸料顶杆414,卸料动力机构413设置于卸料架411上,卸料动力机构41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卸料滑座412;
68.所述接放模组4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接放架42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接放架421上的接放水平滑座422、用于驱动接放水平滑座422滑动的接放水平滑动动力机构42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接放水平滑座422上的接放竖直滑座424、用于驱动接放竖直滑座424滑动的接放竖直滑动动力机构425、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接放竖直滑座424上的接放旋转座426、用于驱动接放旋转座426转动的接放旋转动力机构427、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接放旋转座426上的接放顶推座428、用于驱动接放顶推座428滑动的接放顶推动力机构429、设置于接放顶推座428上的若干根接放顶推杆430,接放旋转动力机构427设置于接放竖直滑座424上,接放旋转动力机构427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接放旋转座426。
69.各个所述棱块上料装置5均包括棱块振动盘51、棱块上料导轨52、设置于棱块上料导轨52底部的棱块上料直振器53、棱块错位上料机构54、棱块夹取机构55、棱块下压机构56,棱块上料导轨52的输入端与棱块振动盘51的输出端相连接;
70.所述棱块错位上料机构54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棱块错位上料架54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错位上料架541上的棱块错位滑座542、用于驱动棱块错位滑座542滑动的棱块错位动力机构543,棱块错位滑座542成型有一次仅能容纳放置一个棱块的棱块容纳槽544,棱块错位动力机构543设置于棱块错位上料架541上,棱块错位动力机构54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错位滑座542;
71.所述棱块夹取机构55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错位上料架541上的棱块水平夹取滑座551、用于驱动棱块水平夹取滑座551滑动的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55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水平夹取滑座551上的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用于驱动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滑动的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554、设置于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上的棱块气动夹爪555,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552设置于棱块错位上料架541上,棱块水平夹取动力机构55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水平夹取滑座551,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554设置于棱块水平夹取滑座551上,棱块竖直夹取动力机构55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
72.所述棱块下压机构56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上的棱块压杆561、用于驱动棱块压杆561滑动的棱块下压动力机构562,棱块下压动力机构562设置于棱块竖直夹取滑座553上,棱块下压动力机构56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棱块压杆561。
73.下料装置6包括下料夹取模组61、下料抵紧模组62;
74.所述下料夹取模组6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下料夹取架61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下料夹取架611上的下料水平夹取滑座612、用于驱动下料水平夹取滑座612滑动的下料水平夹取动力机构613、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下料水平夹取滑座612上的下料竖直夹取滑座614、用于驱动下料竖直夹取滑座614滑动的下料竖直夹取动力机构615、设置于下料竖直夹取滑座614上的下料气动夹爪616;
75.所述下料抵紧模组62包括设置于下料竖直夹取滑座614上的上抵紧座62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上抵紧座621的上抵紧块62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下抵紧座623、用于驱动下抵紧座623滑动的抵紧动力机构624、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下抵紧座623上的若干根抵紧杆625,上抵紧块622的顶部与上抵紧座621的顶部之间夹设有压缩弹簧,抵紧动力机构624设置于工作台1上,抵紧动力机构62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下抵紧座623。
76.由于棱块的两个面的颜色不同,在将棱块进行上料时,哪一面朝向哪个方向放置是有要求的,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料筛选装置,所述上料筛选装置包括颜色识别模组、去料模组;颜色识别模组,用于对上料至棱块振动盘51的输出端位置处的棱块的其中一个面的颜色进行识别检测,当颜色符合所预设颜色时,棱块继续传送至棱块上料导轨52上,当颜色不符合所预设颜色时,通过去料模组将当前棱块推回棱块振动盘51中重新上料,去料模组可以是推杆或吹风枪等装置。
77.工作原理:
78.通过中心轴上料装置2将组装所需中心轴上料至第一组装载座9上,通过回流输送装置7将装载有中心轴的第一组装载座9依次送往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31、弹簧上料模组32、螺丝上料模组33、锁螺丝模组34、中心盖上料模组35,通过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31将组装所需中心块主体进行上料,通过弹簧上料模组32将组装所需弹簧上料至中心块主体中,通过螺丝上料模组33将组装所需螺丝上料至弹簧中,通过锁螺丝模组34将螺丝锁紧于中心块主体中,通过中心盖上料模组35将组装所需中心盖盖设于中心块主体上,完成一个中心块的组装及上料;通过角度调节装置11带动组装载座转块92转动90度,使组装载座转块92上的完成中心块组装及上料的一面朝向一侧,并使组装载座转块92上的未进行中心块组装及上料的一面朝向上方,同理通过中心块上料装置3的中心块主体上料模组31、弹簧上料模组32、螺丝上料模组33、锁螺丝模组34、中心盖上料模组35完成另一中心块的组装及上料;待完成四个中心块的组装及上料后,通过中转装置4将组装好的四个中心块及中心轴取放至旋转台8上的第二组装载座10中,通过旋转台8将装载有四个中心块及中心轴的第二组装载座10依次送往四个棱块上料装置5,通过四个棱块上料装置5将组装所需的四个棱块进行上料、安装并完成魔方中间层的组装,通过下料装置6将完成组装的魔方中间层进行下料,完成整个组装过程;
79.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替代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魔方的中间层进行自动组装,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魔方组装的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魔方的生产。
80.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