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翻边抱紧整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0008发布日期:2022-03-16 15: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翻边抱紧整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模具翻边抱紧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2.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控制臂的生产工序前面几个步骤包括:落料

拉伸

切边+冲孔

翻边成型

冲孔+侧冲孔

压倒角

翻孔。从而,控制臂的整体形状主要包括受力梁以及处于受力梁两侧的侧壁,在控制臂的一种一端,在两个侧壁上均会形成有上述的翻孔。其中的翻孔,主要是针对冲孔步骤中的孔进行翻孔,这个部位的主要为安装球铰或衬套的位置,对于处于两个侧壁上的翻孔的同轴度要求非常高。
3.在翻孔时,需要通过与冲孔配合的翻孔柱穿过穿孔,通过金属的延展性,将冲孔扩大,并且形成翻边,但是直接通过这样形成的翻孔的翻边,容易外扩,进而导致在安装球铰或衬套时形成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控制臂在翻孔的同时,对翻孔的翻边进行抱紧整形的模具。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模具翻边抱紧整形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模座上且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部,工件具有尾部及具有冲孔的头部,定位部用于定位工件的尾部,在工件的头部设置有翻边抱紧整形机构,翻边抱紧整形机构包括处于工件头部沿其长度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斜楔滑块以及第二斜楔滑块,第一斜楔滑块朝向第二斜楔滑块的方向设置有第一抱紧块,第二斜楔滑块朝向第一斜楔滑块的方向设置有第二抱紧块,第一抱紧块朝向第二抱紧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紧半圆,第二抱紧块朝向第一抱紧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抱紧半圆,当合模时,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互相靠拢,且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同时贴合使得第一抱紧半圆与第二抱紧半圆形成一个完整的限制圆,且所述限制圆限制翻孔之后的翻边轮廓。
6.通过上述方案,当进行合模翻孔时,第一斜楔滑块与第二斜楔滑块互相靠拢,且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同时贴合使得第一抱紧半圆与第二抱紧半圆形成一个完整的限制圆,从而可以通过限制圆来限制翻孔之后的翻边的外轮廓,防止翻边的过度外翻,进而保证了翻孔之后的翻边形状的稳定,方便后续球铰或衬套的安装。
7.作为优选,在下模座上且处于工件头部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块,基座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下侧边配合的滑槽。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抱紧块上朝向第二抱紧块一端的定位凹陷,在第二抱紧块朝向第一抱紧块的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凹陷配合的定位凸起,当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的端部互相贴合时,定位凸起陷入定位凹陷中。
9.通过上述方案,在翻孔过程中,由于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会受到翻边较大的力的挤压,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陷的配合,能够限制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的互相窜动,保证翻孔精度。
10.作为优选,第一斜楔滑块与基座块之间设置有驱使第一斜楔滑块远离基座块的第一弹性件,第二斜楔滑块与基座块之间设置有驱使第二斜楔滑块远离基座块的第二弹性件。
11.通过上述方案,在开模时,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能够自动分开,从而使得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能够将翻边分开,方便脱模。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当合模时,在上模座部位的斜楔驱动块的作用下,第一斜楔滑块和第二斜楔滑块将互相靠拢,并且使得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的端部互相顶合,使得第一抱紧半圆和第二抱紧半圆形成一个完整的限制圆,在翻孔过程中,对翻出来的翻边进行限位抱紧整形,使得翻边的形状可控,方便后续对于球铰、衬套的安装。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工件轴测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模具开模状态图;
15.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上模座轴测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下模座轴测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模具合模状态图;
18.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下模座放入工件且受到上模压合状态时的状态图;
19.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翻边抱紧整形机构受上模压合状态时的状态图;
20.图8是本实施例中的翻边抱紧整形机构未受上模压合状态时的状态图;
21.图9是图8的a部放大图。
22.图中:1、工件;11、翻边;2、上模座;21、第一斜楔驱动块;22、第二斜楔驱动块;3、下模座;31、定位部;4、第一斜楔滑块;41、第一抱紧块;411、第一抱紧半圆;412、定位凸起;42、第一弹性件;5、第二斜楔滑块;51、第二抱紧块;511、第二抱紧半圆;512、定位凹陷;52、第二弹性件;6、基座块;6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实施例
25.一种模具翻边抱紧整形机构,首先参见附图1,为翻孔之后的工件1,这类工件1为汽车零部件上的控制臂部件,需要在侧壁的两侧翻孔,然后在翻孔中进行衬套压装。这就对翻孔之后的翻边11具有要求,不能使得翻边11过度外翻。
26.接着参见附图2-9,是对工件1的侧壁进行翻孔的模具,下模座3部位设置有定位部31,用于对工件1的定位,在定位部31用于定位工件1的尾部,在工件1的头部设置有冲孔,并且在冲孔部位设置有翻边抱紧整形机构。翻边抱紧整形机构包括处于工件1头部沿其长度方向前后设置的第一斜楔滑块4以及第二斜楔滑块5,第一斜楔滑块4朝向第二斜楔滑块5的
方向设置有第一抱紧块41,第二斜楔滑块5朝向第一斜楔滑块4的方向设置有第二抱紧块51,第一抱紧块41朝向第二抱紧块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紧半圆411,第二抱紧块51朝向第一抱紧块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抱紧半圆511,当合模时,第一斜楔滑块4和第二斜楔滑块5互相靠拢,且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同时贴合使得第一抱紧半圆411与第二抱紧半圆511形成一个完整的限制圆,且限制圆限制翻孔之后的翻边11轮廓。
27.为了提高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的配合精度,首先在下模座3上且处于工件1头部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块6,基座块6上设置有与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下侧边配合的滑槽61;其次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抱紧块41上朝向第二抱紧块51一端的定位凹陷512,在第二抱紧块51朝向第一抱紧块41的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凹陷512配合的定位凸起412,当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的端部互相贴合时,定位凸起412陷入定位凹陷512中。
28.当进行合模时,首先将工件1放入定位部31上,随着上模座2的下压,第一斜楔驱动块21和第二斜楔驱动块22将同时作用在对应的第一斜楔滑块4和第二斜楔滑块5上,此时第一斜楔滑块4和第二斜楔滑块5将相向运动,且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将沿着滑槽61使得端部的第一抱紧半圆411和第二抱紧半圆511合成一个完整的限制圆。此时对工件1的冲孔进行翻孔时,形成的翻边11将被限制圆限制,且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受到翻边11的挤压力会由于定位凸起412和定位凹陷512的配合,能够限制第一抱紧块41和第二抱紧块51的互相窜动,保证翻孔精度。当翻孔步骤结束之后,开模,此时第一斜楔滑块4和第二斜楔滑块5将在第一弹性件42和第二弹性件52的作用下互相分开,使得第一抱紧块41与第二抱紧块51能够将翻边11分开,方便脱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