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3390发布日期:2022-02-08 09:2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变位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


背景技术:

2.在自动化焊接过程中,变位机是用来拖动待焊工件,使其待焊焊缝运动至理想位置进行施焊作业的设备,变位机有效提高了焊接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焊接的生产效率,如今回转变位机已经成为制造业一种不可缺少的设备。
3.在汽车轮毂的烧焊生产中,由于轮毂具有多个焊接加工面,则需要在轮毂底部设置回转变位机来满足实际需求,但现有的回转变位机在轴向、径向负荷方面,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于轮毂等重量大较大的工件,普通回转变位机无法承受高负载的载荷旋转,容易出现重心偏差,磨损过大,使用寿命短减半,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4.随着风电全行业的产品升级迭代和技术进步不断推动核心竞争力提升,过去数年间,随着经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全国风电场项目的平均造价大幅下降,风电与传统电源同台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贯穿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营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和高级应用为项目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经济性回报提供了支撑。
5.降低风电项目度电成本的重要途径是风机大型化,以及机组发电性能、可利用率、可靠性的持续提高。近年来,我国3mw及以上容量机组在招标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在全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中的比例也快速增加。拥有3mw及以上机组装机的企业数量也增长到数十家,反映出大容量机组已经成为行业布局的重点。而随着大容量机组的布局,风机叶片安装轮毂的大小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变位机很难满足大吨位工件的回转和精确定位要求,影响到装配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负载能力强,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用于调整工件的位姿,包括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回转台、驱动箱和电柜箱,所述的回转台包括转台底座、驱动安装板、大齿轮和环形的集装板,所述的驱动安装板设于转台底座上,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与大齿轮匹配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的大齿轮设于第二环形槽上,且与集装板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集装板上环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组件以及若干个销套组件,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一个与销套组件匹配的顶销组件,所述的驱动箱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机和第二小齿轮,所述的大齿轮、第二小齿轮和驱动电机依次传动连接;
9.所述的高负载回转变位机工作时,所述的工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在集装板上,所述的驱动电机依次通过减速机、第二小齿轮、大齿轮和集装板传动,带动工件旋转至设定位置,此时顶销组件位于其中一个销套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的顶销组件插入销套组件,使得集
装板位置固定,进而使得工件的位姿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转速检测箱,所述的转速检测箱内设有第一小齿轮和编码器,所述的第一小齿轮通过第一固定板设置在驱动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一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并与编码器同轴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上开有腰型孔,并通过穿过腰型孔的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的转速检测箱内还设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的第一调节块固定在驱动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一调节螺栓端部水平穿过第一调节块,并顶住第一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的朝向与腰型孔的长度方向相同。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箱内还设有第三固定板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第三固定板设于安装槽上,所述的第二小齿轮设于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的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调节块,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第五调节块,所述的第二调节螺栓端部水平穿过第五调节块,并顶住第四调节块,所述的第二调节螺栓的朝向与安装槽的方向相同。
13.进一步地,所述的销套组件包括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和定位套,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为l形,所述的第三调节块为正方形,所述的第二调节块的两条侧边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三调节块的相邻两个侧壁连接,所述的定位套嵌设在第三调节块上;
14.所述的顶销组件包括升降气缸,所述的升降气缸通过第四固定板固定在驱动安装板上,所述的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定位套相匹配。
15.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设有限位挡块和限位插销,所述的工件上设有与限位插销匹配的定位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的集装板上环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块尼龙块,所述的尼龙块的厚度大于第二固定板的厚度。
17.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接近传感器。
18.进一步地,所述的回转台还包括盖板,所述的集装板上同轴设有与盖板匹配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的销套组件设于第一环形槽上,所述的盖板设于第一环形槽内。
19.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安装板上设有指针,所述的集装板上设有标尺。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基板上设有回转台、驱动箱和电柜箱,回转台包括转台底座、驱动安装板、大齿轮和环形的集装板,驱动安装板设于转台底座上,驱动安装板上设有与大齿轮匹配的第二环形槽,大齿轮设于第二环形槽上,且与集装板同轴固定连接,集装板上环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组件以及若干个销套组件,驱动安装板上设有一个与销套组件匹配的顶销组件,驱动箱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机和第二小齿轮,大齿轮、第二小齿轮和驱动电机依次传动连接,高负载回转变位机工作时,工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在集装板上,驱动电机依次通过减速机、第二小齿轮、大齿轮和集装板传动,带动工件旋转至设定位置,此时顶销组件位于其中一个销套组件的正下方,顶销组件插入销套组件,使得集装板位置固定,进而使得工件的位姿固定,整个回转台均匀受力,可在轴向承受高负载的负荷,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同时通过销套组件和顶销组件实现定位,速度快,精度高;
22.(2)本实用新型驱动安装板上设有转速检测箱,转速检测箱内设有第一小齿轮和编码器,第一小齿轮通过第一固定板设置在驱动安装板上,第一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并与
编码器同轴连接,编码器连接有控制器,编码器将测得的第一小齿轮转速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转速信息以及齿轮比求得大齿轮的转速,实现对集装板转速的实时监控;
23.(3)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板上开有腰型孔,并通过穿过腰型孔的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转速检测箱内还设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调节块固定在驱动安装板上,第一调节螺栓端部水平穿过第一调节块,并顶住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朝向与腰型孔的长度方向相同,可通过第一调节螺栓调节第一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松紧度,便于校准;
24.(4)本实用新型驱动箱内还设有第三固定板和第二调节螺栓,驱动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槽,第三固定板设于安装槽上,第二小齿轮设于第三固定板上,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调节块,驱动安装板上设有第五调节块,第二调节螺栓端部水平穿过第五调节块,并顶住第四调节块,第二调节螺栓的朝向与安装槽的方向相同,可通过第二调节螺栓灵活调节第三固定板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二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松紧度,便于校准;
25.(5)本实用新型销套组件包括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和定位套,第二调节块为l形,第三调节块为正方形,第二调节块的两条侧边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三调节块的相邻两个侧壁连接,定位套嵌设在第三调节块上,顶销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通过第四固定板固定在驱动安装板上,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定位套相匹配,升降气缸动作快,且位置固定,使得集装板的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同时可灵活调节第三调节块的位置,便于校准;
26.(6)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有限位挡块和限位插销,工件上设有与限位插销匹配的定位孔,通过限位挡块和限位插销,充分固定工件,可靠性高;
27.(7)本实用新型集装板上环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块尼龙块,尼龙块的厚度大于第二固定板的厚度,工件上放在尼龙块上,且不与第二固定板接触,避免产生磨损;
28.(8)本实用新型驱动安装板上设有接近传感器,可监测驱动安装板和集装板之间的间距,可检查回转台是否产生重心偏差,以便开展校准工作,确保高负载回转变位机正常工作;
29.(9)本实用新型回转台还包括盖板,集装板上同轴设有与盖板匹配的第一环形槽,销套组件设于第一环形槽上,盖板设于第一环形槽内,可将回转台内部结构与外界隔离,安全性好;
30.(10)本实用新型驱动安装板上设有指针,集装板上设有标尺,手动校准高负载回转变位机时,保证校准结束后指针对准标尺,有利于提高校准的精度,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顶销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3.图3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第二小齿轮与大齿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驱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第二小齿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7.图7为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第一小齿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9.图9为集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销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1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2为指针和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43.图中标号说明:
44.1.基板,2.转台底座,3.集装板,4.转速检测箱,5.定位组件,6.销套组件,7.驱动箱,8.电动润滑泵,9.顶销组件,10.尼龙块,11.电柜箱,12.接近传感器,13.大齿轮,14.轮毂,15.盖板,16.驱动安装板,17.指针,18.标尺,31.第一环形槽,41.第一小齿轮,42.编码器,43.第一固定板,44.第一调节螺栓,45.第一调节块,46.腰型孔,51.第二固定板,52.限位挡块,53.限位插销,61.第二调节块,62.第三调节块,63.定位套,71.驱动电机,72.第二小齿轮,73.第三固定板,74.第四调节块,75.第五调节块,76.第二调节螺栓,77.减速机,91.升降气缸,92.第四固定板,93.输出端,141.定位孔,161.第二环形槽,16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6.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用于调整工件的位姿,本实施例中,工件为轮毂14,如图1、图2、图4、图9和图11,回转变位机包括基板1以及基板1上的回转台、驱动箱7和电柜箱11,回转台包括转台底座2、驱动安装板16、大齿轮13、盖板15和环形的集装板3,驱动安装板16设于转台底座2上,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与大齿轮13匹配的第二环形槽161,大齿轮13设于第二环形槽161上,且与集装板3同轴固定连接,集装板3上环向均匀间隔设有3个定位组件5以及3个销套组件6,集装板3上同轴设有与盖板15匹配的第一环形槽31,销套组件6设于第一环形槽31上,盖板15设于第一环形槽31内,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一个与销套组件6匹配的顶销组件9,驱动箱7内设有驱动电机71、减速机77和第二小齿轮72,大齿轮13、第二小齿轮72、减速机77和驱动电机71依次传动连接,电柜箱11为整个回转变位机供电,基板1上设有电动润滑泵8,为整个回转变位机供油。
47.如图3,轮毂14上设有定位孔141,如图7,定位组件5包括第二固定板51,第二固定板51上设有限位挡块52和限位插销53,集装板3上环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块尼龙块10,尼龙块10的厚度大于第二固定板51的厚度,轮毂14置于尼龙块10上,避免划伤轮毂14,限位挡块52与轮毂14内侧壁接触,限位插销53插入定位孔141内,使得轮毂14固定在集装板3上;
48.如图10,销套组件6包括第二调节块61、第三调节块62和定位套63,第二调节块61为l形,第三调节块62为正方形,第二调节块61的两条侧边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三调节块62的相邻两个侧壁连接,定位套63嵌设在第三调节块62上,可灵活调节第三调节块62的位置,便于校准;
49.如图5,顶销组件9包括升降气缸91,升降气缸91通过第四固定板92固定在驱动安装板16上,升降气缸91的输出端93与定位套63相匹配,当其中一个销套组件6旋转至顶销组件9的正上方时,升降气缸91的输出端93伸长,并插入定位套63内,使得集装板3位置固定。
50.高负载回转变位机工作时,轮毂14固定在集装板3上,驱动电机71依次通过减速机77、第二小齿轮72、大齿轮13和集装板3传动,带动轮毂14旋转,轮毂14共有3个面需要加工焊接,当到轮毂14需要加工的面时,升降气缸91的输出端93插入定位套63内,固定住轮毂14,从而固定住要加工焊接的面,该面加工完成后,升降气缸91的输出端93从定位套63中抽出,驱动电机71继续带动轮毂14旋转,直至轮毂14的三个需要加工的面均完成加工焊接。
51.如图8,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转速检测箱4,转速检测箱4内设有第一小齿轮41和编码器42,第一小齿轮41通过第一固定板43设置在驱动安装板16上,第一小齿轮41与大齿轮13啮合,并与编码器42同轴连接,编码器42连接有控制器,编码器42将测得的第一小齿轮41转速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转速信息以及齿轮比求得大齿轮13的转速,实现对集装板3转速的实时监控。
52.第一固定板43上开有腰型孔46,并通过穿过腰型孔46的固定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3上,转速检测箱4内还设有第一调节块45和第一调节螺栓44,第一调节块45固定在驱动安装板16上,第一调节螺栓44端部水平穿过第一调节块45,并顶住第一固定板43,第一固定板43的朝向与腰型孔46的长度方向相同,可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4调节第一小齿轮41与大齿轮13啮合的松紧度,便于校准。
53.如图6,驱动箱7内还设有第三固定板73和第二调节螺栓76,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安装槽162,第三固定板73设于安装槽162上,第二小齿轮72设于第三固定板73上,第三固定板73上设有第四调节块74,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第五调节块75,第二调节螺栓76端部水平穿过第五调节块75,并顶住第四调节块74,第二调节螺栓76的朝向与安装槽162的方向相同,可通过第二调节螺栓76灵活调节第三固定板73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二小齿轮72与大齿轮13啮合的松紧度,便于校准。
54.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接近传感器12,可监测驱动安装板16和集装板3之间的间距,确保高负载回转变位机正常工作。
55.如图12,驱动安装板16上设有指针17,集装板3上设有标尺18,手动校准高负载回转变位机时,保证校准结束后指针17对准标尺18,有利于提高校准的精度。
5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负载回转变位机,整个回转台均匀受力,可在轴向承受高负载的负荷,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同时可快速实现定位,定位精度高。
5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