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4093发布日期:2022-02-23 21:1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钢板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工业、农业等应用十分普遍,在核电及船舶制造中也是随处可见。随着行业发展,对钢板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船舶制造中需要加工大量板条,需要对板条边缘进行倒角加工,且板条规格不同,端部形状不同,板条的长直边可以通过倒棱机加工完成,但板条端部类型包含a形头、s形头、r孔、直头等,形状并不规则,加工难度大。
3.目前,板条端部的倒角作业一般由人工利用手持式倒角机进行加工作业,工作效率低,且加工精度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板条端部的倒角作业工作效率低,且加工精度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工作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以生产线的形式,能够边输送边对板条异形端部进行双面倒角加工,提升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包括:钢结构主架、输送辊道、推料机构、轮廓扫描机构、板条支撑移送机构、端部倒角加工机构、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
6.所述输送辊道用于输送条材,所述输送辊道设置在钢结构主架上;
7.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条材推靠至扫描工位;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辊道下方的多个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输送方向与输送辊道的输送方向垂直,每个推料气缸的柱塞端安装有推料爪;多个推料爪均匀分布在输送辊道的输送辊轮间隙中;
8.所述轮廓扫描机构,用于扫描条材轮廓;所述轮廓扫描机构滑动安装在钢结构主架上;
9.所述板条支撑移送机构,用于将条材移动至加工位,再移动至下料位;所述板条支撑移送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辊道下方的多组单轴机器人;所述单轴机器人的输送方向与输送辊道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单轴机器人的滑动模块上安装有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柱塞端安装有夹持器和电磁吸盘;
10.所述端部倒角加工机构,用于加工条材的异形端倒角;所述端部倒角加工机构滑动设置在钢结构主架的上方;
11.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后的条材进行下料;
12.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控制。
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辊道通过输送电机和链条链轮传动。
14.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辊道的输入端一侧安装有点激光传感器。
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辊道一侧设置有待料架。
16.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主架上设置与推料气缸配合的推料滑轨;
17.所述推料爪通过滑块与推料滑轨滑动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轮廓扫描机构通过第一x轴模组滑动安装在钢结构主架上;
19.所述第一x轴模组安装在钢结构主架的中梁上,所述第一x轴模组与输送辊道的输送方向平行;
20.所述轮廓扫描机构,包括:两组或多组的扫描模块;
21.所述扫描模块包括轮廓扫描传感器和线激光传感器。
22.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倒角加工机构,包括:第二x轴模组、y轴模组和z轴模组;
23.所述第二x轴模组设置在钢结构主架的顶梁上,第二x轴模组与输送辊道的输送方向平行;
24.所述第二x轴模组上滑动连接有两组或多组y轴模组;
25.所述y轴模组上滑动连接有z轴模组;
26.所述z轴模组的终端安装有异形端倒角加工的专用动力头。
27.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和真空吸盘吊具;
28.所述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滑动安装在钢结构主架上;所述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下方连接真空吸盘吊具;
29.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转运车,所述下料转运车上设置可更换的储料架。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可直接连接在倒棱机后方,完善了异形板条倒角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其结构巧妙,布局合理,在对板条异形端部倒角加工时,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输送辊道上,以生产线的形式,边输送边对板条异形端部进行双面倒角加工,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智能识别端部形状,可满足不同规格形状的异形钢板双面倒角的需求,且采用生产线的形式,设备直接连接在倒棱机后,倒棱机对长直边缘加工完毕后直接进入端部加工工位,加工完成后继续输送至下一工位,解放大量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上述效果都大大改善了现有状况,极大满足客户的需求。适合板条不同规格形状的端部的双面倒角加工作业。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是一种适用于船舶,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核电、钢结构等各种行业的倒角加工设备,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主视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俯视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侧视图;
35.图5是轮廓扫描机构的立体图;
36.图6是推料机构的立体图;
37.图7是板条固定支撑移送机构的立体图。
38.附图标记:1-输送辊道,2-单轴机器人,3-支撑气缸,4-夹持器,5-电磁吸盘,6-钢结构主架,7-第二x轴模组,8-y轴模组,9-z轴模组,10-专用动力头,11-第一x轴模组,12-扫描模块,13-轮廓扫描传感器,14-线激光传感器,15-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16-真空吸盘吊
具,17-下料转运车,18-储料架,19-推料气缸,20-推料爪,21-待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4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包括:钢结构主架6、输送辊道1、推料机构、轮廓扫描机构、板条支撑移送机构、端部倒角加工机构、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
41.所述输送辊道1用于输送条材,所述输送辊道1设置在钢结构主架6上。所述输送辊道1通过输送电机和链条链轮传动,为输送辊轮提供旋转动力。
42.所述输送辊道1的输入端一侧安装有点激光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条材的输入。所述输送辊道1一侧设置有待料架21,待料架21用来在扫描之前进行条材暂存。
43.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条材推靠至扫描工位。如图5所示,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辊道1下方的多个推料气缸19;所述推料气缸19的输送方向与输送辊道1的输送方向垂直,每个推料气缸19的柱塞端安装有推料爪20;多个推料爪20均匀分布在输送辊道1的输送辊轮间隙中。所述钢结构主架6上设置与推料气缸19配合的推料滑轨;所述推料爪20通过滑块与推料滑轨滑动连接。推料气缸19收缩,推料爪20由输送辊道1一侧向另一侧推料,将条材从输送辊道1上推至待料架21上暂存。
44.所述轮廓扫描机构,用于扫描条材轮廓。如图6所示,所述轮廓扫描机构滑动安装在钢结构主架6上。所述轮廓扫描机构通过第一x轴模组11滑动安装在钢结构主架6上;所述第一x轴模组11安装在钢结构主架6的中梁上,所述第一x轴模组11与输送辊道1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轮廓扫描机构,包括:两组或多组的扫描模块12;所述扫描模块12包括轮廓扫描传感器13和线激光传感器14。
45.所述板条支撑移送机构,用于将条材移动至加工位,再移动至下料位。如图7所示,所述板条支撑移送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辊道1下方的多组单轴机器人2;所述单轴机器人2的输送方向与输送辊道1的输送方向垂直(与推料气缸19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单轴机器人2的滑动模块上安装有支撑气缸3,所述支撑气缸3的柱塞端安装有夹持器4和电磁吸盘5。夹持器4能够调节夹持宽度,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条材。
46.所述端部倒角加工机构,用于加工条材的异形端倒角;所述端部倒角加工机构滑动设置在钢结构主架6的上方。
47.所述端部倒角加工机构,包括:第二x轴模组7、y轴模组8和z轴模组9;所述第二x轴模组7设置在钢结构主架6的顶梁上,第二x轴模组7与输送辊道1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二x轴模组7上滑动连接有两组或多组y轴模组8;所述y轴模组8上滑动连接有z轴模组9;所述z轴模组9的终端安装有异形端倒角加工的专用动力头10。
48.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后的条材进行下料。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15和真空吸盘吊具16;所述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15滑动安装在钢结构主架6上;所述三轴桁架下料机器人15下方连接真空吸盘吊具16;
49.本实施例的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转运车17。所述下料转运车17上设置可更换的储料架18,下料转运车17能够在本实施例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与吊运位之间移动。下料转运车17移动到钢结构主架6的出料一侧,并紧靠钢结构主架6,方便下料。
50.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控制,包括数控操作箱和气源。数控操作箱与电动元件、气源均电连接,气源与气动元件连接。
51.本实用新型的条材异形端倒角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
52.一、条材输入:条材输送到输送辊道1上,点激光传感器感测到条材输入的信号;当条材尾部异形端通过点激光传感器时,系统控制推料机构的推料气缸19动作,将条材推靠至待料架21上暂存待命。
53.二、条材定位扫描:条材移至待料架21上暂存待命,单轴机器人2上的支撑气缸3顶起,夹持器4动作夹紧条材,电磁吸盘5吸附条材。此时条材被顶起,位于待料架21上方。轮廓扫描机构沿条材长度方向动作,扫描识别条材上的字符信息及条材异形端轮廓。扫描完成,板条支撑移送机构准备移至加工位。
54.三、条材加工打磨:板条支撑移送机构移至加工位,端部倒角加工机构的动力头提前移至加工位待命,系统按照异形端轮廓信息驱动动力头,两组端部倒角加工机构动力头同时加工,动力头下刀,开始异形端打磨。
55.四、条材移至下料位:异形端打磨完成,端部倒角加工机构复位,板条支撑移送机构将条材移至下料位,下料机构就位,真空吸盘吊具16吊运条材至料仓。
56.五、条材分拣至料仓:系统读取条材字符串信息,按关键字符区分待下料条材的类别,分别对应料仓p及料仓s,下料机构按类进行码垛下料,当真空吸盘吊具16移走条材时,板条支撑移送机构移至扫描工位待命。
57.六、储料架转移:当下料机构码垛完成后,下料转运车17按既定路线输送至吊运位,更换储料架18,返回接料位待命。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